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选手评委对骂,选手怒怼评委视频,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选手评委对骂,选手怒怼评委视频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选手评委对骂,选手怒怼评委视频

问个你可能已经忘记的问题。

《乐夏》之后,你多久没看到有趣的音乐综艺了?

今天Sir要聊的这款。

如果说《乐夏》是A面,那它可能就是B面。

是它不好吗?倒不是。

某种角度说,它是从音乐的另一个侧面在描写时代。

“我们以前会花很多时间

听一整张专辑

现在

听歌你听个三秒钟不喜欢

我就切掉了”

是,《乐夏》每一首歌,表演必须完整;

但这场综艺,更重视所谓“音乐碎片”。

这标准貌似奇怪,却隐藏了残酷的市场规则,你想,从《小苹果》《野狼Disco》到最近的《毛毛歌》,红的,神的,吸睛的不总是一两句?

再说综艺感。

《乐夏》总体其乐融融,搞笑吐槽起来飚的也是金句,爽的是五条人这一类知识分子型乐手;

但这档?

吵架不是为了娱乐效果,是真·看不顺眼。

天雷勾地火的多个名场面,折射了新时代的平等——都是网上混饭吃的,你有资格评价我吗,你没有。

“现在我决定下节目就拉黑他

你不要为了批评而批评

你听得懂情歌吗!

有人爱你吗!

看得出天空的颜色吗你!”

恩,不“尊重”音乐,只看中“碎片”;

不尊重评委,台下锋芒毕露,台上如坐针毡如鲠在喉。

这种节目也要推荐么?

来。

今天就为你推荐《乐夏》的B面。

《为歌而赞》

没有铺天盖地搞宣传,它算是悄然上线的。

Sir一开始没留意,随手点开,只因一个人让我好奇:

崔健。

不管中国摇滚乐还是流行乐,他都算是教父之一。

大家也都知道崔健几乎不上综艺,可这次,他居然来了。

不仅担任助演嘉宾,还顺便首秀了新歌《飞狗》,特给面子。

你说是崔健在肯定它的音乐性。

不如说,崔健在肯定这档综艺的“背景”——“网络,是我不可能不去面对的交流方式。”

虚心态度值得点赞。

作为一代摇滚乐教父,他一直肯定音乐的艺术价值,但也从未忽视音乐的传唱度。

音乐,首先是艺术品吗?

首先是。但其次呢?

除非你是不吃不喝的仙儿……音乐的其次是传播,是要传到别人耳朵里“被听见”的。

既要尊重艺术,也要尊重耳朵,因为。

在这个手指滑动就可以随便忽略作品的年代,“听不见”的音乐,本身就没有生命。

好,那简单了。

什么流行乐、说唱乐、网红歌,在传播的碎片面前,在“被听见”的大众耳朵面前,不都一律平等?

那参赛歌手,又有什么理由不平等?

一次音乐人的“乱炖”

以上部分是Sir对节目创意的推测,但估计八九不离十。

总之,在主办方这种“更尊重耳朵”的综艺逻辑下,一档汇集老中青和多种音乐类型的综艺诞生了。

一副副装扮不一,气质迥异的style,凑齐了。

看着有点乱,其实。

它确实打破了某种音乐与专业的次元壁。

流行金曲的张信哲、张韶涵,说不定会PK说唱歌手马思唯,或者唱《野狼disco》火了的宝石Gem;

写出《无名之辈》《让我留在你身边》的唐汉霄,也会带着创作人的知性与羞涩,直接遭遇成团不到一年、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女团THE9。

你说这是不是有点乱来?

但关掉偶像团体的粉丝滤镜,让她们遭受专业人士的“碾压”,不就是音乐圈新人该有的成长。

好,这是场音乐圈的百团大战。

我这么一说,你应该产生了一种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情。

别忙,赛制还是要简单介绍两句。

看完第一集,Sir发现他们玩的是——6组歌手,3V3组队PK。

一组唱改编的热歌,一组则唱新歌。

有意思,热歌火的原因是“碎片”,现场唱起来,比拼的则是真材实料的歌喉和演绎;

新歌没什么人气基础,现场表演,反而赛的是“碎片”——有没有火起来的气质,有没有一秒入耳的当红资质。

但看演出之前,让我们先看点热闹吧……

为什么Sir说“看热闹不嫌事大”呢?

因为这个赛制真“变态”。

一个“违反物理常识”的赛制

你问什么叫“违反物理常识”。

那我问你,一般综艺,权威的人是坐上面,还是下面?

文章开头Sir提示了,这档综艺很不给评委脸,一句听不顺,选手直接就开撕。

这或许是因为,这档综艺的评委,走的就不是“传统路线”。

不是资深歌手大腕,不是什么专业乐评人、资深乐迷……

只是一群普通的抖音短视频创作者。

你可以说他们不懂音乐,当然可以(这就是本场综艺很多歌手表示不服的理由)。

但你不能说,他们“不懂大众的耳朵”。

节目组邀请了100多位年龄、职业、趣味和题材各异的创作者,组成了歌曲百赞团。

其中有的创作喜剧、有的分享生活、有的玩悬疑......他们,说不定就是网络上众生态的缩影。

然后让6位千万级粉丝的创作者,组成爆赞团。

比起百赞团,爆赞团有着更具分量和决定性的票数。

流量越大,话语权也越大。

这是一种“不讲道理”的真实。

我不说你高雅低俗,好听难听……我只评价你有没有“传播力”。

不仅不讲道理,而且“不给机会”。

它不会给一个音乐作品,完整展示的机会:

在歌手正式演唱前,demo会被送到评委们(短视频创作者们)面前。

但这demo不是完整的,仅有一小段“音乐碎片”。

就凭碎片,先投一轮票;

然后等歌手完整演唱完,再投一轮;

最后,每期票数最多的歌手和歌曲,能获得这群“评委”二次创作,帮忙和配合宣发歌曲。

你问这么复杂是要干嘛?

这么一套组合拳下来,说不定就会诞生百亿播放量的新神曲啊。

代表着音乐有了耳朵,有了传播,有了生命力啊。

看到这Sir终于明白,此档综艺其实就是一次市场化操练,或者说,是对当今音乐生态的一次模拟。

它组合了音乐人和传播人,组合了艺术和媒体。

所以更系统、分工更细致——让唱歌的人好好唱歌,让懂传播的人好好做传播。

这,难道不是某种意义上的更专业?

敏感如你,应该已经隐隐感到了火药味。

两种标准的人非塞进一个场子,吵架在所难免了。

100个为音乐吵架的理由

艺术和赚钱,专业度和传唱度。

这档节目天生的对立性,可想而知吵架容易,拆架很难。

在比赛现场,像有一对永不妥协的双生儿不断在吵,你还很难判定谁对谁错。

比如首位献唱的唐汉霄。

哪怕他演唱的《烂泥》,得到歌手同行们频频点赞。

但不少评委(短视频创作者)就是不认可:

现场唱得一般,没有碎片好。

也根本不管人家首先是创作人出身(优于歌手出身),直接说:

“唱得很大众。”

这还只是嗓子与耳朵的差异,幕前和幕后的差异。

还有碎片和现场的差异。

比如华语乐坛之前被公认实力派的张韶涵,百赞团中有人听完她的demo碎片,觉得演绎得过于欢乐。

直到看完现场表演后,又改观说真香。

你也别以为只是一两句毒舌。

这档节目最折磨歌手的地方,是上百名听众的即刻回应。

一堆评语,一个巨大的现场显示板,和弹幕效果差不多爆炸。

遇到赞美,那是爽,那是好看。

但遇到毒舌,一堆毒舌爆屏?

那,简直就是给歌手公开行刑。

而听多了这种毒舌,你会听出“真正的味道”。

像舞台表现很出色的马思唯,他的说唱歌曲《豆瓣酱》,就被爆赞团的创作者指出:

节奏过快,不适合用到我的视频里。

同样。

宝石Gem改编的《最浪漫的事》,舞台效果很炸,歌词也贴合生活。

可在视频作者看来,画面感太强,反而限制了创作者的发挥空间。

歌词主导了画面,导致创作者被带偏,最终只会产出一系列同质化的作品。

歌手尴尬的脸色中或许有不服……

哦,我的音乐作品就只是你短视频作品的附庸吗?

但观众已经看懂,这群本身已有巨大流量的短视频作者,不是为了一时开心才来做评委。

他们是真打脸,也是真给经验。你可以瞧不起短视频,但任何创作者都无法拒绝新时代最接地气的传播经验。

一位评委小哥说,我们100多个人,不是特地跑来吹捧的。

他们在这档综艺存在的意义,是将音乐与大众传播连接得更紧,一起找出音乐在新时代的生存之道。

当然,音乐人也不会一味示弱。

他们会见缝插针,表达自己的坚持。

比如张信哲,他很看重自己受过训练的那种“音乐制作的模式”,表示要做自己认同的音乐,而且不认同音乐该“被碎片化”。

这个问题对成名成腕的歌手,当然更容易有所坚持,话也可以说得更漂亮。

可那些生存都还有问题的歌手呢,他们也敢这么“坚持”吗?

目前看,短视频创作者在话语锋芒上更胜一筹。

但往后几集,创作者的评价会不会千篇一律?或者太不尊重音乐本身,导致观众口碑反转,倾向音乐人?

也许讨论谁输谁赢,并不是眼下最重要的问题。

“我请问您一个问题好吗?

是短视频创作者在帮助音乐传播

还是音乐帮助他的视频传播?”

因为比起谈音乐的坚持,或者短视频的传播更是真理。

一些创作者的做法则超越了输赢的对立,具备了更多“合作探索”的新意。

比如有两位卷发墨镜小哥。

他们之前,是通过拍《野狼Disco》的短视频走红的。

他们觉得,短视频作者不该只是简单挪用音乐,充当自己视频的bgm。

那样太easy粗暴。

如今在各种短视频平台,不管抖音快手B站。

音乐不仅让人听,还越来越可以被各种“玩”——通过配乐、剪辑、卡点玩出各种效果,各种新意。

音乐不一定是视频的附庸。它本身就是一个立体的,结合了视觉、听觉、文字以及各种符号的文化消费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让我们把眼光看向综艺之外。

你会更加认同这种音乐的“玩”,背后是一种积极的、有效的跨界合作探索。

碎片化的视频反哺音乐,最好的例子就是周笔畅的《最美的期待》。

它本是反响平平的电视剧主题曲,但借着短视频火了,而且是一再传播。

很长一段时间,凡拍摄“有爱”的视频,这首歌都会出现——已经成了很多人认识这首歌的“正确姿势”。

二次创作在重构之余,也未必就是搞笑、消解。

有时也能实现对原作品的再次传播和解读。

比如崔健,他就有深刻体验。

他说自己的一些老作品,当年或许是叛逆的,晦涩的,不被主流接受的。

但经过越来越多人翻唱,不断演示,各个角度各种演示……

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打开三观的青年,也会让旧作复活。

让小众的作品,变得大众与流行。

所以,对一些传统音乐人或老乐迷,可能会不认同短视频平台对音乐的一时瞎玩。

可身为媒体人,Sir太明白媒体的生长规律——很多平台都需要经历野蛮生长的过程,产生参差不齐的内容。

这些内容,这些大量同质化的视频,这些貌似单一的口水歌的生产模式,恰恰是一个平台优化自己的过程。

它优化了自己,也会优化受众,让受众更挑剔,更刁钻,更有专业欣赏力。

最终,利好的还是音乐人本身。

像张信哲一样做自己,值得尊重;

像崔健和张韶涵一样,不断重塑新的自己,不更有勇气?

前面Sir说,《为歌而赞》这档综艺,是对当今音乐生态的一次模拟。

那么在综艺之外,Sir确实更好奇之后——这些短视频作者会怎么给音乐推广,会不会真的成功。

很期待它能探索出新意,给电视机前困惑的音乐人以崭新的提示。

因为一档《乐夏》能改变的事实远远不够。

重塑、五条人、 *** 浪,从线上走到线下的演出目测红火了,也许还会红火一阵子……这是音乐的A面。

但回到线上呢?

不管听众是留恋唱片、卡带、CD机的一代人,还是已经接受了音乐碎片化,看着抖音里《毛毛歌》大头视频前仰后合的一代人。

他们都已改变,点赞和滑走,成了他们无法躲开的听歌方式。

身为音乐人,该如何与这个“线上的时代”找到更有尊严、也更舒适的对接。

这,是音乐的B面。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海边的卡夫卡

更多选手评委对骂,选手怒怼评委视频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