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曾静平怎么样(曾静平教授),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曾静平怎么样(曾静平教授)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曾静平怎么样(曾静平教授)

来源:中山日报

栏目:文棚

“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吕氏春秋》里这段对古乐的记录,每每读到,都有一种抵足撩拨的情愫如涌泉奔来。“投足以歌”几个字,尤其多出几许嫣然,一念执着引我重回阡陌,在尘缘变幻、世事经年的沉淀后,再追寻故乡九里潭村曾经传唱的许多歌谣。

走下田来解秧草

那些有歌有蹈有作(劳作)的热闹、乡村简单的浪漫,我曾经身处其中。现在,光阴虽已杳然而去,记忆却无法时过境迁,它们在日久年深中依依眷眸,有如一个桃花人世。

九里潭并非歌舞之乡。它是江汉平原北端的一个普通村庄,再往北几十里,就是绵延两千多平方千米的大洪山山系。村庄四面田野辽阔,土地四季不闲置,风跳得轻盈,庄稼舞得柔美。

发源于大洪山的富水河,弯弯悠悠从村庄前流过,河水清澈如泉,赤足其中,便可见斑斓一片:圆润泛红翻绿的石子儿,柳丝一样飘摇的荇草,游过脚背的小鱼……

这样的一方水土,可谓先得了地利。村庄里的人们,他们开阔乐观待人世,口歌足蹈伺农事,再应了天时。人们在这里春种秋收,投足无不安。

九里潭的民歌民谣,没有冬不拉、阔布兹助兴;也没有一个黄河流域的先祖泠纶往返阮喻山,制出十二个竹管来吹,找到宫、商、角、徵、羽的音阶波律。它们,就是江汉平原上代代的乡民,在寻常生活劳作中,总结了某些规律或心得,自得其乐地一念而三叹,由拖长字句尾音,到绵延婉转有腔调。

这些歌都简单直白,唱的、吟的、咏的,都是村庄听得懂的俗词俚语。扯草歌、栽秧歌、打硪歌,还有酒歌、巫歌、哭嫁歌,等等,不能计数,如土朴拙,又像溪流未染杂尘,皆可以投足以歌。

一代一代的村民,他们在这些歌里,留下一个酒杯、一张犁铧,留下他们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还有打情的妹妹骂俏的哥哥,在辛劳里寻出生活的趣味。也用这种始于上古、口口相传的俚歌民谣,留下做人行事的乡俗民约。绵绵行远后,亦无法黯淡。

富水河弯弯悠悠从村前流过

我在九里潭的时候,村里人家还在用油灯,下田干农活,还是犁铧、锄头等等传统农具,人们的生活不算格外丰盈,但土地肥沃,乡民勤劳,早起炊烟袅袅,晚来有星群浩瀚。一年四季,也衣食有盈。

村里盖房翻地、插秧打谷、婚丧嫁娶,抑或东家长西家短,都有相应的俚歌可以用来表达。年轻人,想念谁中意谁了,隔着几条田埂,用民谣俚歌去试探。集体劳动时,一人领唱,众人合唱,歌谣此起彼伏飘出几里路,不输黄钟大吕之势。村庄平凡简单的生活,因此不止有清欢,仿佛也找得到新奇,或传奇。

像这首《走下田来解秧草》,歌词只有两段,而仅就歌词而言,其情其景,有触手可及的画面,有流霞映染的色泽,有春阑夏盛的妖娆,有人间烟火的绵糯,再过千年,生活美好的气息也是扑面自来:

“走下田来解秧草,翻山来了花大嫂。绿色裤子栆红袄,栽秧田里看中了,交个朋友好不好?”

这是第一段。歌词里出场的,是插秧的哥哥,他在秧田里弯腰久了,直一直身子,不期然,就拨动起一汪春水。大方直白、又略微带了点儿忐忑,他把这春水,洒泼给田埂上走来的花大嫂。

然后第二段,不知是传承中改了词,还是当初就是如此,反正不顾逻辑,花大嫂直接成了妹妹。

妹妹悠悠然却不出场,她在歌里字里透着娇媚,又佯装嗔怪:“一条田埂九条湾,隔几条田埂难得喊。昨天喊你满喜欢,今天喊你不答应,恐怕妹妹你别有心。”

这样的歌,它们在纸上不成章,一次次唱,一遍遍听在耳里,一次比一次地,都多出了些浮想联翩。大人小孩的情绪,在歌里盘桓,禁不住就松快起来,嘻嘻一笑,哈哈一乐。土地与人交流,也在春种秋收中,格外有一种兴旺。

土地与人交流,也格外有一种兴旺

很显然,这些歌不是文人手里的点墨。事实上也的确不是。有学者说,在春秋时期,楚国的民歌已经十分繁荣,屈原的《楚辞》,即是由这些民歌发展而来的歌辞。对此,我没有研究,亦没有观点。

但是,在九里潭生活的日子,我在这曾经的楚国腹地耳濡目染,身临其境,感受了江汉平原民歌民谣的源远流长、包罗万象。

每一样民歌,它们各有自己的流行腔调,有些歌谣表达的内容,简单浅显,却上溯沟通到上古、商周而下。如下面这些《行酒令歌》。

《酒》:此酒不为久,寿高有彭祖。活了八百八,那久才为久。

《盅》:此盅不为忠,文王访太公。渭水把鱼钓,那忠才为忠。

《鸡》:此鸡不为饥,百夷与叔齐,饿死首阳山,那饥才为饥。

《碗》:此碗不为晚,楚汉争皇冠,项羽晚入关,那晚才为晚。

这几首歌,都是吟唱的歌谣。吟唱的歌谣没有曲谱,不需要器乐,吟唱时也没有任何仪式。唱的人主要是念,但在念的同时,在词句间随性加上九曲回环的腔调,形成简单质朴的乐音,很适合叙事,和讲述某种道理。

有研究传统文化的朋友说,诗经三百多篇皆可以为歌,我深以为是。这几首《行酒令歌》,其实也是可以为歌的押韵的通俗诗。而按胡兰成先生的说法,中国没有西洋那样的歌舞,舞皆从家常动作而来,歌皆从念而来,无论戏曲还是小调,乃至流行歌,无不这样。

楚文化风情歌舞诗《荆山楚源》

也读过一些文人写的民歌民谣,唐朝诗人刘禹锡,就有一首《插田歌》。他在连州任刺史时,从郡城楼看到农人们唱起俚歌插稻秧,深受感染,借用民歌形式,写了《插田歌》。其中一些句子,很是到位传神,但到底是文人之作,忧国忧民的情怀层层叠叠,如果拿来投足以歌,就绕了厚了。

村里流行的歌谣,它们就是泥土里长着的庄稼,天然一种子,长出多般奇。

比如《栽秧号子》:

“太阳当顶正当中,姐姐送饭秧田垅。我问姐送什么菜?横切萝卜直切葱,一碗炖蛋在当中。”

同样是插秧时唱的歌谣,这首《栽秧号子》,与《走下田来解秧草》又不同。

号子,是吆喝或呼叫的升华,与劳动节奏和状况密切配合,曲调干脆粗犷,一人唱众人和,歌词内容,也更加直抒胸臆。

《栽秧号子》的歌词,用一顿农家饭调节劳动状态,释放身体的负重,也可见民谣与人的渊源,从来都不是纸上画梅。

人们在这里春种秋收,投足无不安

村里修水利筑堤坝,或盖房子时夯地基,也唱号子,叫《打硪号子》。不过,打硪是集体协作性很强的劳动,唱《打硪号子》,实则是“喊号子”。

词的内容,也不像插秧号子轻快,注重对劳动技巧的传授或配合:

“青石硪儿四方方,打硪技巧记心上。穿耳系绳要扣牢,绳子脱落把人伤。/ 两手捏紧脚站稳,前弓后倾力出匀。猛提猛打齐出力,高抬平落低打平……”

而同样为号子调的《轿夫歌》,劳动场景不同,相比《打硪号子》,歌词则多了喜感和幽默:

青莲抓顶,闪腰而过。前头之字拐,后头慢慢摆。前头青石板,后头慢慢躜。/ 前头乱石窖,后头慢慢跳。前头一个沟,后头慢慢瞅。前头一座桥,后头要踩牢。轿扛两头弯,抬的是天官。轿扛两头弓,抬的一只凤。花轿慢慢起,抬起一道喜。偿你银子打酒吃。”

这首《轿夫歌》,不知是哪一代人填词,层次意境都非常好,一份欢喜满心跃动,一顶莲花娇子颠颠悠悠,一唱三叹,遗音漫过草木清华,像云层里泄下来的缕缕阳光,倾情领略,尘尽光生。

乡村简单的浪漫

所谓音乐重在拨动心弦,民歌民谣,它们赤足而来,投足以歌,亦在于滋润心田。它们像庄稼、像人一样有生命,不仅有生命,且聚合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生命,让我们找寻得到人们在这块土地上的喜怒哀乐,看得见他们的敬畏、他们的趣味和俏皮……

这首《背时歌》,就特别好玩儿。背时是俚语,就是倒霉的意思。倒霉了不如意了,没有人可以即刻放下,但终归还是要放下。《背时歌》,用自我调侃来宽心,也可以说,是人们对精神世界的一种原始洞悉。

“人背时,鬼打脚,走路踢掉趾甲壳,砍柴遇着马蜂窝,揪泡鼻涕血直豁,打个喷嚏牙齿落,盛饭锅铲打破锅。”

再看一首《稀奇歌》,也是关涉日常琐事,却又是一番风景:“烈马身上鞭子多,巫婆坛前鬼唱歌。狐狸跑来修鸡窝,老鼠舔猫自找祸。”

这首歌,短短四句,各不相干,荒诞中略带哲理,其实是婶婶们吵架时唱的,夹带了嘲讽和自嘲,也有讲理。“稀奇”这个词,字面意思是稀少奇特,村里人使用“稀奇”,在不同的语境下,有着村里人懂得的褒义或贬义。

吵架吵得这样俏皮和有喜感,也是村里的一个景致。事实上,九里潭的媳妇、婶婶、大姑娘,她们大都能唱会唱,在我眼里是一个永久的惊奇。

她们的脑袋里,有无穷无尽的词,脱口就出。任何场所任何礼仪,她们也都可以摇曳生姿。

在她们唱出的各种唱腔下,喜乐的事喜上加喜,悲伤的事悲中更悲切。

媳妇、婶婶们哭丧,用村里人的话说:能把活人哭死了,把死人哭活了。她们一把鼻涕一把泪,拖长音调,丝丝缕缕把逝者的一生吟一遍;咿咿呀呀,把对逝者的不舍唱一遍。一、二个钟头不停歇。

而这些能唱会唱的女子,在村里总是受着瞩目和欣赏。我仰望着她们,一度很是为自己担忧,不知道长大了,是不是也能如她们,脱口就有词,开口就是调。

不过,这个检验的机会,生活没有给我。小学毕业后,父母把我接到城里上中学,我唱俚歌民谣的能力,停留在童谣戛然而止。

童谣在孩子们的成长中,如草覆阡陌

童谣,也是口口相传,有先辈们传承下来的,也有应时而作的;有孩童们自己唱的,也有大人唱给孩子听的。童谣没有歌谱,简短押韵,有趣好玩,内容亦包罗万象,在孩子们的成长中如草覆阡陌。

我会唱的童谣很多,说事说物的,民俗风俗的,谈古道今的,猜谜语的,抢白嬉笑的,等等。而始终与我相濡以沫的,是外公外婆给我唱的童谣。

“背背驮,换酒喝;酒冷了,我不喝,还是要我的背背驮。”

背背驮,指的是驮在大人背上的孩子。这首《背背驮》童谣,用幽默的手法张扬亲情的珍贵。在我当年,情感的活跃,亲情的启蒙,都有这首童谣给予我的培育。

农闲的时候,或者赶集的路上,外公驮着我玩儿,他唱,我跟,外公的沧桑,童声的稚嫩,袅袅漾漾。即使此刻,多少时光都已是开过又落尽的花,我仍然听见,外公不时夹杂在童谣里的咳嗽声。

外婆给我唱童谣,多在夏天的夜晚。

那些晚上,家家户户都在禾场上纳凉,天还没黑,就从家里搬出凉床,人们躺在凉床上聊天,渐渐,就睡去。

外婆从来没有在凉床上躺过睡过。她总是搬一张靠背椅,放在两张凉床之间,坐在椅子上轻摇蒲扇,为我、也兼顾给外公驱赶暑热和夜蚊子,一边轻言细语地,唱些童谣伴我入睡。

外婆唱得最多的,是一首《虫虫飞》

“扇子扇凉风,骑马到广东,有人来问我,我是曾家女相公。”这首童谣,名字就叫《乘凉》。我听着外婆唱,不知道广东,也不懂“相公”,但外婆蛮自豪的腔调,我听来便总晓得,都一定是好的。在外婆的童谣声中,就进入到梦乡,骑马去了广东。

外婆唱得最多的,是一首《虫虫飞》:“虫虫飞,虫虫飞,飞到屋上一大堆。/ 虫虫走,虫虫走,虫虫不咬娃的手。”

这首童谣,外婆唱时的情形,在我后来的时光,都反复出现。虽然,这一切已离开甚远,但是,因了这些时光中静静的守候,此刻的我,终有岁月可回首。

由此,我也此刻在想,若等到再几个千年,也许真有一块三生石,我们靠着它,一句一句,唱那些触摸得到泥土的歌谣,与我们的前生后世“投足以歌”,就像时光在倒流。水中的蒹葭,在倒流的时光中,若飘若止,若有若无。

时光飞逝,转眼烟云。2019年11月,作者再回九里潭,曾经的村庄、田埂上的歌谣,都已然离去甚远

(请勿微信投稿!文棚是一个以散文为主的共享平台,面向全球华人开放,供作者、读者转发推送。其“写手”栏目向全国征集好稿。凡当月阅读量达6500次,编辑部打赏100元/篇。请一投一稿, 并注明文体。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非签约作家请注明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及银行账户全称、账号。)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图片:作者提供

◆编辑:徐向东

◆二审:张鹏

◆三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更多曾静平怎么样(曾静平教授)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