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b站古风bgm,b站古风常用bgm纯音乐,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b站古风bgm,b站古风常用bgm纯音乐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b站古风bgm,b站古风常用bgm纯音乐

“不怕国乐太高深,就怕你没听。”

高山流水觅知音,一曲琴音入我心

就让我们一起见证

国乐的春天

B站有一个很奇怪的账号,《古琴诊所》,

点进去还真有穿“白大褂”的古琴教师,

但最惹人注目的是一组组古风音乐mv。

其中一首叫《长安十二时辰幻想曲》。

六个人梳着唐代妆容,

或穿着唐代齐胸弹古琴、弹琵琶,

或穿着复原铠甲敲大鼓,

或身着蓝色圆领袍吹箫,

还有一个穿着粉色圆领袍的姑娘摇铃铛。

只待鼓声“咚”的一声响,铃铛一摇,

琵琶三两,所有人梦回长安。

于是有网友评论:“这是画中人在弹奏吗?”

“真的有一种韩熙载夜宴图的感觉”;

“李白如果看到这个,也许又会写出一首旷世佳作!”

就连马伯庸也说:“这个真好听,气场也足!”

这个“诊所”其实叫自得琴社,来自上海,

是国内最有特色的国乐乐队之一。

《长安幻世绘》

《梅花三弄》

然而有人说:“国乐变潮流真的好吗?”

“不太喜欢这样的,还是原汁原味的好......”

面对争议与质疑,总监唐彬说:

“如果一件乐器被改编一下就会破坏它的韵味,

那也太脆弱了,早就该被时代淘汰。

古琴传承千年,可别小瞧它的生命力。”

唐彬,是自得琴社的艺术总监,也是最“不务正业”的那个。

采访中他说:“做音乐其实我是业余的,我学的是广告。”于是琴社做视频的任务就落在他身上,录音、混音、摄影、剪辑和后期。

其实是他谦虚了。唐彬从高中开始自学古琴,后到上海随著名古琴演奏家龚一先生习琴,至今已经十五年。这还不止,光弹原声古琴不够过瘾,又给电古琴接上效果器,自度新曲或与手碟一起摇滚。

说是“不务正业”,其实最年轻有为。包括琴社里的其他成员。

白无瑕|自得琴社古琴老师,是唐彬的徒弟,受到龚一先生的点拨,弹琴十年,但她本科却是材料学,半路转历史系。但别她看经常穿宋褙子或唐齐胸,其实白老师是个二次元女孩。

蔡珊|琴社唯一一个专业对口的古琴老师,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古琴表演专业,师从李凤云老师,毕业后跟随龚一先生学琴,是琴社的教学担当,但在视频中却是经常弹古筝,琴筝两相宜。

叶力嘉|琴社对她的介绍是“一个纯洁到段子都听不懂的没故事的人”,但在视频中常常担任打击乐的角色,敲铃铛、颂钵,也是一个古琴老师,但却是在上海交大学营养学的。

陈曦|自得琴社的外援,上海音乐学院中国打击乐专业。在《长安十二时辰幻想曲》穿铠甲敲大鼓,在《醉醉渔,唱唱晚》里敲巫毒鼓,有时“偷懒”打瞌睡。

屠化冰|琴社的外援,是“业界知名的老艺术家了”。曾在王者荣耀一首主题曲里吹笛子,但他说这些年越来越喜欢箫,大概是因为箫很适合在安静的晚上抒发胸臆。

殷屹浩楠|被琴社称为“药房殷师傅”,主要源于浩楠老师中医大中药学的专业背景,而又偏偏天生指关节软和指甲硬度差,理论上不宜学琴,却倔强热爱,靠后天的击弦速度强化,变成一个古琴老师。还在视频里负责撸猫卖萌。

有粉丝留言:“这又是一个学医转行的吗?”

“毕竟是古琴诊所。”(自得琴社的二次元马甲)

是的,这座“诊所”里的成员年轻又执着,都是8090后,他们都喜欢国乐,爱玩,又喜欢改变。

唐彬说:“为了想让大家也听到好的音乐,我们就一块去做了这些,虽没有计划,做东西比较慢。但是我们自己喜欢的,我相信大家也都会喜欢的。”

《醉醉渔,唱唱晚》是唐彬根据古曲《醉渔唱晚》重新改编、作曲的一首民乐合奏小品。

他说起初是因为这首曲子弹得久了,就想换换口味,设想着把自己对这首曲子的“想象”变成现实。

开始曲速悠缓,古琴声代表黎明时分船摇晃时船舷碰撞的声音。古琴三千年历史,在过去是不作为合奏的乐器出现,只能独奏。声音小而低沉,像细长的水流,更适合弹给自己听。

但唐彬说:“现在有拾音及扩音技术,古琴也可以参与合奏。”

中间曲速忽快,古筝响亮,如海面上的“风浪暗涌”,代表的是天气;笛子是鱼,声音如“鳞耀鱼翔”;小打是喧闹声。

巫毒鼓是水波,像水面的漩涡潆洄声,“dong——”。这是非洲的乐器,用泥或陶做。最初非洲人用来装水,有一个人意外发现敲打它有“咚咚声”,慢慢就演变了乐器。

然后是画面设计。右二头上佩花的男子,没有乐器,时而抬手远望,时而作划船状,中途收网时力气太大,导致船摇晃得厉害,身体不由得随波晃动。

最后曲调又归于平缓,乃至渐渐落幕,“一个哈欠声”,一切沉入宁静的夜晚。

妆容与装束的设计也有要求。

《醉渔唱晚》是内敛的曲子,唐彬特别选择了宋代服饰,因为这个时代的服饰比较含蓄。女演奏者穿宋褙子或者交领半臂,头戴的络索是宋妇人最常见的头饰。

男演奏者穿圆领袍,足穿皂靴,头戴幞头,同时还要佩花。戴花是宋代特别的风俗,当时的男子都喜欢佩戴。宋徽宗每次出游回宫,也都是“御裹小帽,簪花,乘马”。

传统服饰与装束复原合作,包括装束也是有专业的人来给他们化妆,但不是完全复原。“因为完全复原脸太白了,与现代审美差异太大,是保留古人审美和气质的基础上做了一点当代人能接受的淡化。”

每一次穿汉服,画古代妆容,差不多要10个小时,加上拍摄与后期时间更长。所以唐彬说:“没有固定的时间去做视频,一年能做的视频其实很少。”

▲ 复原妆容

实际上,自得琴社最深谙“慢慢来”的道理。

无论是曲子改编,还是装束复原都要站在传统的基础上。只是对古曲熟悉又熟悉,不断培养对国乐的审美,从来处,去激发。

无论过去还是如今,人们对国乐的第一印象是“曲高和寡”。

当我们在听古曲时,确实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孤高,但在唐彬看来,高雅深远的国乐也可以变得很欢乐。

比如《哆啦A梦之歌》。

唐彬说,翻奏初衷源于庚子年是鼠年,鼠年撸猫,想到了哆啦A梦。但我完全无法想象,古典乐器合奏哆啦A梦之歌,究竟会怎么样?动漫与古典是否会很违和?

所以唐彬在曲子选择了哨笛。它是爱尔兰民乐,比箫短,竖着吹,声音像百灵鸟,婉转清脆,配合古琴的清灵与轻盈,整首曲子立马变得欢快起来。

选择不同民族的乐器合奏,恰恰契合了唐朝“并蓄包容”的特质,欢快可乐之余又有一种“大唐风味”。

唐彬对此还做了唐装与猫的设定。在唐以前,人们把猫当作抓老鼠的动物,直到晚唐,无论是文人雅士,还是妃嫔都把猫当作宠物,开启了“撸猫”风气。于是视频里也有六只真猫,溜来走去。

女生是晚唐五代时期的装束,大袖衫、诃子裙和齐胸襦裙,比初唐服饰更为华丽旖旎。

包括人物形象,屠化冰的袖口塞进了胡萝卜、黄瓜、玉米和哨笛,又一个一个扔出来,有网友说:“那不就是哆啦A梦的百宝袋么!”浩楠负责专门撸猫,给他佩戴了猫耳和猫尾。

于是有网友说,听完有一种“跨时空的共鸣”。

国乐其实像一个百宝袋。虽古典,但也可以年轻;虽深沉,但也可以欢快。

而我们之所以对国乐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曲高和寡”之感,更多的是因为:我们对国乐有刻板印象,和我们不曾听到年轻的乐音。

2014年自得琴社在上海成立,但在成立之初,唐彬说,他们刚开始并没有做改编的想法,然而时间久了发现,学古琴琴的人大都上了年纪,很少见到有小年轻。

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古琴行业将失去年轻的活力。

▲ 唐彬

于是开始做翻奏,动漫、流行音乐、电视剧主题曲,甚至是游戏音乐,“结果做出来很受观众和琴友喜爱”。在B站、YouTube、微博等平台破圈爆火,而关注最多的群体正是年轻人。

从此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学习古琴。

但因为翻奏流行,自得琴社也有一些质疑与争议。

“民族的才是最好的,翻奏莫不是丢失了根本?”

“流行只能是玩玩而已,没什么帮助。”

其实自得琴社每做3至5个翻奏,就会带一个很传统的古琴曲,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大家慢慢学会欣赏传统古琴。

翻奏是一个起点,让大众知道古琴不只有“曲高和寡”,也可以接地气,像流行音乐一样欢快动听。国乐有了年轻的活力,它才具有进入未来的能力。

有人不喜欢不是停止改变的理由,有人喜欢才是改变的意义。而“传承与创新从来不是对立的关系,一个让人走得更稳,一个让人走得更远。”

新不异旧,国乐才有春天!

知识贴

【古琴不是古筝】

这是古琴,细长细长的身体,只有七根弦。

这是古筝,身体比古琴宽,有19到26根弦。

弦很细,弹古筝需要戴指套,但弹古琴就不用戴。

【它们的声音又有什么区别呢?】

古琴音调低,音色沉,音量小。

古筝音调高,音色亮,音量大。

上期回顾·点击查看

“把尺八还给中国”:这个流浪了千年的中国之音,终于回家了

用琵琶弹摇滚,用簧片吹DJ,这个57岁白发大叔迷倒几千万人

感谢自得琴社接受物道专访。

文字为物道原创,图片由「自得琴社」授权提供,转载请说明。

更多b站古风bgm,b站古风常用bgm纯音乐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