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林夕曾经说过一句话:我写了半辈子的词,却始终赢不了一个人的心。这个人就是黄耀明。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初中时的林夕还叫梁伟文,一看到苏轼、柳永的词,马上深陷在凄美意境、缱绻情怀里面。原来文字的魅力可以这么大,虽历经千年,仍然可以让人感动兴发。 心高气傲的梁伟文,就此选择将填词作为自己终身志业。 苏轼等人凭借才气和努力,将宋词由原本的下里巴人,变成了文学史里的阳春白雪。梁伟文也希望将流行歌词带入文学史的殿堂。 大学时期,他顺理成章地选择了中文系,并且开始练习填词,游走在商业和艺术之间。 改笔名的时候,他仰慕前辈林振强,于是取个“林”字。偶尔看到简体版《红楼梦》,“梦”字是林子下面一轮夕阳,意境很美,于是他取个“夕”字。 “林夕”,这个名字就这样横空出世。他的歌词,也成为多少凄男怨女心里的一场梦。 ▲ 作词家:林夕 帮林夕打出名堂的 即使你没听过他的名字,也不可能没听过他的歌。 合作过许多天王巨星,林夕最喜欢的是王菲和杨千嬅。 对王菲,林夕评价说:我和王菲是“无名分的夫妻”。王菲的好处是,即使她不明白林夕的歌词写的是什么,也照唱不误。 有一次他给王菲一首歌,思前想后又改了很多,于是打电话给王菲要求唱改好的那一版,哪知道王菲说:“那首歌?已经录完了。”说完便挂了电话。 王菲声音空灵,自出意境。林夕一听,开始给她写抽象虚幻的歌词,大大拓宽了流行歌曲的境界。也只有王菲的嗓音,才能在虚空中唱出绚丽。 林夕的梦,因为王菲的出现得到了充实。 ▲ 王菲 用最好的歌词 林夕把最难懂的歌词给了王菲,那些歌词代表了他的理想追求; 最好的歌词却给了杨千嬅,因为她唱得出他在俗世中的爱恨情仇。 他曾经说过:“我认识千嬅是因为《再见二丁目》,当我听完她演唱,就开始对她偏心。”“我当千嬅是我身上一块肉。” ▲ 杨千嬅 有一次他们去KTV唱歌,林夕唱起写给杨千嬅的《爱人》,王菲大吃一惊:“怎么你这首比写给我的那些歌还好?” 当然要用最好的歌词馈赠给自己的最爱。 林夕和王菲除了工作来往,私下交往并不多,他也只是通过报纸了解王菲的情况。而他跟杨千嬅不同,这两个人是可以凌晨三四点电话聊天,无所不谈的人。 杨千嬅说:“我会主动去他家找他。在聊天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分别,没有顾虑,是很奇妙的感觉,找到一个了解自己的朋友是不容易的事情。” 两个人,一个填词一个唱,演绎了多少浮世清欢。 ▲ 林夕和杨千嬅 只有爱得深者 林夕是大词圣,也是大情圣。 90年代,他和黄耀明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 98年两人去东京看演唱会,相约在二丁目见面。结果林夕等了三个小时,不知道什么原因,对方还没出现。 林夕一个人在异国他乡的街头徘徊。冰天雪地中,行人的脚步声、路旁树的沙沙声仿佛都停止了,他悻悻然回到了酒店,写下了《再见二丁目》。 后来以那段旅程为背景写下的歌,还有《富士山下》。 ▲ 陈奕迅 任何关系,只有一方付出得多,都注定是悲剧。林夕称那一年是一场大失恋。 爱得太深,痛亦必深。后来林夕患上了焦虑症,除去工作压力,那段感情的失落也成为焦虑的起源。 爱过之后,还恋恋不忘。林夕在很多歌词里都写下了对黄耀明的眷恋: “黄是你的姓,红是你的爱,就当是常识。”(何韵诗《忘》) “你掌心的痣,我总记得在哪里。”(林忆莲《至少还有你》) 有人说:所有歌手唱过的歌,其实都不过是林夕写给黄耀明的絮絮叨叨。 虽然写了那么多词,却还是赢不了一个人的心。 ▲ 林夕 死亡迟早都找你 别人患上焦虑症,要么自怨自艾,要么寻死觅活,林夕却没有常人所想的那么脆弱:他自己看书研究这种病,积极寻找医生治疗,甚至对医生说: “美国研究什么新药, 都可以大刀阔斧地拿来让我尝试。” 曾经有那么一刻,他想自沉浴缸,幸好转念想到:如果就这么去了,对方下半辈子一定背负着沉重的心理负担,于是作罢。 99年以后,他就开始研究佛经,以大量佛理写入歌词。最有代表性的,是周华健的《难念的经》。 “笑你我枉花光心计,爱竞逐镜花那美丽。怕幸运会转眼远逝,为贪嗔喜恶怒着迷。” 句句都直戳人心,直接见性。 他用佛法,化解自己的苦痛。也用自己习得的智慧,拯救世道人心。 他曾经写过一首《黑择明》,核心就是以下这一句: “死亡迟早都找你,切勿凭自己。” 09年拿到乐坛最高荣誉金针奖的时候,林夕说过这样一件事: 有个听众听了《黑择明》这首歌,那首歌的意思是黑暗中要选择光明,他是凭着这首歌,一直陪伴着度过抑郁症,也曾经因为这首歌,将他从自杀的边缘拉回来。 这让林夕觉得非常有价值。 ▲ 陈奕迅、林夕和杨千嬅 “在了解悲伤、发泄出来之后,懂得怎样去为自己的心灵保温,我觉得这才是最大最高的荣誉。” 在《信徒》这首歌里,林夕写道:“如果我们不曾走过感情这条路,如何知道心魔是最沉重的包袱,年少轻狂的好日子,一懂事就结束。” 人无论经历如何轰烈的感情,最终,该结束时就结束,该放下时就放下。 生活要继续,愿你岁月如歌,荡气回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