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500年前的广东(广东名的由来),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500年前的广东(广东名的由来)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500年前的广东(广东名的由来)

引言

提到顺德,你会想到什么?如果你是一位商人,估计会脱口而出"美的"、"碧桂园"等名企!如果你是一枚吃货,那肯定会毫不犹豫地说出"顺德双皮奶"、"顺德鱼生"等美食!

诚然,这几个关键词的名头确实很大,但都不足以吸引我的关注。作为一个历来痴迷于园林古建的旅行者,我之所以去顺德,唯一的理由就是为了一座岭南古典园林。

清晖园正门

这座拥有数百年历史的岭南名园,曾经是明朝的状元府邸,在清代又成为"一门三进士"的龙家宅第,建国后还接待过 *** 、胡 *** 、李宗仁、郭沫若、何香凝等国家领导人。

这样的经历,对于一座偏居岭南小镇一隅的园林来说,已经足够传奇。但它竟然还藏有一套国家一级保护文物,为人津津乐道。当然,它的精彩远不止如此。

清晖园正门

清晖缘起

信步走在顺德大良镇清晖路上,仿佛从眼前的市井繁华中转了个身,就遇见一处青砖灰瓦的古建筑群,古朴典雅的石门上,"清晖园"三字, 标记了这座园林的所有。

岭南四大名园之首、中国十大名园之一等头衔,成就了清晖园的盛名远播。关于它从明代至清代的园主,数百年时光浸润中的园林故事,都从这道石门开始。

清晖园正门

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顺德人黄士俊高中状元,先后担任过礼部尚书、入过内阁,甚至一度做过"宰相级"高官。他为官耿介正直,因与当时朝臣官员常有分歧,而遭受排挤。

后来,为了奉养年近百岁的父亲,黄士俊辞官归乡,于天启元年(1621)陆续建起天章阁、灵阿之阁等园林建筑。黄士俊辞世后,黄家日渐衰落,庭园也逐渐荒废。

清晖园东南园区景观

清乾隆年间,黄家后人将园子卖给顺德进士龙应时。龙应时之子翰林龙廷槐,于嘉庆五年(1800)辞官回乡,建小方园侍奉母亲。

嘉庆十一年(1806),龙廷槐之子、进士龙元任,进一步扩建小方园,称"清晖园"。园名取"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之意,以示筑园奉母,是为了报答父母如日光和熙养育之恩。

清晖园东南园区景观

龙氏家族是顺德的一大望族,清晖园后经龙氏几代子孙的修缮和扩建,渐成规模,也终于迎来了最鼎盛的时期。

清晖园整体布局分为三部分,即由白石正门进入的东南角园区,中部的龙家旧园区,以及西北部新园区。

清晖园东南园区景观

这三部分景区内部的院落、水体、廊道及园林建筑,既相对独立,又相互渗透,形成"大园包小园"的独特格局,营造出景幽而宽广、园中有园的园林意趣。

同时,因为考虑到岭南相对炎热的气候,清晖园在造园时,采用了前疏后密、前低后高的空间布局,使得整座园子通风顺畅、采光良好,实用性强。

花亭

东南角园区

从东门进来,见到的是一处相对疏朗开阔的庭院。院内花木葱茏,参天的古树,枝虬叶茂,亭亭如盖,在炎炎夏日中洒下一地清凉。

左侧一排青砖灰瓦的仿古建筑,从前到后依次是游客服务中心、科举文化展厅、园史展厅、学海书楼及顺德风情展厅。

清晖园东南园区景观

向右经左花右竹亭,曲栏平台之上,是一座建于1959年的大会议室,名为"启明居"。1984年1月29日, *** 南巡视察顺德时,曾在此会见顺德县委、县 *** 领导班子。

如今,启明居前矗立着一座 *** 的铜像,铜像旁边还有一只黑猫和白猫的塑像,寓意 *** 著名的白猫黑猫论。启明居现已辟为展厅,展示着 *** 在顺德的图片和相关资料。

启明居

从 *** 铜像,到黑白猫塑像,再到"永恒的春天—— *** 在顺德图片展",无不寄托着人们对这位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爱戴感佩和深切缅怀。

八角壁裂池龙鱼喷泉

自启明居向西,就是八角壁裂池。整个水池的设计和建造别具一格,池壁用大小不一的石块嵌砌而成。石块之间不用灰泥粘结,历时百余年,依然牢固如初,且不漏水。

八角壁裂池龙鱼喷泉

池中央的龙鱼喷泉景观,体现出典型的中西合璧风格。喷泉的形式设计源于西方,喷泉的主要构筑物龙、鲤鱼及宝珠,都是用陶瓷烧成,又具有鲜明的佛山石湾陶艺特色。

清晖园东南园区景观

龙鱼喷泉旁建有园宝亭,两层六角,雕花门廊、玻璃花窗、美人靠环绕四周,古朴典雅。右侧围墙一角,假山石缝中长出的铁海棠,犹如带刺的玫瑰,绿叶红花,生机勃发。

假山

东南园区与中部龙家宅第区,仅用一道石墙相区隔,墙上的绿竹漏窗,既使两者隔而不断,又能相互借景。石墙边上的奇石,或依树成景,或组合成木石盆景,别有况味。

漏窗

中部旧园区

穿过一道拱形院门,就进入了中部旧园区龙家花园,主要园林建筑包括碧溪草堂、澄漪亭、六角亭、花亭、船厅、惜阴书屋、竹苑、笔生花馆、归寄庐及小蓬瀛。

其中碧溪草堂、澄漪亭、六角亭,均建于荷花方池畔,组成一处小园林景观。碧溪草堂,建于道光年间,是龙廷槐为奉养母亲建造的居所,也是清晖园中现存年代最早的建筑。

碧溪草堂

碧溪草堂的正门为圆洞形,门框上装有镂空疏竹木雕圆光罩,两侧玻璃屏门的裙板上,各镌刻有四十八个形态各异的"寿"字, 称为"百寿图",工艺精湛,古色生香。

绿色的堂匾、疏竹木雕及"百寿图",无不寄寓了园主祈愿母亲活力长青、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孝心感人。

碧溪草堂百寿图

澄漪亭与六角亭,临池而立,有走廊与碧溪草堂连通,是园主和母亲观景消遣的好去处。到了炎夏时节,池塘中荷叶田田,荷花飘香,鱼翔蛙鸣,更成为避暑纳凉的绝佳场所。

从荷花池向花园中心走,庭院中林木蓊郁,满目苍翠。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掩映于翠盖之中的花亭,置身亭内,有万绿丛中、红尘不到之感。

花亭

花亭旁是"狮山",叠山匠人以极富巧思的艺术手法,将大小石块垒砌成一大二小的三只狮子,活灵活现。这座"狮山"与东莞可园的"狮子上楼台",并称为岭南园林的掇山杰作。

狮山

从花亭向北,是清晖园的主体建筑船厅,据说原是龙家小姐的绣阁,所以俗称小姐楼。船厅兼取无锡寄畅园名舫和珠江画舫园"紫洞艇"建筑形制之妙,建成双层船式砖楼。

船厅分为船头、船舱和船尾三部分,成为古建筑史上的唯一派例。船头左右有两口池塘,左边池畔的沙柳如木浆,沙柳旁的紫藤如缆绳,或前行、或停泊,都在掌控之间。

船厅

船厅周围有绿树、池塘、碧水环绕,船舱内有镂空芭蕉、竹树、蜗牛等木雕图案,置身其间,仿佛真的能感受到人在船中、船行水面的珠江三角洲田园气息。

古朴雅致的惜阴书屋和真砚斋,紧邻船厅而建,是园主接待宾朋和族中子弟读书的场所。惜阴书屋,有勉励子弟珍惜光阴、发奋读书之意。真砚斋,则寓意求真务实。

惜阴书屋和真砚斋

真砚斋

惜阴书屋连廊上的 "绿云深处"匾额,为乾隆皇帝十一子、书法家、成亲王爱新觉罗·永瑆所书,十分形象地描绘出书屋四周绿树掩映的清幽景致。

匾额为乾隆皇帝十一子、成亲王爱新觉罗·永瑆所书

从惜阴书屋穿过游廊和庭院,来到一处幽静的所在,名为"竹苑",这里是园主会友和起居之处,包括笔生花馆、归寄庐、小蓬瀛及木楼。

竹苑

竹苑月洞门两侧的对联为"风过有声皆竹韵,月明无处不花香",点明了此间的清幽气象。苑内遍种花竹,幽篁夹道,翠竹萧萧,有直插云霄之势,却带给人雅静淡泊的感受。

苏东坡曾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兼具虚心与高节,是岁寒三友,更是花中君子,常被文人颂赞,比德于君子之风。

竹苑

走到竹苑通道尽头,左边是"笔生花馆",馆名取自李白"梦笔生花"之典,寓意"学业有成、文才出众"。

右边是"归寄庐",庐匾为清代书法名家李文田所题,意为"辞官归里,寄迹庭院",为纪念当年龙廷槐辞官回乡、筑园奉母的来由。

笔生花馆

归寄庐

小蓬瀛与归寄庐直廊相接,以蓬莱、瀛洲两座传说中的海上仙岛来命名,显然寄寓了园主超凡脱俗的心迹,牌匾为乾隆年间著名诗人、书法家宋湘的手笔。

小蓬瀛的厅堂中,挂有一幅大型彩绘木雕作品《百寿桃》,枝繁叶茂,仙桃盈枝,寓意长寿,衬出满堂喜气,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小蓬瀛

百寿桃

从惜阴书屋、真砚斋、竹苑、笔生花馆等园林小筑的命名和用途,仿佛能看见清晖园中的旧时岁月,以及那段诗书传家的历史。

龙家作为当地望族,又是书香门第,历来有着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龙氏一门,也不负众望,出了6名进士、12名举人、众多贡生等学业有成之人。

或许正是因此,散发着浓郁书香的清晖园,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于是我们得以看到永瑆、宋湘、李文田、何绍基等名人题写的楹联匾额书法作品,令满园熠熠生辉。

而花园中的百寿图、百寿桃、小蓬瀛等巧心设计,无不折射出园主为父母祈安康、求长寿的诚挚善愿,这也是"清晖"之名的用心践行和具体表现。

西北新园区

清晖园的西北部景区,是近年来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陆续复建的一些园林建筑,主要包括留芬阁、状元堂、沐英涧、红蕖书屋、八表来香亭、凤来峰、读云轩等景点。

从竹苑出来,走过一段游廊,可见水池中,矗立着一座由英石垒砌而成的假山,因为看上去形如九只大小不一的狮子,故名为"九狮山"。

九狮山

九狮山不高,但凭借独具匠心的设计,山上花木扶疏,相映生辉;跌水飞瀑,循环迂回,颇具江南园林中的山水林泉风致,非心中有大丘壑之人不能为。

九狮山

九狮山旁是集云小筑,这里有游廊、池塘、假山、厅堂,是盛夏时节消暑休憩的极好去处。穿过集云小筑,就到了园中最高建筑留芬阁所在的庭院了。

集云小筑

留芬阁共三层,是状元黄士俊的居所,琳楼画梁逶迤,层次跌宕起伏,古朴秀雅犹如琼台玉宇。登楼俯瞰,古木欣欣向荣,石山遍生绿苔,景致充满诗情画意。

留芬阁

据说,当年明朝灭亡后,黄士俊蛰居楼上,不下地面,以示尽忠明室,不踏清朝土地。这是明末许多士大夫刚正不阿的人格写照,其忠贞不二的家国情怀和民族气节,令人钦佩。

状元堂

从留芬阁过了绿云,就来到状元堂。堂中有状元黄士俊的塑像,这位出身于岭南小镇上、一户家道中落人家的学子,在科举考试中一举夺魁,后官至宰辅,真可谓励志的典范。

状元堂

走进状元堂中,庄重典雅的装饰,是对张镇孙、黄士俊、朱可贞、梁耀枢四位顺德状元的礼敬,更是对先贤的追慕。

这座由龙家私塾改建的建筑,彰显出顺德在科举时代所取得的非凡成就,让游客在散发着浓郁书卷气息的天地中,得以领略顺德深厚的文化底蕴。

状元堂

黄士俊塑像

不同于状元堂的独栋建筑,沐英涧则是一组精致典雅的建筑群。从沐英门进来,就能很醒目地看见,正对入门上方,是一套清乾隆年间评定的"羊城八景"玻璃制品。

沐英涧入口

其上绘制的八景分别为"白云晚望"、"大通烟雨"、"蒲漳谦泉"、"扶胥浴日"、"珠江夜月"、"金山古寺"、"景泰僧归"及"石门返照"。阳光投射到玻璃上,闪耀着耀眼的金光。

这八块彩绘蚀花金片玻璃,是目前存世的唯一一套清代旧羊城八景套色雕刻玻璃珍品,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现已被评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

羊城八景彩绘玻璃

此外,门窗上的玻璃也都大胆设色,采用深红、土黄、翠绿、草绿、湖蓝、淡青等不同色彩搭配,同时配以精美图案和诗文书法,使原本普通的门窗显得美轮美奂、光彩夺目。

继续向前,沿着游廊跨过池面,可见古朴幽雅的红蕖书屋。其特色在于不砌砖墙,廊柱间全用隔扇隔开,尤其是四周镶嵌的彩色玻璃,用色鲜丽,剔透明亮。

红蕖书屋

这些玻璃上或绘有宝鼎、花瓶、水果等静物图案,或勾勒出竹石兰碟、小桥流水、喜鹊登梅等景观,独树一帜的装饰,堪称突破中国传统园林色泽风格的杰作。

红蕖书屋

书屋前临一汪碧水,遍植红莲,与红蕖之名相应。池畔围墙旁,奇石林立,吊灯扶桑花开正盎,各类植物生机勃勃。在此静雅敞亮的书屋,挥毫泼墨、吟风弄月,该是何等惬意。

红蕖书屋

走出书屋,经游廊向西,就是八表来香亭。此亭置于八角环流的池水中央,是一座独具特色的八角形建筑。其立面皆窗,镶嵌透明玻璃,通透光亮,八面玲珑,故又称玲珑榭。

八表来香亭

亭内四根立柱上挂有两副抱柱联,其一为:倚绿浣轻红满眼花光乱,吟香招小凤如冰荔子肥;其二为:采桂点秋糕小趋桐间月,寻梅来冷径清憩石边松。

联中的"倚绿"、"吟香"、"采桂"、"寻梅"四句,分明描绘出春夏秋冬四季之雅事。而亭外与之相对应,也有四座按座落方位,分别以"春、夏、秋、冬"命名的石山。

八表来香亭

其中东南为"春石",配以竹树灌木,突出青翠之感。西南为"夏石",也是清晖园的主峰——凤来峰。

西面为"秋石",选取黄石垒砌为山,旁边种有枫树、桂花等树木,渲染秋天的气息。北面为"冬石",选用石面泛白的太湖石,有雪景之意。

春石

秋石

遥想当年,园主也一定曾携亲朋好友坐于亭中,或临池观景,或品茗赏花,或赋诗作画,感受四面生风、八表来香的雅韵。

向着玲珑榭西南面的"夏石"走,即见凤来峰。这座石山,采用经典的"风云际汇"叠山手法,用山东花石岗石层层垒砌而成,最高达12.8米,是广东省内最大、最高的花石岗石山。

凤来峰

凤来峰气势恢弘,山洞钟乳倒挂,山岩植物丛生,山间曲径通幽,亭台翼然矗立,古榕穿山破石,飞瀑时而凌空泄玉,时而水花四溅,其山水风韵宛如仙山琼阁,令人叹为观止。

凤来峰飞瀑

登临峰顶,俯瞰池园旖旎,汀步踏石浮水而立,游人穿梭于山水花木之间,水面锦鲤畅游,流波翻卷。山的伟岸精美,水的柔情动观,动静相宜之间,虽由人造,宛自天开。

凤来峰山水景观

紧挨凤来峰的是读云轩景区,读云轩名出贾岛"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的诗句,取"读者品也,石乃云根"之说,意思是山间的云霭都是从山石上袅袅升起的。

读云轩景观

读云轩中心建一水池,亭台、楼阁、轩廊,布局紧凑有致。环池荟萃了诸多奇石,包括太湖石、灵璧石、龟纹石、英石、钟乳石及黄蜡石等,由此看来,轩名读云,实乃品石。

读云轩景观

这些奇石或矗立于花台之上,或吻嵌于方池砖基中间,或突起于花墙洞窗脚旁,或片石成景,或合石象形,大小不一,嶙峋争异,犹如一座奇石博物馆,精彩纷呈。

读云轩奇石

读云轩与凤来峰之间的景墙,也颇有特色。墙身开有西洋风格的漏窗,漏窗之间镶嵌有精美的深绿色镂空花卉鸟禽陶瓷图案,中西合璧的独特设计,呈现出别样的动人风情。

读云轩漏窗

走过一扇挂有康有为"风静带兰气,日长娱竹荫"对联的石门,就进入了读云轩的主体建筑。前、中、后三厅一体,高大宽敞,体现了当时龙家的豪宅气派。

读云轩主体建筑室内

古雅的门窗、精致的家私和精美的木雕,则体现出龙家书香门第的不俗审美品味。这里现已被辟为清晖园史馆,展示着诸多史迹资料,是全面了解清晖园历史的好去处。

读云轩建筑室内

清晖毓秀

清晖园虽有旧园、新园之分,但总体风格仍然相对统一。文人造园,自然少不了寄寓诸多情怀。清晖园的许多布局和设计,都代表了园主的眼界格局、审美追求和生活志趣。

也正因如此,清晖园兼收并蓄,集明清雅士文化、岭南特色、江南风情、西方元素于一体,在古典园林史上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园林风格。其鲜明特色,主要体现于以下几方面:

园林建筑方面,清晖园中的厅、堂、轩、馆、亭、台、楼、阁、居、屋、苑、斋、庐、榭、廊、舫等不同风格的建筑物,几乎囊括了中国古典园林常见的全部建筑样式。

清晖园中的漏窗

理水造景方面,园中没有统一的大面积水体,而是将小水景融入大景区之中,因景制宜地营造出处处见水而又处处不同的水景观,颇有"一勺则江河万里"的宏大气势。

植物配置方面,园内上百种岭南花卉果木郁郁葱葱,苏杭园林特有的紫竹、紫藤、枸骨等植物点缀其间,江南元素与岭南风光和谐相融、相映成趣。

清晖园中的水景

漏窗设计方面,清晖园景墙和砖墙上的漏窗,形状上或方或圆、或多边或扇形,风格上或中或西、或传统或现代,装饰上或繁或简、或淡雅或靓丽,真可谓各呈其趣,精巧绝伦。

色彩运用方面,园中色彩最丰富的,当属门窗上的彩绘玻璃,色彩靓丽而不艳俗,图案精美而有内涵,令人大开眼界。此外,许多建筑和漏窗的大胆用色,也让人眼前一亮。

清晖园中的彩绘玻璃

或许正是有了以上诸多方面的鲜明特色,才使得清晖园在中国众多古典园林中,显得格外气韵非凡。它的"清晖毓秀",藏于一院一墙、一门一窗,静待有心人的发掘和赏鉴。

沐英涧景观

结语

作为文人士大夫园林,清晖园既是黄士俊、龙廷槐等园主寄情山水的一方天地,也是其保持独立人格的精神乐土,更是他们进退之间、入世与出世之间的一个平衡点。

古人云"忠孝难两全",既不能进取尽忠,那就退而尽孝。无论是黄士俊的辞官养父,还是龙廷槐的筑园奉母,两位正直的士大夫,对于忠孝的理解和追求是大体相同的。

从明末的状元府邸,到清代的书香门第,清晖园因孝而建,也因孝而闻名。相隔数百年的前人,为报父母之恩,极尽巧思造园,终于使清晖园成为古典园林史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如今,清晖园不再只是,关乎一姓一家兴衰荣辱的私家园林,而成为向公众开放的清幽雅静之所,关照着更多父母、更多老人、更多游客。

它的传奇经历和独特风采,都藏于三百余年的时光荏苒之中。改变与不变之间,它从来都紧贴着时代的脉搏,那清晖毓秀的流年,从过去浩荡到现在,也必将从现在浩荡至未来。

@风月书旅今日头条签约作者,经典书籍与旅行地推荐者!10年诗文创作,8年自由行走,读书万卷,旅行万里,@风月书旅等你遇见更好的自己!

更多500年前的广东(广东名的由来)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