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宋代孝子图(宋代的兔子),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宋代孝子图(宋代的兔子)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宋代孝子图(宋代的兔子)

何谓古君子?有人从道德层面定义说:“君子者,权重者不媚之,势盛者不附之,倾城者不奉之,貌恶者不讳之,强者不畏之,弱者不欺之,从善者友之,好恶者弃之,长则尊之,幼则庇之。为民者安其居,为官者司其职,穷不失义,达不离道。”一个人如果秉持这种行为规范,而且慎终如始,一生坚持,则可称为古君子。南宋赵善应,就是这样一位古君子。

首先,赵善应是一个“长则尊之,幼则庇之”的孝子。赵善应,字彦远,他出身于皇亲贵胄,是宋太宗赵光义的七世孙,为其长子赵元佐一脉,经过北宋末之乱,南迁至饶州余干县(今江西上饶余干县)定居。南宋建炎初(1127),赵善应入仕为承信郎,历任修武郎、监秀州崇德酒税、江西兵马都监等职。

赵善应是一个特别孝顺的儿子。父母病了,他曾依药方,刺血和药为父母治病。年老的母亲害怕打雷,每次听到天空中雷声响起,无论多早,抑或多晚,他都会立刻赶到母亲床榻前探视,生怕雷声惊吓了母亲。他曾经在一个特别寒冷的深夜远归,到达家门前,随从准备敲门,赵善应担心惊醒母亲,立即制止,就这样在自家门前忍冻一夜,坐至天明,直到早上,家里人从里面打开门才起身进去。

后来,母亲因病去世,孝顺的赵善应日夜守在灵柩边哭泣,直哭到吐血,几日下来,哀毁骨立,悲痛得身体好像只剩下一副骨架子撑着。终丧之后,与亲友们对谈,只要一言及母亲,他又会立即泪如雨下,母亲生日这天,他也会在家庙里好一场痛哭。母亲生于卯年,属兔,他因此终生不食兔肉;父亲死于肺病,他以后再也不食动物肺脏。

赵善应虽出身贵胄,但到他这一代,家境已非常贫困。他对双亲既孝顺,对弟妹亦呵护有加。在弟妹没有添置新衣的时候,他从不先行添置,弟妹已经添置但还未穿,他亦不会先穿。即使从外得到小如新鲜瓜果这样的吃食,他也必然郑重其事地留待与弟妹一起品尝,在幼小的弟妹面前,有长兄如父的慈爱。

其次,赵善应是一个“为民者安其居,为官者司其职”的好官。据《宋史》记载,他在地方官任上,只要听说哪里有旱情、哪里出现水灾,他立刻满脸忧愁。每每看到长江、淮河水灾的警报传来,他会情不自禁地为之流泪,整日饮食不进,祈祷百姓免受水灾之祸。如果遇到同僚聚饮,必会在酒席旁义正词严地规劝道:“这种百姓生灵涂炭之际,诸君怎能饮酒作乐啊!”直到大家罢席为止。

再者,赵善应是一个“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的好人。他的朋友去世了,留下一个孤女无亲可依,赵善应在征得同意后,征聘为自己的儿媳,尽了朋友之义、友爱之道。他的一个同僚病逝于任上,家里很穷,无钱安葬,同僚的儿子又在外地做雇工。为此,他专程去外地找到同僚的儿子,给了他一笔钱,让他安葬父亲,终于使同僚入土为安。

赵善应还有一颗博爱之心,尤其同情弱者。他每每见到病倒在路边的穷人,他总会把病人叫到家里照顾,亲自为病人熬药治病。遇到饥年,他则将全家的饮食减半,节省下来的粮食,全部拿去救济灾民。

可以说,赵善应一直在用传统美德规范着自己的言行,几乎到了极度刻板的境地。因此,在今天许多圆滑、世故、机巧者的眼里,他是一个迂腐的典型。然而,精明人往往明察秋毫,不见舆薪,只见小节,不见大德。至坚者至纯,正是这种刻板的自律,而且一生践行,让我们看到了赵善应的纯朴和高尚,故当时的著名文学家尤袤在听说赵善应的事迹后,由衷赞叹他为“古君子也”。他去世后,时任宰相的陈俊卿亲自为他题写墓碑曰:“宋笃行赵公彦远之墓。”以为表彰。

赵善应就是那个时代的道德楷模,放之今天更是。

更多宋代孝子图(宋代的兔子)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