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歼灭敌人最多的将军(三大战役中歼灭敌人最多的战役),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歼灭敌人最多的将军(三大战役中歼灭敌人最多的战役)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歼灭敌人最多的将军(三大战役中歼灭敌人最多的战役)

古之名将一般都是类似于王翦那样,追求以最小的代价去达到最大的战果,战果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攻城略地,一种是掠夺财富,相对来说,很少有名将把歼敌数作为自己的战略目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盘点一下历史上善打歼灭战的十大名将!

一、“杀神”白起

战神白起是当之无愧的历史第一,连毛主席都评价他:“论打歼灭战,千载之下,无人出其右。”

白起一生大小战役七十多战,全胜。作为统帅歼敌数超过100万,要知道整个战国期间总共才死了200万人,也就是说,一半人都是白起所杀。

伊阙之战,也是白起的成名之战,杀敌24万人。

公元前293年,白起率秦军在伊阙同韩、魏、东周联军开战。此战,白起针对联军各怀利益,互相观望的弱点,先以极少的兵力牵制住实力强劲的韩军,然后以主力攻击魏军,魏军不敌,惨败之下白起又从侧翼找到韩军弱点,分兵夹击。最终,韩魏联军溃败逃亡,白起挥兵追击,全歼魏韩及东周联军24万余人,韩魏两国以割地才得以喘息。

鄢郢之战,淹死数十万。

公元前281——278年,白起先后三次伐楚,用破口决水攻城,攻下了楚国的鄢、郢,并且将楚国精锐基本消灭或重创,这一战的伤亡数字正史无载,但在南北朝地理志水注经记:仅鄢城百姓就淹死数十万。最终楚国割上庸、汉水以北土地给秦求和。

当然最可怕的,还是长平之战,坑杀赵国降兵40万。

这一战,是秦国与当时军力第二强的赵国之间的史诗级战略决战。赵孝成王当时只想速战速决,从而中了白起的离间计,弃用将守城战术运用炉火纯青的廉颇,改用了纸上谈兵的赵括。白起抓住这一机会,将赵军主力引诱出长平,然后将40万赵军分割包围,最后赵军投降,被白起全部坑杀。

长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围歼战的巅峰,此战让赵国十年内再无青壮之兵,也为秦国最终扫灭六国清除了最后一道障碍。

二、楚霸王项羽

项羽23岁跟随叔父项梁起兵,一直到垓下被围,乌江自刎,前后8年。在8年之中,项羽历经70余战,累计歼敌数达到百万级别,比白起的效率还高,真是完美诠释了什么叫:歼敌有生力量胜于攻城略地。

虽然项羽心中可能没有歼灭战的概念,但他的作战却明显带有歼灭战的思想。项羽最出名的两战——巨鹿之战和彭城之战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巨鹿之战项羽以5万对40万,破釜沉舟,多次打败秦军,并坑杀20万秦军降卒。值得一提的是,项羽完全可以趁章邯围困赵国的机会先入咸阳,甚至在击败王离后先不处理20万降卒,赶赴咸阳,也可以跑在刘邦前面,但他没有如此做,说明他把歼灭秦军主力放在首位,而不是攻城略地。

彭城一战,项羽亲率3万楚军,杀了个回马枪,由西而东袭击刘邦诸侯联军的侧背,史载,从早晨战至中午,大破联军,歼灭10余万人。联军向西南败逃,楚军又乘胜追击,一阵猛杀,又死伤数万人,尸首弃入濉水,“濉水为之不流”。最终刘邦率残兵且战且退,及至突出重围逃到下邑,身边仅剩数十骑。

要不是刘邦抢先占据关中,萧何又不断从关中募集兵源、补充粮草,仅彭城一次歼灭战项羽就能将刘邦打入万劫不复之境地。

三四、卫青与霍去病

卫青与霍去病甥舅二人的歼灭战思想实际来源于汉武帝刘彻。

汉武帝之前,大汉和匈奴一年能打二三十场小规模战斗,这些战斗都不能伤匈奴根骨,犹如大炮打蚊子,用不了多久匈奴又打回来了。武帝经过多年与匈奴的战争,尤其是成功夺回河套平原后,他的战略思想发生了明显变化。自诩雄才大略的他,已经看不上那些小打小闹的战斗了。况且大汉每次发动战争的成本都非常高,所以,在汉武帝看来,打就打大的,最好是打那种能毕其功于一役的歼灭战。当然这也与匈奴打了就跑的战略思想有关,反正辽阔的草原你也抢不走!

所以有“匈奴计划生育总负责人”之称的卫青和“使我嫁妇无颜色”的霍去病就应运而生了。

河南之战,卫青战楼帆王,白羊王,杀5000余人,获牛马羊百万头;漠南战役,卫青战右贤王,俘男女15000人,获牛马羊千百万头。最终卫青七击匈奴,共击杀匈奴五万多人,俘获无数。

而霍去病第一次出征就杀敌二千二百余人,俘虏匈奴相国、单于叔父;19岁时两次率军进击河西,歼灭和招降河西匈奴近10万人,俘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21岁时又深入匈奴两千多里,与匈奴左贤王开战,歼敌7万多人,封狼居胥山,兵锋直逼瀚海。

五、“乱世枭雄”曹操

曹操不但是盗世奸雄,还是个心狠手辣的屠夫。公元193年,攻打陶谦,制造了徐州大屠城,《三国志》记载:“击谦,过拔取虑、雎陵、夏丘,皆屠之,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另外曹操破张邈,屠雍城;征吕布,屠彭城;攻袁尚,屠邺城;征乌丸,屠柳城。每到一处,都实行杀光政策,手段毒辣之至。

六、武悼天王冉闵

冉闵,字永曾,十六国时期后赵君主石虎的养孙,冉魏政权建立者。

冉闵以勇猛、弑杀著称。邺城之战,千骑破七万,诛杀石家全族;苍亭之战,以八万对决石琨的十二万众,杀二万八千,追斩大将勒豚于阴安,尽坑其众;邺城之战,败石祗七万余人,斩杀三万斩首石祗。最后在燕云与慕容恪十余战皆胜,但因人困马乏马失前蹄被杀。

冉闵活跃的时代,正是历史上最为黑暗的时代——五胡乱华时期。而他能够成为传奇般的存在,就是因为他的“杀胡令”。

据《晋书》记载,五胡乱华时期的中国是“北地苍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中原士族,十不存一!”,北方汉族的人口由原来的1200万人,锐减到仅有400万,不到原来的三分之一,而与之对应的,北方的胡人数量却增加到了600多万,迁入的胡人数量超过了 *** 。

冉闵明白胡人不愿为己所用,所以站出来下令杀羯,称“内外六夷,敢称兵器者斩之”。并发布了振奋汉族人心的讨胡檄文,其中最出名的两句就是:“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中原危矣!大汉危矣!华夏危矣!”

“杀胡令”规定,斩一个胡人首级,凡文官进位三等,武职都任牙门。史载,一天之内,杀了数万胡人。而且冉闵还亲自率领赵人诛杀胡羯,不论老少贵贱一律杀头,仅在邺城三天就斩杀了反抗的胡人20多万。整个北方地区的汉民也纷纷响应,杀死胡人有100余万。最终五胡在冉闵的严厉打击下,被迫退出中原,返还陇西、河套一带。在返迁的路上,这些胡人还相互掠杀,能成功回去仅有十之二三。

据不完全统计,冉闵在战场上歼敌48万,斩杀反抗的胡人120万,间接杀死的有100万,总计268万人。

虽然冉闵的灭胡令杀戮太重,让后世的史学家颇有微词,但他对中华文明的延续,对 *** 正统的回归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七、“大唐军魂”王忠嗣

王忠嗣是盛唐最后的名将。

王忠嗣8岁那年,父亲死于反击吐蓄的松洲会战,痛惜爱将的唐玄宗将王忠嗣收养于宫中。18岁那年,王忠嗣打了人生中的第一战,在河西以300骑兵奇袭吐蓄,斩杀千人。以此为开端,王忠嗣开始南征北战,漠北会战击灭契丹,萨河内山会战击灭突厥,积石山会战大败吐藩。40岁那年,王忠嗣已经身挂四镇节度使将印,手握30万精锐军队,达到了个人戎马生涯的权力顶峰。

在盛唐的诸多武将里,王忠嗣是一个擅长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天才,他的战争第一原则并非是攻城略地,而是最大限度地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最能体现王忠嗣歼灭战思想的就是争夺石堡城的积石山之战。

石堡城位于河西走廊的东端,是湟水河流域与青海湖地区之间的战略要地,它的东面是“天下富庶出陇右”的陇西郡,南面紧靠青藏高原,是吐蕃进出河套的必经之路,所以自然而然成为唐蕃之间争夺的焦点,从唐高宗开始至开元年间,唐蕃之间围绕石堡城发生的大规模争夺战就有6次,每一次都是尸山血河,不计代价。

开元二十九年,吐蕃用一个漂亮的奇袭,再次夺回了石堡城,距离唐朝上一次收复石堡城已经整整过去了13年。

对此,唐玄宗表示不能接受,于是他命王忠嗣率军收复石堡城。

但是王忠嗣却有不同意见,他认为,要巩固西部边防,未必非要得到石堡城。石堡城固然地势险要,万夫莫开,但是遏制吐蓄的关键却是:要重创敌人的有生力量。

于是王忠嗣经过周密部署,发动了旨在打击吐著西线精锐的积石山之战,经过激烈的战斗,唐军重创了吐蕃有生力量,控制了积石山区域。然后是固防,沿积石山一线,唐军修筑了大大小小的防御工事,西北的防御被连成一线。

然而当大功告成的王忠嗣喜滋滋地写工作报告,喜滋滋地回到京城找唐玄宗汇报时,却看到唐玄宗一张冷若冰霜的脸:石堡城怎么还不打?

还打?王忠嗣呆了,费尽口水解释了半天:现在整个西北防线已经成形,石堡城的战略地位已经不重要了,更何况打这个地方会牺牲很多人的生命。所以,没有意义。

王忠嗣认为自己解释得很清楚,从战略价值、经济价值、军事价值都解释得很清楚:这是一场赔本的仗,也是一场送死的仗,不能打!

谁知煞费苦心解释半天,却换来了唐玄宗怒气冲冲的回答:必须打,马上打。

石堡,于军人眼里是战略要地,在皇上眼里,不过是个盛世宜传的噱头,说不好听叫面子工程。可这面子工程不是堆沙子造房子那么简单,是要拿人命换的。

所以,当手下人提醒王忠嗣:皇上要面子就给面子吧,你是主帅,送死也不用你亲自去,小小的石堡城,拼上炮灰也就拿下来了。你要是不打,皇上可就要打你了!

但王忠嗣只是微微一笑,说出了那句掷地有声的豪言:岂以数万人之命易一官哉!

用最小的代价重创敌人的有生力量,达到守卫边陲的目的,这就是王忠嗣的觉悟,超越了用鲜血染红顶戴花翎的觉悟。

最终,因为在石堡城问题上的死顶,王忠嗣触怒了唐玄宗,而李林甫又从中作祟,诬陷他卷入了“立储风波”中。天宝七年王忠嗣被押送京城解除兵权,唐玄宗本想将他一刀砍了,却耐不住哥舒翰等军官们的流泪哀求,最终免去死罪,贬为汉东郡太守,次年病逝。

一代名将,落得如此郁郁而终,说是奸臣陷害不如说是皇帝昏庸。

八、成吉思汗铁木真

成吉思汗是继白起之后,又一个有嗜杀本性的军事战略家。成吉思汗是一个世界性人物,他远征欧洲,建立了国土横跨亚欧大陆,极盛面积达3000多万平方公里的蒙古帝国。孙中山评价道:“元朝时期几乎整个欧洲都被元朝所占领,远比中国最强盛的时期更强大。”据史料记载,成吉思汗远征欧洲,打得就是歼灭战,军队所到之处,高于车轮之上的男子都要被杀掉,据统计,期间约有2.8亿人被杀。

九、“常十万”常遇春

常遇春,字伯仁,号燕衡,大明开国头号猛将,全军副帅。尝自言“将十万众,横行天下。”军中称其“常十万”,世人称天下奇男子,《皇明奇事述》把他称作“万人敌”。

常遇春以个人勇武闻名,每战必身先士卒。著名的采石矶之战中,面对元朝水军,他乘一小船,纵身登岸,冲入敌阵,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在大破陈友谅的潘阳湖一战中,常遇春奋勇当先,射伤张定边,勇救朱元璋,最后论功第一。朱元璋曾夸赞:“当百万众,摧锋陷坚,莫如副将军。”

众所周知,常遇春好争先锋,当年他第一次见到朱元璋时就直截了当说我就是来做先锋的,当朱元璋讥讽他道:“汝特饥来就食耳,吾安得汝留也!”常遇春不但没有气馁,反而一而再再而三的“固请”,直到朱元璋答应为止,所以论歼敌数,常遇春在明初众多名将中首屈一指。鄱阳湖之战,会同诸将全歼号称60万的陈军;平江一役,俘斩张士诚及其将士25万余人;塔儿湾大捷,在洛水之北击杀元军主力5万,俘虏元宗王及将士万余。

作为朱元璋手下最有魅力的一位,常遇春残酷嗜杀,从不接受投降。元至正二十年,常遇春率精兵万人,设伏于六泉口,当陈友谅全力猛攻池州城时,徐达率守军开城应敌,常遇春伏兵掩其后,大败陈友谅军,斩首万余,战后将三千降虏坑杀。当时统帅徐达表示要请示朱元璋再定,朱元璋也表示不能杀降,但命令到达池州前,常遇春已经先斩后奏,把俘虏坑杀得只剩300人!而这三百人还是常遇春留下给陈友谅传话用,否则就是一个不剩!

常遇春的这种行为并不止一次,据史料记载,常遇春经常陷城之后对投降的军民滥杀,为此他还受到过朱元璋的告诫,“克城无多杀。苟得地,无民何益?”

值得一提的是,常遇春杀降的行为既不是为了恐吓、吓阻敌人,也不是为了所谓的歼灭敌人有生力量,而只是满足自己的杀心。清人王妍之就评价他说,鄂国公杀心之重,亘古未有。

洪武二年7月,常遇春在出塞北伐回师途经柳河川时,“暴疾卒,年仅四十”。人们普遍认为常遇春的暴卒跟他嗜杀有关。

十、“儒面杀手”曾国藩

前几年,学习曾国藩之风盛行,曾国藩也成为修身齐家治国千古第一完人,审视他的成就,好像也确实如此。

曾国藩建造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第一所兵工学堂、第一次翻译印刷西方书籍、安排第一批赴美留学生,诸如此类,都是其被誉为“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有力佐证。

曾国藩自称:“鄙人乃训练之才,非战阵之才”,但他以儒家精神练兵,使湘军成为一支有主义的队伍。他作《爱民歌》传唱,教导士兵“说法点顽石之头,苦口滴杜鹃之血”, *** 作《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即以此为蓝本,蒋介石黄埔建军时,也将他的《爱民歌》印发学生演唱。因此,曾国藩被誉为“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山祖师”。

“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曾国藩对官场之道参深悟透,积淀了一整套官场绝学,用之于中国官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这是其被政界人物奉为“官场楷模”的底气所在。

同时,他克已唯严,崇尚气节,成为清代的道德楷模;他胸怀宽广,从不嫉贤妒能,他一生推荐过的下属有千人之多,官至总督巡抚者就有40多人;他的学问文章兼收并蓄,博大精深,是近代儒家宗师,“其著作为任何政治家所必读。”(蒋介石)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千古第一完人”,却在平灭太平天国的过程中大开杀戒、大肆杀戮。

比如,咸丰八年,湘军攻破九江城,曾国藩写信给九弟曾国荃说:“接手书,知九江克复,喜慰无量。只求全城屠戮,不使一名漏网耳。”

再比如,咸丰十一年的安庆之战,曾国荃率领湘军攻陷了围攻2年之久的安庆。曾国藩命令曾国荃:“三垒出降,全数杀之”、“初一日一律踏平”,于是,湘军士兵见人就杀,共屠杀四万余安庆人,安庆也变成了一座空城。

曾国藩不仅怂恿弟弟曾国荃屠城,而且还在书信及日记中都自称是“大快人心”,难怪两湖百姓喊他是“曾剃头”,皖南百姓喊他是“舂骨灰”。

胡林翼曾评价曾国藩是“用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他自己也曾言,若想有效平定“发匪”,莫过于以杀止杀,灭其有生力量。当然这可能仅是其滥杀的原因之一,曾国藩曾经多次被太平军逼得要自尽,比如与石达开的鄱阳湖大战,曾国藩率领的三万湘军被太平军打得所剩无几,他为此羞愧不已,甚至跳水自杀,多亏随从救起。

因此曾国藩对太平天国必欲除之而后快。太平天国兵力众多,顶峰时期达到100多万人。而到天京保卫战前,城中只剩10万军民,这不能不说是曾国藩“歼灭战思想”之功也!

更多歼灭敌人最多的将军(三大战役中歼灭敌人最多的战役)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