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茶船古道·境外行印尼篇①】六堡茶在南洋爆红,从“卖猪仔”开始
深山有茶飘香,万里漂洋过海。
梧州的六堡茶,通过“茶船古道”输送到了珠三角地区的各大商埠,然后又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向东南亚输出,在清代中后期至今的百多年间,成为了一种著名的外销茶。
使得六堡茶蜚声海外的,首推清代中后期开始形成的华工“下南洋”风潮,梧州市茶产业发展办公室市场文化科副科长、梧州市六堡茶研究会秘书长于翠萍介绍说:“梧州六堡茶对东南亚地区的出口,随着19世纪中后期南洋华工的剧增而达到一个峰值。在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之间,东南亚华工数量常年保持在40万人左右,因为这个特殊消费群体的存在,使梧州六堡茶对东南亚的出口保持一个很大的数量。1935年,广西出口的六堡茶就有1000多吨。时至今天,梧州六堡茶仍是当地华人华侨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大批华工“下南洋”在当地安家,随船而去的六堡茶在南洋各处也落地生根。此时,“茶船古道”的外运线路呈扇面展开,自广州、香港、澳门等珠三角商埠向新加坡、巴达维亚、巴生、山打根、怡保、马六甲等地伸展,源源不断地向东南亚各地输出六堡茶。
随着东南亚地区华工数量的增加,华工们随船携带而去的六堡茶已经不能满足当地的需求。于是,从19世纪后期起,逐渐有茶商大批采购六堡茶,然后使用远洋船舶运输到东南亚各地销售。1950年以后,自梧州出口的六堡茶基本上都集中到香港中转,再发往东南亚甚至日本。这些运输线路使得“茶船古道”的外延不断深化。现任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的蔡一鸣,从20世纪70年代起就从事梧州六堡茶的外贸出口业务,他对六堡茶的海外销售市场相当了解。蔡一鸣介绍说,20世纪七八十年代,梧州六堡茶出口的主要销售地区是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每年最高出口量超过1000吨。
也正是从这时起,六堡茶在东南亚地区不再是仅仅作为低端的“矿工茶”来使用。据《茶艺》杂志介绍,由于六堡茶已经成为了当地华人华侨生活中的一种日常用品,茶商们进口了六堡茶以后,往往先行筛选,选出最优质的一、二级茶叶,专门提供给茶楼使用。中等级别的六堡茶则销往市面,在茶叶店、海味店、日杂铺等店铺出售,以供应居民家庭日常饮用,剩下低等级的六堡茶才销往锡矿区、种植园或橡胶园,以供应工人饮用。只是由于当时工人群体和居民群体太大,中低端市场的六堡茶消费占据了大多数,因此才给了外界一种“矿工茶”的感觉。
无论世事如何变化,六堡茶在东南亚各个矿区、种植区、港口码头都留下了鲜明印迹。例如,印尼的雅加达,旧称“巴达维亚”,从明清时期起,就是华工进入东南亚地区的第一站,六堡茶的消费在当地也曾一度盛行。虽然,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六堡茶对印尼的输出基本断绝。但是,我们依然沿着“茶船古道”的海外延伸线路,来到雅加达,开始我们寻访六堡茶在海外踪迹的旅程。(文字/龙天传、杨麦,资料来源:梧州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