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来源:新京报网
新京报讯(记者 郑伟彬 实习生 余丹)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院(简称“人大国发院”)发布了《校地“联姻”的特征、网络与影响因素:以中国“双一流”高校为例》政策简报,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及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张珺。
报告以140所“双一流”高校、省级 *** 为研究对象,以其在2015年1月至2020年11月签订的合作协议为研究内容,分析出省校合作的核心特征、省校合作网络的特征,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省校合作协议的四大核心特征
报告认为,省校合作协议具有以下核心特征。
第一,省校合作协议签订数量显示高校间、 *** 间差异明显。统计发现,就省校合作协议签署的频次而言,2015年以来,“双一流”高校与省级 *** 共签署合作协议164个,签约量排名前10位的高校均为A类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并且,少数高校占据签约量的多数,说明高校之间差异大,马太效应明显。
报告指出,尽管 *** 之间的差异相较于高校而言更小,但西南地区的表现最为积极。在排名前十的省份中,以西南地区为主。其中,云南省、四川省和重庆市的签约量较大。分地区来看,东部省份的签约量为48个(29.27%),中部省份的签约量为38个(23.17%),西部省份的签约量为78个(47.56%)。
第二,省校合作签订时间与 *** 活动周期相关。报告指出,省校合作协议的签约量呈现波动式增长趋势,平均签约量为27.3个。并且,与地方 *** 的活动周期相关。
第三,分析发现,高校与 *** 68%的签约地在省级 *** 所在地,30%则是在学校所在地,这表明多数情况下还是高校与 *** 积极联络。而就双方领导出席情况而言,两者较为对等,但 *** 领导的出席情况与高校层次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层次越高的学校, *** 也越为重视。
第四,报告指出,省校合作协议与内容具有明显偏好。研究发现,签约协议的具体内容一般包括人才培养、科研转化、战略咨询和高校建设几大方面,但也不排除例如地方扶贫、医疗合作这类特色项目。
省校合作社会网络(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院供图)
报告还指出,省校合作网络符合“核心-边缘”结构,其中A类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处于核心地位。在社会网络图中,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四川、云南和广西成为中心。
签约意愿与合作能力是两大关键影响因素
报告认为,省校合作协议的影响因素应该从高校与 *** 两个方面来考虑,签约意愿与合作能力是两大影响因素。
从高校层次来看,高校层次与类型对签约有重要影响。签约意愿更强、合作能力更强的高校更有可能与地方 *** 签约。综合类、理工类高校可能更具备科研转化与多领域合作的意愿和能力,层次越高的高校合作能力更强;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获取本地 *** 资源机会越少的高校也更有意愿对外合作。
从 *** 角度来看,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地方基于赶超心态可能更愿意与高校签约,以增强科技能力、经济发展动力;当地高等教育资源欠缺的地方 *** 更希望通过与高校合作获取人才、技术资源;高考难度越大的地方 *** 面临更大的社会压力,也更倾向寻求与高校签约。从能力方面来看,财政健康状况越好,地方 *** 更可能需求合作。并且,研究发现,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与签约量显著负相关。
报告指出,高校与 *** 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舍近求远”的特征,从直接距离来看,签约省校的平均距离约为1409公里。
对校地合作的三大建议
报告认为,校地合作存在三大问题。首先,高校之间存在明显的马太效应,外部资源差异较大,可能会不利于高校之间的良性竞争与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
其次,部分 *** 在签约对象的选择上追求“名声”而非“合适”,注重名校又舍近求远,这可能减弱了校地合作的匹配度与深入度,合作效果也许会打折扣。
最后,部分校地合作虎头蛇尾,雷声大雨点小,在校地合作协议的签署与协议落地,进而产生良好的合作绩效之间存在较大距离。与签约时大操大办的“婚礼”和签约后的“蜜月”相比,校地联姻的“婚后”状况有较多不尽如人意的现象。
因此,报告最后提出了三大政策建议。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投入资源时要注重高校间的平衡,尤其需要向弱势高校倾斜,增强竞争力。其次,知名度不高的高校需要努力将学科实力转化为实践能力,增强对外合作的竞争力。最后,地方 *** 要“量体裁衣”,通过制度化的机构、人员和资源保障,推动并定期评估校地合作项目。
编辑:柯锐 校对: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