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时值国庆,这首经典歌曲又在大江南北走红,而一曲来自七彩云南的告白,由德宏勐巴娜西乐团多声部男声演绎的歌曲《我和我的祖国》被刷屏。
“低音炮、男神组合、直击心灵、天籁之音、最强合唱……”作品中的优美和声、生活化的歌唱表达、颇具磁力的男低音,引发网友无数评论和广泛关注。
低、中、高音完美结合,听完他们的MV只有一个字:绝!“勐巴娜西乐团”的这些“大神”级人物到底是谁?10月2日,记者专访了这支今年来备受关注的云南本土乐队。
勐巴娜西,神奇的土地,神奇的乐团
在云南西南部,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叫德宏。这里,自然景色风光旖旎,民族文化多姿多彩,中缅边境的异国风情,看不完的景,观不完的舞,听不完的歌,采不完的花,舍不得的情,被国内外誉为“孔雀之乡”“歌舞之乡”。
来自民间的勐巴娜西乐团,就诞生在这片神奇的土地。
“一切都是顺其自然,没有轰轰烈烈,只是因为大家都喜欢音乐,又恰好都有时间,意愿也都比较统一,所以就组建了乐团。”几年前,痴迷音乐的5个志同道合的好友在音乐交流中一拍即合,萌生了组成一支乐队的想法,于是大家自己凑钱搞了一个工作室。
如同现实中的“老友记”,尽管作为德宏州民族文化工作团的声乐演员杨武(武哥)、何明军(明军)、张志强(咪强),芒市第一中学的音乐老师杨昭(阿昭),德宏传媒集团的播音员主持人刘永江(阿江)都有各自的工作,但5个人因为喜欢音乐,生活和工作也总是“混”在一起。
“组建的时候,对于乐队名字大家都很纠结。5个人头脑风暴,比如守边组合、雨滴组合等等好玩的名字都讨论过。最终,大家还是中意‘勐巴娜西’,这个名字在傣语中是神奇美丽令人向往的地方。”刘永江说。
为了共同的梦想,5个好友把工作室当成自己的乌托邦,音乐也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每天下班后,5人就泡在工作室进行排练和创作。不管条件多么简陋,无论有多大的困难,都无法阻挡他们对音乐的那份执着和热爱,“很享受沉浸在音乐当中的感觉”。
勐巴娜西乐团
“从最初的组建到现在,一直都是我们5个人在一起,虽然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工作与生活,但当我们沉浸在音乐当中的时候,彼此间早已形成了一种默契。”刘永江说。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美声艺术一直停留在这种画面:身形偏胖、留着大胡子的演员,唱着难以理解的唱段。而“勐巴娜西乐团”打破了这种固有观念,其实,美声也可以流行起来。
很多听过“勐巴娜西乐团”的人都会觉得,这支乐队是一个巨大的惊喜,这和音的张力似乎把听众带入雨林、沧海、暮云、冥涧。
“德宏慢生活,所以我们的性格和作品也都是玩的感觉,不做压力太大的音乐,想让大家听到我们的音乐有放松的感觉。”勐巴娜西乐团的歌唱表达独具一格,“也许是云南德宏的山水情怀更具诗意吧。”
和谐永远是这个世界最美妙的节奏,默契的配合成就完美的和谐。“勐巴娜西乐团”5兄弟的声音各有特点,杨武雄浑庄重,何明军热情奔放,刘永江激昂高亢,张志强热忱激扬,杨昭时尚又传统。
乐团成立以来,他们采用翻唱的方式演绎了许多经典歌曲,让听众真切感受到“什么是合声之美”。声线温馨、恬静、抒情,伴奏完全为“和唱”让路,毫无喧宾夺主之感。听一听他们的歌,你便会发现,在做音乐这件事上,他们真实而坦诚,不用音乐“凹造型”,只因单纯地喜欢。
因为音乐,我们走到了一起
人生,就像一辆不断前行的列车。相同经历、相同梦想,让5个人产生了共鸣。
如同“勐巴娜西”这个名字一样,当5人与音乐发生碰撞后,就会产生大家都必不可缺的“氧气”,这种执着的梦想更在勐巴娜西乐团的5个成员的经历上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特别感念我的父母给了我独特的嗓音。”低音十分出彩的杨武,是勐巴娜西乐团的灵魂人物。对乐队成员而言,杨武,亦师亦友。
杨武的父母在20世纪50年代支援边疆,留在云南,父亲喜欢乐器,妈妈爱看电影。16岁时,本来陪好友去考歌舞团的杨武,却因有个考官听他讲话很厚实,就叫他唱一首歌。结果,歌舞团的老师很惊讶,干脆跑到家里做他父母的工作,鼓励杨武参加当时的云南省艺术学校招生。
以前没见过钢琴、大提琴、小提琴的杨武,跟着老师花一个星期学了一首《康定情歌》后,就考上了云南省艺术学校,也从此走上了艺术之路。
3年声乐专业训练,为他打下扎实的基本功,毕业后不久,便被调去云南省歌舞团,成为一名专业演员。
1996年,因为父母年纪渐大,杨武放弃了去北京深造的机会,毅然从省歌舞团回到德宏州歌舞团。“为家乡的文化事业做贡献也挺好,父母的年纪大了,也方便我照顾父母。”
“自小就在传统民族文化熏陶下长大。”出生在景颇山寨的刘永江因为喜欢音乐,原本是老师的他到云南艺术学院专修声乐,2005年专门到北京的中国音乐学院进修,之后他便跟随歌舞团到各地演出。2006年,刘永江考进德宏传媒集团,成为一名民族语播音员。
何明军出生在一个非常偏僻的小山村,从小放牛、放羊。在何明军的童年记忆里,唯一的快乐是听爸爸唱歌。中考失败后,听过他唱歌的音乐老师觉得他嗓子条件好,特意告诉他有专门招收音乐特长生的高中,不如去试试。 1个月后,在音乐老师教授后,他意外地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进了高中。
“因为要交1万多块钱学费,父亲借了钱凑齐了学费。”艺考后,何明军拼命地学,边学边做家教,分担家里的压力。进入大学后,他遇到一位非常负责的老师,悉心教授他专业,令他进步很快。毕业后10年的时间里,他参加了五届云南省的比赛,从优秀奖、三等奖、二等奖到一等奖,见证了他的成长。
“上小学时,没有真正的音乐老师;上高中之前没见过钢琴长什么样。”在张志强的童年记忆里,从小就上山放牛、背猪草、砍柴,因为中学时画画不错,他考上了西南林业大学学环境艺术设计。在大学里,来自妈妈遗传的好嗓音、好乐感开始显现。但参加学校的唱歌比赛,总是以初赛第一名的成绩晋级,然后决赛惜败。于是,他努力向老师、学长、学姐求教。在大三那年,他终于如愿拿了学校十佳歌手的冠军,接着一鼓作气拿到省际大赛通俗唱法三等奖。
学音乐出身的杨昭,在大学里曾经搞过乐队,工作后也是一边教书一边做乐队。在乐队中,他既像老师又像同学,既时尚又传统,追求将美声与流行融合,创造新作品,带来新感觉。
5个个性迥异的年轻人,就这样搭上了这趟充满未知与挑战的“音乐之旅”。
平时,他们各自平静地上班、生活,可是聚在一起,他们就成了 *** 四射的“乐痴”。
舞台之上,他们突破自我、相聚凝合;舞台之下,他们欢笑、嬉闹、拥抱,收获音乐为他们带来的美好与治愈。
而他们,也在一次次挑战中完成了音乐审美、音乐理念的碰撞,彼此成为了亲密无间、不舍再见的音乐知己。
在音乐中,他们成为追光者
“一首歌要经过无数次的推敲、修改,直到大家都满意才录。”每次合唱,乐团音乐总监杨昭总要根据每个人的声线先写和声,写完声部大家一起排练,觉得哪里不舒服就改。
“出错的地方,或者说默契度不够的地方,都要一点一点来‘抠’,我们一起慢慢地研究。”如果大家有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就“一个一个试着来。”
这是“勐巴娜西乐团”的坚持,无论走到哪里,什么场合,对音乐都是一样地认真和尊重。
而友谊与热爱,也在音乐中隽永留存,熠熠生辉。
“德宏的演出活动、文化娱乐非常丰富,每年光是民族节庆的演出都忙得够呛,每年演出最少也有80场。从正月十五开始的景颇族目瑙纵歌节,三月开始的阿昌族阿露窝罗节,四月傣族的泼水节,德昂族的浇花节,再加上傈僳族的阔时节……可以说,一年到头都是在演出的状态……”说起乐团的成长,刘永江记忆犹新。
“因为大家觉得唱边疆歌曲更能代表德宏,也能体现少数民族特色。以前,我们会穿上民族服饰,唱边疆歌曲。”起初,乐团也录制了不少民族歌曲,一直在尝试用民族音乐讲好德宏故事。
可乐队成员发现,这些歌曲在网上一直没什么传播量,乐团成员也不止一次地反思,“慢慢觉得,当大家对这个民族不了解的话,共鸣也不会多。也许,应该唱那些更能被大众接受的、更能产生共鸣的经典歌曲,等大家知道了唱歌的人,也就知道了德宏,进而会再去欣赏德宏。”
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下,乐团生活化的歌唱表达,激昂处豪气干云,深情处小桥流水,《三月里的小雨》《光阴的故事》《传奇》等歌曲仿佛昔日重来,这是歌声的魅力,也是勐巴纳西乐团的魅力。
在网络爆火之后,“勐巴娜西乐团”抖音号和视频号的粉丝量也分别达到了56万+和38万+,《阿佤人民唱新歌》《我和我的祖国》等24首作品在国内外全网浏览量已超过15亿。
如今,不少公司主动登门要为勐巴娜西乐团提供运营和包装,5个好友不约而同地婉拒了,身边很多朋友不解。
在他们看来,当初组建乐团时,给自己的定位,就是一个歌者。如今,家乡德宏的孔雀湖、大金塔等景色也被更多人关注到,这让他们高兴的同时也感到自豪。
“对于我们来说,也没有刻意去追求什么,只是用我们喜欢的方式表达我们想要表达的东西。我热爱我的家乡。希望之后通过更多的努力,有能力很好的结合我们的特点,把德宏的、云南的文化体现出来。”刘永江说。
“我们都是专业歌手,我们的初心是传播经典老歌,传播音乐的真善美。”杨昭坦言,“我们还是想坚持从唱法上新编。比如用美声的感觉,再加上一点流行的感觉,我觉得这是最能接地气的,按照这个路子走,可能走得更远、更久。”
“喜欢音乐,想做好音乐,想把音乐的真善美呈现给大家的初心吧。”对于网络上的“走红”,在乐团成员看来,“我们只想做好的音乐,纯真的音乐,所以乐团不接广告,不代言,不带货,只为能够在玩纯真音乐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在乐团成员看来,音乐与梦想是一个永远都不会过时的动人话题。“只要音乐这件事一直在内心深处,无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都可以散发魅力!”
正如他们所说的那样,这支充满自由和活力的乐队,只想以更纯粹的自己做音乐,走得更远、更久。
5个人,也始终未忘当初组乐队的初衷,不是要改变什么,也不是追求哪种音乐境界,而是——“玩”好音乐。
因为,这就是“勐巴娜西乐团”的青春。
勐巴娜西乐团小档案
成立时间:2022年1月1日
勐巴娜西意为:神奇、美丽、令人向往的地方
勐巴娜西乐团成员
1.队长(低音):杨武
2.音乐总监(通俗男中音):杨昭
3.外联(民族男中音):刘永江
4.抒情男高音:何明军
5.戏剧男高音:张志强
云报全媒体记者 杨之辉
责任编辑 易科彦
责任校对 朱丽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