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皖浙天路最新消息新闻报道(皖浙天路最新消息新闻联播),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皖浙天路最新消息新闻报道(皖浙天路最新消息新闻联播)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皖浙天路最新消息新闻报道(皖浙天路最新消息新闻联播)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7】

8月初,千岛湖流域发现大量桃花水母。这一消息,经媒体报道后,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要知道,桃花水母是比恐龙还要古老的“活化石”。它是生物界的“水质鉴定器”——只在无污染的水域中出现。

它的出现说明:千岛湖流域的生态环境优良。而这,也是颁给十年多来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一枚“勋章”。

“天下第一秀水”曾面临的危机

千岛湖,因新安江水电站拦坝蓄水而成。拥有580多平方公里水面,98%在浙江省淳安县境内。今日的千岛湖,被誉为“天下第一秀水”。波光潋滟、水天一色,置身其中,宛若画中穿行。

然而,就在一二十年前,这里还是另外一番景象。从上世纪80年代起,由于污染日益严重,千岛湖蓝藻频繁出现。到90年代,湖水刺鼻腥臭,湖鱼大量死亡。

这样的千岛湖,如何能承担浙江省重要的饮用水源地、整个长三角地区的战略备用水源的重任?

问题出在千岛湖,根源却不仅仅在千岛湖。浙江千岛湖60%以上的水量,来自上游安徽段的新安江。当年一份调查报告道出实情:上游生活及建筑垃圾随意倾倒在河道内,村内露天厕所遍布,村道上畜禽粪便随处可见,垃圾箱、垃圾填埋场、垃圾与污水处理等环保设施相当缺乏,生活污水直接流入千岛湖。加之网箱养鱼、水上餐饮业以及游艇、乡镇化工厂的大量存在,致使源头污水影响千岛湖水质。

据统计,当时每年雨季从上游冲入千岛湖的垃圾有5万方以上,高峰时,仅一个汛期就高达18.4万方。

千岛湖整治,必须皖浙联动。

2011年2月,时任 *** 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的 *** 同志对千岛湖及上游新安江保护作出重要批示:“千岛湖是我国极为难得的优质水资源,加强千岛湖水资源保护意义重大,在这个问题上要避免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浙江、安徽两省要着眼大局,从源头控制污染,走互利共赢之路。”

由此,新安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幕开启。

立下了一份“军令状”

2012年,在财政部和原环保部指导下,皖浙两省在新安江启动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

流域生态补偿,简单说,就是“谁受益谁补偿、谁保护谁受偿”。

新安江发源于安徽省黄山市,流入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享受安徽从上游带来的良好生态环境资源的浙江,补偿安徽因维护生态环境而损失的经济利益。不过,这样的补偿,是有前提条件的——年度水质必须达到考核标准,否则,安徽要对浙江进行补偿。

“建立跨省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固然有经济方面的考量,但这更像是立下军令状,体现了生态修复的决心。”安徽省发改委创新改革处处长方秀说。

这是一场需要统筹左右岸、上下游、陆上水上、地表地下、河流海洋、水生态水资源、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的攻坚战,没有退路。

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曾以明代的文峰塔而闻名。曾经,塔下流过的新安江支流丰乐河边,聚集了30多家化工企业。当年,这里给记者留下的印象是:污水随意排放,河水脏臭不堪。如今,当记者再次来到这里,古塔依旧,昔日大烟囱不见了踪影。

据统计,为了强化工业点源污染防治,黄山近年来关停淘汰污染企业170多家,整体搬迁工业企业90多家,优化升级项目510多个。

环境改善了,感受最深的,还是当地的老百姓。“山好水好空气好,很多游客来了都不想走。”当丰乐河重新恢复了清澈见底的模样,村民张海龙把自家的三层楼房改造成了农家乐,“年收入从过去3万元涨到现在十几万!”这样的变化,时时刻刻都在老百姓身边发生着——十年来,黄山累计投入195亿元用于新安江保护治理。为了加速城乡垃圾处理处置,黄山市先后建立了覆盖流域所有68个乡镇的垃圾处理体系;完成农村改水改厕23万户。如今,城镇、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分别达100%和80%……

为了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控,黄山大力推广应用“粘虫黄板+生物农药+生态农艺”模式,农药使用量从2013年的3414吨下降到2020年的2391吨,2020年化肥施用量比2010年减少了7426吨,下降了18.5%……

十年来,淳安婉拒了300多亿元达不到千岛湖保护准入要求的产业项目。建成城区污水管网324.8公里、农村污水管网3177.2公里、污水处理终端2064套……

千岛湖流域先后完成湖区采砂、网箱养殖、船舶污水上岸、企业排污口、剿灭Ⅲ类以下小微水体等专项整治,完成生产型投饵养殖网箱退出上岸1053户,实现游船(艇)污水零排放……

十年来,跨省生态补偿机制试点进行了三轮,皖浙携手,新安江流域总体水质常年保持优良,稳定达到河流地表水Ⅱ类标准,部分指标达到Ⅰ类标准。与此同步,千岛湖湖体水质总体为优,保持Ⅰ-Ⅱ类。每年,新安江向千岛湖输送近70亿立方米的干净水,安徽也由此获得57亿元的补偿资金。

如今,新安江上看不到一只养鱼的网箱。船行江上,人在船上坐,船在景中游。

但这,仅仅是这一跨省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收获的一小部分。

变单向“输血”为双向“造血”

在对流域生态进行整治的过程中,两省不仅联合编制规划、联合监测水质、联合打捞垃圾、联合应急执法、联合多边交流,真正实现人、财、物合作共保,探索出了一条跨省协作之路,更为重要的是,两省还在积极探索建立生态补偿与产业结构优化协同发展的长效化机制。

十年来,黄山市和杭州市通过开发园区与企业的多种合作方式,共建绿色产业园合作,一起编制生态文化旅游建设方案,一道通过特色农产品展销会、民俗文化节等活动吸引游客及投资。

2012年,黄山市的三产结构比例是11.4:46.2:42.3;2020年,这一比例已经变成了7.9:34.7:57.4,第三产业成为经济的主要增长动力……

2012年,黄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是109亿元;2019年,产值已经增长至279亿元,平均增速为16.5%……

2012年,黄山市万元工业总产值COD排放量为1.02千克、氨氮排放量为0.11千克;2019年,上述排放量已分别降为0.4千克、0.04千克,减少58.5%和63.6%……

目前,两省正在探索共同打造新安江流域绿色产业合作示范区,在新安江流域设立了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绿色发展基金。“也就是说,不单纯是资金补偿的‘输血’,而且还要通过产业合作,形成一种‘造血’机制,这是非常有意义的探索。”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水生态环境司司长张波说。

从“输血”到“造血”,老百姓成为真正的受益者。

在黄山市休宁县板桥乡徐源村,村民胡成九告诉记者,泉水养鱼是这里沿袭千年的传统。村民们将泉水从山中引入家中的鱼塘。“泉水鱼的生长期慢,往往需要养3年以上才能养大出塘。泉水越好,养出的鱼营养价值越高!现在,生态好了,争着来买,能卖上80元1斤,是普通草鱼的好几倍!从自家吃到开‘渔家乐’,再把泉水鱼卖到全国各地,村民们的腰包都鼓了!”

腰包鼓了,人们对环保的认识也更深了。

休宁县流口镇流口村地处皖赣交界处,新安江源头的两条支流在这里交汇后流出大山。一大早,村民盛杏源就来到“生态美超市”。“20个塑料瓶就能兑换一包盐,一纸杯烟蒂可换一瓶酱油。”盛杏源说,“以前沿河而居,过去将垃圾往河里扔,一发大水岸边挂满了花花绿绿的垃圾。自从2016年我们这里开了黄山第一家‘垃圾兑换超市’,大家都不再乱丢垃圾了。几年下来,形成了习惯,换不换东西已经不重要了,看到有人乱丢垃圾,心里不舒服,就想捡起来……”

如今,由“垃圾兑换超市”更名而来的“生态美超市”,已经在新安江流域建成了345家,覆盖新安江流域黄山段沿江所有行政村(社区)。连点成线的“生态美超市”犹如一道绿色屏障,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呵护了新安江一江清水,也探索了 *** 引导、市场补充、公众参与、生态共享的环境治理新路子。

(本报记者 常 河 陆 健)

更多皖浙天路最新消息新闻报道(皖浙天路最新消息新闻联播)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