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上海又有一项医改举措成为全国医改服务标杆示范。
近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体制改革司、宣传司指导,《中国卫生》杂志社、健康报社主办的2022年度“推进医改服务百姓健康十大新举措、十大新闻人物”中,“‘沪惠保’护航健康保障,多方协力为群众再减负”榜上有名。此前,“‘沪惠保’为上海参保人再增加一份高额普惠保障”荣膺第五届上海医改十大创新举措获奖项目。
“沪惠保”作为基本医保的有效补充,在上海市民中形成广泛认可,社会关注度很高。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闻大翔介绍:2021年第一版“沪惠保”推出后,投保人数达739万人,保费收入8.5亿元,累计赔付7.9亿元。2022年“沪惠保”增加“新市民版”,投保人数达653万人,其中八成是连续投保。“沪惠保”以参保人数多、覆盖面广“胜出”,深究原因,与上海市民健康素养认知不断提升、科普知识持续更新密不可分。
将防疫习惯转化为“入法”的健康行为
不随地吐痰、出门戴口罩、日常勤洗手……三年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成为上海市民培养健康习惯、健康素养跃升的好时机。如何为2400万市民穿上一件无形的“防护服”?2020年年中,《上海市民健康公约》正式出台,内容包括“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等“八不十提倡”,以此为市民健康行为立下标杆。
将防疫经验转化成为上海市民健康生活行为习惯。2021年上海再度创新,首次在全国率先开展健康生活新风尚推选,凝练出时尚、专业、有趣又朗朗上口的健康金句。这其中,“请吃饭不如请出汗 ”、“存钱更要存肌肉”、“公筷公勺、健康食尚”等金句已在市民间广泛传播,喜闻乐见、口口相传中传递了健康理念,形成了具有引导意义的健康生活启示录,进一步凝练出上海作为全球健康城市典范先进的健康文化。
健康行为入法,2020年11月1日起,上海正式实施《上海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条例》。《条例》明确:依法防控、人人有责。这其中包括加强自我健康管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勤洗手、分餐、使用公筷公勺;进入机场、火车站、公交、地铁等公共场所按要求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健康行为被首次写入上海地方性法规,意味着公共场所市民自觉的健康行为不仅是文明习惯,也是应恪守的法定义务。
构筑2400万市民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上海市卫健委官微牵头110余家医疗卫生机构组成新媒体矩阵,包括中山医院樊嘉院士、葛均波院士录制系列科普视频,华山医院张文宏教授开展线上科普,市精神卫生中心推出“疫情防控市民心理疏导18问”等,各种全媒体平台推送科普,累计浏览量数十亿人次,助力形成全社会广泛的健康共识。
专家领衔400家公立医院搭建科普主阵地
提升2400万市民健康素养,上海医疗机构专家科普团队成为“实力担当”。就在去年,全市医疗机构加快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34家市级医院全部成立健康促进委员会,400多家公立医疗机构(含区属三级、二级、一级医疗机构)基本实现健康促进委员会建设全覆盖。
各家医疗机构纷纷将科普工作制度化。市六医院在全市率先成立健康促进委员会,引导更多医生成为医学科普、健康教育的实践者,借助患者满意度“金标准”,将健康宣教纳入测评体系,探索构建科学有效的健康科普量化考核机制。市一医院则建立以院长为主任委员的独立建制的健康促进管理办公室,聚焦特色技术、首创首例,打造“科普金稿”等一批健康科普亮点品牌。
传播科普,专家先行。在人才队伍方面,上海率先于全国推出有财政经费支持的健康科普人才能力提升专项,首轮提升专项名单里,包括周行涛、崔松、程蕾蕾、邹世恩、孙晓冬、赵静等19位擅长科普的知名医生脱颖而出。科普工作正式纳入医务人员职称晋升考核内容。
就在去年,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市卫生健康委组织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在全国推出首个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健康科普影响力指数排行榜,进一步发挥科普硬核作用,提升市民健康满意度和获得感。
市健康促进中心党委书记唐文娟表示,今后将通过健康促进融媒体中心建设,打造健康科普“中央厨房”,进一步提升健康科普影响力、传播力、创造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健康科普与健康促进“上海模式”,不断增强市民的健康获得感。
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市卫生健康委健康促进处处长王彤表示,上海还将不断创新健康科普模式,强化健康科普资源优质供给,凝聚全社会共同力量,创造高品质健康生活,人人参与、人人行动、人人受益,不断完善公共卫生群防群控机制,持续提升市民健康素养水平和城市软实力。
题图来源:图虫 图片编辑:徐佳敏
来源:作者:顾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