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本文,是清末安图县首任知事刘建封所讲的长白山野人的第二个故事。
刘建封在奉命考察奉天(过去的沈阳,今指辽宁)与吉林的边界以及长白山是松花江、鸭绿江和图们江的源头时,耗时长久,踏遍了长白山的山山水水、沟沟壑壑,看到了无数的珍禽异兽,听到了无数怪异传说。其中,长白山野人,便是他听到的传说之一。
★图们江南的甑山有野人传说
一天,刘建封率队考察到图们江的南岸。在明朝的惠豆根发现野人的地下工厂的红岩洞的东北方,大约13里的地方,有一座甑(zèng)山。
长白山
甑,是古代一种蒸饭的瓦器。底部有许多透蒸气的孔格,置于鬲(lì,古代一种蒸饭的炊具)上蒸煮,如同现代的蒸锅。可能图们江南岸的这座山的形状像古人的陶瓦蒸锅,故而得了这个名字。也可能是当地的满族语音,或者朝鲜族语音的古人方言的音译而已。
当地人说,就在这座像陶瓦蒸锅的甑山上,当地的猎人曾经发现了一个巨人。
这个巨人长相特殊。一是个子很高,高一丈多。一丈是10尺,一丈多自然是10尺多,或者是十一二尺。按三尺合一公尺,那么此人的体高当合三米三四还多。
这个头儿在人类中比巨人姚明要高出许多,即便在动物界中,堪与科迪亚克棕熊的个头媲美。
模拟的野人
这个巨人的第二个特点是浑身长毛。大家知道,浑身长毛的人,中国只有一个毛人——于震寰,毛发占全身的96%。他一出生就震惊了全世界。科学界认为他是返祖现象,所以才全身长满毛发。
这个巨人的第三个特点是“面目不能辨”。这句话可能包含着三种意思:
第一,脸上也长满毛发,所以看不清五官如何分布。
第二,他的五官即“眉眼鼻嘴耳”长得特点不明显,无法区分。
第三,就是人与野人相距较远,人们看不清他的真面目。
★当地猎人这样描绘甑山野人
山林中的野人。
刘建封觉得,这是图们江附近的又一种野人传说,于是,开始细心访问。
当地的土人介绍说:猎人们进入甑山打猎时,常常会看到一种巨型人,他们个头很高,大约一丈多高,满身长满了毛发,脸上的五官难以区分。每当猎人遭遇他们时,他们总是主动探问:现在秦始皇还在不在呀?
猎人很害怕他们,一见到这些巨型野人的面儿,会立即奔跑躲避。可是这些巨型野人比他们跑得更快,很快就追到猎人跟前,伸出两只手,做出暗暗拦截猎人逃跑的姿势,并再三再四地追问:告诉我们,秦始皇到底还在不在呀?
如果猎人回答说:秦始皇早就死了多少年了。那些巨型野人听后会兴高采烈地蹦蹦跳跳,手舞足蹈,激动万分。并且用他们的手紧握着猎人的手,好像要诚恳地,礼貌地邀请猎人就坐入席的样子。
高大的野人来了。
猎人如果和他们开玩笑,说:秦始皇现在还活着。那么,这些巨型野人听后会发狂地奔跑逃离这里,口中还边跑边大声吆喝着什么,好像是在把他们得到的“秦始皇还活着”的信息,迅速地传播并警告所有的巨型野人。那疯狂逃窜的样子,好像害怕身后有人追赶他们似的。
★这些野人是秦朝逃避苛政的秦人的后裔吗?
红岩洞附近的居民中的大多数人认为,这些巨型人是秦朝时为逃避秦朝修筑长城的苛政,而远远地躲避到长白山下图们江边隐居下来的。当然,他们是根据野人的问话内容和野人的表现如此判断的。
秦始皇
我们读初中时,语文课本上所载的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写了一个离奇的故事,说晋朝太元年间,有个家住武陵山的打鱼人溯溪而上,遇到一片桃花林后的小山,又从山口进入一个宁静而别样的世界。
那里的人安居乐业,民风朴实,见到武陵渔人十分好奇,纷纷打探外边的世界,并自我介绍:我们的先祖为避秦代乱世,率领全家以及同村的人逃到这片绝境,自此从来没有出过山,多少年与外界隔绝。不知山外现在是什么世道了?
原来,桃花源中人只知道有个暴乱的秦朝,不知道后来的汉朝,更不知道还有汉朝后的三国、魏晋……
桃花源中人。
其实,细品刘建封所记述的这个长白山的野人故事,与晋代陶渊明所写的《桃花源记》故事大同小异。
二者所差异者,无非是当时那些逃避秦朝暴乱的人逃进了南方万山丛中的桃花源。遇到了好奇探险的武陵渔人,才知道世道早就过了秦朝,也过了汉朝,也过了三国,到了晋朝时代了。这就是“桃花源”中的野人。
而长白山下的“甑山的野”人,同样是为了逃避秦朝的苛政,才远逃到北方的长白山下图们江畔的甑山。遇到了图们江畔的打猎人,才知道秦始皇至今是否还活着。
千古一帝秦始皇
二者最大的区别是,桃花源中人,自给自足,经济繁荣,安居乐业。而长白山图们江畔的野人则远离中原,远离社会文明,成为没有衣穿,浑身长毛,面目不辨的野人而已。
刘建封的第一篇“红岩洞”野人故事,说的是黄帝时代即来长白山下的红岩洞中建立炼石工厂,为女娲补天炼石的野人故事。粗略算来,从黄帝时代到明朝惠豆根发现这些野人,足足过了4260年!
这三个故事无非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从“长白山红岩洞”野人,到“武陵桃花源”人,再到长白山“甑山”野人——他们都是脱离当时社会文明的人,此后由于一再与社会文明世代脱离,于是,它们就成了野人。
是野人,还是古人?
★刘建封是何许人?
刘建封是山东安丘(原属诸城县)人,是清朝名相“刘罗锅”刘墉的后代,清末贡生,爱国知识分子,生于1865年,又名刘大同,字桐阶,有“天池钓叟”雅号。早年曾任奉天候补知县,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与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辛亥革命先驱交往密切。
1908年,东三省总督的徐世昌派刘建封勘查奉天(辽宁)和吉林两省边界,同时考察长白山及三江(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之源。刘建封率队踏遍了长白山的山山水水,撰写了《长白山江岗志略》、《长白设治兼勘分奉吉界线书》、《白山纪咏》等重要书籍;摄制了《长白山灵迹全影》;绘制了长白山江岗全图,成为研究和开发长白山的宝贵资料。
清末长白山考察人刘建封
1909年,清 *** 在安图设县,刘建封出任首任知事(县长)。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刘建封得悉后立即在安图响应举义,宣告成立“大同共和国”,并通告中外。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 *** 副主席李济深专程赴天津造访辛亥老人刘建封,共庆中国获得新生。
1952年7月1日,刘建封在济南病逝,享年88岁。(作者简介:王天祥,籍贯山东青岛,高级记者、作家,在东北林海雪原生活了50多年,出版长篇小说等各种专著42部,撰写电视剧200多集,创作历史、文化、风光、纪实等专题电视片数十部,在各类报刊发表文章数百篇,发表网络文章千余篇。)
说明:本文所有配图均选自网络,版权归于网络。若有侵权,通知必删。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