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新市镇航拍图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这首《宿新市徐公店》流传千古,不少人都耳熟能详,倒背如流。也正如此,新市这个攸县的僻壤小镇也随之名扬万里、流韵千古。殊不知,《宿新市徐公店》诗,共有二首,很多人只知其二,不知其一,现将第一首引录如下:
“春光都在柳梢头,拣折长条插酒楼。便作在家寒食看,村歌社舞更风流。”
这首诗描绘的是暮春时节新市的田园风光,对新市地区的民间歌舞民间文化作出了由衷的赞叹。这也让若干年后的我们了解到,最迟在南宋时,新市地区的民间歌舞文化就已异常发达。
当然,我们现在无法真实地再现千百年前的画面,但历史的生命力是强大的,传统精神和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正如新江之水,流韵悠悠,风流千古。
文化的敬畏
新市人是怎么描绘新市的呢?他们说,新市(老街)是一条龙,一艘龙舟,他庇佑着新市人,让他的子民安全快乐。新市老街依小江之势而建,蜿蜒龙行,摇头摆尾,龙头在小江和大江交汇之处直奔大江(攸水),直入“鲇鱼潭”。鲇鱼潭在老街下街的街口处,老人告诉我们,鲇鱼潭很深,潭下有一条暗河,不知通到何处,“鲇鱼精”就住在里面。新市人喜欢游泳,但从来不到那儿去游泳,据说只有“汆师”(潜水员)才敢去。说新市(老街)是“龙舟”,因为他从来没有被洪水淹没过。记得一九五四年的大洪水,一九九八年的特大洪灾,新市垅满垅被淹,房屋倒塌不少,老街硬是滴水未进,安然无恙。
新市人对文化对知识有一种天然的敬畏和尊重。老街上街街口的左前侧,曾经建有一座“字纸亭”,简朴而庄重,柱廊上有楹联。这亭是专门用来焚烧字纸的。在新市人的眼光里,一切写了字的纸,都是神圣不可亵渎的,不能随意丢弃和污染。家中有了废弃字纸,一般都会收集在一起,然后送到“字纸亭”,心怀虔诚恭恭敬敬燃香焚化。
这里,对传统文化、外来文化有一种兼收并蓄,互为包容的开放心态。小小的市镇既有古建筑关帝庙、永灵寺、玄元观,还有天主堂、福音堂。三教九流儒释佛道,古今中外中西合璧,自有特色。
“烧火塔”和“打铁水”
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铸成了新市的文化繁荣。但逢祭祀或传统节日,新市这座小镇的“村歌社舞”都异常发达。小镇有大小二座戏台,大戏台在墟场上,泥土为基,和天主堂并立,原址在现在新市村村委会处。小戏台在中街永灵寺前侧,面街而建,紧靠中街石桥,和天主堂、大戏台隔小江而成一线。最使我感兴趣的,还是中秋节极富特色的“烧火塔”和“打铁水”。
中秋节,人们吃过团圆饭以后,就来到大戏台坪前。有人挑来了一担担的青瓦片,用青砖做塔基,瓦片做塔身,搭成高过人头的瓦塔,有人挑来过了“三伏”的劈柴和“锯屑”(锯木时飘下的细碎木屑)。等月亮升起来,络绎不绝的老街人和邻近的乡民来到了戏台坪,里三层外三层把小塔围个水泄不通。点火了,人们把木柴塞进塔里,熊熊大火燃起,噼里啪啦声不绝于耳,火舌从四周的塔口呼呼翻涌,火光映红了半边天,月亮的清辉也为之失色。这时,有人会把“锯屑”一把把地向火塔撒去。锯屑碰上呼呼作响的火舌,马上就变成了星星点点的火花,火花四溅,像天女散花,在夜色中,月光下,显得分外美妙壮观。
打铁水
火塔烧完以后,就是“打铁水”。上街的补锅匠,早早地把补锅的风箱炉子挑到了现场,支起了化铁炉,架起了风箱。那边火塔火花飞舞,这边风箱呼呼响,铁水翻腾。火塔刚熄火,人们又转向了铁水炉。只见一个小青年马步紧扎,屏息凝气,全神贯注,双手紧握一块小木板。补锅匠用铁钳夹住化铁小炉,把沸腾的铁水往小木板上浇去,说时迟那时快,小青年把木板朝上一迎,用力一挥,铁水瞬间变成了星星点点的火星在夜空中飞舞,发出悦耳的响声。围观的人群,发出一声惊呼,像潮水一样退去。虽然小炉的铁水不多,难以形成壮观的气象,但人们希望生活幸福美好,绽放如花似锦的希望,像这美好的火花一样飞腾溅放。
来源/株洲日报 作者/张建雄
编辑/黄盼
投稿邮箱:610255300@qq.com
新闻热线:17352733309(吴记者)、15907333036(舒记者)
声明:分享要尊重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株洲发布”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