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甘肃礼县文物(陇南礼县古代文化),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甘肃礼县文物(陇南礼县古代文化)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甘肃礼县文物(陇南礼县古代文化)

礼县出土文物●精妙绝伦的十大青铜器精品

礼县不仅是先秦文化的发祥地,也是黄河仰韶文化和长江巴蜀文化的交汇点,更是历史上的兵家必争之地。在这片古老神奇而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有先秦十二公扬鞭跃马,驰骋千里,瞰视中原,横扫六国,完成霸业的遗址,也有诸葛亮六出祁山,挥师北上,屯兵伐魏,鞠躬尽瘁,光复汉室的足迹。

礼县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丰富,旅游业独具特色。明成化九年始置礼县,殷末,周时是秦人的发祥地;先秦文化的重要发掘,将以无穷的魁力吸引众多游人访古寻幽。在6000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时不闪耀着璀璨的人文光芒。小编今天陪伴您一同目睹礼县出图的精品文物(青铜器篇)吧!

一、四轮车:

1998年礼县圆顶山出土。为春秋中晚期青铜器物,通高8.8厘米,长11.1厘米,宽7.5厘米,轮径4厘米。该器由盒体和轮轴两部分组成,为我们直观具体的春秋中晚期交通工具提供了实物依据,比国外四轮车发明史提前2500多年,全国仅此一件,极为珍贵。为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甘肃省秦文化博物馆。

二、垂鳞纹秦公铜鼎:1991年大堡山出土,春秋晚期器物,藏品高41厘米,口径40厘米。折沿,平唇,双立耳,三足,纹饰精美。器腹内壁刻“秦公作铸用鼎”,为推断墓主人身份提供了佐证。国家一级文物,国家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三、 垂鳞纹秦公簋: 春秋早期(公元前770年—前7世纪上半叶)

甘肃礼县大堡子山出土,为春秋早期秦国国君的礼器。造型具有西周晚期同类器物的遗风,敛口,鼓腹,盖有大捉手。器身装饰兽目交连纹、垂鳞纹、横条沟纹,盖沿和口沿每组纹饰间还设有上下相反的浮雕兽首,殊为奇特。器、盖对铭5字,记为秦公用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上海博物馆。

四、印模铭文秦公簋

1917年发现于礼县红河与天水杨家寺交界处秦宗庙遗址。春秋早期,该器有105字铭文,歌颂了先秦十二公之丰功伟绩和秦襄公在礼县的兴国之志。铭文由印模打就,制作方法新颖,在古代青铜器中独此一例,开创了早期青铜器乃至世界活字印模的先河。为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五、天水家马鼎

1971年在礼县永兴蒙张村出土,秦早期器物,高22.5厘米,口径22厘米。盖及腹并有铭文“天水家马鼎,容三升,并重十九斤”。为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甘肃省秦文化博物馆。后文家村又出土一家马鼎,盖有相似铭文,器形略小。两鼎对天水地名的由来,秦国养马制度以及礼县在秦国的地位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六、

大堡子山秦编钟:2005年大堡子山出土,其中钟3件,甬钟8件,为春秋早期器物。该套编钟器形精美,音调音色惧佳,至今能奏出美妙音乐。大钟上刻有铭文:“秦子作宝和钟,乃音锈锈邕邕,秦子峻令在位,眉寿万年无疆”。为研究墓主人身份和秦早期祭祀礼乐制度提供了珍贵资料,被评为05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为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甘肃省秦文化博物馆。

七、圆顶山秦编钟:圆顶山贵族墓出土的铜编钟。编钟音色优美,造型独特,是国内迄今发现的唯一一套九件编钟。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甘肃省秦文化博物馆。

八、蟠虺纹方壶:出土于礼县圆顶山秦贵族墓,春秋时期器物。通高52.8厘米,宽46厘米。盘式盖,大圈顶式捉手,盖下部微鼓,周边四面饰4只对称的长尾立兽,兽首向下。器深子口,外敞,长颈,束腰。高厚圈足内聚,前后两侧各附两卧虎为支足。颈部左右两侧出兽首耳套璧形环,兽首上附镂空的凤首,盖顶、盖沿、璧形套环、器腹均饰蟠虺纹,颈饰波带纹。全器在不同部位共附饰鸟、虎等动物18只。该器为盛酒器,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甘肃秦文化博物馆。

九、蟠虺瓦楞纹盨:礼县圆顶山秦贵族墓出土,春秋时期器物。高21.5厘米,长40厘米,宽18.2厘米。覆盘式深盖,圆角长方形捉手,方唇,四角各饰一凤鸟,盖坡沿上部四圆角处及左右两侧,各饰行虎一只,坡沿下部前后两大侧面,各饰行虎三只,虎首向下。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甘肃秦文化博物馆。

十、蟠虺纹扁圆盉:礼县圆顶山二号墓出土,春秋中晚期器物。通高32厘米,宽35厘米。全器饰各类动物共计32只,有圆雕,有浮雕,有镂空,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生动活泼,配置协调,再衬以繁密细致的蟠虺纹,充分展现了春秋时期青铜器华丽瑰异的纹饰风格。该器为盛酒器,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甘肃秦文化博物馆。

来源:礼县发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联系邮箱:gshxccoo@163.com

更多甘肃礼县文物(陇南礼县古代文化)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