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陈伯坛读过伤寒论全文(陈伯坛医案),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陈伯坛读过伤寒论全文(陈伯坛医案)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陈伯坛读过伤寒论全文(陈伯坛医案)

陈伯坛是广东省新会县人,岭南伤寒学派的开山鼻祖、是公认的广东四大名医之首。他出身贫家,但刻苦好学,在族人和亲友的资助下入学,21岁中秀才,1894年以广东省第七名的成绩中举。他熟读四书五经和经史义理,由于家贫无力支持进仕于是转而学医。

陈伯坛从少年时起,就对中国医学非常崇拜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早在书院读书时,他偶然之间看到同窗的一本《伤寒论》,阅后为张仲景高深、精辟的中医理论所吸引。绝意仕途之后,他废寝忘食钻研医学。为了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他节衣缩食,四处求购医书。

由于文化功底深厚,陈伯坛很快就掌握了《内经》《难经》《伤寒论》和《金匮》等中医典籍的精髓,而且能够融会贯通,自成一家。

1899年,陈伯坛在广州书坊街正式挂牌行医。由出身寒门,深知百姓疾苦,所以门诊只收诊金2毫钱,再贫困的人也付得起。由于医术高明,每日求诊者不计其数,他从来嫌贫爱富,都一视同仁,而且不辞辛劳,全心全意为病人看诊。

为了方便不能出门的危重病人,他一般都是下午出诊。当时,一顶轿子一般都是雇佣两名轿夫,但陈伯坛怕病人久等,于是多付工钱雇请了四名轿夫,以争取时间为病人治病。他非常爱惜自己的名声,从不以名换钱。

据《新会县志》记载,陈伯坛有一个朋友当时开办了一个药房,想要借助“陈伯坛”的大名招徕生意,不仅给陈伯坛一份干股,而且送一辆小车给他。陈伯坛果断拒绝,他说:“我行医是为济世救人,不是为了做生意。”

陈伯坛用药非常奇特,他一般主张用猛药,对于确诊的病症,他敢于大胆下药,而且处方中药的味数不多,药虽简单但疗效突出,往往收到奇效。因此,坊间以“陈大剂”之名称之,此美名至今还在广东、香港和海外流传。

由于医术高明,往往药到病除,而且他主要以研究伤寒论而著称,所以人们称之为“仲景再生”。

1905年,两广总督岑春煊的母亲病重,多方医治无效,后得陈伯坛救治而痊愈。从此得到了岑春煊一家的信任和高度认可。后来,岑春煊创办广东陆军军医学堂,特聘请陈伯坛担任中医总教习和中医主任。后来,又聘请其兼任广州中医夜校主任。从此,他日间应诊,到了晚上则到学堂授课,主讲伤寒课,得空时还会到广东中医药学校讲课。

1925年,他携全家到香港定居,在中环东街设“陈伯坛寓”,正式在 *** 行医。按照当地的标准,诊金为1元港币,出诊十港币。由于粤港本身就是一家,加上名气大,所以很快就闻名香港,求诊者如过江之鲫。

陈伯坛一生精研张仲景伤寒论,同时旁及各家。他根据广东等地的气候、习俗、物产等实际情况,进一步发展了伤寒论,形成了自己独到的学术观点,使其更加适应当地的老百姓。他虽然师从经典,但不拘泥于经典,着意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提出精、警、整、 醒四字方法。

精:指要精通三阴三阳和五运六气理论;警:是指要警惕书中有误的,不适合现在的地方,切忌生搬硬套;整:是指要及时对自己的学术思想和临床所得进行整理、归纳和提高;醒:是指要头脑清醒,懂得随机应变。他对前人注释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从来不盲目附和,也不盲目相信,而是自己在临床中的实践中悉心探索,求证真伪。他对传统中医的一些规例根据实际需要都有所突破,特别是使用剂量方面,对于病情很重、很特殊的病人敢于大胆对症下药,用药剂量往往超过医书的很多倍。

他在行医、讲课之余,一直撰文著述。他把自己一生的临床经验、教学讲义等进行整理删增,出版了80多万字的中医专著,比较有代表的有《读过伤寒论》《读过金匮要略》、《麻痘蠡言》等。

特别是《读过伤寒论》和《读过金匮要略》二书,对《伤寒论》《金匮要略》的原文各条、各证都逐一加以阐释,根据自己经验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同时,对各种病证的病因、病机均进行了条分缕析,对方剂的药物及功效都有详细的解说,可以说是《伤寒论》《金匮要略》在新时代的新发展,对于中医的现代化、通俗化、地域化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是了解中医、学习中医、使用中医的重要著作和参考资料,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注:图片来自网络

更多陈伯坛读过伤寒论全文(陈伯坛医案)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