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全球九大蜂种,中国都有几种你知道吗为什么(全球九大蜂种,中国都有几种你知道吗图片),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全球九大蜂种,中国都有几种你知道吗为什么(全球九大蜂种,中国都有几种你知道吗图片)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全球九大蜂种,中国都有几种你知道吗为什么(全球九大蜂种,中国都有几种你知道吗图片)

蜜蜂是蜜蜂科昆虫的统称,全球大约有25000种蜜蜂,超过4000种蜜蜂属,被划分为九个蜂种,都归为蜜蜂总科(Apoidea),分别为西蜂蜜蜂 (1758),小蜜蜂(1787),大蜜蜂(1793)、东方蜜蜂(1793)、黑小蜜蜂(1858)、黑大蜜蜂(1871)、沙巴蜂( 1906)、绿努蜂(1998)、苏拉威西蜂(1998)。

中国境内饲养的蜜蜂,主要有中华蜜蜂、意大利蜂、东北黑蜂和新疆黑蜂,主要的野生物种有大蜜蜂、黑大蜜蜂、小蜜蜂和黑小蜜蜂。

(一)中华蜜蜂(Apis cerana Fabricius)

中华蜜蜂又称土蜂,是我国本土的宝贵品种,已在中华大地繁衍了7000多年万年,中国饲养量200多万群,约占全国蜂群总数的1/3左右。在西方蜜蜂引入中国以前,各地饲养的蜜蜂均为中蜂,多数中蜂一直处于野生、半野生状态,保持着多个地方品种和类型。 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中国的东方蜜蜂可分为北方中蜂、华南中蜂、华中中蜂、云贵高原中蜂、长白生中蜂、海南中蜂、阿坝中蜂、滇南中蜂和 *** 中蜂9个类型。

按文献记载,我国的养蜂大约有两千年的历史,从殷商时期就开始食用土蜂蜜。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蜜蜂进入人工饲养的阶段,出现了文献上我国第一位养蜂专家——姜岐。现在中蜂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等山区,黑龙江省中蜂基本灭绝,青海中蜂野生种群基本消失。

中华蜜蜂与我国不同类型生态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和中国数以万计的生物物种发展成为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中华蜜蜂善于采集零星蜜源,对山区自然生态作用很大,特别是利于高寒山区植物,因此我国本土众多植物的顺利授粉传种均依赖于中华蜜蜂,一旦中华蜜蜂在本土生态中缺失,必定会造成我国本土物种多样性的减少,生态系统会蒙受巨大创伤。

自1896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 L.)的优良品种如意大利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 Spinola)和喀尼阿兰蜂(Apis mellifera Carnica Pollmann)的引进和大量的繁育以来,中华蜜蜂受到了严重威胁,除此之外,由于毁林造田、滥施农药、环境污染等因素,造成中华蜜蜂生存危机,分布区域缩小了75%以上,种群数量减少80%以上。

2006年,中华蜜蜂被列入农业部《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二)意大利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 Spinola)

意大利蜂是西方蜜蜂的一个亚种,简称意蜂,原产于意大利的亚平宁半岛。意蜂性情比较温和,不轻易主动蜇人,且具有产卵多,采集力强,能够分泌蜂王浆及制作蜂胶等蜂产品。因此,20世纪初我国从日本和美国将意蜂引入后,推广极快,饲养广泛。1912年秋,清末翰林、驻美公使龚怀西在美学习养蜂技术,并带回四群意蜂回国,置于安徽合肥逍遥津公园内,最多时曾发展达到100群。1974年5—7月农林部和外贸部由意大利引入意大利蜂王560只,分配给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为保存、繁育和推广应用这些意大利蜂,70年代中期,很多地方相继成立了蜜蜂原种场或种蜂场。

意蜂适应于中国大部分地区气候,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已成为中国养蜂的主力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年产蜂蜜25万~30万吨,大部分是用意大利蜂生产的;其产浆性能是所有蜜蜂品种中首屈一指的,经选育的优秀品系,年群产王浆可达5~7公斤。它也适于生产蜂花粉、蜂胶、蜂蛹及蜂毒等,生产性能堪称全面。

(三)东北黑蜂(Apis mellifera ssp)

东北黑蜂分布在黑龙江省饶河县,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由俄国远东地区传入中国黑龙江省,是中俄罗斯蜂(欧洲黑蜂的一个生态型)和卡尼鄂拉蜂的过渡类型,并在一定程度上混有高加索蜂血统,与饲养于东北地区的意大利蜂,经过长期混养、自然杂交和人工选育后,逐渐形成的一个蜂蜜高产型蜂种,其各项生理指标均明显优于世界四大著名蜂种,是其它蜂种不可比拟的,是我国乃至世界不可多得的极其宝贵的蜜蜂基因库。

1997年12月8日,国务院正式批准饶河县为东北黑蜂国家自然保护区。黑龙江省饶河东北黑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乃至亚洲唯一的国家级蜂种保护区。

2006年,东北黑蜂被列入农业部《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四)新疆黑蜂

新疆黑蜂是欧洲黑蜂的一个品系,别称伊犁黑蜂。它是20世纪初由俄国传入中国新疆的黑蜂,经过长期自然杂交和人工选育后,逐渐形成的一个蜂蜜高产型蜂种。新疆黑蜂中心产区在阿尔泰山和天山山脉及伊犁河谷地区。

1900年俄国人把黑蜂带入新疆伊犁和阿勒泰两地饲养。1919年俄国人经哈萨克斯坦将黑蜂带人新疆的布尔津县。1925—1926年俄国人再次经哈萨克斯坦将黑蜂带人新疆伊宁,后发展到整个伊犁地区,经过长期混养、自然杂交和人工选育后,逐渐形成的一个西方蜜蜂地方品种,它们对中国新疆地区的气候、蜜源等生态条件产生了很强的适应性。新疆黑蜂其体型大、采集花蜜能力强、在零下30℃以下的寒冬里能安全越冬,在8℃的气温中还能到野外采蜜。飞行高度大,采蜜半径大,性情凶暴,不易驯养,故其蜂蜜等产品尤为珍贵,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科研价值。

目前,新疆黑蜂的饲养范围已大大缩小,群数急剧下降,纯种饲养区几乎无处可寻,只有在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才有可能找到新疆黑蜂纯种。

2002年农业部委托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的专家赴新疆,在阿勒泰和伊犁找到一些家养的和野生的新疆黑蜂,带回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经保种扩繁后,已回供新疆。

2006年农业部将新疆黑蜂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五)大蜜蜂(Apis dorsata Fabricius)

大蜜蜂为蜜蜂属的一个种,别称排蜂。在中国分布的大蜜蜂指名亚种A.d.dorsata,主要分布于云南南部、广西南部、海南等地。大蜜蜂为野生蜂,警觉性高、进攻性强、我国尚未对大蜜蜂进行人工饲养。

大蜜蜂个体长16~18毫米,据不完全统计,采访植物达48种,是砂仁等热带经济作物的理想授粉昆虫。大蜜蜂常筑巢于目标明显的高大阔叶乔木树干下或悬岩下,常离地面数十米,数群至数十群同筑巢于一棵树,少数为单一群。

大蜜蜂的日间活动随气温而变化,在炎热的夏天,清晨6时就可见大蜜蜂在花上采蜜,至11:30逐渐减少。下午7时仍可见其在外界进行采集活动。每群每年可猎取蜂蜜30~40公斤,并可收获较多的蜂蜡。受蜜源植物状况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大蜜蜂有迁飞习性。在云南南部,春季多在低海拔的坝区营巢繁殖,夏天和雨季有的迁至密林深处,秋冬在低海拔河谷地带越冬。在蜜源好、气候温暖的生态环境里,也有定居数年而不迁飞的。

(六)小蜜蜂Apis florea Fabricius

小蜜蜂是蜜蜂属中小型的一种,在中国分布于云南和广西南部,常营巢于草丛或灌木丛中,故云南俗称之为小草蜂。

小蜜蜂栖息在海拔1900米以下、年平均气温15~22℃的地区,常在环境隐蔽的草丛或灌木丛中,离地面20~30厘米的地方露天筑巢。气温变化可引起筑巢位置的改变,暑期临近时,在树荫深处或洞穴内筑巢;气温较低时,移至树的南侧或洞口筑巢。随季节和蜜源的变化,在平原和山区之间进行季节性往返迁飞;受到蜡螟、蚂蚁等敌害侵扰时,常弃巢飞逃。

小蜜蜂是一种优良的植物传粉昆虫,据不完全统计,小蜜蜂可采访134种植物。其个体小,采集时能深入花管,是砂仁、瓜果和蔬菜等较理想的授粉昆虫。每年每群可猎取蜂蜜1公斤左右,蜜味甘甜。小蜜蜂夏季也会误采雷公藤等有毒蜜源,云南曾发生人食用小蜜蜂蜂蜜的中毒事件。目前,中国尚未对小蜜蜂进行人工饲养。

文章部分资料参考自《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蜜蜂志)》

更多全球九大蜂种,中国都有几种你知道吗为什么(全球九大蜂种,中国都有几种你知道吗图片)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