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白发转黑发价格(白发转黑发骗术揭露),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白发转黑发价格(白发转黑发骗术揭露)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白发转黑发价格(白发转黑发骗术揭露)

明朝大诗人杨慎在《青城五老赞谯定》中写到长寿人谯定“年百廿岁,有婴孺姿”。如今,这一幕再次在长寿上演。前几日,长寿区第九届“十大健康寿星”评选结果出炉,110岁的罗术珍老人入选。虽已110岁,但老人耳聪目明牙齿好。别人向她讨教长寿之道,她说:与人为善,以和为贵。

110岁的罗术珍老人

返老还童,百岁老人有“婴孺姿”

这个重阳节前夕,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走进罗婆婆的家,拜访了她。听到敲门声,婆婆闻声望向大门处,想探个究竟。看到我们进门,她笑眯眯地直招呼“进来坐”。

罗婆婆专门戴了奖章 看记者来了立马招呼“过来坐”

刚好,孙女和孙女婿也过来看婆婆了,他们还带来了婆婆最爱的怪味胡豆。

“家里的中老年人,就数婆婆最得行,我们都有假牙了,她还是一口真牙。干胡豆都能嚼得嘎嘣脆。”孙女陈俐给婆婆嘴里喂胡豆。

“牙齿嚼得动不?”我们好奇的问婆婆;

“嗯,嚼得烂。”婆婆点点头,随后,只听见“嘣嘣”的咀嚼声。

麻饼里的冰糖,罗婆婆嚼的嘣嘣响

儿子龚远成回忆,在母亲90岁时,长了两颗大牙出来,100岁时,又长了两颗大牙,5年前,又冒了颗大牙出来。“她老人家牙齿好,玉米出来的季节,每天都要啃玉米棒子。”龚远成感叹,他如今84岁,牙齿都早已不如母亲好。

“罗婆婆,你以前做啥工作?”记者问,“我呀,种庄稼的,以前苦哦,就是点土地……·”罗婆婆耳不背,聊起天来,很健谈。

罗婆婆脚上的皮肤比小孙女的皮肤还嫩白

不过,婆婆的手,指甲,倒真看不出来是种庄稼的手,手掌细腻,一点不粗糙,指甲光亮。龚远成告诉记者,母亲90岁时突然生了场病,卧床一个月后,全身开始大面积脱皮,像是换了层皮样。不仅如此,前些年,原本已是满头白发,渐渐泛出缕缕青丝。

原本已是满头白发,渐渐泛出缕缕青丝

100岁时,她还在养鸡养鸭

五年前,罗婆婆随儿子儿媳从晏家搬进重庆主城,最初,老人是不愿来主城的,一直舍不得老屋和楼顶上属于她的那片“自留地”。

五年前,罗婆婆105岁的时候,老人除了养鸡养鸭外,楼顶上还有一块老人种菜的“自留地”。儿媳胡光荣说,楼顶六七十平方米的空间,全被婆婆“开发”———左边养鸡,四周种了 *** 、辣椒等蔬菜,中间种了栀子花、月季等,一派“田园风光”。

100岁与儿子儿媳的合影

儿媳胡光荣说,婆婆还很喜欢养猫。

“婆婆,这个猫儿乖不乖。”我们摄影记者拿出手机,翻出家里养的小肥猫给罗婆婆看;

“乖,乖得很。”婆婆盯着手机,看得入神。

原来,来主城前,罗婆婆把养了多年的猫儿送给了邻居。这些年,每次儿子或者儿媳,孙儿孙女儿,要是谁要回长寿老家,罗婆婆总不忘叮嘱,去邻居家看下猫儿。回来主城后,还要问起猫儿的状况,看看他们拍的猫儿的近照。

来到主城,没有“自留地”种菜,婆婆便找到了新的乐趣,从阳台、飘窗上看外面的世界。

罗婆婆的卧室窗明几净 整洁不苟

乡亲四邻的“罗婆婆”

“婆婆,黄仁文打来电话,向你问好。”孙女陈俐挂完电话,把邻居的话带给罗婆婆。

“他爸爸叫黄树林,妈妈叫……”说起黄仁文,罗婆婆能清楚的回忆起他。黄仁文是谁?儿子龚远成告诉记者,1991年以前,母亲的生活主要是在长寿区秤砣乡农村度过的。那时,家里一年四季就像个幼儿园,邻居村民们照看小孩儿照看不过来,都抱母亲堂屋,放在簸箕里,村里的孩子也爱往家里跑。

在龚远成的记忆里,母亲无私,从不与人吵架。家门的两棵沙田柚树,每年结满了果子,但是一次也没有人偷过,就连上学读书的小孩子也不会去摘。“每年柚子成熟了,母亲都要摘下来挨家挨户去送给村里的人尝尝鲜。她总说,这柚子树虽然是我的,但果子是大家的。”龚远成说,母亲待客很大方,那个年代,金贵的土鸡蛋,毫不吝惜。看着孩子们饿了,都会每人一个,煮来吃。而村里的黄仁文,就是其中一个孩子。如今,当年的小孩儿已长大,都成了中年老小伙。这些当年母亲带过的“小孩儿们”,时不时都会打电话来问候,过年过节,都会来看望她。

1950年夏天,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罗婆婆至今还记得将儿子送去参军的场景:“那一年,他刚满18岁。乡里好多人都把娃儿送去参军,我就问他怕不怕,他说不怕。就这样我就把他送到部队了。”

每天起夜照顾婆婆如厕

儿媳给婆婆整理衣领

“他苦,一岁零三个月的时候爹都走了。”采访的时候,罗婆婆心疼起儿子来,眼眶湿润了。罗婆婆的丈夫在儿子龚远成一岁多的时候去世了,从小没有父爱。龚远成又中年丧妻,后来才与胡光荣再婚,目前已有38年。

罗婆婆110岁高龄,儿子儿媳也是80来岁的人了。身边也有人建议他们,把罗婆婆送去养老院,但他们坚决不同意。如今,罗婆婆跟着儿子儿媳住在一起,孙女陈俐离这里很近,晚饭后都会过来看看,照料婆婆洗脸洗脚洗澡。

“在养老院,哪有自家人照顾得细致嘛。”胡光荣与罗婆婆这几十年的婆媳缘分,两人从没吵过架,也没红过脸。别人所说的婆媳矛盾,在这个家庭从未“上演”过一分钟。“她从来不计较得失,总感觉到儿也好,媳妇也好,邻居也好,相识就是一种缘分。”

儿媳专门给拐杖做了“布保险”

唯一让胡光荣着急生气的是,有时候婆婆太“客气”。比如,婆婆“节约”,“舍不得穿舍不得吃”。

“有时候解完大便,非要自己去倒痰盂。她可能是想着我们也一把年纪了,不想麻烦。但这算得上什么麻烦。我们现在还照顾得过来,没有问题的。”在胡光荣看来,家有一老,胜似一宝。全家的重心,她的重心,都是围绕婆婆转。婆婆年纪大了,胡光荣担心她夜里尿床打湿裤子,穿尿不湿睡觉老人会不舒服。于是,她每天夜里11点30,凌晨3点30,5点30,总会起来,叮嘱罗婆婆起来上厕所。起初,还需要把三个时间定好闹钟,这些年生物钟已形成,神准。“到点了,自然醒,不会多一分钟,也不会少一分钟。”

五世同堂,其乐融融

罗婆婆有一个儿子,两孙子和两孙女儿。7年前家里就是五世同堂了。

“我的孙儿都七八岁了。”陈俐住的地方,离罗婆婆最近,所以常常过来照顾婆婆,帮她洗澡洗衣。“姐姐住在江北,稍微远点,她也经常过来。”陈俐说,他们这个大家庭,家庭结构有点复杂,但大家在一起,其乐融融,比亲人还亲。

虽然龚远成和胡光荣是再婚,但两家的孩子融合在一起,每个人都尊敬罗婆婆,她也无时无刻不在关心和爱着所有的儿孙们。陈俐说,婆婆每年最盼望的都是除夕夜。那一夜,家里的孩子们,孙儿孙女,曾孙、曾孙女们···不管天南海北,大家都会赶回来吃团年饭。

和小孙女摆起龙门阵 头头是道

“年夜饭,不管多晚,婆婆都会等,大家到齐了,才开饭。”陈俐说,大家担心婆婆等久了饿着肚子,会先让她喝点汤。有一次,因为弟弟从成都回来的路上堵车,直到晚上九点多才开饭。看着子孙后代们一个个回到家,罗婆婆乐得笑容挤满脸,连瞌睡也没得了。

平时,罗婆婆七点多都睡觉了,要是过年过节,孩子们回来,家里热闹起来,让她睡觉,总说“耍哈儿。”

五世同堂,齐聚一堂,晚上,打地铺的打地铺,实在挤不下的,就住在附近的宾馆。

几十年来,罗婆婆在哪里,家在哪儿,中心就在哪里,四面八方的子孙后代,涌向她。

110岁与儿子儿媳的合影

豁达的人生态度

其乐融融的家风

“我们遇见过返老还童的现象,但还是很少见。”曾在武警重庆总队医院从事多年老年病临床研究的李民医生说,罗婆婆90多岁时还换新皮肤、白发转青,返老还童,神奇之中有必然!从新陈代谢角度讲,完全有可能,属正常现象。

儿媳胡光荣说,婆婆饮食和他们一样,没有特别的讲究。唯一的讲究就是每顿要喝七八钱酒。

儿子说罗婆婆每天都要喝两顿酒

86岁志愿者李国凡7年走访慰问130位百岁老人,正如他所说,百岁老人,有的爱喝酒,有的爱吃肥肉……每位老人情况各不相同。不过,他们有一点却是相通的,拥有豁达的人生态度,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

新闻多一点»»

重庆1573位百岁老人

江津区最多,有156人

市民政局介绍,我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677.41万,占户籍人口20.09%。其中,百岁老人有1573位,就性别来看,男性有458人,女性多达1115人,占总人数的70%。此外,从百岁老人的地域分布来看,江津区的百岁老人最多,位居各大区县排行榜榜首,有156位百岁老人,其次为合川区,有99位,巴南区有90位。

重庆晚报慢新闻全国爆料热线:(023)966988

——END——

上游慢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周小平/文 李野/图 视频

更多白发转黑发价格(白发转黑发骗术揭露)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