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巴基斯坦布托死刑(巴基斯坦布丁),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巴基斯坦布托死刑(巴基斯坦布丁)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巴基斯坦布托死刑(巴基斯坦布丁)

前言:

1979年,巴基斯坦 *** 发布了一则震惊世界的消息,前巴基斯坦总理阿里•布托将4月4日处以绞刑。此消息一出一些国家通过后各种渠道展开营救,与巴基斯坦素来叫好的中国也出手向巴方 *** 沟通,希望能够释放布托。

阿里•布托

而对于各国的努力,巴基斯坦领导人奇亚•哈克却只是在打哈哈。在各国的压力下哈克担心夜长梦多,于是迅速作出决定,巴基斯坦最高法院以4票赞成3票反对的投票结果对布托施行绞刑。

站在行刑台上的那一刻,布托神情坦然,高声呼喊:“我是一个无罪之人。”之后便被绞刑架吊了起来。传奇总理落得这样一个下场,在场的巴基斯坦人纷纷为之痛哭起来……

巴基斯坦传奇领导人布托

布托之所以被称之为传奇,他的人生经历就是最好的证明。

1928年,布托出生于信德省一个贵族家庭中,父亲夏纳瓦滋爵士曾经在孟买 *** 中担任部长级职务和信德省 *** 首席顾问,也是巴基斯坦独立运动领袖 *** 的挚友。高出身加上富裕的生活,布托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阿里•布托

父亲去世后,布托继承了父亲三分之一的封地,并取了努斯拉特为妻,共育有四个孩子。上个世纪50年代,布托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获得了政治学学士学位,又在英国伦敦基都教会大学和牛津大学深造。

在学术上布托有着很高的造诣,1953年从英国回国后,就被卡拉奇 *** 法学院看中担任了宪法学讲师。当时巴基斯坦已经成为独立国家,但国内经济仍不容乐观,见此状况,布托下定决心改革,帮助巴基斯坦摆脱贫困的困境。

回国的第二年,布托担任信德省青年阵线主席,他重视联络国内的教育发展,积极联络国内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非常受各界学者的爱戴。都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布托的才能很快就引起了巴基斯坦总统米尔扎的赏识。

对这个“新生力量”米尔扎总统很是喜爱,仅仅只有29岁的布托就被派作巴基斯坦代表团的成员,出席第十二届联合国大会。而布托的确有这份能力,在之后的几年里,布托又连续出席了许多重要的会议,他的名字也被国内外所熟知。

阿里•布托

1963年3月1日,从上海到北京的飞机稳稳地降落在了北京机场,从舷梯上缓缓走下来一群外国友人,他们就是巴基斯坦的外交代表。在代表们最前面走着的人就是时任巴基斯坦外交部部长布托。

布托此次拜访中国,是应陈毅外交长的邀请,前来签订中巴边境问题的协定和友好访问的。到达北京后的第二天, *** 和周恩来总理共同出席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隆重签字仪式,双方对协议上的内容都十分赞同,为两国的友好往来做出了贡献。

巴基斯坦的诚心被毛主席得知,当即毛主席表示要与布托见上一面。于是在到达北京的第三日下午,布托一行人被邀请到 *** 丰泽园的颐年堂与毛主席会见。

布托对毛主席仰慕已久,他在国外念书时就听说了许多关于毛主席带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故事,爬雪山、过草地、不畏艰难的精神给布托留下了很深的感受。这次能够亲眼看到毛主席,布托非常兴奋。

毛主席和阿里•布托

他动情地对毛主席说:“非常感谢您接见我们代表团,我非常高兴能与您见面。”毛主席亲切友好地询问了关于边境问题谈判的情况,双方聊得非常开心,之后布托表示希望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友谊不断增长,加强友好合作。

此次见面结束后,毛主席为了纪念这次友好的交谈,便送了一顶解放帽给布托。布托非常喜欢这顶帽子,认为它代表两国的友谊。在之后的场合中,布托经常戴着这顶帽子出席,尤其在广大民众面前做演讲的时候更要戴着它才能出席。

布托对中国有着深厚的情感,他从1963到1976年期间,一共9次到访中国,有4次受到毛主席的亲自接见。

为了培养儿女们在政治上的观察力和分析力,布托将他们安排在中国学习。周恩来夫妇得知后,立即对贝娜齐尔四姐弟的生活给予了非常大的照顾,周恩来总理还经常去看望这几个“小客人”。

贝娜齐尔

在中国度假的这些日子,姐弟几人游览了中国各地名胜古迹,了解了许多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事件,更是在从中明白了许多道理,让姐弟几人对中国多了一份认识。然而更令贝娜齐尔印象深刻的是周总理对她的重视。

有一次周总理和她探讨美国下一任总统将会是谁时,贝娜齐尔认真地说道是“乔治•麦戈文”,但周总理确切地告诉她有可靠消息称尼克松会担任总统。可贝娜齐尔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周总理笑呵呵地表示:“等你回美国后,给我来信谈谈你的看法。”

到了后来贝娜齐尔才意识到,自己当时对政治的敏感程度究竟有多差。

虽然中巴两国社会制度不同,宗教信仰各异,但布托与我国领导人一样都是抱着同一个理想,就是让自己的祖国富强起来,这也是布托与中国友好的最好的证据。

阿里•布托

但就是这样一个受人民爱戴,受其他国家尊重的人最终的结局却并不是很圆满。

临危受命,担任巴基斯坦总统

1971年,印度出兵巴基斯坦,第三次印巴战争爆发,这场战争以东巴基斯从巴基斯坦中独立出去会成为孟加拉国结束。毫无疑问,巴基斯坦付出了很重的代价。

印度不仅占领着巴基斯坦5千平方公里的土地,还扣押这9万多巴基斯坦将士。巴基斯坦因为这场战争导致国内经济严重下滑,东西巴彻底切断了经济联系,国内工业生产几乎完全停顿,整个国家都处在一片废墟当中。

但这幅景象显然还刺痛不了当权 *** 的心,面对如此残局,刚刚上任的领导人叶海亚•汗吓得直往后撤,最后实在受不了群众的不满,直接辞职不干。

阿里•布托

就在这时,布托挺身而出,毫不畏惧地接手了这个烫手山芋。他在联合国大会上和其他重要的场合中,公然怒斥大国的霸权主义行径,坚定地表达了巴基斯坦的严正立场,捍卫了巴基斯坦的民族尊严。

布托不畏强权的精神受到了国内外人民的一致赞扬。布托积极处理战争留下来的棘手问题,缓和了与印度的紧张关系,并在1972年宣布无条件释放前 *** 扣留的东巴领导人。

同年6月,布托又同印度总理甘地举行会谈,签订了“西姆拉协定”,结束了两国的战争状态。在之后的几年里,布托频繁往返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三地,三国终于达成协议,解决了战俘和平民问题,受到了亚洲各国人民的欢迎。

稳定了国外因素,布托又忙碌起了国内的改革。布托首先下手的便是国有化措施和土地改革等。

阿里•布托

可想要改革往往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布托在这些改革中主要反映了中小资产阶级和农民的要求,并获得了他们的拥护与支持,但对于那些大企业和资本家们来说,对他们的利益有损,所以就在国有化过程中,就出现了资本家纷纷将资金转移到国外的现象。

这就使得国内私人投资额大幅度减少,据统计,1972年到1973年间比1964年到1965年间的私人投资额下滑了118%。

而在土地改革过程中,实行地主将土地分散给家庭成员,这大大提高了巴基斯坦的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在之后的两年时间里,巴基斯坦国内的粮食已足够充足,甚至还可以出口。

在布托的带领下,巴基斯坦确实改变了很多,人民都对这个能干的领导人都十分爱戴。

阿里•布托

但布托的改革举措确实引起了一些政党和联盟的不满,他们四处制造动乱,造谣生事,煽动群众质疑布托的改革。一时间,质疑和咒骂布托的人直线上升,这让布托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

1977年,在国内阶级利益的压力下,布托决定提前举行大选。大选期间,那些被布托改革触及利益的反对党联盟,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疯狂指责布托的一些改革措施,试图煽动民众将布托推下台。

但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努力全部化为了泡影,在民众的支持下,选举结果还是偏向了布托领导的人民党。

反对党联盟显然不能接受这个结果,他们以人民党在大选中舞弊为由不承认选举结果,在各大城市制造混乱,试图改变现实。一场场混乱使得经济刚刚有点起色的巴基斯坦又进入了停滞状态,布托之前的努力全部付诸东流。

然而,面对如此混乱的局面,布托做出了一个令他十分后悔的决定,那就是提拔时任第三军军长奇亚•哈克为陆军中参谋长。他以为在军方有了依靠,反对党也掀不起多大的风浪,但他没有想到的是,哈克并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

奇亚•哈克出生卑微,迫于生计他加入了英国殖民当局的军队,从此开启了他的军事生涯。在英印军队对 *** 、印尼、马来西亚的战争中,哈克在战场上的表现十分出色,便吸引了军方高层领导人的重用,被安排到印度皇家军事学院进行学习。

就是这一次的突出表现,让哈克在之后的几年里“顺风顺水”。巴基斯坦独立后,哈克由于在皇家军事学院学习的经历,被任命为军队教官。之后又被送到了美国装甲兵学院学习,还参加了两次印巴战争。

奇亚•哈克

在战场上,哈克战功赫赫,依靠军人的绝对服从度和忠诚度赢得了许多好名声,职务也被提拔得越来越高。而布托就是看中了他忠诚的一面。

不过哈克的另一面谁也没有看透,包括对他极度信任的布托。

遭哈克背叛,布托惨死绞刑架上

1977年7月3日,布托邀请哈克和各军司令到总理府邸做客。布托在话语中试探哈克的忠诚,哈克当时信誓旦旦地向布托表示:“军队支持您的一切改革。”哈克听了这样保证的话,悬着的心终于落到了肚子里。

布托对哈克的“忠心”大为高兴,邀请大家共进晚餐,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夜晚。这顿晚餐一直持续到凌晨,众人才意犹未尽地散去。

奇亚•哈克

就当哈克在酒精的驱使下躺在床上准备休息时,拉瓦尔品第的大街上,一辆辆军车正疾驰而过,不久,各大电台、广播全部被控制住,而不少军队正朝着总理的府邸的方向赶去。这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夜晚。

睡梦中的布托是被妻子摇醒的,酒精还在他脑子里作怪,使他提不起精神。但当妻子说明外面的情况时,布托瞬间清醒,他下意识地反应就是给哈克打电话,可电话打不通。布托又给 *** 各部部长打电话,仍然不通。

布托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但他隐隐感觉到这一切都是哈克在背后搞的鬼。

直到府邸外面的士兵冲进了布托的卧室,布托仍旧没有想明白,刚刚还同他保证的哈克为什么会突然叛变。一名士兵用冷冰冰的声音说:“布托先生,你被逮捕了!”

阿里•布托

布托的妻子努斯拉特和大女儿贝娜齐尔挡在布托的面前,试图阻挡这场灾难,但仅靠她们小小的身躯是不可能的。布托安抚好自己的家人,跟着士兵走了。

凌晨2点30分,巴基斯坦电台向全世界报道了一条重大新闻:巴基斯坦武装部接管了 *** ,并对巴基斯坦总理布托实行拘捕。从逮捕布托到下达声明,巴基斯坦军方只用了一个小时,这足以说明这场风波是有备而来。

同时电台还宣布:军队成立了由三军司令组成的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哈克将军为军 *** 的首脑。或许哈克从来没有想过掩饰自己的背叛行为,自己的“伯乐”刚逮捕不久,就大张旗鼓地宣布自己的地位。

而令哈克背叛布托的原因也很简单,无非是权力。从一个寂寂无名的士兵一步跨越成为一个总参谋长,哈克早已被权力蒙蔽了双眼,他在向布托表达忠诚的同时,转身便与反对党们达成了一致。

奇亚•哈克

1978年,巴基斯坦的拉合尔高等法院对布托进行了审判,宣布:前总理阿里•布托因为在1974年下令进行政治谋杀而被判处死刑。而这个谋杀罪是由一个反对党分子提起诉讼的。

然而这个莫须有的谋杀罪名实在编造得有些可笑,当时布托的罪行公布后,就有一名住在北爱尔兰的巴基斯坦商人就出面澄清说,有关布托谋杀的那件案子其实是他做的。但巴基斯坦 *** 无视了他的供词,甚至没收了他的护照防止其回国。

对于布托被捕一事,国际社会密切关注着,一些同布托友好往来的国家纷纷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营救。与布托交好的中国当然不会看着布托被这样冤枉,便通过联合国和驻巴大使等方式与巴军取得联系。

美国、英国也要求巴军方能够公正对待布托;法国总统也让哈克放了布托;甚至平时与巴基斯坦极为不对付的印度总理甘地也出面支持布托。但面对各国的劝说,哈克只是打着哈哈,说着无关紧要的言论,或者对各国使者避而不见。

奇亚•哈克

多国的压力让哈克意识到了危险,他担心夜长梦多,就急不可耐地对布托下了手。1979年2月6日,巴基斯坦最高法院以4票赞成3票反对的投票结果,对布托实行绞刑。

1979年4月4日,太阳刚刚从天边升起,布托被铐着脚镣从阴暗的牢房里走了出来。布托已经做好了赴死的准备,朝着准备好的绞刑架走去。旁边的狱友哭成了泪人,嘴里还不忘念着《古兰经》。

听着狱友的祷告,布托不禁抬头向天空望去,他大喊:“ *** !救救我吧!我是一个无罪的人!”现场围观的群众听到他这样撕心裂肺地呐喊,再也压抑不住内心的痛苦纷纷哭出了声。

一旁的士兵见状担心出现状况,连忙将布托架在了绞刑架上,用绞索套在了他的脖子上。布托的身体被吊到了空中,他的双脚在空中无力地挣扎着,表情痛苦,不久就没有了动静。

阿里•布托

布托就以这样悲惨的结局离开了他所爱的国家、爱的人民。布托现场的支持者嚎啕大哭,中立者唏嘘不已,反对党们则露出了胜利的笑容。

不得不说布托的一生是传奇的,他为巴基斯坦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利益,曾凭一己之力收拾了巴基斯坦战后棘手的残局,他是伟大的,不该有这样的结局。

更多巴基斯坦布托死刑(巴基斯坦布丁)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