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万历的孙子是谁(万历喜欢哪个儿子),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万历的孙子是谁(万历喜欢哪个儿子)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万历的孙子是谁(万历喜欢哪个儿子)

福王常洵被李自成烹制成了一锅鲜美的肉汤,那是在崇祯十四年(1641年)的一月。正当李自成的士卒们在商议给“福禄宴”放多少盐或胡椒的时候,常洵的爱子正躲藏在洛阳城中的安国寺,痛苦地啜泣着。王爷的这位爱子名叫朱由崧,他是常洵的次子,很幸运,他的兄长也是在幼年时夭折了,他自然替补上去成为长子。由崧出生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他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还在北京,没有去洛阳的封地就藩。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我们的常洵率领着庞大的护宝舰队南下到了洛阳,这一年由崧八岁了。

常洵是万历陛下的爱子,他的儿子自然也是万历皇帝的爱孙,幼年的由崧经常能够得到来自北京爷爷的赏赐。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七月,由崧被北京的乃祖册封为德昌郡王,同时被册立为福王世子。

万历皇帝

十二岁的由崧在洛阳当着快乐的王子,父亲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女性以及酒精的执著,也熏染着正处于青春期的由崧,这种熏染深刻地影响了成年后他的生活方式。在由崧被册立为福王世子的第三年,也就是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他那在北京慈祥的万历爷爷在弘德殿的御榻上驾崩了。万历皇帝在临终前曾经下了对自己荒唐的酒色生活进行忏悔的遗诏,但是这种真切的遗言对于洛阳的常洵父子并没有多少影响力,他们依然那么自我地活着。万历皇帝驾崩后,北京的朝廷经历了泰昌、天启,直至崇祯三朝政权的更迭,期间由崧的那位不安分的奶奶由郑贵妃变成了郑太妃,她制造出了大明历史上著名“红丸案”和“移宫案”,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看看孟森先生的相关考证文章;由崧的那位著名的木匠堂兄,除了疯狂地迷恋建筑设计与木工操作之外,还疯狂地迷恋上自己的乳母;北京的朝廷经历了惊心动魄的东林与“阉党”之争。虽然这些对由崧日后的帝王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在此时,与这一切的政潮狂澜相较,洛阳城中的这对父子似乎处在一片与世隔绝的乐土之中,逍遥而快乐地享受着生活所赐予的一切。这一切的平静与快乐终于在崇祯十四年被一锅肉汤打破了。我们没有理由怀疑那一夜由崧的痛苦,以及他对二十三年洛阳繁华梦的反思。

由崧躲过了闯王的刀俎,匿身于安国寺。在这里,我想提起一位被世人遗忘的小人物,生员黄调鼎,是他率领着家丁保护着由崧,并将其藏在寺庙。时下,很多人论及明代士人之于朝廷关系的时候,多习惯将明史与宋史作对比,论者多言赵宋一代优容士大夫,所以换取了在家国裂变之时,士大夫多能以死一报君王;而明代,由于二祖以臣虏待士大夫,后世更有“廷杖”虐政,所以在李闯进京与满清入关之时,士大夫多附逆与顺虏。此种言论,放之宏观,似有些许道理,其实失之于未能对历史细节作微观考察,明季家国天下之变,丧节失气者有之,而守节死君者亦不在少数。明代是理学价值渗透士心的时代,此间的士人持守的是一种守道救时的价值观,而非仅是忠于一姓一家,虽然显得有些迂阔,但也着实让人感佩。

由崧在安国寺蛰居了数日,一天夜里终于逃出了洛阳城,一路颠沛流离,先是逃到了怀庆。流亡的生活使他对山川地理有了深切的体验,也对当时的时局能够作出较为理性的判断。由崧在怀庆的时候曾经上疏给崇祯皇帝,建议他的这位堂兄要注重黄河的防御,防止流寇威胁京师的东边屏障。能够给朝廷上这样的奏疏,可见由崧不是个简单的 *** 废物。崇祯皇帝似乎没有继承父辈的旧怨,崇祯十六年(1643年)五月,册封由崧为福王,还将自己一条心爱的宝玉带交内使赐给了由崧,并对他大加抚慰。崇祯皇帝在对由崧大加抚慰的时候,大概没有想到第二年,自己就要在煤山用一道白绫结束勤勉而无奈的一生吧。

由崧在怀庆当着流亡的王爷,每日都生活在焦虑与恐惧之中。崇祯十七年(1644年)的一月,李自成的兵锋指向了怀庆,由崧逃亡到了卫辉,在这里他找到了一位亲人,他的堂叔潞王朱常淓。

这位潞王常淓是万历皇帝的侄儿,他的父亲名叫朱翊鏐,是万历皇帝唯一的同母弟弟,生于隆庆二年(1568年),4岁册封为潞王,万历十七年(1589)藩封河南卫辉府,薨于万历四十二年(1614),谥号简,故称潞简王。一世潞王朱翊鏐既是唯一受穆宗封藩之王,又是万历皇帝唯一同胞弟,因而倍受两代皇帝恩宠,其权势地位特别显赫,土地财产亦格外丰盛。《明史•潞简王传》载:“初,翊鏐以帝母弟居京邸,王店、王庄遍畿内。”至其成人居藩后,更是不断地盘剥割刮民田归己所有。《明史•潞简王传》中又载:“翊鏐居藩,多请赡田,食盐无不应者。”我们的万历皇帝是个家庭观念特别重的人,他对自己的家人倾注了很深的情感,无论是对于自己的爱子,还是对于自己一母同胞的弟弟,都是非常慷慨的,很可惜,家国天下,陛下忘记了后面二者啊!

我们这位一世潞王是一个特别崇尚暴力的人,用现代医学的视角来推论,他似乎有种对暴力病态的崇拜。据《卫辉府志》中记载潞王:“王性严刻,好游猎尚武,左右多获罪死。”据民间相传,潞王府内还修有一个高两丈余的石滑梯,梯间分别置有刀、戟、斧、钺等刑具,潞王将被他糟蹋过的民女再从石滑梯上赤身推下,折磨至死。这位有严重暴力倾向的王爷终于在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暴死,这一年他的侄儿常洵也来到了河南就藩。

潞王喜欢酷刑虐人!

潞简王死后,其子朱常淓嗣王位,为二世潞王,又被称为小潞王。小潞王于万历四十六年袭封并藩居卫辉府。我们这位二世小潞王与乃父的性格有着很大的差异,他为人谦逊、和蔼,是一个平和的人,也没有继承父亲对暴力的迷信。《卫辉府志》载:“小王朱常淓,字中和,自号敬一主人,习文翰、嗜古玩、通释典……风尚高雅。”仅此一点,就同其父的“性严刻,好游猎尚武,左右多获罪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由崧来到卫辉后,得到了他这位博学而儒雅的堂叔庇护,也算是有了一时的安身之所。可是,那是个神州板荡的时代,卫辉也不是个能躲避兵祸的世外桃源,在崇祯十七年三月初的时候,潞王常淓带着这位可怜的堂侄也踏上了流亡之路,他们辗转来到了江苏淮安,在一位叫杜光绍的官僚家中作寓公。在这期间,不幸的消息接踵而至,三月十八日李自成攻破了北京城,第二天本不应该成为亡国之君的崇祯皇帝伴着煤山的晚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大明亡了,北京城迎来了新的大顺朝,接着镇守山海关的平西伯吴三桂献关降清了。这些椎心的家国巨变,深深地震动了这对叔侄。

淮安位于今天江苏省的北部,它位于徐州的南部,南京的北部,在当时是个比较富庶的城市。此时的淮安也不是一个绝对平安的地方,大明的灭亡使各地陷入一种混乱之中,一些拥兵地方的将军也变得更加躁动和危险了。此时的徐州受到一位叫高杰的将军强大军事压力的威胁,高杰原是李自成的部将,曾与李自成之妾邢氏 *** ,为逃避惩罚,他于崇祯八年(1635年)投降明朝,授游击之职,率所部人马作为孙传庭军的先锋与李自成交战。崇祯十六年(1643年),孙传庭在潼关被杀后,高杰便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势力。崇祯十七年(1644年),大顺军的胜利似乎成为定局了,北京也即将陷落时,高杰对大顺和大明的态度变得反复无常了,或许他并不忠于任何一个政权,或许在乱世之中他也有自己的抱负。他不率军前去阻截李自成,反纵兵劫掠山东南部的泽州,然后于这一年的五月底六月初南下徐州。

高杰部的南下,使徐州和淮安城的居民慌恐万状,自北京陷落后,徐州城中已经是混乱不堪。徐州当时被大顺政权控制着,镇守徐州的大顺官员叫武愫。对于大顺朝地方政权的建制,鄙人没有什么研究,似乎李自成也没有对地方政权作出系统的设计,故而,我们也无从得知这位武愫究竟是什么官职,此人原先曾经中过大明的进士,后来投降了大顺。武愫在当年的六月三日抵达徐州,并因受到地方官员及士绅的敬重而被接受。大明灭亡之后,很多人接受了这种改朝换代的现实,相当多的人认为这意味着大明的国祚已经到头了。所以,李自成在入主北京后,只派出几个所谓的“制将军”、“权将军”就能够略定南方很多地区。武愫兵临徐州,地方官员不作抵抗便献城而降。我们不能过多地去责怪这些地方官员和士绅没有什么节气,武愫被接受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是士绅们对局势混乱十分恐惧。在徐州西南与河南交界处的砀山一带,当地士绅已组织起自己的武装,用来对付“狂徒”,后又用来迎接清军南下。武愫在徐州城内一直试图安定民心,并多次深入乡村寻求当地乡绅的支持,直到他得知北京大顺政权也已垮台为止。这一年的四月三十日,李自成就匆匆撤出了北京城,大顺政权似乎在一夜之间也匆匆收场,消息传到徐州,六月二十八日,武愫率部撤离徐州。抛开对于王朝 *** 的偏好、忠诚不谈,没有武愫的徐州城变得很不安全,武愫的撤离让徐州的百姓、士绅又陷入了极度的恐惧之中,因为此时的徐州完全暴露在高杰将军的面前,徐州恐怕真的要遭到那些骄兵悍将的蹂躏了,此时我不免要将这些军队与有组织的性犯罪联想到一起了。

由于徐州失去了保护,其南面的富庶城市——准安和扬州——在流窜于淮河流域的各路军队面前也更加暴露了。潞王常淓和福王由崧这一对可怜的叔侄难道真的难逃刀俎吗?高杰将军会不会借鉴了故主李自成的嗜好,也将两位王爷做成一锅肉汤呢?要知道,这回可能成为一次真正的“福潞宴”啊!

有军队才能有政权!

很幸运的是,这两座城市的地方官早已积极采取措施,准备自卫。尤其是福潞二王避难的淮安,这里有两位大明王朝的虔诚效忠者——漕运总督兼淮扬巡抚路振飞和淮安巡按王燮。尤其是这位路总督,正是由于他镇守淮安,人们才有了坚守的信心。路振飞是一位杰出的文官。他以正直、勇敢而著称,在军事上也颇有经验。路振飞初入仕途任地方官时,曾统领过防御叛匪的地方军队,并于崇祯五年(1632年)派郑芝龙抗击海盗刘香,将其击溃。崇祯十七年(1644年)秋,路振飞被任命总督大运河漕运,兼淮扬巡抚。

北京城陷落的消息并没有动摇路振飞对大明的忠诚,反而他有了一种挽大厦于将倾的使命感。在强敌环伺的情况下,路振飞决心将淮安建成明朝的坚固堡垒。他迅速颁布了 *** 令,将市民重新组织起来,并派遣手下官员分守各处。同时,他还鼓励地方武装(团练、乡兵)招兵买马。自大明正德年间以来,淮安以东的海州经常受到海盗袭击,地方武装相当普遍。而淮安地区却不是这样,故路振飞不得不为地方武装设计训练方案。在他的指挥下,淮安七十二坊奉命“各集义兵”,每坊由两名生员负责操练,其中一人被授以 ““社长”之职。这些义兵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城镇的夜间巡逻,并时刻保持战备状态。他们保持着斗志,坚定地反对任何对大顺政权持妥协和支持态度的人。徐州的士绅们能够接受一位大顺官员,但路振飞却决不允许任何大顺官员进入淮安。在北京陷落后的数周内,他便召集当地乡绅和号称2万的“义兵”,将当地的“伪官”处死。

在路振飞的指挥下,淮安变成了效忠明朝者、尤其是从北方逃来的官僚贵族的避难所。路振飞热情地欢迎这些流亡者,其中当然包括我们这两位可怜的落难王爷。但无论是路振飞本人,还是淮安百姓,都无意接纳高杰的军队。当路振飞得知高杰开始向南移动并欲夺取扬州时,立刻派遣将领分守淮安周围各个要冲。

二世福王由崧和他的堂叔二世潞王常淓在路振飞的庇护下,在淮安平安地生活着。此时他大概不会想到,很快幸运的皇冠就会降临到自己硕大的脑袋上。淮安的南部就是帝国的故都南京,在这里会上演一幕怎样的悲喜剧呢?

更多万历的孙子是谁(万历喜欢哪个儿子)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