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有很多中药,它们的名字常被镶嵌在对联、诗词、歌曲、小说当中,成为唯美的意象。含蓄点说,当中药遇见古风,笔墨亦可生药香。鞭辟入里地说,根据大众传播学通论,这些中药其实都是“符号”。
独活就是这么一个特殊的引人联想的符号。有短诗曰:“煎一碗独活,妄止我不散离愁,终究味是辛、苦,汤药入喉,恨意更浓。”此处起双关作用的“独活”真妙,它让我想起周杰伦的《说好不哭》。
“没有了联络,后来的生活,我都是听别人说。说你怎么了,说你怎么过,放不下的人是我。”歌词有些凄婉,结局有些缺憾。女主角开始躲电话,从不对男主角说不习惯一个人生活,约定说好不哭,奈何独活。
人都是群居动物,没人能一直享受独处。但同样是独活,成全比怨恨更具美学意义。
我婆婆中年丧偶,子女也不常伴身边,只是过年回老家看看。父亲每次回老家看望婆婆,婆婆都要向父亲数落爷爷生前做过的对不起她的事情。父亲说,就是因为婆婆独活,头脑中的记忆没有更新,才碎碎念的。
那么,可否换种思维?
一个人生活,本可以勇敢面对,坚强承担,不让别人给的伤折磨得自己满身地疼,不爱得太满,不睡得太晚。然后,我们依然会过得很好。世界上没有不曾受伤的人,只有不愿痊愈的自己。与其抱残守缺,不如放眼未来。一个人的生活,更需要自己的成全。
达芬奇一生独活,没有成家,也没有子女,但他毫不怨恨(没有时间怨恨)。反而,他嫌每天的时间不够用,还发明了多相睡眠,每天睡2个小时,以强大的求知欲和执行力,成为了伟大的博学家(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可能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吧。达芬奇不仅要独活,而且想长生(清醒的时间长)。可从深处讲,为什么达芬奇习惯独活,喜欢独活呢?
在我的印象中,“独活”是一味祛风的中药,主产湖南、四川,跟我算是“半个老乡”,跟我一样“主根粗短”。但它可厉害了,主治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风寒夹湿头痛等。
中医认为,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风寒夹湿头痛等都是三种邪气入侵导致的(风邪、寒邪、湿邪)。久病必瘀,邪气入侵久了必然会导致经络血脉不通。而独活就是这三邪的克星,专门祛风除湿,通痹止痛。可以说,凡是治疗风湿病的方子几乎都有它的影子。而且,独活不仅祛风湿还祛寒(特别是下肢),可谓能者多劳。
我曾在中药房拜访过它。只见那些不规则的切片在黑不溜秋的抽屉里低调着。而装它们的抽屉的高度大概与普通成人抬起手的高度差不多。
这一方便取药的位置暗示了它并不高冷(常用)的特性和它在众多中药中的地位。而独活抽屉周围一般是羌活抽屉、桑寄生抽屉、当归抽屉、杜仲抽屉、牛膝抽屉、防风抽屉等,这是为了方便调剂,提高抓药效率(这些药经常在一张处方里低头不见抬头见)。
这些药放在一起确有好处。但若是注意力不集中,责任心不够强,就很容易把独活与羌活搞混,或把独活作当归等。可相似归相似,它们终究是不相同的。所以,它们之间不能随意替岗或顶岗,而只能安守本分。尽管独活和羌活来源(相似)不同,性状(相似)不同,功效(相似)不同,给采药、抓药和用药的人造成了一定困扰,但我们可以以同一空间为坐标,进行横向对比。
独活解表之力和气味浓烈程度不如羌活。而且二者“行政管辖的区域”犹如楚河汉界。羌活善于治身半以上的风湿痹痛,而独活善于治身半以下的风湿痹痛。如属周身痹痛,则需这两兄弟合用,以统一战线,共同对抗“侵略者”。
但惭愧的是,善于拨乱反正的独活虽然是治疗风湿的一把好手,外貌却难以描述。专业书说它的表面是灰褐色或棕褐色的,它的断面皮部是灰白色的,它的木部是灰黄色至黄棕色的,它的形成层环是棕色的等等。
我虽然不是色盲,也喜好用水彩调色,但对于这么多种相似的颜色,内心无比纠结,光看文字,难以对它外貌色彩的层次进行“解码”。
哪怕鉴定学老师说黄棕色是以黄色为主,棕黄色是以棕色为主,我也难以想象那种细微的色彩差别,更难以向其他人兜售我的见解。大概这种外表上的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吧。
而言传的是,它叫“胡王使者”、“独摇草”、“护羌使者”、“风流草”等名字,十分超凡脱俗。
有人说它:“一径直上,得风不摇拽,无风偏自动,露出骨子里的杠头嘴脸,不受自然事物摆布,执意反其道而行之,那就只配独自活着。”
还有人说它:“凡是头痛脑热、伤风感冒、关节头痛,都会被派上用场。汉族和羌族融合后,不仅是护羌使者还是 *** 神药。”
苏颂说:“独活,现以产自蜀汉的为最好。它们春天生长,苗像青麻,六月开花,成一丛一丛,有黄色紫色。结果实叶变黄色,是生长在石缝之间;叶变青色,是生长在土地山脉之中。”
不过,再唯美的东西都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