小伙伴关心的问题:投标的坑(投标背后的黑暗),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投标的坑(投标背后的黑暗)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投标的坑(投标背后的黑暗)

“精准”设置投标条件 打造“私人订制”版招投标资格

在制定招标文件时,通过设定门槛巧妙为投标企业“量身定制”。如在湖南省沅江市10亿旱改水项目招投标违法犯罪案中,时任沅江市国土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龚秋桂,要求他人修改招标文件,设置高额“保证金”“响应金”,以提高报名门槛,排除其他公司参与投标。

公职人员与围标串标团伙 沆瀣一气,监守自盗招投标环节是一些不法分子眼中的“唐僧肉”,在“围猎”项目工程之前他们首先要“围猎”干部。而一些公职人员,在利益驱使下,经不住诱惑,放弃原则,导致一些重点监督环节形同虚设。如四川省遂宁市环保界原党组成员、市环境监测站原站长张凯,主导参与市环境监测站设备招投标采购。在先后收受供应商 *** 13万元之后,通过透露采购信息、“设定”采购设备参数、评标刻意打高分等方式为供应商提供帮助。

以权谋私、失职渎职 违规插手干预招标投标活动如四川省遂宁市政协原党组成员、秘书长、机关党组书记刘峰华,在担任遂宁经济开发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期间,在工程项目招投标、工程款拨付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巨额 *** 。涉及金额超千万元。枉顾招投标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徇私舞弊的相关人员已得到严厉处罚但是现实招投标工作中遇到的糟心事远远不止曝光的“猫腻”这么简单

那么又有哪些细节能看出招标中暗含的骗局呢?

01资格审查设置,看清楚

在实际操作中,审查不严谨是招标文件的常见灾区。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在编制招标文件时,采购人没有考虑周全而疏忽了条款的细节设定;另一方面则是某些采购人故意将此项条件写得含糊,暗示某特定的供应商中标。不论以上两种情况基于哪种原因,都容易导致投标轻松沦为陪跑。所以一定要多加注意。

02资质性、复合型审查,别搞错

由于资格性审查和符合性审查要审查的时间、内容、主体是不同的,为了保障文件的封闭性,一般而言,要求两者的材料分开装,可是在实际操作中,却经常收到混装弄错的材料。而且,有的招标项目会收到成千上万份投标文件,有些材料是有密封要求的,一些混装的文件没法拆封,而且也显示的是错误材料,这种情况将导致审查不符合资格要求,投标无效。那么,如何区分这两项审查呢?资格性检查是指依据法律法规和招标文件的规定,对投标文件中的资格证明、投标保证金等进行审查,以确定投标供应商是否具备投标资格;符合性检查是指依据招标文件的规定,从投标文件的有效性、完整性和对招标文件的响应程度进行审查,以确定是否对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作出响应。除了两者的内容不同外,两者审查的主体也是不同的。资格性审查的主体是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符合性审查的主体是评标委员会。因为环节不同,两者审查的时间也是不同的。一旦投标文件混装弄错,从环节、内容、主体而言都是错乱的,投标无效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03当心加分成“隐形门槛”

加分项一直被视为投标的“额外红利”,加分项是对投标人的业内影响力、资格的鼓励和认可,对中标结果影响重大。多家代理机构反应“加分项”是他们共同提到的容易出现偏差的地方,他们几乎一致认为,加分项被列入招标文件中将存在影响市场公平的风险,而且很容易遭到质疑和投诉。

04当心付款时间有“伎俩”

供应商在阅读招标文件的付款方式、付款时间等条款时,如果招标文件未写明付款日期或方式,需慎重投标,尤其是小企业,这主要是担心年初的招标项目其付款时间可能是年末,甚至是较为长线的分期付款方式。而如果招标文件没有付款日期的保障,也会存在拖至一年甚至更久的付款风险。小企业以及采用了贷款等融资方式的供应商,基本无力承担。事实上“拖延付款”就相当于给投标人设置了隐形“门槛”。换言之,当大部分供应商因无力承受前期资金成本负担而不得不放弃投标时,指定的供应商在日期支付日期和方式上也许是宽松的,而那些被限制在外的投标人也无法知晓。

05当心同一条件条款反复用围标、串标是屡禁不止的“顽疾”,一些隐性的不公平条款并非一眼能够看清。比如,有些招标文件把资格性审查的条款又充当了评审环节的条款,而且这样的“陷阱”容易被人忽略。

(来源:招标采购宣传中心)

更多投标的坑(投标背后的黑暗)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