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人吃人的药,狗吃狗的药,正好比人不会去吃狗吃的饭一样,这是普通大众的先天常识。
但在最近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将猫狗吃的“驱虫药”,当做自己的抗癌法宝。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所谓的“狗药”。
偷吃“狗药”,5个月肿瘤消失
吃狗药的事情早在2016年就已经开始发生,而且是发生在抗癌技术较为先进的漂亮国。俄克拉荷马州当地有一名进入癌症晚期的小细胞肺癌患者提彭斯,体内的癌细胞在确诊后快速转移到了肝脏、膀胱、骨骼等多个部位,治疗极为困难。
当地的医生束手无策,只好告诉提彭斯他的存活率不足1%,估计已经活不过3个月了。万般绝望下,还未见到即将出生的孙子的提彭斯,接受了医生的建议,参加一项临床试验治疗。如果此次临床试验效果理想,他至少能多活1年,看到出生的孙子。
在接受临床试验的同时,提彭斯还在网上发帖求助,意外认识一名兽医。也正是因此这次接触,提彭斯才会用到“狗药”。
初步了解提彭斯的问题,这名兽医便推荐了含有芬苯达唑成分的狗用驱虫药。这种成分可以轻松杀死犬只体内的蛔虫,在养宠家庭中十分常见。
兽医的推荐也不是毫无根据,因为学术界内极为盛名的期刊《自然》,曾发文指出这款狗药的抗癌特性。将信将疑下,提彭斯一边接受临床试验,一边私自偷服狗药。5个月后,提彭斯在一次复查中被发现癌细胞完全消失,达到了痊愈的标准。
超5000人服用狗药,医生呼吁要冷静!
提彭斯的案例近在眼前,鼓舞了不少癌症患者冒险尝试这种狗药。据不完全统计,单单是在国内就有超过5000人在尝试这种狗药。但在目前,无论是哪家医院或医生都不建议私自偷用狗药。
芬苯达唑是一种无臭无味的白色粉末,主要应用于消杀动物体内的虫卵。关于芬苯达唑抗癌的最早记录,是《美国实验动物科学协会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文章作者在一场小鼠实验中发现芬苯达唑抑制小鼠体内淋巴瘤异种移植模型的癌细胞生长。
此后,一些陆陆续续的研究也纷纷对芬苯达唑的抗癌作用进行研究。其抗癌机理是促进和稳定P53蛋白,从而降低癌变,限制癌细胞的成长与转移。而一些研究也证实,芬苯达唑可以介入癌细胞摄取葡萄糖的过程。
但值得提醒的是,这些研究的结论,大部分都是体外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得到的结果,鲜有人体试验,就算有也是规模很小。在无法明确是否对人体起效的情况下,不私自使用“狗药”是正确的。
有人可能会说,提彭斯不是吃了狗药得救了,为什么无法确定是否对人体起效?要知道,提彭斯在偷服狗药的时候,还在接受延长1年生命的临床实验,摄入大量的维他命E、姜黄素等物质,医生无法确定是不是狗药起到的作用。
所以在“狗药”的使用上,患者一定要理性,不能急病乱投医。如果私自使用芬苯达唑,有可能会影响到标准治疗效果,导致癌细胞的肆虐。
规范治疗,科学抗癌
有人说得了癌症命都快没了,还怕什么影不影响的,干脆死马当活马医尝一把“狗药”。如果真的抱着这样的心态,建议联系有兴趣做狗药抗癌实验的机构,当一回志愿者,为人类的科学发展做一下贡献。
其实,得了癌症并不就意味着死亡,一些即便是晚期的癌症,凭借着如今先进的医学技术都能够治愈,不能一概而论。最好的办法必然是规范治疗,积极和癌症做斗争。
癌症三分靠治七分靠养,确诊癌症最怕的就是自己先放弃了。调整好心态,不要自己吓自己,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好的心态能养心,而好的饮食则是能够养身体,最终的结果不是消灭癌症,就是与癌共存。抗癌说难也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归根结底还是要擦亮双眼科学抗癌,大家一起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