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广东四大状王(清代广东三大状元),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广东四大状王(清代广东三大状元)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广东四大状王(清代广东三大状元)

清末“广东四大状师”何淡如(1820年-1913年)奇人奇事

[清][公元1820年-1913年,清末“广东四大状师”

何淡如(1820-1913),名何又雄,字淡如,以字行。广东省南海县(今佛山市郊区澜石镇)湾华村湾何坊人。读书时名文雄,因替人当 *** (代替别人考试)到试院考试,被考官识破,于是被开除学籍。清代,“学而优则仕”观念极深,处身于这种世俗意识的何淡如被学校开除学籍,等于被切断仕途之路,以后想当官都很难,所以他自嘲似的把“文”字删去头上一点,改为“又”字,故名又雄。又以淡如之别字配之,还把自己老婆的名字改为人菊,取“人淡如菊”诗句之义。1862年(同治元年)举人。

初任广东肇庆府高要县教谕,后以学廉设馆省城(今广州市)龙津义学,开筵讲课,授徒日众,以书文名于时。其后即在港九以教学为生。他讲课生动有趣,深入浅出,学生很喜欢听他的课,所以听者益众,名噪一时。据说何淡如文思敏捷,写作不假思索,落笔若春蚕蚀叶,纸振有声,顷刻脱稿。有些作品(如对联)更是冲口而成,因没有及时记录,是以散失不少。

何淡如擅作联语,尤以广东方言(亦称粤语、广州话)写谐联著称,不露半点斧凿痕迹,当时颇负盛名。所撰对联极为广州市井小民所传诵,其诗其文亦有传世,然至今所见不多。大概因为其作品多被视为非大雅之作,故生前未见结集。其作品星散四处,只在《岭南即事》一书中选录有对联,此外,散见在民间的口传耳闻中而已。又善书法,闲涉绘事,自饶风趣。何谈如一鳞半爪的作品,流传民间逾百年。其谐诗、谐联、妙批雅俗共赏。工妙之处,令人捧腹。时人称之为“幽默大师”。

民国三年(1914年),据说是何淡如死后一年,有梁纪佩先生,因“先生(何淡如)之绝妙谐联,予幼时颇耳熟,今忆录以附之铅椠,俾成斯卷,供诸海内同好,为茶前酒后之助。间有遗忘,愿知之者匡予不逮,则是所厚望焉”之故,辑成一卷,名曰《何淡如先生妙联》,由广州崇德堂印行。卷首有梁纪佩先生写序,除上引述外,还说:“南海何淡如先生,聪明天亶(勤勉不倦),蕴籍风流,文妙工谱,名冠粤省,公卿大夫、及蔀屋茆檐(草席盖顶之屋,指贫者之居)之士,毋不素重其名,至今思之,尚犹称道弗衰者也。”可见,梁纪佩先生应为何淡如的同时代人,对其情况十分了解,梁对何的社会影响如此描述,亦足见何淡如的作品(尤其对联)“工妙之处,几令人笑而绝倒”并非虚妄。

  人物评价

成名于清末民初的何淡如,人称怪才。所撰对联极为广州市井小民所传诵,其诗其文亦有传世,然至今所见不多。大概因为其作品多被视为非大雅之作,故生前未见结集。其作品星散四处,只在《岭南即事》一书中选录有对联,此外,散见在民间的口传耳闻中而已。

有一次,他与友人同游珠江,友人即景出比:“珠海船如梭,横织波中锦绣”,相约半小时内作对。何淡如略思片刻,即对以“羊城塔似笔,倒写天上文章”。其构思之美妙,可见一斑。

昔日广州有天然居茶楼,老板为了招揽生意,出联求对,上联云:“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因联语为回文,故虽应对者云集,都多时未能对出。一日,何淡如经过惠福路的大佛寺,即悟而对曰:“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此联一出,不但老板折服,更为之鼓掌,至今老一辈广州文人尚能津津乐道此事。

粤俗婚礼,好以歌为戏,其中有闹房之前,名为“弄新抱(新娘)”。惯例先强新娘出题,如无能或置者,即罚食品或金钱为消遣。有新娘出比曰:“席上有佳肴,何须要烧肉。”比中“烧肉”一词含意双关。并扬言如能对上可任索钱物,但终无一人可能。于是有人暗求何淡如对之,何淡如含笑搦管对曰:“房中无别物,专门好屈鸡。”“屈鸡”一词亦意双关。新娘一看,嫣然一笑,曰:“此乃淡如先生手笔,非诸位所能也。”遂一哄而散。

何淡如的对联,也许有时因语言过于俚俗、粗鄙,往往为道学先生所嫌,但其内容谐趣,歌颂美好事物,鞭笞丑恶现象,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如为专司看更守夜、捉拿窃匪的更练馆撰联:“立刻捉拿三只手,几时失过一条毛。”何淡如虽是封建时代的文化人,但却反对一些封建习俗,如对女儿出嫁,他讨厌那些繁琐礼节,论价婚姻。因此撰一联云:“打鼓打锣,不过赠人高×兴;搬埕搬塔,总知自己退×财。”语颇粗俗,但自然工整。何淡如的对联,不是全部以市井之粗语为词,也有义深、情切和景真的对联。1912年8月25日,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家、飞行家冯如在广州郊区燕塘操场表演飞行时不幸遇难,何淡如的挽联最令人注目。

幽默教学

清朝后期,广东有位幽默大师何又雄,字淡如,南海湾头(现佛山郊区澜石镇湾华管理区湾何村)人,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生,同治元年(1862)其四十二岁中恩科举人,出任肇庆府教谕,后以孝廉设馆省城龙津义学,开筵讲课,授徒日众,以书文名于时。闲涉绘事,自饶风趣。

何淡如设馆执教期间,学生所作的课文,老师为其改文后,必于各行上加小字,称为“眉批”。卷末则以较大字作总批,称为“大批”。一次,有学生看见何老师在其课文上大批“或明日搭度过佛山”。愕然,持以问之:“老师的批语,学生看不懂”。何当即答:“哦!我的批语你看不懂吗?你的文章我更看不懂”。

又一次,一学生看到何老师在自己的一篇文章上卷末批有4个大字“高山雷鼓”。作者初以为是赞善语,但细味之下,才知老师是斥其文不通。

另一次,何老师在一学生的一篇文章上批语:“去橘香斋买包甘露茶煲来饮下去”!(橘香斋是广州一间熟药店名,甘露茶是专治伤风气逆等病之药)。是批指这篇文章之气不顺,亟需饮服凉茶以顺其气。

  何淡如一次返乡度假,与村中兄弟闲谈中,用家乡附近的13条自然村名,由近及远,由东及西,镶成方言诗一首,顺口流畅,十分有趣,流传至今。

“深村”村曲好桑麻,云树“湾头”是我家,“大麦”中分连“小麦”,“西丫”东去又“西华”,“水边” “绿境”桥交簇,“里水”“田心”路几丫,左起“石头”玄武地,“鄱阳”涌口过“奇槎”。

何淡如一鳞半爪的作品,流传民间逾百年, 在中国楹联史上被称为“谐联圣手”。又因为他擅以广东话撰写谐联,故有“广东方言联语之祖”的美誉,被尊为“粤语联师”。其工妙之处,确实令人捧腹。

( 所谓的谐联又名无情对亦即羊角对,是晚清士大夫中兴起的一种文字游戏。它的特征是要求字面对仗愈工整愈好,两边对的内容越隔得远越好, 还规定即兴属对,不能拖时间。)

更多广东四大状王(清代广东三大状元)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