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聂荣臻评价毛主席第一爱将:如果他还活着,十大元帅可能要换座,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聂荣臻评价毛主席第一爱将:如果他还活着,十大元帅可能要换座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聂荣臻评价毛主席第一爱将:如果他还活着,十大元帅可能要换座

1955年9月27日,在 *** 怀仁堂隆重举行了中国人民 *** 授衔仪式,有10位为缔造新中国作出过突出贡献的卓越军事家被授予元帅军衔。

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聂荣臻不仅荣列十大元帅之一,还亲身参与了授衔人员从筛选到确定的全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他曾经提到过一个人,并有感而发地说:“此人如果现在还活着,十大元帅肯定要重排座次。”是谁有这么大的影响力,能让聂帅将他与当选十大元帅相提并论?

此人就是 *** 井冈山革命时期的第一爱将——伍中豪。提起这个名字,或许很多人并不太熟悉,原因是他早在1930年就牺牲在革命战场上了。

但即便是英雄早殁,他对我们革命事业所作出的贡献早已彪炳史册,他那集“忠”、“勇”、“智”、“仁”于一身的个人魅力,至今依然熠熠生辉。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下这位我军早期革命史上的卓越将领,一起重温一下他慷慨激昂的革命往事。

赤胆忠心明大义

伍中豪,生于1903年,湖南耒阳人,自幼便天资聪颖、勤奋好学,19岁考入北京大学。上学期间,他受共产主义思潮影响,加入中国 *** ,并在党的安排下于1924年成为黄埔四期学员。

黄埔毕业后,伍中豪去往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担任教官,在这里他与 *** 相识,开启了他破茧成蝶的个人历程。

*** 当时是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所长,两人同为湖南老乡,本身就有一种亲近感,而伍中豪积极向上、谦逊好学的性格,更让 *** 对这个小自己10岁的小老乡多了几分欣赏。

伍中豪也被 *** 渊博的学识和对时局精深的把握能力所折服,内心有了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他诚挚地对 *** 表示:愿意一生追随,共创革命事业!

1927年9月,伍中豪参加了 *** 领导的“秋收起义”,并担任了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3团副团长。起义失败后,他跟随 *** 撤退到文家市,在这里 *** 召开了营以上干部会议,提出了转战农村的主张。

*** 的主张遭到师长余洒度、副师长余贲民的强烈反对,余贲民甚出言对 *** 进行人身威胁。

这时候伍中豪拍案而起,他拔出枪指着余洒度的脑袋,要求他必须服从 *** 的正确领导。在伍中豪和起义总指挥卢德铭等人的坚决拥护下,部队最终按照 *** 的要求引兵南下。(注1)

伍中豪在这次会议中“拔枪护主”看似鲁莽,其实是在我党革命初期复杂形势下的一种必要选择,而随后在茶陵发生的“勇阻叛变”事件,又一次反映出伍中豪对党和革命的忠诚担当。

11月,革命军1师1团在茶陵被 *** 军队包围,伍中豪率一个营兵力前去支援,帮助1师1团跳出包围。

但已经被打掉斗志的1师1团团长陈浩和副团长韩庄剑,却私下密谋准备叛变投敌。

伍中豪觉察到他们的反常,他一面紧急派人向 *** 报信,一面向陈浩等人提出质问以争取时间。得到消息后的 *** 快速赶到,挫败了1团的叛变阴谋,一场危机得到及时化解。

1929年,红军主力突破 *** 军队围剿,一路向南撤退。2月1日晚,部队抵达寻乌县的一个小山村进行宿营。

早已获知我军动向的 *** 军队,于次日凌晨突然向我军发起突袭,担任警戒任务的二十八团在团长林彪的错误判断下,提前撤离战场,致使包括 *** 、朱德等领导人在内的军部机关陷入敌人包围圈。

紧要关头,伍中豪带领三十一团及时赶到,填补了二十八团撤离后的军事空缺。面对数倍于己的 *** 军队,三十一团拼死杀出一条血路,最终将 *** 、朱德和军部机关救出,避免了一场能够改写中国历史的重大灾难。(注2)

骁勇善战屡建功

伍中豪与林彪、黄公略三人曾被称为井冈山时期 *** 的“三骁将”,既称“骁将”必具万夫之勇,战场上的伍中豪的确英勇善战,勇不可挡。

1928年, *** 军队对井冈山实行了全面封锁,妄图把工农革命军困死在根据地。

根据地前委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派伍中豪带领一个营兵力作前锋攻打遂川,以夺取军需物资。伍中豪带领队伍先以雷霆之势拿下了遂川近防大坑,剿灭了驻守在那里的遂川靖卫团。

遂川守军得到消息后,兵分两路对大坑进行反扑,伍中豪主动撤出大坑,以沿路伏击方式将其中一路敌人消灭,而后又掉头重回大坑,将另一路已进大坑的敌军200多人全歼,缴获枪支百余只。

伍中豪部队的“三连击”几乎将遂川守军全部消灭,遂川城很快就被大部队拿下。

但敌赣军第37师也来了一招“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他们趁工农革命军主力开赴遂川之机,拿下了我军防区宁冈新城。我军闻讯后立即回撤,准备歼敌夺城。

2月18日晚,工农革命军兵分多路潜伏在宁冈新城外,伍中豪所带领的3营负责攻打南门和北门。

天亮时分,一股敌军从南门出来操练,伍中豪命令队伍立即发起攻击,当场毙敌40余人。敌军赶忙退回城内,紧闭城门开始防守反击,伍中豪命令手下8连和9连,架梯攻城。

城中敌军凭借牢固的城墙负隅顽抗,居高临下向我攻城士兵进行射击,因为没有大炮等重火力进行掩护,革命军士兵只能冒着枪林弹雨往前冲。

当时还担任3营9连连长的罗荣桓身先士卒,带着战士们一点一点地磨到了城墙下。

他们架起云梯开始攀城,但敌人疯狂地往下扔手榴弹和石头,还用铁叉将我们的云梯一次次推倒,攻城之战陷入胶着。

眼看着我军战士一个个倒在敌人枪口下,伍中豪怒火中烧,他揣起几颗手榴弹向着城墙猛冲过去。

他让战士们把云梯架到一个相对隐蔽的位置,然后自己第一个爬了上去,临近墙头时,敌军发现了伍中豪,正要开枪射击,伍中豪掏出手榴弹接连抛向敌军,一声声爆炸响起,伍中豪趁乱跃上城墙。

受过良好军事训练的他,首先卧倒隐蔽,观察好城上敌军情况后,接着向敌军火力点抛出手榴弹,敌军重机枪顿时哑火,城下战士们相继跳上城墙,南门不久就被我军攻破。(注3)

随后,东门和北门也传来好消息,宁冈新城已被我军三面突入,剩余敌军慌忙向西门逃窜,结果正中我军埋伏,全数被擒。

这场攻城战,共计消灭敌军300多人,俘虏100多人,敌营长王国帧和靖卫团团长李树滋也在战斗中被击毙,我军取得了自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以来,首次歼敌1个团的重大胜利,而此战的第一功臣就是勇往直前、舍生忘死的伍中豪。

智远谋深堪大任

伍中豪在战场上勇猛果敢,但他并非勇而无谋,相反他的战略格局和战术谋略深得 *** 欣赏, *** 曾多次在根据地干部会上表扬伍中豪是文武全才。

*** 向来注重发动人民群众,伍中豪在追随 *** 过程中也深得此中要领。红军打下永新县城后,伍中豪率领的第3营负责驻守永新西乡,伍中豪在做好防务的同时,把部队组成若干个工作队,深入开展群众运动。

他们从工农积极分子中发展了一批党员,成立了 *** 夏幽党支部,组建了工农赤卫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夏幽的群众运动搞得风生水起,很快成为井冈山根据地的一个标杆, *** 在撰写《永新调查》时,很多资料都是取自这里。

1928年7月,红4军主力去往湘南,赣敌趁永新革命根据地兵力空虚,集结起11个团的兵力前来围剿。

此时永新只有第31团驻守, *** 将31团分解成南、北、中三路,在县城之外以游击战方式对来犯之敌进行阻击,伍中豪带领3个连队负责北路。

他充分发挥 *** “游击战术”精髓,一方面动员人民群众坚壁清野,干扰敌军后勤供应,另一方面将正规军和农民赤卫团相结合,赤卫团利用红旗、火把、鞭炮等虚张声势,牵制敌军视野,正规军则神出鬼没对敌人发起偷袭。

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搞得敌人防不胜防,敌军大部队在伍中豪布下的“迷魂阵”中被围困25天之久,死伤无数。

1929年,湘赣两省 *** 军队对井冈山根据地发起大规模“会剿”。1月4日, *** 、朱德带领红军骨干在宁冈召开会议,研究下一步战略方案。

为防止被敌军全面围困,会议最终决定,由红五军和红四军三十二团留守井冈山,其余部队共计3600人向外突围,但在突围之后大部队的去向上,与会人员出现分歧。

大部分人主张向赣北或赣东方向转移,时任三十一团团长的伍中豪却提出主力部队应该去往赣南。

他从赣南的战略位置、敌军分布、地理环境、土地物产以及群众基础等各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点出了赣南相较其他方向的优势。 *** 、朱德等红军领导人经过慎重考虑,采纳了伍中豪的意见,1929年1月14日,红四军主力突破敌人包围去往赣南。

经过一系列战斗和发展,红军主力终于在赣南站稳脚跟,新的革命之火又开始熊熊燃烧。

事实证明,赣南的确是红 *** 移的最佳选择,赣南根据地的发展也为后来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奠定了基础, *** 在1930 年召开的赣南楼梯岭会议上说∶“红四军能有今天的发展,伍中豪应该记第一功,他是力主来赣南的。”(注1)

1929年12月28日,在古田红4军第九次代表大会上,伍中豪当选为红4军前敌委员会委员。

仁者无敌永流芳

“男儿沙场百战死,壮士马革裹尸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处处是青山。”

这首诗很多人都读过,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这首诗的作者就是伍中豪。伍中豪不仅有着作为一名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智谋武功,他还是一名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精神风骨的仁义儒将。

很多人喜欢将伍中豪与林彪两人进行对比,两人身上的确有很多共同点:他们都属于早期红军中的年轻军事指挥人才,他们同为黄埔四期学生,曾同时效力于叶挺手下,曾同为红四军下属团长,又在差不多时间升任纵队司令、军长……二人的经历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有诸多差异。

二人虽然都是红军中赫赫有名的主力战将,但他们的作战风格却有所不同,据萧克将军总结:林彪作战强调速度,擅于在运动中发起进攻,但攻强守弱,稳定性有所不足。伍中豪则攻守兼备,整体作战把握较为均衡。

另外,伍中豪毕业于北京大学文科班,具有良好的文学功底,被誉为“第四军的文学家”,但相比之下林彪却“略输文采,稍逊 *** ”。

两人最大的差异还是在性格方面,林彪性格比较孤傲,无论在战斗还是生活中,都有些自我,而伍中豪则个性更加平和,待人接物常以大局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注4)

1930年6月,伍中豪刚接手红12军军长之职,便因患急性肺炎而住进医院。 *** 对这名爱将放心不下,不顾肺炎具有传染性,天天来医院探望。

此时,中央政治局在李立三“左倾”思想指导下,作出了攻打长沙的错误决策,并让 *** 、朱德指挥这次作战。

*** 对中央此决定并不赞同,但无奈之下只能开赴战场。临行前, *** 再次前来探望伍中豪,高烧中的伍中豪断断续续地说:“主力北上……似为不妥…… 望保重。”

长沙之战果如 *** 和伍中豪预料,打得异常艰难,不仅无法拿下长沙,整个红军主力都有被围歼的危险。

危急关头 *** 能想到的还是伍中豪,他给尚在医院的伍中豪写信,希望他能组织后备兵员,前往长沙救急。

伍中豪不顾自己尚未痊愈,从病床爬起赶往吉安,组织起5000赤卫队,奔赴长沙。

但为时已晚,红军进攻长沙宣告失败,后撤至株洲。伍中豪虽然未能助力长沙之战,但他“舍小己,明大义”的精神展露无遗。

就在伍中豪援助长沙一个月后,他在去往吉水执行任务的路上遭遇到反动地方武装的突袭,当时伍中豪只带了一个警卫排,虽然经过殊死搏斗,但在敌众我寡情况下,伍中豪壮烈牺牲,年仅27岁。

噩耗传来, *** 倍受打击,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几天不肯出门,痛呼∶“苍天损我一臂膀也!”后来,彭德怀率部全歼了杀害伍中豪的地方武装,但英雄已逝, *** 痛失了一名心爱战将,我党痛失了一名卓越干才。(注1)

结语

1955年我军授衔时,当初与伍中豪经历相似的林彪和曾身为伍中豪下属的罗荣桓,都成为了共和国元帅,由此可见,聂荣臻在本文开头所说的那句话,绝非虚言。

但写下“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处处是青山”的伍中豪,早就把革命追求放到了比生命还高的位置,他又怎会贪图军衔和荣誉呢?

愿:英雄精神永存,万古流芳!

参考文献及注释

(注1):《碧血黄沙映丹心— *** 井冈山时期的爱将伍中豪》( 《党史纵横》 , 1999年10期,作者:项东民、安熠辉)

(注2)《北大才子革命骁将伍中豪》( 《档案时空》,2017年09期, 作者:芮正勰)

(注3)《被 *** 称赞为文武全才的伍中豪》(《福建党史月刊》,2013年05期,作者:冯晓蔚)

(注4):《伍中豪∶红军之鹰》(《南京日报》,2012-09-18,第A12版面)

更多聂荣臻评价毛主席第一爱将:如果他还活着,十大元帅可能要换座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