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警告:本回答内含超级大量的图片,请不要用流量观看。 警告:本回答只是一个指南,完全没有教程的作用······里面省略了很多内容···· 这是一个又复杂又简单的问题,我来提供一点点自己的经验,由于我也很水,所以大神们请忽视我。 如果将简谱改成适合古筝演奏的曲谱,我的意思是不用伴奏听上去也很丰满的独奏小品(如果用伴奏的话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会简单很多),是需要一点点乐理知识作支撑的。而且由于古筝定弦的原因,所以很多情况下需要一些巧思。 首先你得知道十二平均律, *** , *** 组成,不同的 *** 功用,替代 *** , *** 色彩, *** 基本连接规则这些乱七八糟的概念。 其次,知道了之后你就能看出 *** 是怎么连接的了,接下来就是怎么配的问题,你可以去看看古筝经典曲目的 *** 是怎么呈现的,古筝流行曲目的 *** 伴奏
是如何呈现的,这是一个积累经验的过程。 (那啥,其实我说的挺容易,实际上要是连 *** 基本走向都不知道的人····还是先学习下这部分知识在做打算····) 1,分解 *** 分解 *** 是非常柔美的 *** ,也是最常用的分解法。这里我不说如何分解(因为好多啊,一会儿要对比一会要协同,劳资也搞不清楚),我来说一下分解的步骤和一些以前迷惑我的地方。其余的伴奏形式也是类似的,我就不讲了。 这是雪山春晓的摇指部分,右手主旋律,左手则是分解 *** 伴奏。这里可以看到 *** 的连接为:六级--二级--六级--一级--六级 挺单调的哈,由于古筝没有4和7,所以很多 *** 都不能完整呈现,所以才大段采用主 *** 填充,要是是钢琴的乐曲,这个 *** 会很丰富,当然现在这个问题我们先按下不表。 由于简谱是首调记谱,所以我们可以把所有调的谱子都看成C调来配 *** ,所以下面我将忽视原曲调性,直接把该曲看成C调来配 *** 。 所以 *** 走向是 所以才会有上面的伴奏版本。 把Am(613)分解为6361 36就是第一小节的伴奏,这个分解式基本上是非常经典的Am *** 分解,当然你要分解成 这样三种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后面都是 *** 的分解,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小节是Am的第一转位的分解,这样可以使 *** 产生变化。第三小节的Dm由于没有 *** 内音4,所以只选用了2和6. 应注意并不是所有分解 *** 都是用的弦内音,也有很多用经过音的地方,比如下面这个 还有非常便利的古筝指法套装的分解 *** : 还有观察可以发现,这些 *** 的根音是全部出现了的,所以要注意配 *** 写 *** 时根音的重要性。 2,柱式 *** 柱式 *** 是非常雄壮的 *** (好吧,还是要看音量)。多用在重拍位置和快速进行伴奏上。 3,半分解 这种 *** 听起来比较轻快活泼 4,琶音 5,特殊指法 很多传统曲目没有左手部分,仍然听上去很丰满,就是因为一些指法自带伴奏效果,举几个例子, (1)大撮 (2)套指 (3)点指 (4)利用延留音 (5)还有一个最简单的,刮奏,我都不想举例了。 其他还有很多写伴奏的方法,比如卡农重复啊,前一乐句重现等等等等,自己去积累吧。 下面我将提供很多投机取巧的办法。 ,1,曲子的 *** 走向。扒谱扒带需要点功力,但是简单一点的可以采用吉他谱或者尤克里里谱这种谱子,都需要知道基本的 *** 走向(只需要最基本的就可以,色彩 *** 通通删掉,在这个意义上,尤克里里谱更有参考性)。 2,我们改编多半都是流行曲或者纯音乐,这些曲目的 *** 走向都比较简单,保留最简单的 *** 走向,在之上再做发展,变成自己的曲目就可以了。 3,乐曲进行的最最基本的 *** 走向之一,就是经典的主 *** -下属 *** -属 *** -主 *** 。 其中主 *** 是1级 *** ,下属 *** 是4级,属 *** 是5级,在C大调里,可以用C,F,G这三个三 *** 表示。由于C是135,F是61,G是572,里面只有F的根音在古筝弦序里不存在,所以会定出一个4来,从而使下属 *** 演奏变为可能。 所以可以把一个低音3改成4用来处理F *** 的色彩。所以很多流行曲目改编的古筝曲里看到定弦是介个样子的 这里面也是有很多技巧的,有很多东西可以说,有些人改编的就很一般,有些人就改编的非常好,需要你自己去慢慢积累,我就举个例子: 这个版本的琵琶语就是非常简单的用了极其简单的分解 *** 。效果其实也挺好,因为琵琶语本来就属于比较安静演奏听乐器音色的曲目,但是非常不够丰满。 詹倩老师改编的就非常合理,而且有很多很巧的地方(这个谱子是要收费的,所以我就拿一点来说说,希望不要告我): 首先她更改了定弦,可以演奏Am,Dm,G,F,Em这一系列的 *** 。 而且她并不把伴奏音局限在左手上: 第二小节的根音倍低音6,就是用大撮做出来的,而且由于把低音6改成低音7的原因,所以这个低音6是用低音5滑出来的。真真是很巧妙。 既然有人赞,我就多说点,O(∩_∩)O哈! 我来分析一例改编的比较好的曲目吧,既然是学习,那当然就用大师的手笔,我主要分析人家怎么写伴奏的,音乐形态理解我就没办法了,自己意会把。我绝对不是小气的不把自己的作品拿出来,额呵呵呵~\(≧▽≦)/~ 下面我来谈一下王中山改编的《春到湘江》,《湘江》是竹笛名曲,基本上是必学曲目,它浓郁的花鼓戏色彩和流畅奔放的旋律让人百听不厌。我们都知道移植改编一般都是相近乐器较多,比如同为弹拨的琵琶和古筝相互移植(《彝族舞曲》),阮和琵琶相互移植(我就不想说阮的考级曲目有一半和琵琶相同好吗·····),拉弦乐器的二胡和小提琴曲目相互移植(《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或者长线条相互移植,比如竹笛移植小提琴的《流浪者之歌》,小提琴移植口笛的《苗岭的早晨》。很少有颗粒型和长线条乐器相互移植的,因为演奏方法差异很大。这给移植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春到湘江》由于本来是竹笛的乐曲,所以大多是长线条的乐句,而古筝是弹拨乐器,强调的是颗粒性。不过所幸我们有摇指这种技法可以演奏连绵的长音,而原竹笛曲后面也有颗粒性非常强的双吐部分,改编为古筝的快速指序之后浑然天成,毫无斧凿痕迹。而最重要的一点则是《湘江》是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音乐,而古筝则正好是五声音阶定弦。这两者的共同点为改编提供了条件。 值得提出的是民族调式和西洋古典乐不同,大多数伴奏都是采用八度和上下五度来支持主旋律,所以并不能单纯套用 *** 规则(别随便用七 *** ),否则可能会丧失民族音乐特色。 但是两种乐器毕竟不同,盲目照抄不能发挥古筝的特性,移植一定会失败,如何既发挥古筝特色,又保留原曲特色是需要匠心的,我们来看看王中山大师是怎么做的: 这是竹笛的演奏谱的引子 这是古筝的引子。 1,第一句结束在第二个虚小节线的地方,本来最后这个3应该是属于Em *** ,但是古筝并没有7,所以改成了Am *** 伴奏然后用刮奏推到2和下面的3连接到了一起,完成了连接,改的很巧妙。 2,还是这个3,竹笛处理是很自由的,一般都是(56532)-3或者(5653532)-3.古筝没有办法像竹笛那样演奏那么多倚音,所以就简略成了(565)-3,这样的简略在后面非常常见,我们到行板的时候会再说一次。, 从总体看,竹笛的引子伴奏是非常清淡的(看总谱就知道了,图片太大了就不放了),目的是为了突出竹笛的音色。但是古筝大大加大了左手伴奏的丰富程度,但都是以比较清淡的琶音为主,加的上行音阶则很好的表现了湘江波涛滚滚的感觉,保持并且加强了引子的风味。 另外特别有意思的地方有两点: 第一,省略并不是毫无根据的省略,而是选择了加花性的省略,而富有花鼓戏特点的音#5则被保留了下来,竹笛是采用倚音突出这种色彩。而古筝则采用了勾摇的技巧(吐个槽:妈蛋,好难弹啊有木有!!)保留这个色彩音。 第二段如歌的行板,一共有三个大的部分,分别都有标注从一开始到稍流动,从稍流动到第二次的摇指段落,从摇指段落到快板之前这三部分,下面是第一段的一部分: 在刮奏结束之后就是行板部分,一开始的伴奏是根据竹笛的总谱伴奏来的: 可以看出是古筝借鉴了扬琴和中阮的伴奏旋律,改成了适合古筝演奏的形式,并保留了强弱形态。 竹笛的主旋律音色是十分优美流畅的,古筝则利用了非常有特色的摇指演奏主旋律,并且大大简化了竹笛的技巧性倚音,保留了色彩性的倚音,左手则一方面延留前面的音乐形态一小节做链接之后采用了分解 *** 上行完成了第一段。 值得借鉴的是,改编者并没有一味的使用右手摇指加左手伴奏的方式,而在有大量附点做停顿的地方采用了古筝的特色指法,比如按滑,轮指,突出了古筝的特色。这里的伴奏是用的传统伴奏的大撮做低音伴奏,在摇指的时候则用了跨八度的钩摇的倚音作伴伴奏(在下面两幅图里,仔细看),真是有想法的伴奏方法: 下来是第二小段,竹笛在第二小段之前有一个较长的过渡句,但改编时则删去了这个过渡句,直接用左手的5612在小节内过度(见上图),简化了结构,伴奏不再使用分解 *** ,而使了刮奏,琶音和柱式 *** 。其实第二段的摇指也相当少,大部分都是古筝的技法改编乐句,做的相当自然。 比如这一句: 竹笛是这样的(第三小节和第四小节): 看起来差别并不大,但却非常有启发性,古筝中大量省略了竹笛的特色技法,加入了自己的特色技法,比如省略了叠音只保留倚音的滑音效果,省去了两个6的繁复的倚音直接用刮奏推上去,忽略竹笛因为打音而割开的两个6合并成一个附点6这些看起来很自然的东西,我们在改编的时候则不一定能想得到,特别是有些针对流行音乐的改编,更是要注意这些,歌曲一般都是为人声写得,并不一定适合古筝,怎么将其变成古筝的音乐语言,需要技术,需要经验,所以需要看,需要思考,看别人是如何给旋律增添了古筝的色彩。 接下来是第三段,第三段之前有一个过渡句,这次古筝没有省略,直接提上来用了,我觉得这真的算得上是详略得当,增减都觉得多了一分,这就是实力啊(请叫我王中山脑残粉)。 第三段是第一段的重现段,这次的变化主要发生在:第一,速度快了相当多;第二,左手上,右手主旋律没有几乎变化,但左手的伴奏则变了,音程拉大,回旋变多。这次的分解 *** 都是古筝非常常用的分解 *** ,比如C的分解1513 5315,Am的分解:6361 3163,G的分解:5252 5252。虽然古筝的 *** 很少,但是其他地方通通用八度或者四度五度或者直接用主音 *** 就行了。 这种变左手的写作方法在各种地方都会用,乐曲要有变化,不关你是主旋律变化还是伴奏变化,都要有细微的变化,音乐的变化能产生美感,虽然第一次听可能听不出来,但是反复欣赏时,一些很简单的改编会听厌,有变化的乐曲则总能带给人新鲜感。 在接快板之前,王中山老师又给我们了一个写伴奏的方法,当你左手要按弦,右手要摇指时应该怎么伴奏呢?前面讲的钩摇是一个办法,彝族舞曲里面的轮弹也是一个方法,当然还有另一个方法,那就这里的是多指摇,他浓郁而饱满的音效绝对不是单指摇可以望其项背的: 快板就不分析了,反正我比较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