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现在的歌词含有古代的诗词叫用典,古代的诗歌本身就是经典。诗歌、诗歌,本身即是用来吟唱的。不过流传下来的都成了文字性的东西了,曲谱大多丢失了。
现代的歌词化用古代诗歌或者典故,在我印象当中应当开始于《涛声依旧》,毛宁凭借该歌曲一时红遍大江南北。《涛声依旧》的词曲作者是陈小奇,著名的词曲作家,其作品有《高原红》《马兰谣》《烟花三月》等等,但是最为经典的还是《涛声依旧》。《烟花三月》化用古诗“烟花三月下扬州”,歌曲也很好听,演唱者吴涤清也很有古典范,但是还是没有能够达到《涛声依旧》的高度。
而其他所谓用典的歌曲则让人不知所云,更有根本不理解典故的意思而乱用,导致意思完全相反,留下笑柄的,比如歌曲《笑纳》“撑伞接落花,看那西风骑瘦马,谁能为我一眼望穿流霞 ,公子是你吗?”虽然大家可能都会联想到“古道西风瘦马”一诗,但是西风如何能骑瘦马?而且有网友称“扬州瘦马”可是有特定意思的,“西风骑瘦马”着实不妥。
还有很多所谓的“古风”歌曲,都是徒有其表,强行押韵,找不出“典”,或者胡乱用典,比如“蜀中大,雨连绵”,为何强行要把蜀中大雨连绵割裂成两半来唱呢?还不是强行押韵惹的祸!这样的所谓用典谈不上神韵了。而方文山写的歌词有的化用典故,比如“菊花残,满地香”,化用“满城尽带黄金甲”,有的则自创一种古典风味,自称“素颜韵脚诗”,实属当之无愧,值得称道,比如《青花瓷》“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等等!
用心写的词,化用典故,已然成为新的经典!
更多为什么用典既是表现手法也是修辞手法?(为什么用典131)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