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歌曲惜别的海岸邓丽君(老歌曲惜别的海岸歌词),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歌曲惜别的海岸邓丽君(老歌曲惜别的海岸歌词)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歌曲惜别的海岸邓丽君(老歌曲惜别的海岸歌词)

预警:本文长如裹脚布出天际,长文不耐者劝退,谢谢。

每年5月8日,风叔都要写邓丽君纪念文字。

今年写点什么呢?

前些天,也就是2021年4月27日,是邓丽君一张非常特别的专辑《不了情 Inoubliable》发行20周年的日子。

那么就从这张唱片写起好了。

风叔手里收藏的是这张唱片的香港版。

港版封底。

可以看到,这张唱片是香港的TNT制作,台湾普金传播(也就是邓家的公司)发行。1999年环球唱片收购了邓丽君的老东家宝丽多,这张唱片依旧用了歌迷熟悉的宝丽多的厂牌。

唱片盘面用了邓丽君生前挚爱的紫色。

这本小册子,非常详尽地讲述了这张唱片的由来和制作过程,收录有很多珍贵的照片。

另一本紫色小册子讲述了制作缘起,包括了所有歌的歌词。

话说早在1980年代末期,邓丽君就曾经给弟弟邓长禧提及过,想做一张老歌新唱专辑,并在准备中。之后邓丽君处于半退休状态,长年居住法国,嗓子也不太好,邓长禧也就没有太在意这件事。

1995年5月8日,邓丽君在泰国清迈突然去世。年底,邓长禧到法国整理邓丽君遗物,发现了一些录音小样,是一些中英文歌,邓长禧才想起了老歌新唱那件事。但当时邓丽君刚去世不久,悲痛的邓长禧没想过要公布这些录音。

这些小样中的国语歌是1980年代末期邓丽君在香港新历声录音室录制的,英文歌是1990年代初期在法国的录音。

过了四五年之后,心情渐渐平复的邓长禧,决定把这些录音让更多的人听到。但这些录音录得太简单了,只是邓丽君的唱加上极为简单的伴奏而已,于是邓长禧找到了台湾音乐大师李寿全来制作。李寿全回忆自己刚入行时,制作完苏芮的《一样的月光》后,在刘文正家第一次见到已是巨星的邓丽君,两人却一直没有合作到。没想到,邓丽君去世后,却有这样的缘分。

李寿全老师2001年在节目中接受汪明荃和黎小田的访问,讲述了这张唱片的制作过程。

这张唱片2001年春节后在新加坡开始制作,3月在北京录制国语部分的管弦乐。最后总的混音工程,交给了邓丽君生前日本合作的混音师茂木正三来完成。

2001年4月27日,《不了情 Inoubliable》面世,当年在唱片界和歌迷中引发了震动。因为这张唱片里的邓丽君,不是早前那个大家熟悉的声音,而是在一种极为放松的状态下录制的,甚至可以说相当随性。不过,还是听得出来在那样随性的状态下,竟然显现出别样的自然美感。(以下文中有试听)

大陆知名音乐杂志《音像世界》2001年7月(上)的改版号上,用了一整页来介绍这张邓丽君的“新”唱片,风叔多年来搬家无数次,还是保留着这本杂志。

按照杂志制作周期,这本杂志是2001年5月收到环球寄出的样碟,7月出街,已是当时很快的速度了。

《不了情 Inoubliable》当年除了中国台湾和香港的版本,还出版了日本版,首版是天龙压制的,很稀有。

值得一提的是,这张唱片还出过两个大陆版。

2001年,《不了情 Inoubliable》被当年环球在大陆的代理公司步升文化引进发行。不过这个版本删去了《恨不相逢未嫁时》的亲切版,曲目变成11首。多年来这个版本被君迷吐槽得够呛。不过,这个版本竟然成为最难找到的版本,绝版甚早。

同一年,邓家的普金公司和环球唱片推出了全球 *** 3000套的《邓丽君音乐手札》10CD,里面就有一张是《忘不了 Inoubliable》。2008年这套专辑引进大陆发行,碟数变为7CD,第四张其实就是《忘不了 Inoubliable》,这次终于是全部收录正确。

多年来,环球还出过《忘不了》各种不同格式的版本,比如几乎已是最高规格的SHM-SACD版,全球 *** 只有500张。

出过在日本压制的 *** 版黑胶。

好,现在才入正题,从这张里面的国语歌,聊聊邓丽君与老上海音乐的缘分。

第一首《不了情》,出自著名导演陶秦1967年为邵氏拍摄的电影《不了情》,陶秦亲自写的词,著名作曲家王福龄作曲,顾媚首唱。

这位顾媚就是香港大师级作曲家顾嘉辉的亲姐姐,是1960年代很多香港名片的幕后代唱,后来她成为一位知名中国画画家,也是很传奇了。

《不了情》的作曲王福龄出生在上海,也是在上海学习的音乐,所以他的作品中带着深深的老上海风情。他的名曲很多,包括《我的中国心》《南屏晚钟》《今宵多珍重》等,他已于1980年代末期去世。

《不了情》多有影响力呢,多年后尔冬升的名片《新不了情》就是以它延伸命名,当然,还出了另一首经典歌曲《新不了情》。

第二首《人面桃花》,这是殿堂级的词人陈蝶衣写的词,著名词曲家姚敏的曲,原唱是一代歌后姚莉,邓丽君是她的超级歌迷。

邓丽君本人是非常热爱这首歌的,1992年她出了一张《难忘的Teresa Teng》专辑,里面就收入了这首《人面桃花》,而《忘不了 Inoubliable》专辑中是重新伴奏配器的版本。

因为那些年状态不好,邓丽君出唱片都用的年轻时候拍的照片当封面,但唯有《难忘的Teresa Teng》用的是当时拍摄的照片。

1967年,邓丽君正式出版第一张唱片。而这一年,姚敏却不幸去世,他的妹妹姚莉非常悲痛,于是退出了歌坛。

姚莉曾是上海著名的七大歌后之一,七大歌后包括周璇、白虹、龚秋霞、姚莉、白光、李香兰和吴莺音。姚莉于2019年7月19日去世,享年96岁,是七大歌后中最后一位去世的。(下图中没有吴莺音,她当时还没出道)

邓丽君的爸爸是姚莉的歌迷,她刚进入歌坛的时候,爸爸就说,你要唱好歌,就要去拜会姚莉。乖巧的邓丽君1970年到香港去演出的时候,就和一起去的歌星吴静娴(就是《星星知我心》中的古秋霞),拜会了姚莉和陈蝶衣。1969年开始,姚莉出任了百代公司的监制,培养了很多红歌星。

当时他们聚餐的地方是尖沙咀的金屋餐厅,下图中邓丽君和吴静娴在第一排,姚莉、陈蝶衣和当时香港歌星甄秀仪在第二排。

邓丽君1967年在宇宙唱片出版了自己第一张专辑《凤阳花鼓》,里面就收录了一首姚莉唱红的《桃花江》

《桃花江》是王晶的父亲王天林导演1956年的著名电影,由当时很红的女星钟情,与著名男演员罗维、陈厚主演。

《桃花江》这首歌出自电影的经典桥段。

而当年但凡钟情出演的电影,大都由姚莉幕后代唱。

1960年,钟情主演王天林导演的《入室佳人》,在其中演唱《人生就是戏》,也是姚莉在幕后代唱。这部电影的编剧就是陈蝶衣,他写的《人生就是戏》的词,姚敏的曲。

而邓丽君在自己第二张唱片《心疼的小宝宝》中,就翻唱了姚莉的这首《人生就是戏》。但其实大部分大陆歌迷知道这首歌,是蔡琴的版本。

姚莉还有一首很有名的《舞伴泪影》,翻唱自美国歌星Patti Page的Changing Partners,中文填词是秦冠(应该是姚敏的一个笔名),英文原词是Joseph Darion,作曲是Lawrence Coleman。

1986年春节,邓丽君在台湾“台视”的《与君同乐》新春特辑中,翻唱了这首《舞伴泪影》,但这首歌并没有灌录唱片。

另外,邓丽君1983年5月出版的粤语专辑《漫步人生路》中的《东山飘雨西山晴》,其实就是名曲《苏州河边》的粤语版。《苏州河边》是陈歌辛词曲,姚敏和姚莉兄妹合唱的,这也是一首“很上海”的歌。

第三首《恨不相逢未嫁时》是姚敏词曲的作品,原唱是非常传奇的李香兰(山口淑子)。专辑的第11首是《恨不相逢未嫁时》的亲切版。

关于邓丽君和李香兰的上海缘分,非常值得说道说道。

李香兰是1930年代到1940年代的一个很特别的影星和歌星,原是日本人,后来改中文名叫李香兰,没错,她就是张学友名曲《李香兰》的那个李香兰。

李香兰以性感美艳著称,而她唱歌音域也非常宽广,是难得的全才型艺人。

李香兰最有名的首唱歌曲,就是《夜来香》了。这首歌的词曲是我国流行音乐的先驱黎锦光先生,写于1944年初秋。后来《夜来香》标注的词黄清石,曲金玉石,都是他的笔名。

不过写好之后,他交给自己熟悉的几位上海女歌星试唱,包括周璇、姚莉,还有龚秋霞等等,都因为音域太宽而作罢。恰好当时李香兰从东北到上海拍戏,偶然在黎锦光的桌上看到《夜来香》的歌谱,就哼唱起来,于是就灌录了唱片。

《夜来香》这首歌真的有一种让人沉醉的魅力,很快就走红了。1945年,李香兰在上海大光明大戏院举行个人演唱会的名字,就叫“夜来香幻想曲”。但无论是中文版还是日文版,都没逃过被禁的命运,因为李香兰的身份太特殊,《夜来香》绵软的曲风,被定为消磨人意志的“靡靡之音”。

如今,当年百代公司为李香兰灌录的老黑胶唱片,早已卖出天价。

1946年李香兰被遣送回日本后,依然还出版了《夜来香》的各种日语版。

李香兰回日本后嫁给外交官并从政,1992年退休后回到上海访问,并在虹口自己故居前,和上海市民一起唱起了《夜来香》。

那,《夜来香》被禁后就在中国绝迹了,为什么家喻户晓到普通大妈都能唱?

还是要归功于邓丽君。

1978年6月,邓丽君在日本宝丽多唱片发行了《热唱!东京夜景》专辑,就首度翻唱了《夜来香》。

1978年12月,香港宝丽多出版了邓丽君的《一封情书》专辑,《夜来香》被放在最后一首(B面第六首)。

当年宝丽多在台湾没有公司,它家在台湾发行都由歌林代理,所以几乎同时歌林的专辑《无情荒地有情天》也收录了这首《夜来香》,在B面的第四首。

真正好听的歌,无论经历怎样的时光蒙尘,依然会闪光,《夜来香》借着邓丽君的翻唱传遍了华人世界,让这首歌重新地,真正地在有华人的地方流传至今。

邓丽君有多爱《夜来香》呢?1994年10月,她在日本金牛宫唱片发行了《夜来香》专辑,将《夜来香》这首歌的中文版重新配器录制,并放在唱片第一首。

1994年11月,也就是她去世的半年前,邓丽君在日本发行了《夜来香》的日语版,这是她生前的最后一张单曲唱片。

《夜来香》也是邓丽君演唱会的至爱,1982年香港伊丽莎白体育馆演唱会、1984年台北十亿个掌声演唱会和香港演唱会、1985年最为经典的日本NHK演唱会等等,她都演唱《夜来香》来压轴。

1985年NHK演唱会,无论是邓丽君颜值、歌艺,还是拍摄画质、音质,以及舞台效果、选歌等等,都是史上最佳没有之一。

1994年11月,邓丽君的最后一次公开亮相演唱,唱了日语版的《夜来香》,可以看到,当时她的状态已经非常不好了,但还是以高超的技巧和丰富的舞台经验硬撑着唱完。

黎锦光是中国早期著名女歌星和影星黎明晖的七叔,黎明晖的儿子陆震东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说,他问过七叔公黎锦光,《夜来香》几十个版本,谁唱得最好?黎锦光毫不犹豫地回答:邓丽君。

李香兰于2014年9月7日去世,享年94岁。当时我国外交部发言人说:李香兰女士战后支持和参与中日友好事业,为此作出积极贡献,我们对她的逝世表示哀悼。

不过略遗憾的是,邓丽君1970到1990年代两度到日本发展,也正是李香兰在日本娱乐和政界活跃的时期,但她们却从来没有碰上。

另外专辑的第十二首歌《三年》,著名词人李隽青写的词,姚敏曲,也是李香兰的原唱。1958年李香兰到香港拍摄邵氏电影《一夜风流》,上海去香港的著名导演卜万苍的作品,李香兰演唱了其中的插曲《三年》,后来也被众多华语歌手竞相翻唱。

第四首歌《莫忘今宵》,是中国流行音乐另一位先驱陈歌辛先生的词曲,陈歌辛被称为“歌仙”,著名作品包括《夜上海》《玫瑰玫瑰我爱你》《凤凰于飞》《苏州河边》。他于1961年在安徽下放时去世,去世时只有47岁。他的儿子陈钢就是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作者之一。

《莫忘今宵》的原唱,是上海七大歌后中资历最老的歌星龚秋霞,龚秋霞已于2004年9月去世,享年88岁。这首歌是1943年的电影《浮云掩月》的插曲。

第十首《小窗相思》司徒明作词,姚敏作曲,崔萍首唱。

崔萍是1950年代从哈尔滨到香港的著名歌星,唱红的名曲包括《今宵多珍重》《南屏晚钟》《心恋》等。

说完这张《忘不了 Inoubliable》,再说说邓丽君和其他上海歌星的缘分。

怎么能少了金嗓子周璇呢?

说到周璇与邓丽君之间的联系,当然不得不提旷世名曲《何日君再来》

1937年,上海艺华电影公司推出了电影《三星伴月》,导演方沛霖非常擅长歌曲片,所以这部电影歌舞场景特别多。其实这是一部商业广告片,由三星日化赞助。

《何日君再来》就是该片的插曲之一,由当时艺华公司的编剧黄嘉谟作词,中国现代著名作曲家刘雪庵作曲,该片女主角周璇演唱。

说起黄嘉谟和刘雪庵,虽然以这首《何日君再来》结缘,但之后却走出了完全不同的人生。黄嘉谟在抗战胜利后担任公职,并于1947年到台湾,后来进行国际关系与史学等的学术研究,于2004年去世,享寿88岁。刘雪庵写了经典的抗战歌曲《长城谣》《流亡三部曲》,但却因为《何日君再来》身陷囹圄。他于1985年去世,享年80岁。

邓丽君曾经在1985年(和张菲一起)与1994年两次演唱刘雪庵创作的抗战经典歌曲《长城谣》。

刘雪庵

但其实当年刘雪庵对黄嘉谟的词是有所不满的。导演方沛霖先找刘雪庵写了曲子,但没有经过刘雪庵同意,就找公司的编剧黄嘉谟填了歌词。虽然刘雪庵对歌词颇有微词,但因为是朋友也就没发作。

1939年,著名导演蔡楚生在香港拍摄了抗战电影《孤岛天堂》,将《何日君再来》作为插曲,由著名影星黎莉莉演唱,场景是参军战士和女友依依惜别,很符合歌曲之意境(很像当代的《月亮走我也走》的意境)。

可是,坏就坏在李香兰也喜欢这首歌,并进行了翻唱。多年后,因为《何日君再来》这首歌,刘雪庵深陷黑暗多年,双目失明,直到1970年代末期才恢复名誉。

而邓丽君最早翻唱这首《何日君再来》,是她刚出道的1967年,宇宙唱片给她出版的《凤阳花鼓》专辑的第二个版本,把原来的《女儿圈》换成了《几时你回来》,这首歌其实就是同曲异词版的《何日君再来》。

《几时你回来》变成了可以跳交际舞的舞曲风。

邓丽君再一次演唱《何日君再来》,是1978年的《热唱!东京夜景》专辑,也就是她第一次唱《夜来香》那个专辑。

1984年11月,邓丽君在日本金牛宫唱片发行的《邓丽君全曲集》专辑中首次收录《何日君再来》日语版,这个版本在日本很有影响力。

1984年12月,邓丽君在金牛宫发行了中文专辑《偿还》,中间收录了这个全新编曲的《何日君再来》的中文版。

1993年3月,邓丽君的专辑《Best Songs - Single Collection》中,她再度录制了全新的《何日君再来》中文和日文版。

邓丽君版的《何日君再来》刚在大陆传播的时候,也被冠以“靡靡之音”而只能偷偷听,不过这首歌早已解禁,并成为在大陆传播最广的邓丽君名曲之一。

当年李香兰的《何日君再来》被封禁,倒是日本著名女歌手渡边浜子的日文版在日本传播开来。

渡边浜子还演唱过好几首和中国相关的歌曲的日语版,除《何日君再来》外还有《苏州夜曲》《夜来香》等。

1986年邓丽君和渡边浜子曾在日本综艺节目中合作演唱《何日君再来》,堪称世纪同台。

《何日君再来》也是邓丽君演唱会必唱曲目之一,从1977年日本新桥演唱会开始,几乎每次大型演唱会必唱,在她日本“爱的十五周年”演唱会上,她还特别提到了首唱者周璇这位伟大的中国女歌星。

1984年“十亿个掌声”演唱会的最后结束曲,就是《何日君再来》。

周璇也是太红颜薄命,1957年就在上海去世了,年仅37岁。

邓丽君还在1982年TVB的音乐节目中,演唱了周璇的《天涯歌女》《四季歌》和白光的《叹十声》。她在那年的香港伊丽莎白体育馆演唱会上,也联唱了这三首歌。

邓丽君以清丽的民国装扮致敬周璇1937年在《马路天使》中的造型。

《天涯歌女》《四季歌》都是由著名作家和剧作家田汉作词,著名作曲家贺绿汀作曲的。

而这首《叹十声》,由方知作词,黎平作曲。

《叹十声》的首唱来头就厉害了,是有“一代妖姬”之称白光

1949年,白光在香港长城电影公司主演了电影《 *** 心》,这部电影讲述的女子蔡梅英为了养活儿子而沦落风尘的悲惨故事,是一部同情当时女性遭遇的进步电影。

白光在片中演唱《叹十声》,是蔡梅英一生悲惨命运的浓缩与写照,催人泪下,这首歌也被传唱至今。

白光一生经历上海、香港,最后退隐到马来西亚,极为传奇。她于1999年去世,享年79岁。

白光1994年回香港参加十大中文金曲颁奖典礼,巨星光芒万丈,徐小凤亲自为她献花。

邓丽君演唱的和上海及上海相关歌手的老歌还有——

1983年底,她的十五周年巡回演唱会香港站,现场清唱了张露的名曲《给我一个吻》,但这个清唱并没有收录在她之后任何的唱片中。

张露在上海的时候被称为“电台女王”,1950年代初迁居香港。1953年,李隽青为英文歌曲《Seven Lonely Days》填了中文歌词,歌名叫《给我一个吻》,经张露演唱后红遍世界。

狼叔休杰克曼就在一个脱口秀中,表演过“给我一个碗”。其实这是他为拍摄《雪花秘扇》而苦学中文演唱的,这首歌也出现在了那部电影中。

张露在1970年代就退出歌坛,她还有个歌星儿子杜德伟。

张露于2009年1月去世,享年77岁。她被安葬在上海青浦区的福寿园,和邓丽君在大陆唯一的衣冠冢同在一处。

而说到陈蝶衣和邓丽君之间的渊源就更深了,这张《不了情 Inoubliable》中,也专门用了一段陈蝶衣的文字。

陈蝶衣词,姚敏曲的《情人的眼泪》,是1956年王引导演的电影《杏花溪之恋》的插曲,新加坡著名歌星潘秀琼首唱。

邓丽君没有出过《情人的眼泪》的录音室版本,但1983年她在菲律宾马尼拉的演唱会上,有人点唱这首歌,她于是清唱了《情人的眼泪》。(图片很渣,风叔已经尽力了)

陈蝶衣于2007年10月在香港去世,享年99岁。需要说明的是,坊间多年一直以为陈蝶衣写词,姚敏写曲,姚莉首唱的《春风吻上我的脸》被邓丽君唱过,答案是否定的。

尽管邓丽君从来没有去过上海,但她对于上海是非常心向往之的。她在香港的时候,很喜欢去吃上海素菜馆功德林。而她在日本的时候,还翻唱过一首歌叫《上海挽歌》(上海エレジー),这首歌写的是异国恋人在上海街头的突然思乡之情。

这篇文章结束的时候,风叔看到现任巴黎法中友协执行主席郭凝女士的文章,回忆她1990年代初期和邓丽君在法国结下的友谊。在她的文中提到,1992年的时候,邓丽君本来打算办理签证到上海旅行,但走到签证处门口,又转身放弃了(当时她要考虑的太多)。

如果,只是如果,1992年的那天,她办好了签证,真的来了上海呢?

历史没有如果。

今宵离别后,何日君再来?

文/落山风

感谢我的朋友刘宸写、余韵的帮助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写作时间匆忙,欢迎各位指出错误

感谢各位用宝贵时间看完我这篇七千字的裹脚布啦……明年见!

更多歌曲惜别的海岸邓丽君(老歌曲惜别的海岸歌词)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