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在礼县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古老的先民们,用他们的智慧,发明创造了许许多多的文化奇葩。多年来,礼县发掘出土,遍布丰富的古陶器遗存,是地方早期文明创新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历史见证之一,也为研究礼县早期历史文化提供了有力的佐证。礼县境内多次发掘出的新石器时代古人类活动的遗址和文物,其文化内涵丰富。从仰韶文化到齐家文化的实物中,有寺洼文化与周文化并存、交错甚至对峙的现象,前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寺洼文化、大地湾文化等多种文化类型的交织,形成了较为丰厚的多元文化积淀。礼县出土的古陶器文物丰富多样,品味较高,实物遗存在全国享盛誉!今天小编带您一同目睹礼县出土的十大精品古陶器吧。
一、少女头像 1964年礼县高寺头村出土,属仰韶文化遗物。残高12.5厘米,宽8.5厘米,陶色橙黄,五官部分用堆塑与镂空相结合的手法塑造,人物双目深沉,嘴唇微启,以极为洗练的艺术手法,塑造了母系氏族公社繁盛时期的少女形象,雕像头顶锥刺着一个小孔,前额至后脑堆塑着半圈高低起伏的泥条,仿佛盘绕在额际的发辫。脸型丰满圆润,五官部位安排准确,比例得当。那微启的嘴巴仿佛正在娓娓谈话,诉说她的心声,神态颇为优美,堪称中国原始社会人像雕塑的杰作,该头像现藏甘肃省博物馆。已纳入《中国美术辞典》,国家一级文物。
二、歌唱俑(亦称 人形灰陶瓶) 属春秋时期实物,礼县永兴乡爷池村出土。整器为人体形,红白彩,上身裸体,双乳微突,下肢为圆筒形裙饰,平底足,两手在袖中,头微上仰,似在吟唱,是古陶器中难得的精品之作,国家一级文物,民间收藏。
三、灰陶塔 宋代时期,塔高47.7厘米,陶塔5层,每层6立柱,开5个拱形门,底呈正6边形,塔顶元宝珠,塔檐檐角上翘,最上层翘角为6个鸟头。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甘肃秦文化博物馆。
四、单耳彩陶罐 礼县永兴乡何家村出土,为齐家文化的代表作。红陶质红彩,折腹平底,腹上部有网格状几何图案,具有很高的观赏性,民间收藏。
五、唐三彩天王俑 礼县盐官镇出土,高46厘米。俑头戴护盔,身穿盔甲,腰束宽带,通体施黄、绿、白三彩彩釉。
六、几何纹彩陶罐 礼县境内出土,马家窑文化的代表。商代盛贮器,红陶制器,侈口,颈部饰菱形纹,肩部装饰四个内饰网格纹大圈纹,民间收藏。
七、 马鞍罐(鱼口罐) 礼县境内出土,寺洼文化作品,为商代盛贮器,民间收藏。
八、灰陶鬲 齐家文化早期实物,属于当时人们的炊具,直口,单耳,袋状三足,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民间收藏。
九、彩陶罐 马家窑文化马家窑期,高10.7厘米,口径10.4厘米。生活用具,双圆唇,无颈,三扳耳,黑彩,饰弧线三角纹,平底,民间收藏。
十、三足瓮炉 礼县境内出土,汉代灰陶名器,直口圆肩,两侧附铺兽衔环纹饰,腹部附一周宽沿带,蹄状三足,民间收藏。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古陶器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丰富着人们的生活,也影响着人们对生活认识,用最原始的方式在陶器上记录下来,那陶器上的纹饰和线条,以及人们现在所能见到的与文字起源有关的陶片上的刻画符号,无不表明了人类记事方式的进步。今天,人们目睹的那一件件器形优美、奔放活泼、纹饰精妙的陶器精品,每一件都无不凝聚着先民们的智慧和汗水,同时也寄托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文/李瑞明 图/李玉明)
小礼荐读
监制:薛小平 审核:杜东阳 编辑:赵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