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苏两国关系恢复正常化,以 *** 间货物交换协议为主的贸易机制,逐渐被民间自由贸易的形式所取代。由于苏联经济的畸形发展,轻工业品缺口过大,许多边境地区的中国人就干起了互通有无的营生。
中国当时在商品价格上实施的是双轨制,即同一产品计划内部分实行国家定价,计划外部分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制度。许多“胆大”的中国商人就携带着国产的皮夹克、羽绒服,乘坐火车到俄罗斯销售。列车一进俄罗斯境内,每到一站,月台上早就挤满了等待抢购的俄罗斯人,大量的货物,顷刻之间就被一卖而空。而这些“人肉搬运”的中国人,当时有个流行的名字——倒爷。
中国“倒爷”的最早雏形实际上是两国关系解冻后,那些派去苏联的进修生、研究生、本科生。这些留学生回国后带回来的消息是苏联物资匮乏、服装奇缺,皮夹克、牛仔服,一件可卖十倍的价钱,而吃住行却便宜得不可思议。于是后续的留学生每次回国,行李中总会多带几件皮夹克,卖掉可以顶上一年的伙食费。
中苏(俄)早期民间的“倒爷”贸易,主要活跃在边境地区。1988年9月,黑河市与对面隔江相望的阿穆尔州首府布拉戈维申斯克(Благовéщенск)开通了“一日游”。由于“一日游”出境手续简便,花费也不是很多,国人便有事没事总来黑河“公干”,目的是到隔江的对岸去看上一眼,顺便随身带几件运动服、夹克衫、雪地靴、化妆盒之类的东西,换回异国风味的俄罗斯炊具、剃须刀、望远镜等稀罕物。
接下来是“正规军”登场。雅宝路,是北京东城区东南部一条不足500米长的小路,因临近使馆区,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聚集起对外服装贸易市场,其中以面向俄罗斯、乌克兰、中亚等独联体国家的商铺最多,是国外“倒爷”的聚集地。每家档口都挂着一个帘子,帘子上印着俄语 “Добро пожаловать”,边上用中文印着一行小字:不接待国内客人。也就是说,只允许老外进档口,而中国人不能进(翻译除外)。每个档口一般都有卖得好的爆款,档主不愿意让其他国内同行看到,担心被同行抄袭。
北京经满洲里至莫斯科的铁路全长9000多公里,国际列车每周对开一次,运行六天六夜,这趟国际列车就是这些国际“倒爷”往返国境的主要交通工具。最开始的时候,由于倒卖的货物量较少,每位“倒爷”只带火车限制的38公斤的货,或让别人帮助捎带一些,给些好处费。生意最好时,竟发展到有人买断一列车厢,整整17个包厢,客运列车秒变成了货运列车。在中国单价约150元人民币的皮夹克,在俄罗斯能卖到1500元人民币。当时版型按照中国人体型制作,膀大腰圆的俄罗斯人穿在身上并不合身,但他们并不介意这么多。
上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俄罗斯的小商品市场相对来说还处于卖方市场,总体处在供不应求的阶段。一些“倒爷”们不满足于这点小钱,就开始与俄罗斯商人直接做“大生意”,牟其中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坐火车,牟其中偶然听说前苏联正准备卖掉四架图-154飞机。这种不着边际的信息却让牟其中动起了心思。他打听到四川航空公司正准备购买飞机。那时候的波音飞机需要2-3亿,而苏联的图-154飞机只要五六千万,如果是你会怎么办呢?
牟其中有钱,但买飞机的钱是不够的。当时苏联严重缺乏轻工、食品等生活用品,而中国因经济一度过热,导致大量轻工业品积压。这笔买卖能做,但需要外力推动。于是,牟其中充当桥梁,游说刚成立的四川航空买飞机,又说服前苏联企业将飞机先开到成都,将飞机抵押给银行获得贷款,再拿这笔钱购买1000车皮的日用品和罐头食品,这一单跨国交易,让牟其中赚了近1个亿。1995年,牟其中成为中国首富,还被评为“中国商业十大风云人物”。
受益的不仅是中国“倒爷”。苏联解体,各加盟共和国不同程度陷入经济危机,外国商品贸易成为许多失业公民的救星。一位俄罗斯网友在论坛上说,“我妈苏联时期是位工程师,有稳定收入,有清楚的生活规划”。苏联解体后许多人失业了,国有企业根本无力支付工资或只能用产品抵工资。曾经的教师、医生和工程师不得不寻找新的赚钱方式。其中一种方式就是在市场上卖外国商品。
边境地区居民当然最方便。乌克兰、白俄罗斯和俄罗斯西部地区居民前往波兰、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并进一步走遍整个欧洲。列宁格勒州的居民去芬兰,远东居民则到中国采购商品。俄罗斯人去的最多,还是相对较近的土耳其,由于出境只允许携带不超过700美元的外币,所以俄罗斯“倒爷”们往往会带上前苏联的照相机、首饰和酒,赚到钱再购买更多的外国商品。
卢布,作为一种官方货币单位,诞生于沙俄时期。在前苏联时期,1卢布的币值曾高达2美元。前苏联解体后,通货膨胀严重,卢布的币值急剧下降,最低时达1400卢布兑换1美元。1994年,俄罗斯发行了新卢布,通货膨胀也逐渐得到控制。
1998年,经济危机卢布再度崩盘,许多背负美元债务的商家破产。俄罗斯人收入没涨,面包等生活必需品涨价,生活压力变大,花钱买衣服的人少了,从中国进货也随之减少。
还有一方面,在“倒爷”最初到来的时候,俄罗斯人对中国人是十分钦佩和礼貌的,认为中国人有能耐,能生产出这样好的产品。在中俄“倒爷贸易”最兴盛的时期,“倒爷”们在把一件件商品倒入时,也把假冒伪劣商品带进了当地市场,给俄罗斯人带来极大的伤害。人们开始憎恶中国人,见到中国人指指点点,甚至许多俄罗斯人在小店前挂起了“本店不售中国商品”的牌子。
2000年代,俄罗斯各大城市开始出现购物中心,包括大型外国连锁店。如今,中俄民间贸易已经早已成为两国贸易的主力军,而由早期“倒爷”们带动起来的边境贸易,也在新时代的经济洪流中滚滚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