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大专生学摄影技术有没有出路,大专生学摄影师,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大专生学摄影技术有没有出路,大专生学摄影师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大专生学摄影技术有没有出路,大专生学摄影师

她大专学历,如今却能靠拍摄照片和视频,月入5万,还成为令人羡慕的自由职业摄影师。

如今,在各大平台上,她的全网粉丝已经突破200万,成为妥妥的百万旅行摄影博主。

有人说,在她的镜头里,能看到全国各地的美景,也能看到自己;

也有人说,她的视频抚慰人心,更能疗愈无数游子的思乡之情。

她就是:姜时一。今年23岁,是一个热爱自由的旅行摄影师。

姜时一

1998年,姜时一出生在陕西省西安市。

其实,“姜时一”是她自己取的名字,父亲找人算命,算命先生说,本名影响前途,建议改名。

于是,父亲花了600块,托算命先生开光,买了十个名字回来,让姜时一自己挑选。

看着面前的名字,“姜译君”“姜继媄”等,姜时一,愣是一个都没看上。

最后,她干脆自己动脑筋,给自己取了个新名,叫“姜时一”。

姜时一的童年照片

“时一”音同“十一”,十一岁是姜时一最开心的时候,她想将这种快乐永远保存。

也许从取名开始,姜时一就注定与别人追求的不同。

比起前途、事业,她更在乎自己是否开心、快乐。

从小,姜时一就是爱玩的孩子,不爱学习,学习成绩总是吊车尾,老师对她已经近乎放弃状态。

在大人眼里,姜时一不爱说话,性格内向,家里一来客人,她马上溜进房间里,躲得比谁都快,不喜欢跟人打交道。

别人的孩子能说会道,而姜时一看到生人,会紧张结巴得说不出话。

当时周围的邻居开玩笑,“老姜,你家这孩子不灵光啊,以后准成不了大器。”

还真让她说对了一半,中考那年,姜时一落榜,父母不忍心让孩子太早打工,于是就把姜时一送去读五年制的职业院校。

对于这种安排,姜时一并没有太多难过的情绪,她觉得都是读书,去读普通高中,和职业学院没什么差别,有个落脚的地儿就行。

那时候,“未来”“前程”都是说给大人们听的话,离姜时一还很远。

她也根本不知道,努力有什么用,比别人多考几分,有什么用。

她不是苦行僧,她只想及时行乐,潇洒过好当下的快意人生。

小时候的姜时一

刚进入职院,姜时一逃课、喝酒、泡吧,打游戏,各种不良行为都学会了,除了好好学习。

前两年,姜时一的课本翻开次数,屈指可数,网吧倒是一周七天,天天没缺席,每次上课点名,姜时一一定不在。

这样的生活,很轻松,但也毫无方向。

后来,父母闲聊之余,谈起了姜时一的工作,未来规划,姜时一才发现,现在的自己,没有任何选择。

条条大路通罗马,却没有一条路是为自己准备的,姜时一开始惶恐不安。

她不能让自己的人生就这样定局,比起平庸无趣,最让姜时一无法接受的是,向生活缴械投降。

于是,第三年,姜时一远离了狐朋狗友,戒掉了去网吧、酒吧的习惯,开始努力学习。

她报考了自考,学习汉语言文学,希望改变自己的学历。

因为从没认真学习过,那些知识点对姜时一来说,就是全新的,她需要一点一点从头开始学。

每天早上天还没亮,姜时一就已经坐在操场边,一边吹冷风清醒,一边背书。

晚上,当舍友刚唱完歌回来,姜时一已经在图书馆学完了今天的课程。

虽然回到了正轨,但未来自己想干什么,自己能做些什么,姜时一依旧没有头绪。

直到18岁那年,姜时一终于打开了新世界……

18岁,对姜时一来说,是个重要的转折点。

这一年,她自考成功,又意外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姜时一走到哪里,就喜欢随手拍下周边的风景,然后分享在网上。

当时,同学们都夸姜时一拍得真好看,还有同学请她给自己拍好看的 *** 集。

可能,当时的夸奖有些许水分,却在姜时一的心里埋下了小小的种子。

“或许,我可以尝试往这个方向发展……”

作家靠笔杆子吃饭,搞摄影的人有台相机,才能拍出好的照片,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出色的摄影师。

可当时,家里的条件根本买不起一台普通相机,听到姜时一想买台相机,尝试拍照,父母为难地低下了头。

虽然给不起钱,但父母总能用行动告诉姜时一,他们永远支持她。

暑假两个月,母亲陪着姜时一,摆了两个月的地摊,赚到了不少钱。

姜时一还在超市找了一份 *** ,站在柜台面前向别人推销卖洗衣液。

刚开始,性格内向的姜时一,根本拉不下脸面,吆喝大家快来买,但为了相机,她豁出去了。

在柜台上,她打来一盆水,在那里洗起了衣服,还自顾自地演起了个人情景剧。

“唉,昨天洗不掉的污渍,用了这个洗衣液,竟然洗掉了,太神奇了吧……”

她的营销手段,引来了众多消费者观看,最后也卖出去不少。

就这样,努力打工了一年,19岁生日那天,姜时一给自己买了一台相机,那是她心心念念很久的一款。

姜时一好不容易才买到第一台相机

拿到相机的那一刻,姜时一更多的是新奇,对于如何拍照,怎么拍出好作品,她一窍不通。

她开始上网研究相机参数,琢磨说明书,了解过后,姜时一就迫不及待拉着朋友到外面拍照。

当时刚接触相机,完全不知疲倦,姜时一从早上10点,一直拍到晚上10点,看着远处的大厦渐渐熄了灯,姜时一才收拾东西回家。

为了能拍出上得了台面的照片,姜时一开始学习调色,跟着网上的摄影师学习,学一点就拿着相机操作一遍,加深记忆。

不知道相机按钮的作用,就一个个尝试一遍,有时候一张照片需要调上三四十遍,直到满意为止。

那时,姜时一拿着相机,走到哪里拍到哪,同学们打闹,食堂阿姨清理厨余等等日常,都能成为姜时一镜头里的美景。

勤能补拙,毕业离校实习前,姜时一已经能够为别人单独拍一组好看的毕业照。

姜时一在旅途中

后来,毕业季,通过朋友介绍,姜时一也接起了跟拍活。

由于刚起步,姜时一也不敢报价太高,学生党刚毕业没什么钱,就都找姜时一拍摄了。

通过毕业季,姜时一也趁机赚了一笔,也算得上半个摄影师。

距离成为真正的摄影师,姜时一自己清楚,她还差最关键的一步。

好看的照片,人人都能拍出,可是能拍出有故事感的照片,却是一件高门槛的事。

姜时一开始琢磨,如何让照片更具故事感,让人一看,就像在看主人公的个人传记一样。

什么人适合怎样的调色,光线打在哪边脸,才最好看,姜时一进行了细致的研究。

正因为这种钻研的精神,姜时一进步很快,不断有人上门约拍,她几乎每天都要接一至两个客人,拍完回家修片到深夜。

然而,想要靠拍照养家糊口,还是有很大的难度,特别是对于姜时一来说。

毕业后,姜时一跟着同学一起,跑遍了各大招聘会,面试了好几份工作,可对方一听到,她是大专学历,就都婉拒了她。

家里的父母安慰姜时一,在老家找个安稳的工作,到时候嫁个本地人,日子照样能过。

可那不是姜时一想要的生活,她想去更大的世界看看,用镜头捕捉当下的美好,而不是委曲求全。

2017年8月,姜时一做了个重大的决定,离开生活了19年的西安,到成都碰碰运气。

为此,姜时一还与家里人大吵了一架,他们觉得,一个女孩子就应该老老实实待在家里,为什么要去那么远的地方瞎折腾。

可当时的姜时一,一身孤勇,执意要靠自己的努力,实现梦想,成为一名自由摄影师。

第一次与爸妈起冲突,姜时一委屈地在飞机上大哭,后来准备下飞机,她打开手机,发现手机弹出一条短信,是爸爸发的。

他说:“不管你做什么决定,爸爸妈妈都会支持你,记住,没有成功和失败,只有积累和成长。

既然你已经做了这个决定,就一定要成为你想要成为的人。”

看到信息的那一刻,姜时一突然舒了一口气,她知道,未来这条路一定很难走,但有了家人的支持,所有的努力和付出一定会有回响,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下了飞机后,姜时一拖着两个超大号的行李箱,到处找房子。

迫于成本,姜时一只能勉为其难,跟别人合租,一个月900块。

那里既是她睡觉的地方,也是她工作的办公室。

每天一睡醒,姜时一就扛着设备,背着包,骑着单车,到处寻找可以拍照的地方。

这一年,姜时一几乎将整个成都都走遍了,拍过林间小道,也拍过日出日落。

摄影师这一行,好的时候接单不断,淡季姜时一一整个月都没有收入。

入不敷出的状态,让姜时一不停地搬家,从四环搬到了三环,又从三环搬到了机场旁,一次次不断压缩住宿费用。

冬天天气冷,姜时一也不敢多用电,只好穿多点衣服,裹紧被子睡觉,但夜里总能被冷醒。

半夜被冷醒,姜时一望着天花板,总是默默给自己加油打气:明年一定要实现用电自由,一定要赚大钱。

2018年4月,姜时一拉着朋友,一起拍了一支微电影,从拍摄到剪辑,花了整整两个星期,姜时一一点一点扒电影分镜,自学剪辑。

最后,靠着这支微电影,姜时一成功面试上了一家公司的摄影师。

由此,姜时一周内工作,周末约模特拍摄,跟外拍,赚外快,特别忙碌。

然而,到了2019年,现实终究支撑不起梦想,再加上拍摄需要,姜时一辞掉了工作,转战来到重庆,在重庆定居。

来到重庆,那时还很落魄的姜时一,在大学城找了间小房子,一个月房租650块。

由于水土不服,姜时一经常生病,吃药、拍摄、修片成为了她的日常。

每天,沿着川美走到轻轨站,再坐一个小时的车,到市内拍照,拍完顶着夜色,原路坐车返回。

好在,2020年,姜时一随着作品曝光率提高,顾客也越来越多,她逐渐有了积蓄,各大平台也积累了不少粉丝。

2020年,由于收入稳定,姜时一也搬到了条件好一点的住宿。

姜时一的视频,比起先前,又多了几分不可言说的美感。

在她的镜头下,重庆的初夏,带着白桃味的清甜,重庆的日落,有抚慰人心的力量。

姜时一曾在重庆看了472次日落,有一次为了等日落,又因为高楼大厦挡住了视线,她开车跑到山顶,用一场电影的时间等待日落。

电影结束,灰蒙蒙的雾里透出一丝丝光亮,姜时一知道日落时分来了,马上端起相机,准备拍下这美景。

直到云云散散的雾,将太阳完全遮盖,山城巷的灯笼次第亮起,夜市开始传来热闹的声响。

远在他乡的重庆人,看了这样的视频,思家的情绪得到了一丝慰藉。

重庆,重是重逢的重,庆是庆幸的庆,镜头里的重庆,既温暖又有烟火气。

“重庆的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姜时一镜头下的大理,充满着自由的气息。

热情炙热的阳光,洱海边上,白族的阿姨围坐在一起闲聊,湖面上飘荡着几艘小船,阳光就在湖面上掀起一阵阵波澜。

为了拍到雪山上的日出,姜时一曾徒步爬上海拔4680米的玉龙雪山。

这几年,姜时一走遍了中国大大小小的城市,拍遍了无数不为人知的角落,让人感叹,原来还有这么美的地方。

镜头前的景,美得如画,镜头前的姜时一,犹如画中的人,在轻轻地为我们讲述这里的传说。

这样的搭配,让人恍然在梦里,让我们疲惫的身躯得以短暂的休息。

如今,姜时一的粉丝量已经超过200万,每月收入超过5万元。

与其他视频博主相比,姜时一没有团队,从头到尾只有自己,偶尔有广告商找她合作,她也是亲自接洽、商谈。

今年,姜时一谈了恋爱,镜头的风格似乎又多了一丝粉色的柔和,这让她的视频点击量暴增。

10月,为了支持她,男朋友辞掉了工作,默默帮忙做幕后工作。

姜时一与男朋友

走到现在,姜时一坦言,没有做得很好,但也没有差得离谱。

但无论如何,最该庆幸的是,她一直拿着相机,不曾双手举起,向生活投降。

有的人,总喜欢等到万事俱备,东风到了,才敢动身,可姜时一不是这种人。

她没有等,所谓的时机成熟,所谓的顺其自然,她就一直在做自己想做的事,一刻都没有停下来。

即使,最后结果不好,但至少努力过,就算赚到了。

有个成长悖论,就是说,人们往往看得到明确的结果,排除各种弯路,才愿意行动,但往往这种人更无法看到结果。

这就像近视的人走路一样,你站在原地,由于距离太远,你根本无法看到远处来者何人。

你只有边往前走,边小声琢磨,眼前的人才逐渐明晰。

目标也是如此,光纸上谈兵,永远实现不了目标,你只有往前走,离目标越来越近,你才更有可能成功。

有时候,我们深怕自己走弯路,浪费时间,但害怕走弯路的人,他永远只能活在扁平的世界。

这个世界流动性太大,我们无法保证,哪条路是正确的,哪一步是无效的,我们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

我们不可能准确预测未来,未来也不可能是个简单的程序,导入正确的数据,输出正确的结果。

姜时一在新疆旅游

只要你想做,那就大胆去尝试,失败了就重新回到起点,再来一次。

走对的路,那就算成功,走错的路,就算为自己积累经验了。

千万不要等风来,只要你愿意,随时都可以出发,跑起来,风也就来了。

更多大专生学摄影技术有没有出路,大专生学摄影师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