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要是一年不让你用手机,你会怎么样?
每天还没起床,先拿手机,睡前最重要的事,刷会手机;在家一个人玩手机,出门面面相觑玩手机。
今天最重要的餐桌礼仪,可能已经不是食不出声,而是不再旁若无人、频频举起手机,玩手机,看手机,摸手机。
手机里承载的信息,五花八门,海量的信息,就成了撒在鱼儿周身的诱饵。我们应接不暇,但我们乐此不疲。能在一方小小的手机屏幕上阅尽天下事,这样的掌控感与新体验,对于人类而言是前所未有的。
就像是古人眼里的神仙,信手拈来就是来自世界的信息。这样超越时空的衍生,是信息时代的馈赠,但是我们也同样被奴役在了这里,自由将无从谈起。
我们如何从手机里面走出来?
如何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与其在手机中虚度,不如更好享受生活的乐趣。
手机塑造了一个美好的、虚假的“我”,
而真实的“我”却并不因此变得更好。
人们活在虚假的认知中不可自拔,
变成了“傻子”!
“低头族”变得浮躁,没有耐心,
不会与人相处,
一丝细微的触动就能引爆负面情绪。
亲密关系同样因此产生问题,
很多时候,
即便爱的人就在眼前,
也不知道说什么,做什么,
只能用手机缓解尴尬。
有沟通的都还算好,
就怕拿起手机,
就对爱人遇到视而不见的。
长此以往,
结果自然是失掉爱情。
我们对手机越来越依赖,
现实中却越孤独,越无措,
从而更加依赖手机……
与手机形成的恶性循环
在我们周围垒起一座移动的高墙,
将我们与外界隔离。
我们不仅成为了瞎子,哑巴,
也失去人情味,美德。
我们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物种,
也正在成为最孤独、没有个性的物种。
我们使用手机的初衷是
方便我们的生活,
回过神来才发现
我们的生活已被手机支配。
人类的发展离不开手机、电脑,
离不开科技的进步,
但更离不开文化、情感与羁绊。
放下手机,
别让自己成为科技的奴隶;
关心身边人,
莫让自己变成情感上的“低能者”。
人的一生,
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不足1/5,
与其在手机中虚度,
不如更好享受生活的乐趣。
要是一年不让你用手机,你会怎么样?
爱因斯坦曾说:“我害怕有一天科技会取代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我们的社会将充斥着一群 *** 。”如今,这种担忧正在变得现实……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靠的是心灵,而不是工具。和谐的友谊和爱需要放下手机,走出屏幕,在现实社会中构建。放下手机,拥抱生活。别让那条无法逾越的鸿沟越来越宽。
你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女人,除了快递。
你无法让一个人专心听你讲话,除非让把手机放下。
不知何时,我们习惯以手机为伴,
也不知何时,我们深深地被手机“奴役”。
有人说,手机改变的不仅是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在改变着人类的进化。
仔细回想一下自己,没有事要做的时候是不是手就伸向了手机,甚至忙碌的时候,隔三差五也要拿起手机戳几下。▼
手机,似乎成了我们寻找存在感的唯一途径。同时,手机也让我们成了“盲人”。▼
如今发生任何事情,我们已经习惯围观和晒照,却忘记了参与……▼
因为手机,我们忽视了多少人?▼
这样的场景,你身边又有几次不是这样?▼
有时,我们也提醒自己要做出一些改变……▼
因为手机,不知不觉中我们可能失去最珍贵的人……▼
习惯了通过手机去认识一个人,但手机背后那个人到底是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
手机玩得越来越勤,脑子里的水也越进越多。▼
有一天当你放下手机,突然发现大脑里正慢慢变得空荡荡。▼
放下手机吧,将时间多分给家人、朋友
放下手机吧,让眼睛休息,让真情回归
放下手机吧,好好感受春天这唯美风光
米兰·昆德拉曾说,“人一旦迷醉于自身的软弱之中,便会一味软弱下去,会在众人的目光下倒在街头,倒在地上,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
人一旦停下了自己前进的脚步,就真的很难在继续拾起曾经那个一往无前的自己了,手机确实给我们带来的很多的娱乐生活,可这样充满着让人沉迷于虚拟的气息对我们来时却是致命的毒药,你被手机的奴役的样子,太可怕!
少看手机,也是一种可贵的自由。自由就是有选择,也会选择,那么你是选择自己被奴役,还是选择自由?
要是一年不让你用手机,你会怎么样?
点赞数最高的一条评论写的是:
路找不到,东西也买不了,连手也不知道往哪放,和朋友越来越疏远,完全和社会脱节......一天24小时,我有一大半的时间是在和手机生活,它是我最亲密的爱人,没了它我可能会孤独抑郁而亡吧......
看起来这根本就是危言耸听,但是却又是扎心的现实。
我们原以为自己是手机的主人,后来才知道其实早已成为了手机的奴隶了。
手机就是一种毒药,从精神腐蚀到肉体,当你成瘾到不受控的被他支配时,最终结局必定是自我毁灭。
手机癌正在摧毁的你社交能力
手机已经慢慢取替了声带成为了新的发声交流工具,人们已经慢慢的丧失面对面交流的能力,并且涵盖各个年龄层。
只有隔着手机在聊天软件里,你才能说出想说的,才能快乐的聊天。
即便爱的人,亲密的朋友就在眼前,却也觉得了无生趣,不知道要说什么,该做什么,只能不停的刷手机,缓解尴尬。
手机成为了最亲密的伴侣,只要拿起手机,就对爱人视而不见的。
家长也可以对孩子视而不见
父母想和你聊聊天,而孩子们却拿起了手机...
最亲密的人就在面前,你却忙着在朋友圈给好友点赞。
靠着冰冷的文字、评论、点赞而维系起来的友情,见了面却浑身不自在无话可说。
当你只会用手打字,却无法用嘴说话时,何尝又不是一种悲哀?
手机正在绑架你的真实生活
每一个手机成瘾的人,往往都会分不清网络和现实。
无时无刻不在看手机,对网络上发生的热点事件了如指掌、嬉笑怒骂,可是却看不到自己在现实中正面对着什么样的问题和困境。
我们都在手机中塑造出了一个完美的虚假的自己,沉浸在虚假中无法自拔,却从没意识到,造的人再好那也是假的,你的真实生活根本不会因此变得更好。
与其一直“活在手机中”,不如多抽出时间花在现实生活里,摆脱手机带给自己虚假的荣耀感,真正的活成手机中自己创造出来的那个样子。
这才是对生活最大的尊重。
治疗失眠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手机独自一人睡觉。
现代人的失眠越来越严重了,可其实不是睡不着,而是原本应该是睡觉的时间,却在不停地刷微博、微信...一遍接着一遍就到了下半夜。长此以往,会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引发感应性疲劳和神经衰弱,影响新陈代谢,导致疾病多发。
据说,当你不低头时,脖子承担头部的重量大概是5公斤。由于物理杠杆作用以及重力作用,当你前倾看手机时,随着弧度的增加,脖子承受的重量也会越来越大。
长时间的玩手机会对颈椎、肩椎、腰椎的健康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还可能让你患上结膜炎和干眼症.......还会让你的皮肤变得枯黄干燥....
费那么大力气和金钱去美容养生,还不如每天多放下手机一会......
我们对手机越来越依赖,在现实中我们就越来越孤独。
而现实中越来越难愉快的玩耍,就会让我们对手机更加的依赖...
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
手机就像是一个个囚笼,把我们锁死在了那一小方天地里,可能刚开始你觉得舒适快乐一点也不枯燥,可当时间久了你就会发现,你的全身只有手指最发达,你变成了瞎子哑巴,而最重要的是你也失去了人情味。
任何事都有一个度,我们要做手机的主人,而不是手机的奴隶
用它们来便利我们的生活,节省出更多的时间开看看这个世界。多花一点时间在现实生活中,多花一点时间在和家人爱人朋友面对面的交流上...
到处都是水,却没有一滴能喝。
大脑无序程度加深
短视频的内容呈现形式,是信息密度大、新鲜感 *** 性强、画面音乐魔性洗脑,且很容易让人接受。相比于文字和长视频,短视频接受起来非常容易,人人都能看懂,而且,随时随地可以看,并且随时随地可以停下来,它几乎是人类社会目前为止门槛最低的媒介。
你通过短视频获取的信息和知识,是极其零碎的,你刷上十几个“金融知识”的短视频,也只会增加了大脑的无序程度,过后回忆发现根本不知道讲了什么。
更可怕的是,沉迷短视频,长期接受碎片化信息的后果就是让你的思维变得狭隘,难以进行复杂的思考。
知识的本质,是“事实”和“联系”。
事实决定你知识的广度,联系决定你知识的深度。如果你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即便你只知道ABCD,也可以根据这三者的内在逻辑,得出EFG,这个过程就叫思考。
但是碎片化信息只能扩充碎片化“事实”,其特征是:
往往是一些事实的 *** 而缺乏逻辑;往往简化了推理过程;往往不够全面和严谨;短视频通过连续的、碎片化的新鲜内容,不断 *** 你的大脑,让你始终处于“奇怪的知识又增加了”的喜悦中,这就是我们难以抑制刷抖音、微博的缘故,因为我们需要付出的很少,就可以沉浸在“新知识”里面。
但是这些信息,由于缺乏跟其他信息的联系,因此很难被我们提取和加工,而越少提取加工,这些信息就越容易被遗忘。
你以为你知道了很多知识,其实你什么都没有学到。
你以为你思考了很多内容,其实你只是在被灌输。
这个世界是多元复杂的,我们的知识网络决定了我们如何思考。在碎片化信息的长期冲击下,你的思考能力不会得到提升,久而久之,你会喜欢结论,而不是思考过程;喜欢下定论,而不是给出合理的论据和理由;喜欢用单一思维看问题,而不是用多元思维剖析问题。
所以,短视频的内容呈现方式,带来的危害就是大脑越来越无序混乱:记忆力下降,思考能力越来越弱,只喜欢听结论,不喜欢听论证过程;知识越来越匮乏,只能是重复一些笼统的概念和观点,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对世界的认知发生错位
很多人以为自己看到的华丽蜕变、成功逆袭,好像很简单的样子:只要坚持自律、坚持理财、坚持学习,就一定可以是实现梦想。
你短短几十秒看到的逆袭故事,实际上是他人光鲜亮丽的一面,背后付出的代价你根本就没有见到,而且就这些些时长的内容,能展现多少细节呢?
这些被浓缩到面目全非的短视频,无疑放大了成功的分子,而忽视了失败的分母。
所以,通过短视频,你以为这世界正如你所闻,这盛世如你所见,实际上你看到的,仅仅是世界的一部分,还是“后真相”世界的一部分。
短视频就是一件时代的“馈赠”,让无数人得以释放压力和 *** 。
但这件礼物,暗中的价格有多少人知道?
思维能力“童稚化”
“一门课读6本书,3周读1本书,应该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但他们却有障碍。因为他们把太多时间花在段子和小视频上。”
“成年人的童稚化”,即沉湎于大量丰富、好玩、有意思的资讯中,导致记忆、思考、注意力逐渐丧失,回归到童年时的思维状态。
一个人心智成年的标志,是具备基本的逻辑思考能力。
现在很多人的问题,就是思维能力的"童稚化"。
具体表现为:
有的人其实每天有大量的阅读,比如说看视频,看文件,但是,他只能去看别人推送给他的东西,或者是不得不看的东西;有的人阅读量还不小,但是读什么,都是为了印证他自己原来的观点,他的信息量还能增长,但是认知已经不变化了;这也叫“功能性文盲”:受过传统教育,会读会写,但是不能利用读写能力去适应变化了。
长期沉迷短视频内容的人,其抽象理解能力会下降,读不懂文本,看不了深度严肃的内容,字都认识,但字连在一块就理解不了。
以视觉和听觉为特征的文化,跳跃、无批判、无否定,即便有信息内容,也是在灌输给观众,成年人在电子世界里退化,重回“童年”,这也是传播学知名的理论。
注意力缺失,很难集中起来;
共情能力减弱,社交困难;
时间被大量使用,没有心思去做其他事情;
娱乐至上、超前享受,社会主流文化被带偏。
短视频正在毁掉这届年轻人?碎片信息制造的无意义感
“精神瘾品”“电子 *** ”“网络 *** ”,这是很多流行电子产品或爆款级互联网应用动辄被扣上的帽子。
作为继文字、图片后的新兴内容承载方式,短视频拓宽了信息传递的样式,撬动了信息池子的扩容,为许多人的生活带来了新的可能。
诗人柯勒律治说:“到处都是水,却没有一滴能喝。”这不啻为短视频价值的隐喻:在短视频托起的信息场中,信息固然是海量的,可你却找不到多少有用的干货。乍看里边都是乐子,可当你沉溺其中时,你就会发现,能吸收到的营养少之又少。
非但如此,短视频还在“零售意义,批发 *** ”中制造新的娱乐至死。
我们在玩短视频,短视频也在玩我们。
“短视频1分钟,人间3小时”,对很多重度用户来说,刷短视频是会上瘾的,眼睛一睁一闭,小半天就过去了。初看短视频是杀时间利器,细看短视频是一剂让人无意识挥霍时间的“迷魂.
“现代人为了买得起冰箱、电视、汽车和其他他们并不需要的垃圾而做牛做马,让自己监禁在一个工作-生产-消费-工作-生产-消费的系统里”。短视频则会将我们囚禁在另一个无形的系统之中,编织系统的是海量无用的信息,锁住我们的是信息茧房与算法囚笼。
很多电子或互联网产品有6大让人上瘾的“法门”:设定诱人的目标,提供不可抗拒的积极反馈,让你毫不费力就感觉到进步,给予逐渐升级的挑战,营造未完成带来的紧张感,增加令人痴迷的社会互动。
罗曼·罗兰说:与其花很多时间与精力去凿许多浅井,不如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去凿一口深井。可很多短视频用户留恋“挖浅井”,却没耐心去“凿深井”。
眼睛盯着短视频,嘴中对奶头乐的滋养甘之如饴,思考能力衰退,意义场耗散……
我们的文化正在成为充满着感官 *** 、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
想要自由,就要学会舍弃掉一些欲望。学会掌控自己的
心,别为自己找理由。
人生的自由没有固定的限制,只要你想,只要你足够自
律,你就能拥有更多的自由。
自由并不是理想化的产物,而是现实世界中真实存在的
东西。对于自由而言,如果你只是停留在幻想阶段,那
你永远也无法拥抱自由。
只有付诸行动,学会自律,学会约束自我,管理自我,
学会控制自己内心的杂念,才有机会去拥抱真正的自
由。
只有当你比别人更加自律,才能拥有更多的自由。
掌控习惯,就是改变命运。
放下手机,早睡早起,锻炼运动半小时,每天养成读一
小时书的好习惯。半小时的 *** 冥想反思复盘。
再投入进自己热爱的工作当中去。
怀着一颗开放包容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做任何事情。让
心静下来,细细品味迎接当天一切美好的事情的发生吧
!全然接纳一切。
活在当下,享受工作和生活带给我们的愉悦和欢乐吧。
人生就是一场经历!
撒切尔夫人有一句经典名言:
注意你的思想,因为它将变成言辞;
注意你的言辞,因为它将变成行动;
注意你的行动,因为它将变成习惯;
注意你的习惯,因为它将变成性格;
注意你的性格,因为它将决定你的命运。
当你养成了一个好的习惯时,你所收获的,不仅仅是一
个好习惯,而是一连串行为、思想,乃至人生的改变。
可以说,掌控习惯,就是改变命运。
所以屏幕前的你,准备现在开始,养成一个什么样的小
习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