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褚橙旗下的果品公司,褚橙柳桃潘苹果,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褚橙旗下的果品公司,褚橙柳桃潘苹果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褚橙旗下的果品公司,褚橙柳桃潘苹果

他曾是中国烟草大王,被评为“十大改革风云人物”、“全国优秀企业家”,然而在1999年,却因贪污罪被判处无期徒刑。他就是褚时健,当时已年过七旬,他的妻子、妻妹、妻弟、外甥均被收审,唯一的女儿在狱中自杀,儿子远避国外,一时间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如果他的人生以此收场,那就是一个彻底的悲剧,不出意外的话,他可能要把牢底坐穿,人生再无希望。

意外发生在2001年,弟弟褚时佐带了些橙子来探望他,这是一种原产湖南的冰糖橙,清香甘甜。褚时健很感兴趣,建议弟弟大量种植。谁能想到,这个偶然的机会,竟会成就未来的中国橙王。

2002年,褚时健因为严重的糖尿病,被保外就医,从此隐迹于哀牢山。山中岁月容易过,世上繁华已十年。2012年,褚时健种出的“褚橙”,借助电商平台进入北京市场,在王石、潘石屹等大佬的助推下,很快火遍全网,名震京华。

有人说,这是一个励志故事,也有人说,这是人脉和资本的胜利。那么,褚橙到底是怎么种出来的?它的成功,又给了我们哪些启示?本期节目,品牌哥就来和大家聊聊,褚橙背后的故事。

一、烟草大王跌落神坛(1928-1999)

1928年,褚时健出生于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一个农民家庭,早年参加过游击队,扛过枪,打过仗。新中国成立后,他在玉溪地委机关工作,随后娶妻生女,过上了幸福生活。然而就在30岁这年,人生的第一个灾难降临了:他被打成了“右派”,下放到农场改造。

谁能想到,这段坎坷的经历,竟会在几十年后,让他的人生迎来转机。

1963年,褚时健被调到曼蚌糖厂,通过钻研技术,优化生产和管理,他让连年亏损的糖厂,第一次实现了盈利,并且效益越来越好。这段工厂经历,也为他下一步的人生起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褚时健的第一段传奇,开始于改革开放后的1979年,这一年,他被调任玉溪卷烟厂厂长。当时的玉溪卷烟厂已经历20年的发展,但长期政企不分,机构臃肿,生产力低下。褚时健又发挥了钻研技术的特长,通过引进先进设备,不断优化生产工艺,很快将烟厂扭亏为盈,并打造出了“红塔山”、“阿诗玛”、“红梅”等知名品牌。

褚时健用十几年时间,让濒临倒闭的玉溪卷烟厂,成了中国烟草业的领头羊,还打败英美烟草,完成了中国足球都无法完成的目标: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当时的褚时健有多牛呢?在万科的年营收只有20亿的时候,他烟厂的利税,就做到了300多亿!其烟草市场占有率,达到了亚洲第一,世界第五。

然而就在褚时健站上人生之巅,被各种荣誉和光环包围之时,他却被举报贪污 *** ,突然跌落神坛,锒铛入狱。

二、哀牢山上十年耕耘(2002-2012)

因为在狱中表现良好,褚时健获得减刑,并于2002年保外就医。此时的他,是糖尿病患者、原发性高血压II级患者、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跌落神坛的烟王、失去女儿的父亲。任何一个身份,都足以将这个古稀老人击垮。

对抗疾病和落寞最好的方式,就是做点事情,他是一个闲不住的人。然而周围的亲友大都反对,理由只有一个:年龄。

都70多岁的人了,而且整天离不开胰岛素,还折腾什么?

褚时健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在他看来,所谓寿命,其实是未知数,如果闲下来,自己会病得更严重。

这时,有烟厂高薪聘请他当顾问。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因为他从不走回头路。荣耀也好,不堪也罢,过去了就是过去了,绝不留恋。

思来想去,他想起了弟弟探监时,带给自己的冰糖橙。

云南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适合水果积累糖分。而且在冬天,市场上没什么时令水果,只有柑橘类算得上新鲜,橙子的价格又相对较高,存储时间也较长。通过试吃各种柑橘类水果,他发现冰糖橙口感最佳,价格是其他品种的两倍以上,很符合他“要种就种好东西”的想法。

他把种植的地点,选在了哀牢山山区,因为在那里,有干净且丰富的山泉水源。周围的人都劝他,随便搞个三五十亩就算了,权当打发时间。然而这不符合他的性格,一开始,他的步子迈得就很大——直接承包了农场1500亩地,一租就30年,需要800多万。

得知老人家要创业,当年的老朋友纷纷出资,说这钱什么时候还都行,亏了就不用还了。因为“褚时健”三个字,就是金字招牌,他总能借到零风险的创业资本,光这一条,就秒杀了无数创业者。

然而就在褚时健撸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时,他和弟弟褚时佐却因经营理念不同,而分道扬镳,1500亩地也被分走一半。都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结果人家江山还没打,就先分了江山。

2002年10月,兄弟俩完成分割。褚时健又继续借钱,不断租借周围农户的甘蔗地,到2003年时,他承包的面积就高达2400亩。代价是,他的借条已经堆成了小山——投资额已高达1850万。

褚时健在农场干过,在工厂也干过,他深知,农业要做大,必须规模化。所以他要用工业思维来种橙子。然而水果最大的问题,是质量和产量不稳定。为此,他带领技术团队,进行了一系列技术攻关,从水源、肥料配比、施肥程序、果树间距、剪枝控梢等方面逐一细化,甚至制定了严格的操作手册,每年对农户进行培训。

在这种工业化管理,精细化操作下,冰糖橙的品质得到了保障,产量也逐年增加。此时橙子的销路,仍然走的是传统的线下渠道,除了早期烟厂的团购外,主要由昆明和玉溪的水果商分销。在此期间,“褚时健种的橙子”作为卖点,开始被水果商广为宣传,于是就有了“褚橙”的叫法。

褚橙口味独特,容易剥皮,平均个头比一般冰糖橙要大。但它却如“大家闺秀”一般,尚未被云南之外的国人广泛认识。

直到一个叫喻华峰的人出现。

三、品牌营销与精神传承(2012-至今)

喻华峰曾任《新京报》总经理,他和褚时健有着相似的经历,曾因贪污行贿坐过牢。出狱后,他担任网易销售副总裁,2012年7月,创办本来生活网,主营生鲜果蔬。他发现褚橙在昆明太好卖了,于是嗅出了商机。

考虑到褚橙年年增产,2012年的产量,可能会首次超过万吨,为了减轻线下销售的压力,褚时健同意在线上试试水。

媒体人出身的喻华峰,深谙传播之道。在他看来,卖商品的最高境界,就是卖故事,褚时健的故事自带传奇色彩,于是就有了“人生总有起落,精神终可传承(橙)”的宣传语。他又通过《褚橙进京》等几篇文案造势,这些文案在微博上,被王石等大V转发,迅速火遍全网。

如今,很多35岁的年轻人还在感叹年龄歧视和中年危机,而70多岁,一身是病的褚时健,却在哀牢山开荒种橙,在80多岁取得成功,这个故事太励志了。褚橙因此成了“励志橙”,很快就被抢光。

线上的火爆又给线下销售带来了正反馈,褚橙一炮而红,不仅成了一个品牌,更成了一个橙类品种和商业奇迹。

见证了互联网的力量后,褚时健又在2013年建立电商公司,开始酝酿“互联网+”的运作模式。

到2015年时,褚橙的亩产量已达3到4吨。而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先进国家,橙树的亩产量最高也不过3吨,褚时健再次超越了国际水平。也就是在这一年,褚橙的天猫旗舰店正式开售,褚橙就此走向全国,走进千家万户。

然而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随着销售额的攀升,网上的负面评价也越来越多。2015年的双十一当天,云南媒体《春城晚报》还发表文章,以戏谑的口吻吐槽,说褚橙的口感和品相都不如往年,还有经销商涨价,网购有次品。文章很快引起舆论发酵,褚橙一时间被推入风口浪尖。

面对品牌危机,褚时健的应对,可以说是教科书级别的。他在12月17日接受《北京晚报》采访时,正式、诚恳地道歉,说明了品质下降的原因,并且承诺:以后橙子达不到品质要求,一定不出货。

不推卸责任,直面问题,解决问题,这就是褚时健能把事干成的原因。他虽然老了,但从没有停止对整个产业的布局,比如在2017年9月,他又推出“实健橙”,以弥补褚橙销售的空档期。2018年又开始运营果汁厂,他似乎永远闲不住,直到2019年,生命谢幕。

结语

关于褚橙的争议,似乎从来就没断过。有人说,褚橙的口感并没有什么特别,褚时健不过是在贩卖一个“励志故事”。也有人说,他是在向年轻人兜售情怀,还有人说,他能成功,靠的是人脉和资本。

其实所有这些观点,都存在片面性。就像褚时健本人所说:卖故事、卖情怀,一两次还行,如果橙子品质不行,人家肯定不会一直买账。所以说,品质是1,人脉和资本都是后面的0。像柳传志和潘石屹这样的大佬,肯定不缺人脉和资本,但柳桃和潘苹果也只能是昙花一现。

褚橙的成功,除了品质外,当然离不开营销。除了讲故事,讲情怀,就是用“褚时健”这个IP,将品牌人格化。这就是以人格做担保,橙子不好吃,褚时健这个名字,就给你们骂。

那么,褚时健去世后,褚橙还能严续传奇吗?

这个问题,可以参考乔布斯之于苹果。也欢迎小伙伴们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观点。

参考资料:

周桦《褚时健传》(修订版)中信出版集团2022年版

张小军《褚时健:经营为王》浙江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张小军《褚时健:管理至上》浙江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张小军《褚时健:人生干法》浙江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更多褚橙旗下的果品公司,褚橙柳桃潘苹果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