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许多天才的艺术创造,无与伦比的艺术技巧,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能深深打动人的心灵、触动人的情感。通过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艺术作品,我们可以形象地看到当时的历史事件、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不同人群的生活习俗,以及他们的思想与感情、艺术创作方式、艺术特点和艺术成就。
今天起,我们将带你走近非遗文化,给你的心灵带来一场精美盛宴。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定州秧歌
定州秧歌戏
定州秧歌是土生土长的地方戏,又名“定县秧歌”“大秧歌”“稻秧歌”,是流行于华北平原中西部一个古老戏曲剧种,因发源地在河北定州而得名。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据定州市志记载,公元1093年(哲宗元八年)宋代文学家苏轼谪知定州时,发现城北黑龙泉一带东坂、西坂、南宋、苏泉等村,大都种植水稻,农民插秧时随口哼了一种小调“蚊子哇咬蚂蟥钻,挠畦苦哇插秧难”,精通音律的苏东坡,将词曲稍加整理,定名为“稻秧歌”教人们传唱。“水上白鹤惊飞处,稻禾千里尽秧歌”的词句,描述当年秧歌在定州的普及程度。
定州秧歌戏的唱腔独特,地域特点浓厚,与河北省其它剧种如梆子、老调、丝弦、哈哈腔等剧种风格迥异,是我国戏曲百花园中一个独特的音乐基因。其剧目内容多来自老百姓日常生活,是当时农村日常生活的缩影。
定州秧歌以唱见长,善于叙事,剧目内容以反映民间生活为主。代表剧目有《安安送米》、《杨二舍化缘》、《三拜花堂》、《老少 *** 》、《借女吊孝》等。传统剧目遗产丰富,不仅保存了大量历史词汇,还涉及到农村日常生活中的许多民俗事项,对研究中国民俗和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价值。
在2019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活动中,我市兴定秧歌剧团的折子戏《三进士》作为河北省折子戏代表受邀赴江苏昆山参演。庄重大气的装扮,到位的动作、表情赢得现场千余名观众的阵阵喝彩。整台演出,表演间流露出粗犷朴实的民间韵味,充溢着浓郁的定州地方色彩,进一步提升了定州秧歌戏的影响力和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