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斟世间最烈的酒
卧长安巍巍高楼
看尽天下何人可似他无忧”
个人认为,歌词里数这三句最佳。
其一,酒。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将近酒》)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行路难其一》)
李白的诗词中写尽了酒和月,还有剑。少年游侠,才华横溢,这样的人简直是狂的没边。
一酒,一剑,一书卷。
李白象征着大唐盛世的包容和侠义,也代表着大多数文人“仗剑走天涯”特征。
而李白最终的结局也与酒有巨大的关系。
酒文化,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最喜之物。
宁欠今世债,不置杯中酒。
感兴趣的可以读读鲁迅的《魏晋风度与药及酒之关系》。
当然,酒文化对于现在的人际关系以及工作交流,依然是不可或缺的一门“艺术”。
其二,“卧”高楼,“似他无忧”真无忧吗?
你想一个人站在高楼,俯视下面是什么感受?
更何况是卧看!
“高处不胜寒”,虽是俯视众生,显尽其狂。 可倏忽一想天下之人,又有谁像他一样,卧高楼饮美酒。
表面看似无忧,实则“润物细无声”。
诗人忧甚!到底在忧虑什么?
我们不得而知。
我们替李白想象一下,也未尝不可:
脑海中浮现的是,
那年少年剑气飘逸,长发婀娜,仰故乡明月,观三峡美景。
那年兴高采烈,拿着写好的自我推荐信,到地方官准备谋个一官半职,谁知不被重用,扬长而去。
那年才华横溢,酒楼高朋满座,诗兴大发,斗酒诗百篇,从此,长安小儿知,世人知。
那年雄心壮志,皇恩浩荡,蒙召入职。奈何官不配才,整日与诗与女与花前。怎知天生性情不合,看不惯的太多,多到厌恶和烦闷,夜夜望月引前路,前路已茫然。
那年路过酒家,那酒至今难忘,好友三二,今我来思,又该何说起?
长安繁华如梦,百姓看似无忧,
卧着倒是甚好,酒少了,人也少了。
于今,我已冠名天下,可宏愿未报,怎可离去?
于世,国将不国,万一……
抬头望明月,明月可知我忧?罢了,这天下大势,我已无暇顾及,与我何干?那与仙又有何干?
李白,一个注定要孤独的诗人。
他的才华与大唐盛世的结合,
他的狂放与不羁
正是大唐盛世的狂与乐
因狂而乐,
又因狂而败,
他像一朗明月,盖过了太多诗人的锋芒,
而这一盖,最深远的影响便是:
我们大家一直要背他的诗歌啦!
后记:诗与歌之美,美在相遇不自知,相熟不自觉,重逢不自愈。诗歌纹丝不动,就在那里,动的是我们,我们的经历和成长的认知。
推荐书籍戴建业老师的《戴老师魔性诗词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