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西祠胡同挂牌1元转让500万股股份!网友集体怀旧,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西祠胡同挂牌1元转让500万股股份!网友集体怀旧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西祠胡同挂牌1元转让500万股股份!网友集体怀旧

说起西祠胡同,很多70后、80后记忆犹新。它是出名的华人社区门户网站,鼎盛时期注册用户近3000万。遗憾的是,近年来,西祠胡同被遗忘在互联网的角落,布满了时代的灰尘。如今它再度被人提起,却是因以1元的挂牌价起拍,转让500万股股份。有网友说:有些时尚可以轮回,有些则一去不复返。有些不经意的告别,竟已成永别。曾红极一时的年轻人社交平台,如今成为一本与青春有关的“纪念册”。

500万股股份挂牌价1块钱

公司负债总额超433万

3月30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登录e交易网站发现,江苏省产权交易所挂牌发布了“南京西祠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500万股股份转让公告”,挂牌价是1元。报名竞价时间是2022年3月18日至2022年4月18日,目前0人关注,共有900多次浏览。

根据公告,截至2021年11月30日,南京西祠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当月审计的公司负债总额433.29万元,净利润-176.25万元,评估机构给出的对应评估值为0元。据悉,此次挂牌价之所以只有1元,是因公司本身有负债,经营情况不太好,对应评估值为0,不过仍有一定的品牌价值。

作为国内最早成名的社区网站,西祠胡同成立于1998年4月,鼎盛期旗 *** 册用户超过3000万,网站自建讨论版超过80万个。2000年初,西祠胡同在全球排名达到100多位。之后短短两年,就迅速积累下了超百万的用户。当时的南京人和在南京读大学的年轻人,几乎都曾注册过西祠账号。

曾“卖身”艺龙几经易主

活跃度难再现往日辉煌

二十多年间,西祠胡同几经波折。2000年,西祠胡同被艺龙收购,但是运营并没有太大起色。2005年,艺龙旅行网宣布以7650万元的价格,将西祠胡同90%的股权以及所有相关资产转让给江苏紫金汇文传媒投资有限公司。

2008年,西祠开启商业化探索之路。同年10月,西祠着手花嫁频道的上线,将分布在各个板块的婚庆信息加以聚合。据悉,江苏地区一半的婚庆订单都是在西祠婚博会上成交的。

2018年,西祠胡同宣布:西祠移动端将成为运营重点,西祠胡同小程序功能将全面开发。另将关闭近三个月内管理消极、发帖不活跃的讨论版。

2022年,西祠胡同因1元卖股的消息再次回到公众视野。3月30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登录西祠胡同发现,网站仍然可以正常浏览,但与巅峰时期的活跃度无法相比。随机点开几个热门版的帖子,会发现大量的评论数均为零,内容方面,网友真实分享少了,广告变多了。

曾是70后80后的“精神家园”

投缘网友仍会线下“版聚”

在没有朋友圈、抖音、微博、小红书的PC时代,上论坛发帖、跟帖、互动,是大家热衷的“正事”。曾经南京人无论做什么,大到结婚、装修、旅行、租房子,小到打听“八卦”、找哪里有好吃的,首先想到的就是上西祠,其影响力非常大。

1981年出生的南京人薛女士曾经混迹于西祠胡同的一个名叫“小猪慢慢长”的版。“版里有很多和我一样的新手妈妈,”她说,很多人都在这里交流育儿经验,有些新手妈妈遇到问题就发帖求助,很多人会热心解答。当时自助游刚兴起,版主会分享出境游的攻略,“非常详细,跟着帖子会少走很多弯路,版里还有网友分享特价机票如何抢。”薛女士说,当看到版里有人分享家庭烘焙,她也跟风买烤箱尝试做小饼干。

“每天都要来逛一逛,这里是我的精神寄托,让我接触到许多新鲜的事物。”薛女士说,在论坛里聊得投缘的网友们还会在线下“版聚”,处成了朋友。随着微信兴起,社交方式变化了,但是版里的那群人也没分开,大家加了微信好友,依然在微信群分享日常、线下聚会。

那时候“吃货”流行逛西祠的“e美食”版,那里有最新美食资讯发布,还有网友分享哪里的美食好吃。花20元就可以办一张e美食卡,在很多餐厅都可以打折。南京女生流行上“败家MM集中营”版。这本来是转让闲置物品的讨论版,但大家败家的热情很快让种草、剁手也都盛行起来,流行起一种“分赃”团购。一到周末,新街口、湖南路、夫子庙的一些快餐店,经常会有一群女生相聚于此,“瓜分”团购来的商品。

堪称南京本土消息“小灵通”

90后也久仰大名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搜索时注意到,网友@砍柴书生V曾发布微博回忆西祠胡同,“还有人记得西祠胡同吗?十几年前是个非常有特色的本地论坛,主要用户是南京人。最早的时候是年轻人网上交友胜地,当时互联网还没普及,很多人专门去网吧登录一下看看帖子。那几年我经常混迹于某论坛,每天都有奇思妙想、妙语连珠的帖子。”在那条微博下,不少网友留言跟帖,诉说回忆。

在70后马女士眼里,西祠胡同是一个南京本土网络社交平台,很多在南京生活的人们都用过或听过,后来在全国的知名度也非常高。大约七八年前,马女士想要领养一只猫咪,她在西祠胡同联系上一家救助流浪猫的机构,顺利领养了自己家里的第一只爱宠。“现在,很多人想要了解一个城市的美食或景点,会用大众点评来查询。而在以前,大家获取南京本土信息都是通过西祠胡同,实用性和服务性非常强。”

90后陈先生也向记者提及了这一点,“作为外地人,我当初是从本地人那里听说的这个论坛。听说以前很辉煌,大家都在上面讨论跟南京本地相关的事情,是他们老南京人的回忆。” 2021年,陈先生慕名去西祠胡同逛了逛,不过后来发现帖子更新得比较缓慢,就没怎么用了。

资深用户曾是上百个讨论版版主

还靠西祠年入几十万

“听说了股权转让的事情,心里蛮难受的,我相信其他老网友心里也都会有很多不舍。”生于1977年的熊先生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他在1998年至1999年间开始接触西祠。熊先生依旧清晰地记得,他创建的第一个讨论版是“星星火跆拳道俱乐部”,聚集了一帮热爱跆拳道的网友分享交流。后来,他使用西祠胡同的次数越来越多,还成为了100多个讨论版的版主。

在熊先生的印象中,西祠最早是纯文字的网站,后来增添了上传图片的功能,后期也增加了视频功能,可以把优酷、土豆等网站的链接分享上去。“最开始,它是从兴趣爱好起家的一个论坛,像我们跆拳道爱好者常去跆拳道版。还有一些著名的板块,比如都市夜归人、包藏货新、E美食、婚后空间等等,网友可以在上面看八卦、发帖讨论。”

许多用户不仅在西祠胡同发帖交流兴趣爱好,还在这个网站上发展起了自己的事业。“2005年,我已经是西祠胡同上比较有名的版主了。当时我离开原单位,选择去做一名保险营销员。去做市场营销的时候,我不愿意从自己身边的熟人开始推销,我想着既然互联网上有这么多的市场,那么我就从互联网入手,在西祠的讨论版上打广告。”熊先生说,他的这种保险营销在当时是非常成功的,2005年至2010年,他都是江苏省网络保险销售第一名,年收入能达到二三十万元。

【财汇时评】

社交需求没有褪色

抓住痛点方可历久弥新

2014年起,移动互联网开始发力,智能手机蹿红,彻底改变了用户的生活习惯。传统PC产物逐渐没落,似乎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西祠胡同的沉寂,或许就在于它作为一个互联网产品,不仅没有从传统互联网成功向移动终端转型,还缺少可持续的商业化支撑。

但是可以确定的是,不管是西祠胡同时代的发帖跟帖,还是如今微信、微博的互动交流,人们对于社交的需求依然存在,且不会褪色。时代的浪淘沙掘金,抓住用户痛点才能历久弥新。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徐兢 见习记者 王灿

来源: 扬子晚报

更多西祠胡同挂牌1元转让500万股股份!网友集体怀旧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