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烂泥湾是哪里,经典老歌南泥湾,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烂泥湾是哪里,经典老歌南泥湾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烂泥湾是哪里,经典老歌南泥湾

1940年,中国 *** 领导的陕甘宁边区,遭到日军与 *** 的双重围困。

随着 *** 一次次掀起 *** *** ,全国各抗日根据地都出现了粮食、医药、弹药、食盐以及其他日常用品奇缺的状况。

陕甘宁边区是土地贫瘠的高原山区,经济落后,在 *** 顽固派的封锁下,要担负数万名干部、战士以及全国不断奔赴革命圣地的青年学生的吃穿住用,

实在成了一个大问题。

各地青年奔赴延安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在此生死存亡的时刻, *** 号召军民自力更生,开展大生产运动,并亲笔题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党政军民学全体都被动员起来,进行大生产运动。任弼时在纺线比赛当中得了一等奖,周恩来被评为纺线的好手,朱德更是当时一个非常著名的总司令亲自进行农业生产劳动的典范。

朱德回到延安后,便开始积极行动起来,带领他身边的工作人员组织了一个生产小组,朱德是种菜能手,他不但手把手教年轻人耕种,还带头拾粪,甚至把劳动与健身结合起来。

大生产运动解决了一些伙食补贴和蔬菜的供应问题。但其实并没有根本解决粮食问题。

“花篮里花儿香”的南泥湾,从前叫“烂泥湾”

彻底解决边区军民缺衣少粮的问题,仅仅依靠延安地区的土地资源是不可能的。那么,能够满足大规模开发的土地在哪里呢?一位名叫乐天宇的农学专家,在抗战最艰苦的时期来到延安。

乐天宇

1940年6月14日,乐天宇带领一行人,历经47天,行程几百公里,考察了陕甘宁边区的森林自然状况和植被分布情况,发现了一个被当地人称为“烂泥湾”的地方。这个地方位于延安东南黄龙山地区,这里广阔肥沃,形成了一个适宜生产的小气候圈。但遍地是荆棘和沼泽,当时是一片荒山野岭。山坡上长满了齐人高的蒿子,深山里是遮天蔽日的树林,沟底是黑暗阴森的溪流,浸透着腐烂的枯木和野兽的尸体。恐怕开垦起来并不容易。

勘查南泥湾

朱德听说后决定亲自走一趟。视察过后,朱德喜出望外,虽然遍地沼泽,但有山有水,和贫瘠的黄土高坡完全不同。他边走边看,随手捧起一把土,凑到鼻前闻了闻,又攥在手里捏了捏,笑着说:真是好土,要在这种粮食完全可以。后来他又拿着棍子探了探淤泥说:这泥不深,要是改造成水田,就能吃上白米饭了。朱德还提议,把这个地方称作“南泥湾”。事实上, *** 与朱德选择在这里开荒屯田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它特殊的地理位置——距离延安只有45公里左右,如果 *** 顽军要进犯延安,这里是必经之地。

因此,朱德认为在这里放一支部队,敌人来了就打仗,敌人走了就生产,既保障了延安的安全,又能垦荒屯田,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 化装成商人来做买卖

当时,边区西北部的三边地区盛产食盐,仅在延安不远的定边,盐池就有几万亩,不仅蕴藏量大,而且容易熬制,盐质也相当好,有了这样的自然优势,朱德想到,盐业也许就能成为边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

正在朱德计划着如何将盐业作为突破口时,一位外派回来的同志刚从河南回到延安。他告诉朱德,河南也缺盐,当地两丈土布才能换到1斤盐。如果把边区的盐运到山西、河南、河北和西南各省,一定能换回大批急需的物资。为缓解财政困难和扩大农业生产提供物质保证。

可是,面对 *** 的封锁,要想把盐从边区运出去是十分困难的。 当时,不仅商人小贩纷纷来边区买盐,一些 *** 军政人员,也化装成商人来做买卖。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当年 *** 们进行大生产运动的具体情况又是怎样的?然而“烂泥湾”又是如何“脱胎换骨”的?

敬请收看今晚(10月11日)20:00,CCTV-4《国家记忆》之《屯垦南泥湾——自力更生》。

(文字&编辑:温馨 主编:姜黎)

更多烂泥湾是哪里,经典老歌南泥湾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