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从市中心一路向北进入“木兰故里”黄陂,山川如画,湖水澄澈,风光正好。
从3000多年积淀的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到遍布全域的木兰群景,从山川峡谷到灵秀草原,从木兰文化、二程文化、盘龙文化、红色文化的底色浸染,到赏花、夜游、民宿、露营的特色引流,黄陂文化和旅游事业风华正茂,形成全域生态、全域旅游、景城融合、村景融合、产业融合的发展新格局。
诗意满怀,向世界递出四张文化名片
“荆楚明珠”木兰湖风光旖旎。
6月10日,位于木兰湖景区的湖北考古博物馆正式开馆。它是湖北考古出土文物的保管、收藏、保护、展示与研究机构,致力于传播荆楚文化与长江文化,集中展示长江文明的湖北高度,为黄陂灿烂的文化再添一厚重注脚。
作为大都市近郊、大交通枢纽和大山水生态之地,多元文化在黄陂大地积淀、融合、衍变,地域文化辉煌而灿烂,浓郁而独特。“殷商盘龙文化”“汉唐木兰文化”“北宋二程文化”“近代红色文化”——黄陂向世界递出四大文化名片。
黄陂深耕“木兰文化”,精心修缮和维护木兰祠、木兰牌坊、将军墓等花木兰遗存,打造木兰主题文化系列景区,将区域内的山山水水,都烙上“木兰”的印记。
位于黄陂南大门的盘龙城遗址距今约有3500年,为长江流域发现的夏商时期规模较大、出土遗存较为丰富的城邑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武汉城市之根”,堪称“武汉城市文明的源头”。如今,曾人迹罕至的盘龙城遗址实现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华丽嬗变,黄陂“殷商盘龙文化”愈发耀眼。
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千百年来,黄陂这片土地上还孕育了精美的民间艺术和精湛的传统技艺,目前已建立起国家省市区四级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民间文学木兰传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汉锣在比利时安特卫普伊丽莎白音乐厅里奏响,黄陂三鲜因美味而独具特色声名远扬。
2021年底,黄陂再获“国字头”称号,凭楚剧入选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演楚剧、看楚戏、哼楚调成为黄陂人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形成了以黄陂区楚剧团为核心,以社会职业剧团和业余剧团为辅的楚剧中坚力量,长期活跃在城乡集镇,深受民众喜爱。
活力迸发,公共文化点亮多彩生活
黄陂区楚剧团排演的大型革命历史题材楚剧《江姐》。
6月29日,黄陂区第十五届群众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在盘龙城经济开发区德成生活广场举行,《东方红》《灯火里的中国》《中国飞起来》等主旋律舞蹈燃爆现场。
楚剧、歌舞、曲艺、小品……以文化惠民为出发点与落脚点,黄陂根植覆盖城区、街道(乡)、社区(村)的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送进景区、送到社区(村)、送到家门口,为广大市民、游客送上一份份文化大餐。每年一届的“黄陂区群众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和两年一届的“木兰金秋农村文艺会演”,成为吸引力和辐射效应较强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每年一届的“书香木兰 阅读黄陂”全民阅读暨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成为黄陂区读书宣传推广活动的特有品牌。人们在一次次的各类文化遗产展览、好书推介、文艺培训、知识讲座、技能辅导等活动中感受到文化滋养着城市的幸福底色。
一个故事,来自黄陂,走向世界。今年夏天,黄陂区与中央歌剧院联合打造的大型民族舞剧《花木兰》受邀代表中国参加第50届塞万提斯国际艺术节。该剧先后荣登第十五届亚洲艺术节、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获得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亮相美国纽约时代广场。一大批具有黄陂地方文化特色的原创精品应运而生,音舞诗画《木兰山组歌》、大型现代楚剧《江姐》、电影《烽火木兰山》等文艺作品熠熠生辉。同时,以“非遗文化进景区”、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云演季、木兰文化创意作品展等活动为载体,将木兰文化、楚剧、湖北大鼓、黄陂泥塑等文化艺术项目带到游客身边。
“木兰”为名,全域旅游欣欣向荣
花乡茶谷景区今年晋级国家4A级景区。
前不久,花乡茶谷成功创建国家级4A景区,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再添一员“大将”。黄陂区十年如一日坚持“党政主导、企业主角、农民主体、品牌主打、行业主管”的“五主”发展模式,实现全域旅游的突破发展,建有旅游景区23个,其中国家5A级旅游景区群1个(含4个景区),4A级景区8个,3A级景区6个,A级景区数量位居全国区县前列。黄陂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成为风景,被誉为“武汉后花园”,是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021年,2490.17万游客慕名而来,游山水、探人文、住民宿。“黄陂可看、可感、可品、可忆,来几趟都觉得不虚此行。”游客一致点赞,“有一个景区叫黄陂”。
以“木兰”文化为主线,打造全国最大的城市生态景区群和国家级全域旅游标杆示范区。近年来,黄陂域内23个景区同打“木兰牌”、共创“木兰系”,形成“木兰游”文旅品牌,木兰山、木兰天池、木兰草原、木兰云雾山等多个景区以“木兰”命名,各大景区凭借环境特点推出丰富的木兰主题游玩活动,家喻户晓的花木兰形象为黄陂旅游注入文化基因,引发深层次文化体验和共鸣。创立20余年的木兰文化旅游节已成为黄陂的“文旅盛宴”。“木兰有礼”文化创意产品将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相结合,让游客将黄陂之美带回家。
徜徉青山绿水中感悟着古代巾帼英雄的忠孝勇节,在林木间、花丛中呼吸清新空气感受岁月静好,邂逅华中地区难得一见的草原风情,一睹杜鹃花海的灿烂若霞不禁发出“怒放的生命”的赞叹……黄陂遍布全区的景区串珠成链,各具风情,成为游客追逐体验的“诗与远方”。通过全域旅游,交通环境更便捷、生态环境更宜居、生活环境更舒适,带动了人流、信息流、资金流与日俱增,实现全域大发展。
赋能“旅游+”,多元产业创新融合
强化“用户思维”“游客体验”,近年来,黄陂区文旅局充分做好文化旅游服务这篇大文章,让文化的“厚底蕴”、山水的“高颜值”逐步转化为产业的“高价值”。当文化、体育、商业等元素与旅游结合,在天然氧吧读一段历史、做一做运动,功能的互补与联动整体提升城市品质,这样的“旅游+”体验让游客流连忘返。
推进旅游业纵向延伸、横向融合,打造全域旅游“黄陂模式”。全域旅游犹如一个天然磁力场,伴随而来的,是与文化、农业、商业、教育、健康、科技、工业的深度融合,共同发展。
黄陂积极创建荆楚文旅名县,做好“旅游+文化”文章,依托木兰文化、盘龙文化、二程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量身打造出一批旅游景区、文旅项目和节会活动,通过旅游资源集聚构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促进了全区文旅产业的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比如,以姚家山为基础打造“武汉抗战第一村”红色经典,成为黄陂景区中的“万绿丛中一点红”;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余湾的古建筑寄托着百年的乡愁;如果想寻“武汉之根”,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待你前来探索。
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在旅游的带动下,黄陂一批批农村闲置农房、闲置宅基地及低效利用耕地和山水生态资源盘活,乡村美了、活了、火了、富了。其中,木兰乡坚持有机结合全域旅游与乡村振兴,成为全国第一批乡村旅游重点乡。
今年5月与大家见面的汉口北万国小镇及汉口北嘉年华主题乐园,带来一条龙的“趣玩乐购”,成为今夏武汉最火热文商旅地标之一。黄陂大力发展休闲购物游、会展购物游,规划建设空港国际会展商务中心,打造中西部最大的奥特莱斯休闲购物中心及汉交会会展品牌。
在“旅游+体育”的激发下,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群众体育活动品牌之一“木兰山登山节”让“相约木兰山登高望远”成为武 *** 的新民俗;木兰草原运动风筝锦标赛吸引来自全国的运动员共同上演 *** 草原“筝霸赛”;木兰山地马拉松、“骑遇木兰”探秘最美乡村木兰大道骑行活动、“航城”健康跑等文旅新名片,让游客在“速度与 *** ”中领略好山好水好黄陂。
深挖内涵,向深度游转型蝶变
木兰草原“纵情夏日夜草原”活动。
今年夏天,来自河南的杨阳一家选择住进毗邻木兰山的裕和夫子山居,“隐居”在山野间,体验古琴、酿酒、刺绣等丰富国潮文化,令他惊喜连连。“我们去过很多地方,黄陂很不一样,有许多活动我们游客可以参与,令人享受。”杨阳说,黄陂很“潮”,民宿、露营、烛光音乐会等时下流行的元素一个都不少。
近年来,黄陂区文化和旅游局抓准新时代脉动,立足自身历史文化禀赋,不断推动黄陂从原来相对单一的自然观光旅游向形式多元的体验式休闲旅游转变,让游客在黄陂慢下脚步,沉醉其中。
景区深藏的底蕴如同陈酿,历久弥新。在木兰天池,全国首创的行浸式山水实景互动演艺《木兰少年志》精彩上演,游客在森林峡谷游山玩水的同时,身临其境感受巾帼英雄背后的成长故事。在木兰草原,大型实景演出《花木兰·云中战歌》再现花木兰戎马传奇。还有锦里沟“风云土司寨”、木兰水镇“军旅主题剧目”等实景演艺剧,也让游客获得不一样的体验。
夜游成为黄陂夏天的新主场,吸引了大量游客。木兰草原“纵情夏日夜草原”活动持续举办了7年,已形成品牌效应、网红效应,不少外地游客慕名而来。木兰花乡的“花漾奇妙夜”囊括夜晚露营、烟花表演、水幕喷泉等花样玩法。木兰水镇的夜晚成为沉浸式全息投影、非遗打铁花、大唐演绎等项目的“秀场”。还有木兰天池的萤火虫音乐节、锦里沟将电音与泼水节奇趣混搭等各类以夜游为主的夏日活动,都备受游客喜爱,成为黄陂旅游的又一爆款。汉口北“夜汉口”特色夏夜经济消费季、百联奥特莱斯“星空市集”等夜消费活动也吸引众多市民慕名打卡。
依托优越的自然风光、生态环境和人文资源禀赋发展特色民宿,成为黄陂区全域旅游的新亮点。黄陂区文化和旅游局数据显示,全区民宿已有近2000家,樾和·林泉、映像桃源、青荷小木等民宿或藏于山野,或掩于花海,或临湖而立,覆盖全域19个街乡,规范化、特色化、精品化的民宿集聚区正加速形成,为黄陂美景更添一份闲适与趣味。
体验升级,全民共享品质旅游
今年,黄陂积极申报创建湖北省“长江质量奖”,力争成为全域旅游服务质量标准的制定者、引领者。目前正在推进旅游服务质量管理一系列标准制定,助力全区旅游景区提档升级,引领全域旅游新发展,推动黄陂旅游从粗放低效向精细高效转变。
八方来客欣喜地发现,一进入黄陂便能感受到浓浓的旅游氛围,赏景之余,还能尽享游玩舒适性、便利性。驾车行驶在宽阔洁净的木兰大道上,楚风汉韵的房屋和青翠田园随着道路绵延伸展;旅游道路沿线标识标牌清晰明确,景区和各类服务设施都可轻松找到;全面覆盖旅游景区、旅游沿线、乡村旅游点的星级旅游厕所全天有人保洁值守,第三卫生间、母婴室等设施齐全。
近三年,黄陂区累计投入200亿元完善旅游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构建起内联外达的立体交通体系,实现景区与武汉主城及机场、高铁站1小时连接,景区环线2小时串联,相邻景区15分钟联通;实现景区旅游专线车、旅游环线公交直通车全覆盖;交通主干道路、旅游环线道路为游客提供方便快捷的同时,还成为景观道路、美丽乡村连接带、乡村振兴示范路。同时,以游客服务系统、智慧景区平台、监控中心设施和政务及行业管理四大智慧旅游项目为基础,建设智慧厕所系统、公共wifi覆盖、信息发布系统、AR超视距监控系统、大数据平台等。智慧旅游四期“一部手机游黄陂”智慧旅游小程序也已投入运行。
今年7月至9月,武汉市发放105万张文旅惠民券,游客使用惠民券免费游览黄陂木兰天池、木兰云雾山、木兰草原、锦里沟等多个景区。此外,黄陂所有景区向本地居民免费开放,对主城区进入黄陂的小型客车实行免费通行……惠民“礼包”推出后,越来越多的“自驾客”来到黄陂游玩。黄陂还为游客购买意外保险、开放武汉旅游一卡通、节假日向全省居民赠送景区门票。在与民共享中“分好蛋糕”,在文旅融合中“做大蛋糕”,写实写深文化惠民“大文章”,以高质量文化旅游供给增强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这些惠民政策的实施,让本地群众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旅游发展的红利,同时也吸引了更多外地游客来黄陂,实现了“主客共享”。
再创IP,“新木兰系”渐入佳境
汉口镇·戏码头沉浸式剧游基地。
青山环抱、湖水如镜、飞鸟蹁跹,风景如画的木兰湖被称为“荆楚明珠”,是武汉不可多得的休闲度假好去处。眼下,黄陂着力将木兰湖打造成以“木兰”文化为主题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康养旅居、智慧农业为一体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
黄陂的冰雪项目建设也在如火如荼进行之中。位于黄陂的甘露山文创城,华中区域规模最大、雪道落差最高、滑道最长的室内滑雪场正在建设。
随着全域旅游发展的不断深化,黄陂区立足自然人文禀赋、顺应美好生活潮流、抢抓招商引资机遇,文旅产业正在持续提质升级,吸引了融创集团、当代集团、卓尔集团等一批文旅领军企业到黄陂投资,盘龙城国际旅游度假区、大余湾旅游度假区、中华恐龙园、木兰设计之乡、夫子山生态旅游度假区等一批文旅项目持续落地,构建起了北、中、南三大文旅集群:北部以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为重点构成华中地区最大的城市生态旅游景区群,木兰湖、大余湾国际旅游度假区都在此处,木兰草原三期、木兰花乡二期等也在规划建设中;中部以甘露山文旅城为重点打造冰雪旅游与文旅综合体的高地;南部引入汉口北万里茶道主题公园、盘龙城遗址公园等成为新的文旅产业聚集区,让人们在多元业态中再次感受黄陂的美好。
黄陂全域旅游发展马不停蹄,接下来,黄陂区将放大好山好水生态优势,提档升级全域旅游,推动1000平方公里的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高品质建设,大力培育“新木兰系”旅游品牌,打造更多优质旅游目的地。每年将新增一家4A级景区,进一步增强重点景区吸引力。新建木兰夫子山乡村度假区、木兰天创乡村度假区、木兰大余湾乡村度假区、木兰中华恐龙园四大景区。同时,还将加快建设木兰古道文化小镇、木兰黄花涝千年古镇、木兰姚家山“红色小镇”等特色小镇,带来黄陂旅游的全新想象。
数字黄陂
23个木兰系列景区,其中3A级以上景区18个。年接待游客达2590万人次,年旅游综合收入达157亿元,带动36万人吃上“旅游饭”。
被评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国有影响力的全域旅游示范区、美丽中国十佳旅游县(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区。 建成130公里旅游环线、10条旅游公交线路、20个旅游驿站。 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4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1个,省级旅游名镇1个,省级旅游名村2个,市级以上扶贫示范村50个,星级农家乐1326家。
今后5年,每年新增一家4A级景区,打造十大高端小众精品民宿品牌。 拥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益单位和722个业余文艺团队,全区19个街乡、590个村、79个社区均建有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且免费对外开放。
年均开展“送戏下乡”演出889场,服务观众百万余人次。
拥有各级别文物保护单位58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84个、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49人。
(策划:黄陂区文化和旅游局 撰文:叶飞艳 郑军辉)
【编辑:张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