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为什么抖音的歌那么难听,为什么感觉抖音的歌曲好听,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为什么抖音的歌那么难听,为什么感觉抖音的歌曲好听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为什么抖音的歌那么难听,为什么感觉抖音的歌曲好听

因为审美疲劳,也因为逆反心理。

我在搜这个题目的时候,发现不仅只有我一个人觉得难听。当朋友圈的人转发分享《后悔撞南墙跳黄河》、《慢慢喜欢你》、《空空如也》、《纸短情长》等歌曲的时候,我并不是一开始觉得一开始难听,而是在听了很多遍之后才觉得难听,发现很多抖音视频都用这几首歌做配乐,开始认为这些歌就是抖音带火的“神曲”,开始不对胃口……

有些人应该是不想随大流,部分人有逆反心里,标新领异地,你们喜欢的我就是不喜欢;有些人是因为自己喜欢的可以漏出自己高贵格调的冷门小曲突然间火了变成大众娱乐,于是不爽,将矛头指向app。

原来很多人跟我一样

不喜欢某类歌曲无非几种原因:

1、歌词太庸俗太烂;

2、歌手声线不优雅,不符合审美需求;

3、整首歌的旋律难听;

4、整首歌配合现处的环境让你不舒服,从而产生暗示。

后来从不喜欢歌曲衍生到不喜欢抖音这APP。

我估计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抖音里存在鄙视链。

不玩抖音甚至没听说过的人超级鄙视天天刷抖音的人,耍转屏技术流的人鄙视拍电视肥皂连续剧的人,拍剧的专业演员鄙视拍搞笑创意的人,搞笑片的人鄙视分享经验的人。

所以人们不是烦抖音,只是很烦那些玩抖音玩出低俗和恶俗感的人。尬聊尬演,低俗的恶作剧、社会摇、吃播、聋哑舞。

这些人拍了自以为能表现自我的视频,得到的赞收到的评论会给予他们荣誉、优越和自我满足感。

大街上随便一个人开美颜开滤镜开瘦脸均可以实现美若天仙,颜,都是假的,而创意点子,都是抄袭,说的好听点是模仿。偶尔为一些真正有创意的点子喝彩大笑,但是越来越多小学生大军带着他们自己社会摇摆的尬舞入驻抖音,这真的很可怕。

同样,快手也一样。

什么吃播,把鲍鱼、生蚝、象拔蚌、章鱼等做成香辣可口,又一口闷,似乎在暗示着什么。视频末尾大喊着“双击666”,刺耳无比。甚至有些小视频被带到了微博、朋友圈。

在社交网络Instagram上,一位叫阿马利亚·乌尔曼(Amalia Ulman)的艺术家,学着网红的方式每天在ins上发 *** ,4个多月内凭184张 *** 照,她的粉丝涨到了9万人。

艺术行为里,有时甜美可爱,有时又性感诱人,有时健康积极的照片其实全部都是假的。为了拍出这些“网红照”,她仔细研究分析网上最受欢迎的女生形象,于是每天去网红酒店、各地旅游景点、健身房打卡,拗造型,然后拍照上传。营造出精致又昂贵优雅的网红形象;为了塑造堕落女孩的形象,因为失恋,化浓妆、整容、喝酒、蹦迪、 *** 等,又获得了巨大的关注;到很多粉红色的店、做蛋糕,又表现出一个可爱、热爱生活的邻家女孩的形象。

网友有各种各样的反应,大众喜欢什么,艺术家就展示(“表演”)什么。

艺术家的“骗局”告诉大家,不要完全迷信网红的形象。看见别人发各地旅游的vlog,羡慕得不得了,多期望自己也能像网红一样用最贵的护肤品、坐最贵的飞机、出席各种尊贵的场合。

看似随意的 *** ,其实都是精心设计的,他们的造型,角度,布景和滤镜都通过精挑细选。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网络形象和现实形象是截然相反的。

也印证了两句话:你看到的,恰恰是我想被你看见的;你看到的东西,也是你自己想看到的。

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提过一个战略名词为“Tittytainment”,中文译为“奶头乐理论”。看似色情的理论实则道出了现实的娱乐现状。

只有20%的人会占有80%的资源,而80%的人甚至没有足够的能力去争抢这个20%的资源,会被社会“边缘化。他们越来越普通,一事无成,终其一生。

布热津斯基表示,消耗“边缘人”的精力与化解“边缘人”的不满的办法只有一个——在80%人的嘴中塞一个“奶嘴”。“有两种形式的“奶嘴”,一是发泄性娱乐,比如开放色情行业、鼓励暴力网络游戏、鼓动口水战;二是满足性游戏,比如拍摄大量的肥皂剧和偶像剧,大量报道明星丑闻,播放众多真人秀等综艺娱乐节目。

这类80%的人核心逻辑永远是:色情、无聊、爱美、贪便宜等等基本的人性。

侧面地说,获得事业巨大成功的人,基本上是没有时间去打手游网游,刷剧看综艺,关注明星八卦的。不过你以以上“奶嘴娱乐”为职业的,不适合看这篇文章。

之前我说过,任何一个APP总有两面性,用它去学学各种技术,比如PS、AI、摄影,看看画画听听弹琴,看看猫猫狗狗,如果说一概而论的说做些事情的跟搔首弄姿装疯卖傻的其他短视频一样也很傻,那只能证明你无脑喷了。

害怕自己一生碌碌无为,就少看点抖音,少刷点脑残剧,不要看哗众取宠的综艺了。

更多为什么抖音的歌那么难听,为什么感觉抖音的歌曲好听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