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大部分人煎服中药都会遵照医嘱一天两次,也有许多人怕浪费,一副中药会煎煮三次而分次服用。那这到底有没有标准?听听张锡纯是如何看这件事的。
张锡纯说,富贵的家庭煎服中药,很多都不煮第二次,大概是认为第二次煮药的药效会差很多,为了方便或更好的治病。但孰不知煎煮第二次是非常有必要的。
张锡纯记载说,慎柔和尚治疗阴虚劳热之证,专门使用第二次煎出的药汁。其中的道理就在于第二次煎煮出的药汁性味较淡,最能善于滋养脾阴。《黄帝内经》就曾说过,性味淡者归于脾胃,六气辛、甘、酸、苦、咸、淡之药最能入脾胃。甘淡之味的药可以滋养脾胃,这个道理就是从这里延申出来的。但是为什么是这样,很多人却不知道。
徐灵胎说过,五行对应五味,水是滋润且向下的,润下而作咸味;火是炎热且向上的,炎上而作苦味;木是弯曲或笔直的,曲直作酸;金是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的,从革而作辛味。这四个都是说的其事物本身的味道(性味)。而对于土来说,指的是土有种种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引申为具有生长、承载、收纳作用的事物,而收获的农作物味为甘,所以土本来是没有味道的,借收获农作物而作为甘味。无味就是淡,而脾胃在五行中属土,所以一切味淡之物,都更易入脾。
而“”治阴虚专责于脾”这句话许多人都不明白其中的道理。陈修园曾说,脾在六经中属太阴,足太阴脾经,为少阴、厥阴之长,所以治阴虚疾患,应当以滋养脾胃之阴为主,脾胃之阴足了,自然能灌溉其他脏腑。
现代研究表明,中药第一次煎煮只能煎出60%左右的有效成分,而第二次煎煮无疑是加大了有效成分的析出,从而提高疗效。所以中药煎服两次是有科学道理的,不能为了方便而煎煮一次,这样的话既浪费了药材,同时又延缓了疾病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