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河南省桐柏县、泌阳县 *** 神话群主要包括创世神话、人类起源神话及惩恶扬善、恩泽子孙的神话等,内容涉及开天辟地、世界毁灭、滚磨成亲、繁衍人类、体化万物等,反映出原始先民对大自然的崇拜,体现了先民的原始宇宙观。
*** 神话已在桐柏、泌阳民俗活动中扎根,有明显的本土特征。在长期传承过程中, *** 神话和当地的山川地理、自然气候、村落建筑、风俗习惯相联系,流传覆盖面大,体现出充分的完整性和独特性。
桐柏、泌阳 *** 神话有其深厚的民众与社会基础,内中蕴涵着中原汉族先民对自然界的探索与想象,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和科学研究价值。藏族婚宴十八说是流传在青海省东部农业区藏族聚居地的一种民间口头文学。它伴随藏族婚俗而形成,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
民间有一种说法——“婚宴进行十八昼夜,婚礼祝词有十八道程序”,即婚宴十八说的真实情况。婚宴十八说始终贯穿于婚礼之中,大多为说唱,都是即兴表演的,一般由十几人分阶段完成,有时则需要几天时间。藏族婚宴十八说的具体内容有:祭神、梳辫说、梳子说、哭嫁歌、出路歌、父母的教诫、马说、垫子、土地颂、房屋、茶、酒、婚礼宴说、系腰带、衣服、祝福、嘱托、吉祥。伴随着婚宴十八说,还有丰富多彩的歌舞活动和美味佳肴,以及艳丽而华贵的藏族服饰,场面热烈浪漫、庄重华丽。
藏族婚宴十八说在历史学、民俗学、民族学、语言文学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对丰富我国民族民间文化,提高人民群众的整体素质,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藏族婚宴十八说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环境的变化,很多传统民俗活动呈现出日益衰微的趋势,婚宴十八说的展现平台越来越小。
童谣指传唱于儿童之口的没有乐谱的歌谣,是流传于全国各地的一种由特殊群体念唱、传播,具有特殊意义的民谣种类。童谣在我国已有千年的历史,历朝官修正史及杂传、笔记、小说中不乏童谣的记录。童谣主要有书面、口头两种传承方式,其语言浅显易懂,内容朴实自然,是民间文学艺术的优秀代表。童谣中积淀了优秀的民族文化,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内容。
北京童谣表现了各时期北京的城市性格和北京人的思想感情,承载着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感染渗透力强,是可挖掘、可借鉴的宝贵教育资源。
北京童谣按内容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长辈、父母为教育儿童而编唱的童谣;第二类是描述成人生活、情感、观念、见解的童谣;第三类是根据古代仪式中的惯用语或历史题材加工而成的童谣。童谣有多种表现形式,包括顶针格、串话、绕口令、谣谚格、摇篮曲、谜语格、连锁调、数数歌、问答歌、排比格等。在创作过程中要合辙押韵,包括双句押韵、句句押韵、每两句一押韵等押韵方式。如《东直门挂着匾》、《大头儿大》、《一园青菜成了精》、《过水面》、《风婆婆》、《金箍噜棒》等。
如今,北京童谣这种反映孩子们童真童趣、对无数人的成长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文学样式正逐渐淡出孩子们的生活,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传唱的耳熟能详的童谣已开始为今天的孩子们所遗忘。必须立即着手保护、传承、发展北京童谣这一民族瑰宝,使之更好地为少年儿童的成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