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包力 通讯员 杨嘉敏
在本年度深圳市教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推荐评选活动中,深圳高级中学(集团)东校区(以下简称“深高东”)青年教师杨嘉聪被评为“深圳市十佳青年教师”。
杨嘉聪热爱生活、热爱地理教育,以自己对教育的热忱,向学生推介认识世界的地理视角,把立德树人落实到每一节课中,致力于培养拥有幸福生活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是学生的倾听者与人生向导。
夯实基础,站稳讲台
自2017年入职以来,杨嘉聪积极参加学校青蓝工程各项活动,参加GLOBE教学比赛、青年教师汇报课比赛、板书比赛、做题比赛等,充分利用深高集团的培养体系磨练自己,取得丰硕成果。2019年,作为研习坊主持人,承担校级课题,带领科组青年教师共同攻克新课标背景下的教学难题。
杨嘉聪积极开拓课堂以外的专业成长方式。他经常利用周末时间,与地理同行针对地理教育、教育改革、社会热点等问题开展对谈;
育教学的点滴,与同行、学生展开跨越时空的对话,提升教学反思能力;
在B站上,杨嘉聪上传自己的“原生态”课堂,与全国地理教育同行对地理教育和德育工作进行交流;
课余时间,他解答高考题、模拟题,训练自己的地理思维和答题能力,保持对地理问题和高考的敏锐度。
教学改革,敢为人先
深高很早就倡导“GLOBE教学法”,即通过“提出问题—分解问题—解决问题—综合问题”的方式,统合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以此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作为教学改革的先行者,杨嘉聪继承深高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融合新课改倡导的“问题式教学”,在不断的实践和反思中,探索出高中地理教学的“情境创设+问题解决+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学习效果。
为了落实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杨嘉聪在课堂内外不断创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杨嘉聪的行动指南。他经常利用外出旅行的机会,收集全国各地的岩石、土壤标本作为课堂素材,搭建起连接课堂和外部世界的桥梁。
去年高考备考期间,为加强学生体育锻炼、缓解心理压力,深高东校区高三年级举行登山活动。期间杨嘉聪与备课组同事合作设计《田头山自然地理于生态保护考察》任务,让学生把课堂上学习到的地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利用本土资源有效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他常常利用生活实例、时事热点,培养学生乡土依恋、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在学生眼里,杨嘉聪让地理知识变成了有趣的科普,上课幽默又有地理人的严谨。尽管高三学业繁重,但是杨嘉聪的地理课不仅帮助孩子们汲取知识,还帮助他们调整状态,塑造正确的价值观。
有教无类,教学相长
作为一名奋战在一线的教师,杨嘉聪满怀教育热情和教育理想。不管是成绩卓著的理科重点班,还是学业较弱的文科普通班,他都以认真负责、细致入微的态度开展教学工作。经过杨嘉聪的培养,孩子们说得最多的就是:“聪哥不仅在学习上给予我们指导,帮助我们提升成绩,更在为人处事、对待工作的态度上给我们正面的引导。”
入职第二年,杨嘉聪接手新高考模式的文科平行班,班上既有基础薄弱的孩子,又有基础扎实、思维敏捷的孩子。面对这一情况,杨嘉聪努力平衡课堂教学,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在杨嘉聪的帮助下,孩子们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其中叶蓁蓁同学的地理成绩从高一下学期的20多分提升到高考时候的88分。
孩子们最喜欢杨嘉聪的一点是他的包容。一些老师或孩子们眼中的钻牛角尖的问题、稀奇古怪的问题、太过简单的问题,杨嘉聪总能耐心地解答。在杨嘉聪看来,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思维方式,对于孩子们来说,那就是他们的疑惑点。正是对这一个个看似非同寻常的问题的耐心解答,帮助杨嘉聪在地理教育的道路上一次次地追寻地理的科学性和教育的真谛。
入职第五年,杨嘉聪连续两年带高三,担任高三地理备课组长。在保障学生的学业成就的同时,他积极参加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从2021年9月到2022年2月,一路过关斩将,获得第三届广东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普通高中教育组地理学科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而辛苦参赛的这一年,杨嘉聪所带的物理类重点班、物理类普通班、历史类普通班地理成绩突出,上线率均超过学校下达的任务,全年级地理均分82分,A率53%。
秉承着“用功深厚,用心高远”的深高法则,深高努力实现着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目标,着力于培养具有未来人特质的自我实现者,更着力于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近两年来,在邵爱国校长“科组建设年”、“课堂提升年”的年度工作重点指引下,深高东不断优化青年教师培养模式,引导青年教师唤醒职业生涯成长的自我觉醒,激发青年教师自我成长的内在动力。东校区的沃土上不仅出现了杨嘉聪、赖剑瑜、李世伟、孙姣英、谢璇、蒋振华、谭明等在省、市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斩获佳绩的青年教师,还有像周礼、田宗恩、许然等在微课大赛中出类拔萃的青年教师……
成长中的东校区、以杨嘉聪老师为代表的成长中的青年教师、成长中的高中生,在深高这片沃土上,演绎着共同成长、彼此成就的故事!
审读:孙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