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李河君身价2019(李河君蒸发千亿),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李河君身价2019(李河君蒸发千亿)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李河君身价2019(李河君蒸发千亿)

“我要‘干掉’马云、王健林,这中国首富的位置迟早能够是我李河君的!”

这是发现了投资水电站能带来巨大财富的汉能集团董事长李河君说的豪言,当时的他是2003年《新财富》排行榜的第23名,别小瞧03年的他,这时候李河君的身价就已经达到20亿了。

李河君

也正是飞涨的身价,让李河君看到了赚钱的“有效门道”,大手一挥直接说:“我要开展新能源行业,就要做别人没有做过的!”

这番豪言还真让他做到了,一统新能源行业民营企业的龙头之后,李河君真的在2015年以1500亿的身家,以及背后4000亿的汉能集团成功“干掉”了马云和王健林,登顶中国首富的宝座。

但还没等他把这个宝座坐热乎,他的秘书就告诉他:“董事长,我们集团的股票突然开始疯跌,半个小时就已经跌了47%了!”

虽然李河君不愿意相信,但这4000亿的汉能集团确实在仅仅三个月的高光时刻后轰然倒塌了。

悲剧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

李河君

李河君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千亿城堡破碎成泡影,无论自己怎么努力都挽救不了。而他自己本人,也成为了中国富豪榜中最短时间的中国首富。

按理来说,一个能够登顶中国首富的集团,应该像阿里巴巴那样固若金汤,即使遇到困难也不会如此仓促就没了。事情似乎很复杂,但纵观汉能集团董事长李河君的发家史,似乎就能发现汉能集团的倒闭早就有迹可循了。

不当研究生当“倒爷”,赚到第一桶金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广东省河源市还是一个普通的城市,当时的中国正值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个复杂阶段,但这一切都与远在河海边上的小渔村无关。

李河君

在67年闷热的八月里,观塘村有一个小男孩出生了,因为生长在河边,收成都靠着河海,父母希望他也能获得自然的馈赠,便给他取名李河君。

没想到多年后他真的靠着自然的力量做起了能源行业的生意,甚至因此坐拥千亿身家,但这都是后话了,一切还得从他上大学说起。

1984年,17岁的李河君参加了高考,凭借从小就是班上佼佼者的成绩,李河君一举考上了北京交通大学的工程系,这个消息无论是对父母还是乡民都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偏远的小渔村第一次有了大学生,还是首都城市的大学生。所有人都对李河君充满了期待,包括他自己。

北京交通大学

满怀对大学生活期盼的李河君来到了千里之外的北京交通大学,大学的专业知识虽然陌生,但是对自小就聪慧灵敏的李河君来说并不算十分困难。

所以课余时间的李河君开始琢磨起“别的事情”了,这个事情就是:创业、赚钱。

小渔村的家庭并不富裕,李河君从质朴的家里走出来,想要带着财富回去。

可是怎么能赚钱呢?作为大学生,创业的门路太少了。李河君苦思不得其解,正在这时他的同学给了他提示:“最近胶卷越来越不好买了,学校附近都没有卖的,还要跑到很远的地方才能找到,真不方便。”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李河君很快通过批发市场买来了一批胶卷,为了提高售卖率,他还花钱雇了几个同学在食堂门口分别摆摊,三天下来竟然赚了12块钱!

李河君

尽管12块钱不多,但对1987年刚读大三的李河君而言却是足够一个月的开销了。

小试牛刀就获得了超额的成功,李河君下定了决心要走“倒爷”这条路。

一直很看好李河君的老师见他经常捣鼓着七七八八的东西,东奔西跑地当“倒爷”,几乎都快没什么时间来学习了,便对他好言相劝到:“小李啊,你现在正应该是读书的好时机,不应该花费过多的时间在那些小聪明上。”

但一头扎进“倒卖行”的李河君哪听得进去这些,只说:“老师放心,该学的我肯定不会缺课,但是这致富之路我也不能放弃。”

虽然奔走在各种赚钱的路上,但李河君天资聪颖,不仅没有落下学习,反而还考上了研究生。当时李河君的老师对他寄予厚望,但李河君却深觉自己志不在此:“我认为现在是赚钱的好机会,我已经找到门路了,已经计划好去中关村卖电子元件了。”

中关村

老师拗不过他,只得不再劝说,任由他发展。

李河君在毕业后继续做各种“倒卖生意”,为了尽快做大做强,他甚至不惜把所有的小金库都压进去了,结果一个不小心就失败了,落个血本无归。

这时候曾经劝诫过李河君的老师再次出现,借了五万给李河君:“任何事情都是有风险的,你敢拼,老师希望你坚持这股拼劲儿。”

那时候的五万实在是巨款了,不过李河君也终于不负所望,又坚持折腾了五年,基本上能卖的东西他都卖了一遍,终于积攒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笔大财富。

这笔财富是他走上首富宝座的开端,也是他走上能源行业的基石。

初涉能源门,尝到大甜头

专心注意当“倒爷”,折腾了五年的李河君到底积累了多少财富呢,能打开他能源城堡的大门?

李河君

答案是8000万。

李河君赚足了这8000万,对当年帮助他的老师千恩万谢:“恩师如此相助,学生实在是无以报答。”

但老师两袖清风,不肯接受他的物质感谢:“你的才能本该为国家的工程建设做出贡献的,但你既然选择了自己的路,就不要半途而废。”

1994年,李河君告别了恩师,带着积累的财富回到广东河源的家乡。这天他正和朋友们一起吃饭,席间大家谈到自己的生活,李河君感慨道:“这几年忙着赚钱,真是什么路子都试过了,可把我给累惨了,现在回来了,也不知道将来做什么。”

有个朋友就给他出主意,说:“老李,要我说,你以前那些钱挣得也太麻烦了,我给你说个好赚钱的路子,就看你听不听。”

李河君

李河君一下子来了兴趣,赶忙问是什么。

那个朋友接着说:“我们老板是做投资的,他可是真有钱,投资这一行,就看投资的是什么行业,投对了那可就真容易赚,要是投着好的,更是‘躺着赚钱’。”

李河君听朋友这么说,就等聚会结束了赶紧私底下再和这个朋友联系。朋友也爽快,直接说:“我们老板投了一座水电站,那可老挣钱了,只需要最开始修建的投资,修好了你就等着进钱吧。”

水电站,那能自己投吗?李河君疑惑起来,又听朋友说:“修好了以后,这就只需要付工人的费用,偶尔检修一下,这产电的东西,那可是现在国家最缺的!”

水电站

这下李河君被说动了,他马不停蹄地四处打探,将投资水电站、收购水电站等等相关消息都找得一清二楚。一番调查下来果然和他朋友说的一样,于是李河君几乎是毫不犹豫地就开始了找寻他的“猎物”——合适的水电站。

要说他的运气是真好,还真就在离他家乡不算很远的地方找到了一座小型的水电站,投资成本在他的资产范围内,还能接受。

深思熟虑下,李河君足足考虑了两天:“这可是我攒了那么多年,好不容易打拼下来的宝库,一下子拿那么多出来,确实没底地打算。”

尽管做足了准备,但五年前血本无归的那段惨痛经历又在他面前浮现。

犹豫再三,李河君还是和对方签下了协议,他只说:“胆子小就一辈子只能当缩头乌龟,饿死在壳里!”

收购完水电站后,李河君随即就成立了一个投资公司,取名为华瑞投资集团。这也就是他后来的汉能集团的基础公司。

李河君

很长一段时间李河君都在数着手里的钱过日子,直到装机容量只有1500千瓦的水电站用收入慢慢补回了他的亏空,他悬着的心这才放下来。

李河君尝到了甜头,很快打算在别的地方继续投资水电站,“这个小的,一个小时能给我发1500度电,一天就能给我带来近1.5万的收入,这样的‘金疙瘩’少了怎么行呢?”

他在广东周边陆陆续续收购了好几个水电站,后来还一路慢慢发展,甚至在宁夏都有他投资的小水电站,因为这些收购,他还被评为“中国十大并购人物”。

这些大大小小的水电站给他带来了不少的财富,虽然都是民营的小电站,但“数站齐发”,就是这短短几年,他的身家一路飙升。

李河君

2003年,李河君的身家已经达到了20亿,以那个年代的物价,20亿可以相当于现在的至少100亿,这几乎是大多数人想都不敢想的巨额资产!

李河君凭借这样的资产登上了2003年的《新财富》排行榜,还排在十分靠前的第二十三名。

就是这样的快速致富让李河君飘了,他渐渐不满足于这些小水电站带来的“如流水般积攒财富”了,他想要更大的、更快的致富之道:“我现在有可以做更大生意的底子了,生意嘛,只有越做越大的,没有原地踏步的。”

李河君

这时候,他忽然打听到云南省要规划几座百万级水电站的消息,这个消息让他兴奋极了:“这可不只是金疙瘩了,这可是几座大金山啊,比起我那几个小电站,这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说什么我也得拿下!”

就是这个扩展生意的决定,让李河君走上了人生巅峰。

登顶能源行业,打造自己的资产城堡

李河君准备好了一切,风风火火地就跑去了云南。

刚一到他就去和水电站项目的负责人接洽,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自己的合作意愿与决心:“这个项目我可以说是等了好久了,我以前投资了几座小得水电站,对这个行业也是有了解的。这次我把全部家底都准备好了,一定想和你们达成合作!”

李河君

不仅如此,害怕对方不肯和他签约,李河君还把自己的投资经历和对项目的想法都和对方详谈,终于获得了对方的认可。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李河君一口气签下了六座。

要知道云南省这次项目总共规划的水电站也才八座,李河君一个人就签了四分之三的部分,而且这些水电站还都是百万级别的,他自己都说这是“大金山”,成本自然不低。

当时云南的负责人还担心李河君资金不够,建议他少投资一些,但李河君不信邪:“要干就干票大的!”

不了解行情的人可能不清楚为什么几座水电站需要如此巨大的投资,我们以三峡水电站为例,三峡水电站在当时是我国最大的水电站,它每年创造的利润是十分巨大的。而这六座加在一起总装机规模高达2300万千瓦的水电站,所能产出的能源甚至比当时的三峡水电站多了不止一星半点。

三峡水电站

想要得到的越多,付出就得越多,产能越高、收入越高,意味着成本也就越高。

但李河君坚持投资:“不计成本。”负责人被李河君的话打动了,爽快地就把合同签了。

没想到这一签又引发了问题。

项目上审的时候,审批的负责人认为根据计算几座水电站的建设成本接近200亿了,而当时李河君的身家不过20亿,他们认为李河君这样的民营企业无法支撑这么巨大的项目,想要把项目交给有 *** 支持的国企来做。

但是李河君怎么能让“到嘴的肥肉”飞了呢?理论无果后,他直接把审批的负责人们给告了。要说李河君运气也是真好,案子不仅轻松胜诉了,审批负责人还把资源最好的一座水电站“赔给”了他。

李河君

等水电站项目正式启动时,李河君发现审批负责人所说的确实是实话,以他目前的实力确实难以拿下这个大难题,但已经走到这一步了。

“哪里能轻易放弃呢,想办法怎么也要把这个事情做完!”

可以说,当时李河君面临的局面就是:成则立,不成则败。

他想尽了各种办法,穷途末路的时候甚至不得不把以前收购的小型水电站都给卖了一些,只为了给开启工程的水电站项目补给资金。

一路上遇到了不少困难,最后也算是好不容易才修好了。用一句网络热词来形容就是:他变强了,也变穷了。

长期的入不敷出让李河君的资金链出现了巨大的问题,甚至连一直合作的银行也不愿意再继续和李河君的借贷合同。

李河君

资金链断了,可水电站还没开始运行,怎么着也要把这个难题给解决了。

李河君思来想去,最后一咬牙,把自己的大部分股份让出去了,以此来换取资金。然后他变富了,华睿投资也变成汉能投资了。

尽管比预计超了60亿元的投资资金,但这座水电站总算是修好了,金安桥水电站工程不仅是当初八座水电站里面最大的、也是资源最好的水电站,因为李河君的投资,还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民营私企水电站。

李河君已经算过了,仅仅这个水电站运行起来,就能每年给他创造30多亿元的收入,更别提还有以前“卖剩的”一些小水电站的加持了。回本之日,指日可待。

水电站

凭借这座水电站的支撑,李河君一跃成为当时中国民营水电站的第一人。

获得了水发电能源行业的成功,李河君并未满足:“既然这个行业已经只有横向发展了,那就换个方向,继续拓展,要做就做最好的。”

跌落宝座,变成“负豪”

李河君看着又重新鼓起来的腰包并不满足,还想继续投资别的行业,家人劝他:“既然能赚这么多了,就好好休息吧,不要再折腾了。”

但脾气这么犟的李河君哪里是能被轻易劝说住的,他只是坚持自己的想法并且付诸行动了:“我有自己的计划,钱要投资起来才能钱生钱。”

他很快瞄上了薄膜发电行业,薄膜发电比同属光伏发电的多晶硅发电成本要高,尽管在当时还没有人攻克过这个难题但李河君觉得:“越是别人没做到的,对我越有吸引力,这才是有挑战性的。”

李河君

比起他最初成立华睿投资集团的时候,现在的他更是飘了。

李河君很快入股了一个名叫铂阳太阳能的公司,联合自己的生产线进行自产自销,几乎没遇到什么困难。甚至在2012年搭上铂阳太阳能的顺风车成功把汉能上市了,变成了汉能薄膜发电。

从2010年水电站修好后,李河君一直顺风顺水,加上新领域的开阔,李河君很快就积累起了厚厚的财富。

到2015年的时候,汉能薄膜发电的市值已经达到3000亿元了,而李河君本人的身家也达到了他此生的峰值:1600亿元。

就在这年他真的“成功干掉了”马云和王健林,一举成为了中国首富。

李河君

只是首富的宝座还没坐热乎,李河君就变成“负豪”了。

2015年5月20日,在这个浪漫的日子李河君遇到的事情却不那么浪漫:汉能的股票价格狂跌,不到半个小时就跌了47%。

一时之间人心惶惶,当媒体采访时李河君还在嘴硬说:“一定是有人做空!”

但这一说法很快被专业人士打脸:汉能的资金早就在李河君开辟新领域的时候就支撑不住了,后面这一切都是李河君靠着银行的借贷资金进行的。也就是说李河君所谓的首富的位置,其实是银行给他的身家。

搞了半天,原来是个“假富”。

就这样,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中国首富就这样失去了他千辛万苦打拼来的财富城堡。尽管后来的几年李河君无数次尝试通过各种方式变现、赚钱,试图“救活”已经濒临死亡的汉能,但都没有成功。

李河君

五年后,李河君不得不宣布汉能破产,而他自己也变成了被工人“追”的“负豪”。

固然,李河君有着比普通人更厉害的商业头脑和决心,但聪明要用对地方,才能得到好的结果。

凡事都应该脚踏实地,一味的能继续就好,营造出的外表光鲜终究是昙花一现,就如海上的泡沫,当晨光来临的时候就会化为乌有。

用不真实的东西欺骗别人的时候,忽悠到别人了,也忽悠到自己了。

李河君经此一事后在人们口中的称呼从“首富”变成了“大忽悠”,也希望他能够明白造成自己一败涂地的失败原因,并运用到以后的生活中。

永远不要因为现有的成就而得意忘形,说不定下一步走错了,先前的努力就全都白费了,只能被迫接受游戏结束的事实。

更多李河君身价2019(李河君蒸发千亿)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