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曾国藩比王阳明差远了(曾国藩谈王阳明),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曾国藩比王阳明差远了(曾国藩谈王阳明)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曾国藩比王阳明差远了(曾国藩谈王阳明)

1832年,曾国藩完婚之后,欧阳凝祉留在曾家半年,专门教他写文章。

欧阳凝祉的方法只有两个:多读书和多思考。虽然简单,但是很实用。曾国藩遇到不能理解的,就去请教岳父,两个人经常在一起讨论。“悬牌批责”这样的耻辱,并没有击垮他,反而使他更加激励自己,一定要成功。

在欧阳凝祉的指导下,曾国藩终于开了窍,学识突飞猛进。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他去长沙考试,成功考上了秀才。

第二年,欧阳凝祉通过他的关系,让曾子城去长沙的岳麓书院读书。岳麓书院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宋朝的文学家和理学家朱熹,还有明朝的心学大师王阳明,都曾经在岳麓书院讲课。那个时候的岳麓书院,比现在的清华北大还出名,在书院里读书的学子,大多都能考上去当官,最差的应能混成有名的乡绅。

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四十多岁才考上秀才,他清楚自己没有本事再往上努力了,甘心在家里当个私塾先生,勤勤恳恳的教书育人。他的四个弟弟,都是他父亲教出来的。

曾国藩到了岳麓书院之后,谨记着岳父欧阳凝祉的教诲,不但刻苦,而且读的书还很广泛。由于他被“悬牌批责”,所以不少同学都歧视他,但他并不在乎同学的歧视,依然埋头苦读。

他苦读到什么地步?

在岳麓书院,有一份文献资料,是曾子城的同学回忆录,文章是这样写的:……曾子诚晚上读书非常刻苦,有虫子飞到他的脸上,他都觉察不出来,连书院的老师都觉得他是个奇人,还拿他作为全院师生的榜样,说他“天道酬勤”,这样刻苦努力的人,有什么理由不成功呢?……

也就是说,曾国藩晚上读书的时候,有蚊虫叮在脸上都不知道,那种全神贯注的刻苦精神,连老师都佩服。

曾国藩在岳麓书院读书期间,接触到了儒学和理学,还有王阳明的心学,特别是那本《传习录》,对他的影响很大。王阳明的心学,其实是理学和儒学的进一步升华,讲究的是心以致用,凡事用心,讲究是的是“致良知”,就是要遵守自己的本性,通过“格物”来看淡一切眼前的事物,排除任何事物对自己的干扰。

在岳麓书院这一年的时间里,他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他立志要成为像朱熹和王阳明那样的一代大儒。

人要是立志,朝着志向努力,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成功。

曾国藩开始博览群书,不再拘泥于那些死板的书籍,什么杂文趣谈,名人专著,他都看,而且看完之后,还写下自己对书本的领悟。

岳麓书院是湖湘学派的基地,当时很多在北京做官的湖南人,回到湖南之后,都会去岳麓书院走一走看一看。就像现在的那些名人回母校一样。他们在鼓励学弟们努力读书的同时,还会向学弟们灌输自己的一些思想。

在当时,代表湖湘学派的人,是一个叫唐鉴的理学名士。唐鉴又名镜海先生,是湖南善化人,也就是现在的长沙市郊区一带。他的父亲唐仲冕,曾经担任陕西布政使。他考上进士之后,就进入翰林院。他的理学思想受到道光皇帝的认可,所以在北京的名气很大,身边围了一大帮湖南的文化人。

曾国藩心想,要是有机会拜在这位唐鉴理学大儒的门下,进一步学习理学的知识,那就好了。可是现在,他只是一介学子,连见唐鉴的机会都没有。

但是他看了那么多理学和心学这两门课程的书之后,他对王阳明倡导的“心学”,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渐渐悟出了一些想法,他把那些想法归纳成了十三条规矩,用来约束和激励自己。

第一条:主敬。意思是每天的外表要整齐,脸色庄严严肃,不和别人嘻嘻哈哈地玩耍。时刻心静如水,遇到事情不能慌乱。

第二条: *** 。就是每天都要 *** 一点时间,仔细想一想今天学到了多少知识。

第三条:早起。每天按时起床读书,绝对不赖床。

第四条:读书不二。就是一本书没有读完,绝对不读其他的书,做到读书专一的好习惯。

第五条:读史。不是读历史书,而是类似于现在的复习功课,就是每天把以前读过的书,再圈出几个重点出来,再读一遍。

第六条:谨言。就是不乱说话,更加不能随便评论同学和老师。

第七条:养气。调养气息是一种锻炼身体的方式,就像我们做课间操一样。

第八条:保身。就是懂得保养自己的身体,不能乱吃东西,暴饮暴食,而且不能因为贪玩去做一些危险的事情。就好像有些同学为了表现自己有本事,去做一些危险的动作,结果不小心酿成大祸,使自己变成残疾人。

第九条:写日记。每天坚持写日记,写一天中做了哪些事,受到多少教育,有什么感悟。

第十条:日知所亡。每天知道自己还有多少多少知识没有掌握,列出学习的时刻表。

第十一条:绝无忘所能。每个月必须要写几篇文章,然后找老师和同学帮忙看,让他们提意见,再根据他们的意见去修改。

第十二条:作字。就是练字,每天坚持练字写书法。

第十三条:夜不出门。晚上不出门玩耍,以免影响自己的学习。

曾国藩的这十三条人生规矩,具有很深的哲理,能够使一个人养成很好的习惯和性格,受到后世很多人的推崇。

他在岳麓书院的学习态度,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称赞,大家都由歧视逐渐变成佩服。当他把文章拿出来给大家看的时候,大家都积极地提意见,到了后来,大家都没有意见了。为什么呢?因为他写的文章越来越好,超过了很多人的水平,大家根本挑不出毛病。

专栏曾国藩的大智慧30课作者:吴学华看天下14.8币1,047人已购查看

更多曾国藩比王阳明差远了(曾国藩谈王阳明)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