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一(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文对照),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一(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文对照)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一(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文对照)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想阴尽者。是人平常梦想销灭,寤寐恒一。觉明虚静,犹如晴空。无复粗重前尘影事。观诸世间大地山河,如镜监明,来无所黏,过无踪迹。虚受照应,了罔陈习,唯一精真。生灭根元,从此披露。见诸十方十二众生,毕殚其类。虽未通其各命由绪。见同生基。犹如野马熠熠清扰。为浮根尘究竟枢穴。此则名为行阴区宇。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注一〉,想阴尽後,动念全销,浮想亦除,故昼则无想,夜亦无梦〈注二〉,平常梦想销灭,寤寐如一,觉明虚静〈注三〉,犹如晴空,故无复粗重前尘影事,此时观世间大地山河,虽万象俱现,而无所分别,故如镜鉴明,来无所黏,过无踪迹,境现识中,不过虚受照应,绝六尘之杂染,故来无所黏,了无陈习,知六识之伪妄,故过无踪迹。故说唯一精真,其实即是第八本识,并不是究竟,生灭根元,即是第八识中所含七识种子,以有微细生灭名为根本行阴,一切行阴,都依此而起,前为动相所覆,故虽有不见,故後文称为幽隐妄想,现在想阴既尽,动相已销,显出七种,故说生灭根元,从此披露,十方十二类众生,生生灭灭,不出乎此,故皆能见,且能毕尽其类,各命由绪,即是识阴,尚为行阴所覆,故说:未通同生基,同生基即是七识种于。此是生灭根元,十二类生,一切行阴,莫不由此,故说为同生基。犹如野马,野马为田间游气,光如焰,以是七识种子,熠熠清扰,以有微细生灭义故,为浮根尘究竟枢穴,浮根尘即是众生之身,十二类生,各各不同,转变之机,唯依行阴,故为究竟枢穴,此相不尽,生死难脱,故为行阴区宇。

注一 常住性定,魔来便能觉知,无坏本修,故仍说修三摩提。

注二 此时动念既销,浮想亦除,寤时无想如寐之静,寐时无梦如寤之觉。

注三 已离想阴,则前六识空寂,故第八识既虚且静。

若此清扰熠熠元性。性入元澄,一澄元习。如波澜灭,化为澄水,名行阴尽。是人则能超众生浊。观其所由,幽隐妄想以为其本。

若此清扰熠熠元性,性入元澄〈注一〉,一澄元习〈注二〉如波澜灭,化为纯水,至此即名为行阴尽〈注三〉,此时即能超众生浊〈注四〉,超越之後,回观行阴之所由生,由於第八识中七识种子,幽深隐微,生灭妄想以为其本。

注一 至此定力转深,生灭根元之性,无复清扰熠熠,入於元本澄清之际,後文所谓湛不摇处是也。

注二 乍入元澄,犹有无始生灭妄习,名为元习。

注三 若更一澄清,则元习亦无,唯馀第八识海,澄停湛寂。

注四 此正当耳根圆通中空所空灭之时,前文众生浊为想行相织妄成,今想阴先空,行阴後除,无复相织,故能超越。

阿难!当知是得正知奢摩他中诸善男子,凝明正心,十类天魔不得其便。方得精研穷生类本。于本类中生元露者,观彼幽清圆扰动元。于圆元中起计度者,是人坠入二无因论。

阿难!当知是得正知,不立知见,仍修深止,此诸善男子,定慧相资,不起十种邪求,故凝明正心,十类天魔,无隙可乘,故不得其便,方得精心研究妙明本体,奈为行阴所障,故须於异生类中,遍穷行阴深本,次於本类之中,求其生灭根元,若生灭之根元露者,即是行阴露出,前想阴分别,显而浊,行阴任运,幽而清,圆扰即是同生基,圆含诸动,动元者,诸行本生灭元,如是观察,执为胜性,既唯於圆扰动性起计,则於不扰不动处全无所知,以此故坠入二无因论。

一者、是人见本无因。何以故?是人既得生机全破。乘于眼根八百功德,见八万劫所有众生,业流湾环,死此生彼。只见众生轮回其处。八万劫外,冥无所观。便作是解,此等世间十方众生,八万劫来,无因自有。由此计度,亡正遍知,堕落外道,惑菩提性。

一者,是人见本无因,何以故?是人既得生机全破〈注一〉,乘於眼根八百功德〈注二〉,见八万劫所有众生〈注三〉,业行迁流,湾转循环,死而在此,生而趣彼〈注四〉,只见众生,轮回其处,八万劫外,冥无所观〈注五〉,便作是解,此等世间十方众生,八万劫来,无因自有,由此计度,亡正遍知,堕落外道〈注六〉,惑菩提性。

注一 生机即是行阴,破即是露义,上文所谓生灭根元,从此披露,即此。

注二 因想阴尽行阴现之时,更加研究欲穷其本,因而眼根清净,获得八百功德。

注三 获得眼根八百功德,乘此极尽其量,见於八万劫中,所有众生,即八万劫中,所有行阴之境。

注四 此即所谓业运每常迁於国土。

注五 见性未至极圆,分量只能如此,岂知如来见量,竖入三世而无碍,横通十方而无尽乎。

注六 外道拘舍离等,昧为冥谛,即同此见。

二者、是人见末无因。何以故?是人于生既见其根。知人生人。悟鸟生鸟。乌从来黑。鹄从来白。人天本竖。畜生本横。白非洗成。黑非染造。从八万劫无复改移。今尽此形,亦复如是。而我本来不见菩提。云何更有成菩提事。当知今日一切物象,皆本无因。由此计度,亡正遍知,堕落外道,惑菩提性。

二者,是人见未无因,何以故?是人於生,既见其根,无因自有,知道人还从人生,悟到鸟是从鸟生,乌从来就是黑的,鹄从来就是白的,人和天人本来是竖立在地上,畜生本来是横生在地的,从八万劫来,没有什麽改易,足见其各各自生,没有不同的因,以此为例,足知我尽此形命之後,还生於我,依於此例,则知如来教我修因,成菩提道,是为诳妄,何以故?我本来不见菩提,云何更有成菩提之事?当知今日一切物象,从昔已来,皆本无因,自今而後,枝末岂有因乎!以本例末,故称为见未无因,外道等执此以为自然,故惑菩提性。

是则名为第一外道立无因论。

这就是名为第一外道立无因论。在印度的外道中,口力论师,无因见论等都属于此类。

阿难!是三摩中诸善男子,凝明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圆常中起计度者,是人坠入四遍常论。

阿难!是三摩中诸善男子,凝明正心〈注一〉,魔不得便,穷生类本〈注二〉,观彼幽清,常扰动之根元,於圆常中,妄起计度之念,故致坠入四遍常论。

注一 此时在三摩中,凝即是定,明即是慧,不起邪求,名为正心,是故魔不能得其便,于是想阴破矣。

注二 想阴既破,欲穷行阴,须於十二类生中,一类一类,究其根元,故说穷生类本。

一者、是人穷心境性,二处无因。修习能知二万劫中,十方众生,所有生灭,咸皆循环,不曾散失,计以为常。

一者,是人穷究心之与境,以求行阴之性,穷至无所观处,则谓二处无因,依此修习,能知二万劫中,十方众生,兼心与境,所有生灭,都是循环不已,不曾散失,故以为心境二性都是常。

二者、是人穷四大元,四性常住。修习能知四万劫中,十方众生,所有生灭,咸皆体恒,不曾散失,计以为常。

二者,是人穷四大元〈注一〉,见四性常住〈注二〉,修习能知四万劫中所有生灭〈注三〉,咸皆体恒,不曾散失,故计以为常。

注一 欲穷究行阴,以逐类研究过详,以心境研究过略,故以内外四大研究。

注二 以内外四大研究,究至冥无所见处,遂以为行阴之元,而又目其为四大之性,又以不见其生灭故,名为常住。

注三 内四大为众生身根,外四大为众生器界,皆为知阴所迁,皆有生灭,生灭正是无常,而彼但以四万劫外,体恒不失,遂计四大之性,以为是常。

解 前文以现前循环不失为常,是从用而言,此处以过去不见生灭为常,是从体而言。

三者、是人穷尽六根末那执受,心意识中本元由处,性常恒故。修习能知八万劫中,一切众生,循环不失,本来常住。穷不失性,计以为常。

三者,是人已破想阴,欲究行阴,故於六根末那识执受〈注一〉心意识中〈注二〉,本元由处,如是研穷,穷至无所觉处,不见生灭,便谓其性常恒,更加功用,故能知八万劫中,一切众生,循环不失〈注三〉,穷不失性,遂计以为常。

注一 末那即是第七识,此处意为思量,执受即是第八识,以其能执持根器种子,领以为境,令生觉受。

注二 六根中性为心,恒审思量为意,了别诸法为识。

注三 见八万劫中众生,生灭灭生,循环不失,故以为常。

四者、是人既尽想元,生理更无流止运转,生灭想心,今已永灭。理中自然成不生灭。因心所度,计以为常。

四者,是人既尽想元〈注一〉,生理更无流止运转生灭〈注二〉,想心今已永灭,理中自然成不生灭,因心所度,计以为常。

注一 此时根本想阴已尽,根本想阴,即是第八识中动相。

注二 动相既销,露出行阴本元,名为生理,因不知其更有微细流

注,谬谓更无流止运转生灭。

由此计常,亡正遍知,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二外道,立圆常论。

因不达行阴唯心所现,故亡正知,行阴所覆,不见真心,故亡遍知,执此为常不信别有真常菩提,故堕落外道,此则名为第二外道立圆常论。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自他中起计度者,是人坠入四颠倒见,一分无常,一分常论。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注〉,魔得不到机会,穷尽众生十二类之深本,深本既现,而乃观彼幽而不显,清而不浊,常时清扰,为诸动之根元,自他身心皆依之而建立,於是於自他法中,起诸妄计,此人即堕入四种颠倒见中,一分无常,一分常义。

注 定力益深,坚而且凝,邪求不作,故魔得不到机会。

一者、是人观妙明心遍十方界,湛然以为究竟神我。从是则计我遍十方,凝明不动。一切众生,于我心中自生自死。则我心性名之为常。彼生灭者,真无常性。

一者,是人观妙明心〈注一〉,遍十方界,湛然〈注二〉以为究竟神我〈注三〉,从是则计我遍十方,凝明不动〈注四〉,一切众生,皆在我心中,自生自死,於是计为无常,而我凝明不动之心性,则计为常。

注一 不知常扰,为诸动元,正是根本行阴,谬谓妙明真心,不出乎此,故依此观妙明心,久久观成,见此心遍十方界。

注二 见此心清扰不觉,妄谓湛然。

注三 自计最胜日究竟,此即外道所计二十五谛中最後一谛,彼谓从冥生觉大,觉大生我心,我心生五微,五微生五大,五大生十一根,最後立一神我,谬计冥性为能生,中间二十三法为所生,神我为能受用,中间二十三法为所受用,如彼论云:神我有知,能思虑故。我以思为性,受用大等二十三法。此是以第八识中,所含七识种子为神我也。

注四 以我遍十方,凝明不动,故湛然以为真常。

二者、是人不观其心,遍观十方恒沙国土。见劫坏处,名为究竟无常种性。劫不坏处,名究竟常。

二者,是人不观其心,遍观十方恒沙国土,见劫坏处,名为究竟无常种性。劫不坏处,名究竟常。

解 须知界性无二,成坏随缘,若因有坏而执无常,则菩萨灰严土之心。若因不坏而执为真常,则凡夫增变世之志。邪见误人,不可不知。

三者、是人别观我心,精细微密,犹如微尘。流转十方,性无移改。能令此身即生即灭。其不坏性,名我性常。一切死生从我流出名无常性。

三者,是人别观我心,精细微密〈注一〉,犹如微尘,依此运用,起惑造业,流转十方,性无移改,能令此身,即生即灭〈注二〉,其不坏性,名我性常,一切死生,从我流出,名无常性。

注一 言精细微密,即指根本行阴,是七识种,故日精;藏於八识,故曰细;若有若无,故曰微;粗心不见,故曰密。此即前文所谓幽隐妄想。

注二 虽性无移改,而业运常迁,能令此身,刹那变坏,故云即生即灭。

四者、是人知想阴尽,见行阴流。行阴常流,计为常性。色受想等,今已灭尽,名为无常。

四者,是人知想阴尽,见行阴常流,行阴常流不断,故计为常性。色受想等,现已灭尽,故计为无常。

由此计度一分无常一分常故,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三外道一分常论。

由此计度,一分无常,一分常故,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此则名为第三外道一分常论。

解 按大智度论说“诸法不应执常,常即无罪无福,无所伤杀,亦无施命,无缚无解,则无涅槃。若执无常,即是断灭,亦无罪福,亦无增损功业因缘,果报亦失,是皆足以惑菩提性。”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分位中生计度者,是人坠入四有边论。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观彼幽清常扰动元,於时分方位中,起诸妄计,是人即坠入四有边论。

一者、是人心计生元,流用不息。计过未者,名为有边。计相续心,名为无边。

欲穷行阴,穷至初生心相,遂计为生灭之元,自此以来,直至一报终尽,中间迁流之用,曾不停息,生前尽後,曾不见迁流之用,不知此是自己心力不及,遂计过去未来无相续之用者,名为有边,现在有相续之心,名为无边,盖欲令人舍过未有边之心,前因後果,一并拨无。取现在无边之心,果非酬因,因不招果,依此论者,将必舍因缘而堕自然之计。

二者、是人观八万劫,则见众生。八万劫前,寂无闻见。无闻见处,名为无边。有众生处,名为有边。

二者,是人观八万劫,观彼以为生灭之元,自此则见众生生灭灭生,至八万劫前,则寂无闻见,遂以为无边之性,又见有众生处,生灭灭生,不知惟是众生业缘,虚妄现起,遂名其为有边之性,此欲令人舍现前有边之性,离於生灭,取劫前无边之性,证於真常,依此论者,将必怖生死而入断灭之见。

三者、是人计我遍知,得无边性。彼一切人现我知中。我曾不知彼之知性。名彼不得无边之心。但有边性。

三者,是人自觉心量遍於一切,遂谬称我得无边之性,又见彼一切人,现於我知之中,我惟知其死此生彼,各有方位,曾不能知彼无方位之知性,故名彼不得无边之心,但有边性。且亲见其死此生彼,各有方位,其为有边可匆。

四者、是人穷行阴空。以其所见心路筹度一切众生一身之中,计其咸皆半生半灭。明其世界一切所有,一半有边,一半无边。

四者,是人穷行阴空〈注一〉,以其所见,心路筹度〈注二〉,一切众生,一身之中,计其咸皆半生半灭〈注三〉,明其世界,一切所有,一半有边,一半无边。

注一 想阴既尽,觉行阴流,以三昧力,穷之欲空。

注二 用妄想心路筹度。

注三 正在三昧时,觉行阴灭;出离三昧时,觉行阴生。於是谬谓众生身中,咸皆半生半灭。

由此计度有边无边,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四外道,立有边论。

因此计度有边无边,堕落在外道中〈注一〉,述惑了菩提性〈注二〉。这就名为第四种外道,立有边论。

注一 这种说法正同於印度外道,数论师的说法。

注二 菩提是以中道为体,边则非中,故迷惑了菩提性。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知见中生计度者,是人坠入四种颠倒,不死矫乱,遍计虚论。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得不到机会,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之根元,於知见中〈注一〉,生计度者,是人坠人四种颠倒不死矫乱〈注二〉遍计虚论〈注三〉。

注一 行阴既为诸动根元,而诸动中,随时随地;所知所见不同,由此计度,就坠入四种颠倒见中。

注二 据毗婆沙论说“外道计天常住,名为不死。计不乱答,得生彼天。若实不知而辄答者;恐成矫乱,故有问时,答言秘密言词,不应皆说,或不定答,佛法诃云:此真矫乱。”

注三 灌顶大师疏云“邪分别性,故名遍计。都无实义,故名虚论。”

一者、是人观变化元。见迁流处,名之为变。见相续处,名之为恒。见所见处,名之为生。不见见处,名之为灭。相续之因,性不断处,名之为增。正相续中,中所离处,名之为减。各各生处,名之为有。互互亡处,名之为无。以理都观,用心别见。有求法人,来问其义。答言:我今亦生亦灭。亦有亦无。亦增亦减。于一切时皆乱其语。令彼前人遗失章句。

一者,是人想阴既尽,行阴披露,进观行阴为变化之元,既为变化之元,其体即是迁流,有迁流即有变更,故即名之为变。虽有变更,而却前後相续,有相续则无断绝,故见相续处,即名之为恒。此变与恒对也。於八万劫内,能见所见之处,似有众生生,故名之为生。八万劫外,不见所见之处,似是众生灭,故名之为灭。此生灭对也。有众生即有生灭,此又於众生生灭中,别起中间有因之计,如前阴之行阴已灭,後阴之行阴未生,中间必有相续之因,相续之因即中阴身,其体即是识阴,因不知行阴之外,别有识阴,但见其性不断处,似多出一法,故名之为增。正相续中,即中阴相续之中,亦有微细行阴,然是人心粗不见,但见其中所离之处,似少一行,故名之为减。此增减相对也。各各生处,有众生即有差别,众生差别中,各有生处之计,如人还生人,鸟还生鸟,一类一类各有相生之处,虽各各相生,其间亦有改形易报,因是人不知,妄谓各类定有生处,即以此义名之为有。又加人不生鸟,鸟不生人;虽人不生鸟,而人中亦有鸟性,鸟不生人,而鸟中亦有人性,以是人不知,妄谓此定是互亡,以此之故,名之为无。此有无对也。初对犹是以行阴之理,总相观察,故说以理都观,若不遍执,即成正见,以於迁变处见恒常之性,恒常处而见迁变之相故,後三对乃是用妄想心,各别异见,若更偏执,则展转支离,以於正见中而生邪见,邪见中仍生遍执之见故,有求法人者,欲求佛法以修三摩人也,来问其义者,问其所证之义,答以各别异见,恐堕偏执,故言亦生亦灭等,盖亦者持疑两可,意显不堕偏执,不知中无主宰,正堕矫乱论议,不言亦变亦恒者,以别代总故,又四对中初对犹为近理,而反遗之,正见其中无主,於一切时,皆乱其语,故以持疑两可之言,答现前来问之人,答言者既惟蒙混,听者意自含糊,过耳成空,岂有章句可忆,故曰遗失,又遗失章句者,不惟遗失现闻,从前所习章句,亦皆遗失,是不惟无益,而反有损。

二者、是人谛观其心,互互无处,因无得证。有人来问,唯答一字,但言其无。除无之余,无所言说。

二者,是人於诸类众生中,谛观其行阴之心,互互无处〈注一〉,因无得证〈注二〉,有人来问,唯答一字〈注三〉,但言其无,除无之馀,无所言说〈注四〉。

注一 但见人不生鸟,鸟不生人,遂於互互无处,谬谓自心无异类性。

注二 且自谓因无得证,当知此所谓证者,是非理谬证,非入理实证也。

注三 有人来问,唯答一字,是因怕招问难,不敢多说故,又欲欺人以秘密言词,不应多说故。

注四 但言其无者,即就其自所谬见,含糊而答,也不言因何说无,无是何义?正见其为矫强混乱之语。

三者、是人谛观其心,各各有处,因有得证。有人来问,唯答一字,但言其是。除是之余,无所言说。

三者,是人谛观其心,各各有处〈注一〉,因有得证〈注二〉,有人来问,唯答一字,但言其是,除是之馀,无所言说〈注二〉。

注一 但见鸟还生鸟,人还生人,遂於各各有处,谬谓自心中有自类性。

注二 自谓因有得证,其实亦谬证非实证也。

注三 既言各各有性。则人自是人,鸟自是鸟,但又不敢明明说出,是为何义,因何说是?故除是之馀,无所言说,益见其矫乱论议。

四者、是人有无俱见,其境枝故,其心亦乱。有人来问,答言:亦有即是亦无,亦无之中,不是亦有,一切矫乱,无容穷诘。

四者,是人有无俱见〈注一〉,其境枝故〈注二〉,其心亦乱,有人来问,答言:亦有即是亦无,亦无之中,不是亦有〈注三〉,一切矫乱,无容穷诘。

注一 如诸类生中,见其改形易报,如人变为鸟,鸟转为人等,人变为鸟,则人中无人性,有鸟性,鸟转为人,则鸟中无鸟性,有人性,由是於一一类中,有无俱见。

注二 如一本岐而为二枝。

注三 不敢定执为有,以有无义故,不敢定孰为无,以有有义故,因不知转变随缘,故强以一体答也,设有难言,以何义故?而说有即是无,将必答言,亦无即是亦有,设又难言,云何无不是有?将必答言,亦有之中,不是亦无,总之,一切矫乱,无理可据,无义可凭,故无容穷诘。

由此计度,矫乱虚无,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五外道。四颠倒性,不死矫乱,遍计虚论。

由此计度,矫乱虚无,堕落外道,迷惑菩提性〈注一〉,这就名为第五外道四颠倒性,不死矫乔〈注二〉,遍计虚论。

注一 不知如来藏心,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离即离非,是即非即,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此既异彼,故迷惑菩提性。

注二 迷正知见,立邪知见,计生不死之天,答语无定,故为不死矫乱。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无尽流生计度者,是人坠入死后有相发心颠倒。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注一〉元,於无尽流,生计度者〈注二〉,是人即坠入死後有相〈注三〉,发心颠倒。

注一 常扰则迁流无尽。

注二 计此迁流为诸动之元,将来能生诸动,既将来能生诸动,则现前已灭者,将来必生,故坠入死後有相。

注三 由於死後有相,转计烦恼菩提,二性俱常,迷唯识转染成净之正论,违起信不变随缘之妙旨,故发心颠倒。

或自固身,云色是我。或见我圆,遍国土,云我有色。或彼前缘随我回复,云色属我。或复我依行中相续,云我在色。皆计度言死后有相。如是循环,有十六相。从此或计毕竟烦恼,毕竟菩提,两性并驱,各不相触。

或见行阴无尽而身有尽,故存想保爱,而欲坚固其身,有身必有色,於是依色立我,故云色是我。或计我圆含遍国土,此是妄计我性广大,非实悟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无我则色无由立,故云我有色,或彼前缘〈注一〉,随我回转往复,运用使作,色虽非我,而为我所用,故云色属我。或复我依行中〈注二〉相续,行阴托於色而显,故言我在色。这都是计度言死後有相,又行阴常流,为诸动之元,将来必生诸动,故计其四我,皆应死後有相,如是循环有十六相〈注三〉,从此或计毕竟烦恼,毕竟菩提〈注四〉两性并驱,各不相触。

注一 前缘即是尘境,妄计随我回转往复,运用使作,非实能转物同佛,於色自在。

注二 此中所计之我,即以行阴为体,以相续为相,却依於色阴。

注三 对色计此四我,皆应死後有相,对受想行识亦然,故此循环有十六相。

注四 我有善恶二性,恶则烦恼性,善则菩提性,我既死後有相,则烦恼性毕竟仍是烦恼,菩提性毕竟仍是菩提,烦恼性日进於恶,菩提性日进於善,故两性并驱,各不相触,恶性圆满,自然堕狱。善性圆满,自然成佛。彼此互不相妨,依此计则恶性终不能尽,善性终不能纯。

由此计度死后有故,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六外道,立五阴中死后有相,心颠倒论。

由此计度,死後有故,堕落外道〈注一〉,惑菩提性〈注二〉,此就名为第六外道,立五阴中死後有相心颠倒论〈注三〉。

注一 计死後有,即堕边见之中,常见一分,故云堕落外道。

注二 计善恶二性各常,不信转染成净,故惑菩提性。

注三 能对我相,体是行阴,并所对前三後一,皆言後有,故说立五阴中死後有相,又行阴为能有,以其性常扰动,是动本元,四阴为所有,依於行阴相续生故,能所合论,总言死後有相,岂知五阴不实,犹若空华,言华灭空,已是颠倒,况计更生,颠倒尤甚。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先除灭色受想中,生计度者,是人坠入死后无相,发心颠倒。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注一〉,於已除灭之前三阴中,生计度想〈注二〉,是人堕入死後无相,发心颠倒〈注三〉。

注一 乱动本元即是行阴。

注二 计前之三阴先有而今已灭无,例知行阴现有,将来亦应灭无。

注三 由於死後无相,转计一切皆空,立外道毁常为断之妄论,违佛教修因证果之诚言。

见其色灭形无所因。观其想灭,心无所系。知其受灭,无复连缀。阴性销散,纵有生理,而无受想,与草木同。此质现前犹不可得。死后云何更有诸相。因之勘校死后相无。如是循环,有八无相。从此或计涅槃因果,一切皆空。徒有名字,究竟断灭。

见其色灭则形所因,观其想灭则心无所系,知其受灭则身心无复连缀,纵有能生之理〈注一〉,而无受想〈注二〉,则与草木同此质〈注三〉,现前犹不可得,死後云何更有诸相?因此勘校,死後相无,如是循环有八无相〈注四〉,从此或计涅槃因果,一切皆空,徒有名字,究竟断灭〈注五〉。

注一 能生之理即行阴。

注二 所生者唯馀识阴,然识阴假受想为用,既无受想,则识阴亦与草木同体。

注三 不惟指色质,并指五阴和合而成之幻质。

注四 前三阴已灭无相,後一阴无用无相,此四阴生前死后,理合有八,但辨其四阴俱无,则现前行阴,无所依托,不待言而自无。

注五 从此计涅槃因果,一切皆空,徒有名字,故究竟断灭。

由此计度死后无故,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七外道,立五阴中死后无相,心颠倒论。

由此计度,死後无故,堕落外道〈注一〉,惑菩提性。此就名为第七外道立五阴中死後无相〈注二〉心颠倒论〈注三〉。

注一 堕落边见中断见一分,故堕落外道。

注二 色受想灭,识阴无用,纵有行阴,无所依托,不久自尽。前三阴见无,识阴比无,行阴待无,故五阴皆无。

注三 世相常住,物皆无迁,离相求常,即物说迁,已为颠倒,况计断灭,颠倒太甚,可谓邪见覆心。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行存中,兼受想灭,双计有无,自体相破,是人坠入死后俱非,起颠倒论。

又在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於行存中〈注一〉,兼受想灭,双计有无〈注二〉,自体相破〈注三〉,是人坠入死後俱非,起颠倒论。

注一 行阴未破,现仍存在。

注二 据楞严正脉说“於行存中,见行阴未灭,区宇宛在也。兼受想灭者,见前三已灭,当体全空也。双计有无者,於存计有,於灭计无也。”又楞严经指掌说较为恰当,指掌说“於已灭色受想中,计先有今无,於现存行阴中,计今有先无,正以先有者今无,例知今有者先时亦必是无,是则四阴中各具有无二义,故双计也。”

注三 据楞严指掌说“已灭之前三,与现存之行阴,各有自体相破之义,如已灭之前三,既各俱有无,若以自体之有,破自体之无,则无非真无,以有有义故,若以自体之无,破自体之有,则有非真有,以有无义故,已灭三阴既尔,现存行阴亦然,现在既尔,当来亦然,故日:是人坠入死後俱非。”

色受想中,见有非有。行迁流内,观无不无。如是循环,穷尽阴界,八俱非相。随得一缘,皆言死后有相无相。又计诸行性迁讹故,心发通悟。有无俱非,虚实失措。

色受想中,见有非有,因色受想现在虽无,将来必有,而亦非有。行阴现在迁流于内是有,将来必无。虽将来必无,而亦不是无。如此则从有而无者,无已还有;从无而有者,有已还无。故循环往复,穷尽阴界,有无无有,从色阴而至行阴,从生前而至死後,生前四阴,已有四个俱非,死後四阴,还有四个俱非,故成为八。於四阴中,随得一阴为所缘时,都言死後有相无相,又计诸行之性迁变,就悟到一切有为法都是如此,从有至无,从无至有,彼此混淆,有既非有,无亦作无。故有人问:谁是谁非,谁虚谁实?都无法答覆。

由此计度死后俱非,后际昏瞢无可道故,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八外道,立五阴中死后俱非,心颠倒论。

由此计度,死後皆非,後际(即将来)昏懵〈注一〉,无理可说,无言可道,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注二〉。此就名为第八外道立五阴中,死後俱非,心颠倒论〈注三〉。

注一 有无不辨故为昏,虚实失措故为懵。

注二 菩提之性,不堕有无,不离有无,今既有无俱非,故惑菩提性。

注三 立五阴中,死後俱非,不知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今既有无俱非,违佛正论,故为颠倒谬论。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后后无生计度者,是人坠入七断灭论。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於後後无〈注一〉,起计度者,是人坠入七断灭论〈注二〉。

注一 常扰则念念迁流,计此报断,再报还断,乃至後之又後,毕竟有尽。

注二 按清凉国师疏钞合而为三,“一,执我有色,粗四大所造为性,死後断灭,见身死後有而无故。二,我欲界天死後断灭。三,色空天死後断灭。初该狱鬼人畜为四。二,即欲天。三,即色空二天。三天合四趣为七。皆断灭故名七断灭论。”

或计身灭。或欲尽灭。或苦尽灭。或极乐灭。或极舍灭。如是循环,穷尽七际,现前销灭,灭已无复。

或妄计狱鬼人畜,依身而住,身死则灭。或计六欲天以欲为生因,欲尽则灭。或计初禅以厌苦为生因,苦尽则灭。或妄计二禅以欣乐为生因,极乐则灭。或妄计三禅以极乐为报形,极舍则灭。如是等循环穷尽七际〈注一〉,现报已灭,灭已则转受他报,无复更有此报,是此报则成断灭〈注二〉。

注一 穷尽七趣边际。

注二 阿含经说“有沙门婆罗门,於末劫中,起断灭论,或计我身从因缘生,必归磨灭。或计我於欲天断灭。或计我於色天断灭。或计我於无色空处断。或计我於识处断。不用处断。非想处断。”与本经稍有不同。

由此计度死后断灭,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九外道,立五阴中死后断灭,心颠倒论。

由此计度,死後断灭,堕落外道〈注一〉,惑菩提性〈注二〉。这就名为第九外道立五阴中死後断灭心颠倒论〈注三〉。

注一 现报已尽,将来转受他报,不复再受此报,遂於此报生断灭想,如末伽梨等,即同此见。

注二 穷尽七际,毕竟断灭,不复见有成菩提者,故惑菩提性。

注三 自性本来无定,随业缘转,人固可以为天,天亦可以为人,他趣亦然,若执一报即断,已为颠倒,况惑菩提性,毕竟无有,岂不荒谬之极。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后后有生计度者,是人坠入五涅槃论。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於後後有,生计度者〈注一〉,是人坠入五涅槃论〈注二〉。

注一 上文以念念迁流,迁流则不住,不住定有灭,故於後後无而生计度。此以念念相续,相续则不断,不断则一定是有,故於後後有而生计度。谓此报即有,再报还有,乃至後之又後,毕竟常住。

注二 五涅槃论按清凉疏钞说“一见现在受若天若人诸五欲乐,便谓涅槃,二厌五欲故,现住初禅以为涅槃。三厌寻伺故,现住二禅以为涅槃。四厌诸寻伺喜故,现住三禅以为涅槃。五厌喜乐乃至出入息,现住四禅以为涅槃。”论量此义,故云五涅槃论。

或以欲界为正转依,观见圆明生爱慕故。或以初禅,性无忧故。或以二禅,心无苦故,或以三禅,极悦随故。或以四禅,苦乐二亡,不受轮回生灭性故。迷有漏天,作无为解。五处安隐为胜净依。如是循环,五处究竟。

或以欲界为正转依〈注一〉,观见圆明〈注二〉,生爱慕心,或以初禅性无忧故〈注三〉,或以二禅心无苦故〈注四〉,或以三禅极悦随故〈注五〉,或以四禅,苦乐二亡不受轮回生灭性故〈注六〉,迷有漏天,作无为解,以五处为安隐之乡,乃最胜清净者之所依住〈注七〉,如是由劣向胜,生灭不停,如是循环由欲天以至四禅,各计最胜,名为五处究竟〈注八〉。

注一 见四趣苦及欲天乐,遂计转四趣而依欲天,即是转生死而依涅槃,不复更转,纵再有所转,而此性不坏,故名为正。

注二 见四王天邻於日月,忉利天超日月明,夜摩自有光明,兜率上升精微,化乐生越化地,他化出超化无化境,可知其光明益圆,尚未知其未超欲界,乐是苦因,拟之上界,光若萤火,使尔观见生爱,羡慕无已,而计为正转依。

注三 见欲界苦,深以为忧,遂计初禅以为涅槃,以何义而作此计?以无忧故,不知初禅未出觉观,犹带忧悬,以为无忧,故计为涅槃。

注四 见初禅忧悬,犹有觉观之苦,故计二禅以为涅槃,其实二禅无苦者,不过对有说无,并非真无苦,因以为无苦,故计为涅槃。

注五 见二禅待苦为乐,其乐未极,遂计三禅以为涅槃,何义作如是计?极悦随故,少净天具大随顺,是随而未悦,无量净身心安隐,是悦而未极,遍净天得无量乐,乃极欢悦,极随顺,不知此但有为,便谓极乐,以极乐故,名为涅槃。

注六 见三禅乐非常住,久必坏生,遂计四禅以为涅槃,四禅苦乐二亡,一切世间诸苦乐境所不能动,不受轮回生灭性,以有苦有乐,即有欣厌,有欣厌即有轮回生灭,今既苦乐二亡,欣厌不生,以为此即是不受轮回生灭之常住真性。不知但是有所得心,功用纯熟,正在生灭,便谓不受轮回,计为涅槃。

注七 以五处为安隐之乡,乃最胜清净者之所依住,此不唯计五处为有馀无馀,亦且计自己为罗汉为菩萨为如来。

注八 由劣向胜,生灭不停,有循环之义,自欲天以至四禅,各计最胜,名为五处究竟。

由此计度五现涅槃,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十外道,立五阴中五现涅槃,心颠倒论。

由此计度,五时各现涅槃,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注一〉,这就名为第十外道立五阴中五现涅槃〈注二〉,心颠倒论。

注一 既以妄为真,必以真为妄,故惑菩提性。

注二 依行阴迁流,行阴既常,其他四阴亦然,已灭者自应还生,未灭者自应常住,遂计五阴性常,即涅槃性。但随五时显现,各就现前,说为最胜。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狂解,皆是行阴用心交互,故现斯悟。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现前,以迷为解,自言登圣。大妄语成,堕无间狱。

阿难!如此十种禅那狂解,都是行阴用心交互〈注一〉,故现此邪悟,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现前,以迷为解,自言登圣〈注二〉,大妄语成,堕无间狱。

注一 行阴未破之间,妄念正念,间杂而起,故说用心交互。

注二 既以迷为解,必自言登圣。

汝等必须将如来语,于我灭后,传示末法。遍令众生觉了斯义。无令心魔自起深孽。保持覆护,销息邪见。教其身心,开觉真义。于无上道不遭枝歧。勿令心祈得少为足。作大觉王清净标指。

你们必须将如来的话语,在我灭後,传示于末法时期,遍令众生,觉了前文所说的十种邪解的道理,不要让心魔〈注一〉,自造深孽〈注二〉,保持覆护,消灭邪见,教其身心,开觉海常住之真义,於无上觉道,不要发生枝歧,不要因心中祈求速证,以致得少为足,作大觉王的清净标指〈注三〉。

注一 心魔即是自心中所生邪见。

注二 深孽即是造地狱的因。

注三 清净即是扫清魔外,净治修途。标指即是标榜人天,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行阴尽者。诸世间性,幽清扰动同分生机,倏然隳裂,沈细纲纽。补特伽罗,酬业深脉,感应悬绝。于涅槃天将大明悟。如鸡后鸣,瞻顾东方,已有精色。六根虚静,无复驰逸。内外湛明,入无所入。深达十方十二种类,受命元由。观由执元,诸类不召。于十方界,已获其同。精色不沈发现幽秘。此则名为识阴区宇。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行阴尽后,诸世间性〈注一〉,幽清扰动〈注二〉,同分生机,倏然隳裂〈注三〉,沉细纲纽,补特伽罗〈注四〉,酬业深脉〈注五〉,感应悬绝〈注六〉,於涅槃天,将大明悟,如鸡後鸣,瞻顾东方,已有精色〈注七〉,六根虚静,无复驰逸〈注八〉,内外湛明,入无所入〈注九〉,深达十方,十二种类,受命元由,观由执元,诸类不召〈注十〉,於十方界,已获其同〈注十一〉,精色不沉,发现幽秘〈注十二〉,此则名为识阴区宇。

注一 世间性即枝末行阴,凡世间有为之法,皆依行阴迁流,故行阴即世间中性。

注二 此即根本行阴,深隐赖耶故日幽,离於想阴故日清,微细流动故曰扰,生灭不停故曰动,其体即阿赖耶中七识种子。

注三 一切枝末行阴,皆依此起,行阴既尽,则诸世间性,及幽清扰动之同分生机,皆忽然隳裂破坏,则是本末俱尽。

注四 沉细纲钮,指第八识,亲依无明曰沉,凡小不见曰细,为六性之总纲,是结解之元日纽,受生时先来补特伽罗,谓中阴身数取趣也。

注五 深脉即命根,业未尽脉不断。

注六 行阴既销,业不成感,空存八识,而用无所应,故感应悬绝。

注七 涅槃性天,为五阴所覆,昏如长夜,前三阴尽,未见精色,此行阴尽,瞻顾东方,已有精明之色,识阴已露,妙性将现。

注八 六根虚静,总括四阴尽相而言,以受阴尽故虚,无领纳故。想阴尽故静,离分别故。行阴尽故无复驰逸,绝迁流故。

注九 内之六性,既已湛然明净,况乎色阴先尽,外之六尘,岂更昏扰,如此则内根外境,同归湛明之一体,内外相尽,故入无所入。

注十 此时十二入,皆无所入之相,惟显有八识为诸类众生之命根,故言深达十方十二类众生受命元由,此时行阴已尽,果报不牵,故诸类不召,以无行则无业故。

注十一 因诸类果报,不能召牵,唯见十方世界,同一识性,故言於十方界,已获其同。

注十二 识精元明,常得现前,如东方之精色,不复更沉,此时已能少见佛性,故日幽日秘。

更多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一(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文对照)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