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古代关于舆论的故事(古代舆论怎么说),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古代关于舆论的故事(古代舆论怎么说)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古代关于舆论的故事(古代舆论怎么说)

来源:《群众·决策资讯》

作者:刘建明

最早的舆论称为“舆諤”,还出现了“民瘼”、“民心”、“舆诵”、“公议”、“民意”、“清议”等说法,后来才称为舆论。中华民族自古重视舆论,典籍中记载了许多尊重舆论、遵从民意的言论,时日旷久,积淀为许多“铁律”。千百年来,这些规律一直左右着中国社会的律动。政息人亡,江山成败,千古苍茫,无不受这些规律的影响。

一、问政于舆论,还政于民心

问政于舆论,还政于民心,是我国最古老的舆论规律。尧帝曾在宫外设鼓,让百姓击鼓进言,舜帝在要道上立木桩,让百姓在上面写出批评意见。此类问政于舆论、求谏纳谤的传说,散见于诸子各书。明君求言主政,以示济世爱民,中国古代就有这个优良传统。

到夏朝末期,有“采诗问政”制度,帝王设置史官到民间巡访,搜集民谣,以观执政。周朝继承了这一制度。班固在《汉书·食货志》中记述说:周朝“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让天子“足不出户而知天下”。《诗经》就是一部“采诗问政”的大成,《诗经》中的民谣让天子知道人民的疾苦和意见,了解他的所作所为是不是符合老百姓的心愿。

政为民心之声。问政于舆论,才有为民的政治和政策。用今天的话说,民众不愿干的事,硬要他们去干,其结果必然失败。民众要求做的事情,不组织、带领他们去做,就是落后于他们的认识,违背他们的意志,其结果也要失败。政治历来应体现民众呼声,体现人民的意愿,还政于民心是千古不变的政治定律。

二、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上天所看到的来自于老百姓所看到的,上天所听到的来自于老百姓所听到的。这是说民为贵,民众的意见重于一切,民众的意志不可抗拒,最早出自《尚书》。

《皋陶谟》曰:“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达于上下,敬哉有土。”上天的意见都是民众的意见,上天恩赐好人、惩罚坏人,都来自老百姓惩恶扬善的意愿。上天和民众是相通的,只有尊天敬民,才能保卫国土。

这就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历史定律。唐太宗说:“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皇明经世文编》记载:“盖民心之向背,系天命之去留。有天下者不能固结民心,而欲久安长治者难矣。夏、商、周、汉、唐、宋,俱有天下数百年,而历世之绵远者,固结民心之所致也。”中华五千年政治文明的核心就是“民为贵”,尊民、畏民则长治久安。

三、炮烙压民怨,百姓无言国家亡

古代许多典籍记载了残暴统治者镇压舆论的骇人事件,商纣王炮刑压民怨,导致国家灭亡,就是最古老、最严酷的舆论遗训。

商朝西北部是周朝的天下,许多躲避商纣王残害的官民纷纷逃到周,请周武王派兵攻打商纣王。周武王派人打听商纣王的情况,一天探子回来报告说:“现在朝歌混乱不堪,政治黑暗,人民个个怨恨、痛骂。”大家听了都说:“这样 *** ,还了得!我们赶快出兵去替人民除害吧!”武王从容地说:“它还没有到灭亡的时候呢,等一等!”过了多日,又一个探子回来报告说:“商现在比以前更糟了,被杀的人更多了,都不敢在大街上骂纣王。赶快派兵去解救商人吧!”武王镇定地说:“且慢,还没有到时候,再等一等。”又过了月余,一个探子回来,大家急切地问现在朝歌怎样?探子回答说:“现在嘛,倒安静了一些。自从比干那些人死了以后,当权的全是坏人,老百姓都不说话了,也没有人骂了。”武王听了,连忙说:“是时候了,老百姓到了不说话的程度,就是这个国家灭亡的时候。”武王立刻起兵点将,集结许多小国,一起出发征商。此后周取代商,开启了八百年的西周王朝。

人民批评,是希望商纣王能改正错误,继续管理这个国家。而人民已对国家陷入绝望,不再关心国家的好坏,也就不说话了,一心只希望别的国家打进来帮助他们推翻统治者。这就是武王所说的“百姓无言国家亡”。

四、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个规律有多种表述: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士气不可辱,民意不可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等等。其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典籍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格言,它告诉人们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君王得到老百姓的拥护,才能顺利执政;同人民作对,就要被老百姓打翻在地。这里讲的是民意对政权的两种作用。

孟子曾把得民心得天下、失民心失天下的道理讲得十分透彻。一代君王拿稳权杖的唯一办法就是得到民心。历代不乏君臣深知人民的力量不能违逆,把尊重民情民意作为稳坐江山的保障。《荀子·哀公》篇有言:“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唐初魏征和唐太宗多次引用“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这些话。魏征对太宗说:“臣又闻古语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陛下以为可畏,诚如圣旨。”

怎样才算得到民心?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认为,富以养民是为政者的首要任务,“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西汉的贾谊认为,“夫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纵观中华民族发展史,盛世的形成,都是致力于发展的结果。对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来讲,发展都是保持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动因。社会发展了,人民安居乐业,政权才能巩固。

五、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管子·君臣上》曰:“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虽有汤武之德,复合于市人之言。是以明君顺人心,安情性,而发于众心之所聚。”古代明君主政,善于采纳人民的意见。但是,对人民意见只个别地听取,就会片面,变得愚蠢;全面综合地听取多人的意见,才是正确、圣明的。即使有商汤、武王的德行,也还要多方搜集众人的言论,顺从人心,适应人的性情,行事都从众人共同关心的地方出发。

这里提出这样一个舆论定理:为政者要善于把少数人意见和人民整体意见区别开来,听取个别人的意见制定政令,会误国伤民,采纳人民的整体意见才是顺从民心。对这一舆论定理,孟子也有精彩的阐述。一天他对齐宣王说:“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可见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这就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道理。

六、子产不毁乡校,索寻执政之师

欢迎人民公开议政,为其提供议政场所,是执政者闻善防怨、寻求执政之师的最好仁政。这一舆论规律是由春秋时期郑国子产提出来的。

子产任郑国国卿后,实行一系列政治改革,竭力保留乡校(当时乡民集中议政的公共场所),受到然明的质疑。《左传·子产不毁乡校》记载,郑国大夫然明对子产说:“把乡校毁了,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毁掉?人们早晚干完活来到这里聚一下,议论施政的好坏。他们喜欢的,我们就推行;他们讨厌的,我们就改正。“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然明说:我从现在起才知道您确实可以成就大事。

子产执政20余年,既维护百姓的利益,又限制贵族的特权,实行“学而后入政,择能而用人”。他不毁乡校,愿闻庶人议政,广开言路,改革成就斐然,被历代所称颂。

七、刺寡人之过难得,赞寡人之声易来

当政者想听臣下的批评,在古代难上加难,因为臣民怕受到打击,不敢批评。如果有当政者对指出过错的人不仅不嫉恨或打击,还要给予奖赏,就能随时听到对自己的批评,就不会犯错误,至少不会犯大错误。从历史文献看,古人很重视这一舆论规律。

《晋书·王沈传》曾记载,王沈在做尚书的时候,出监豫州军事并任豫州刺史。到任后,他贴出一张告示,征求对执政的意见。告示上说:“自古贤圣,乐闻诽谤之言,听舆人之论,刍荛有可录之事,负薪有廊庙之语故也。自至镇日,未闻逆耳之言,岂未明虚心,故令言者有疑。其宣下属城及士庶,若能举遗逸于林薮,黜奸佞于州国,陈长吏之可否,说百姓之所患,兴利除害,损益昭然者,给谷五百斛。若达一至之言,说刺史得失,朝政宽猛,令刚柔得适者,给谷千斛。谓余不信,明如皎日。”这样悬赏“逆耳之言”,而且给这么多奖赏,让人十分振奋。

可是,给君王和官吏指正错误,有这样胆量的人却少之又少,而听到臣民的赞扬却易之又易,因为臣民有私心,惧怕或有求于上司。《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讲清楚了这三个原因:妻说我美,是偏爱我;妾说我美,是怕我;客人说我美,是有求于我。民间舆论不敢指出官吏的过错,正是执政者的大患。如果官吏们放下身段,丢掉面子,对“赐寡人之过者”重赏,对恭维美言者劝诫,不仅能得到真诚的赞誉,而且能避免多少错误啊!

八、三人成虎,闻言不可不察

民间也有谣言,造谣者时而出现;也有谰言诽谤,无事生非者随处可见。无论君王还是官吏听取庶民之言,要警惕“三人成虎”,防止淫言媟语、诡言浮说的欺骗。

《战国策·魏策二》写道: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矣。王曰:寡人自为知。可惜的是,最后魏王还是相信了谗言。

民众的意见是否有道理,是否真实可信,不在于传说的人多,而在于它是否是事实。意见的正确性一要符合实际,二要发自人们的肺腑,为人们亲身体验或亲眼所见。众口可能混淆是非,产生“人言可畏,积非成是,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的舆论现象。无论何人,相信舆论,必须判断真伪,明察秋毫,经过多方考察再作出结论。

九、天下有道,庶人不议

孔子的“天下有道,庶人不议”意思是说天下治理符合大道,平民百姓就不会议论朝政。

治理天下符合大道,各级官员的行为受到监督约束, *** 和恣意妄为就会变少,地方官员也不敢各行其是,庶人就不会愤愤不平,议论不休。这个“道”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公平、公正、保护人民利益、官员廉洁、勤政守法。如果“庶人有议”,那一定是因为“天下无道”,官员 *** ,官威横行。

十、执政自信,宽容异己

不能容忍舆论的权力,是易被舆论摧毁的权力,自然不会宽容异见。反之,对异见宽容,是因为对权力自信,理在必得,可用“宽容自信能服人”来概括这条舆论定理。

清朝雍正皇帝做了一件怪事。当时曾静、张熙宣扬反清思想,策动地方大员岳钟琪举兵反清,失败后,曾、张二人被押到北京。雍正对二人耐心开导、软化,进行了一场对话式的审问。经过一番明理教化,曾静从反清转而吹捧清廷,写出《归仁说》一文。雍正将此文连同审问笔录一起编成《大义觉迷录》一书,陈述清朝统治的合法性,呼吁民众“归仁”于清。雍正没有惩罚他们,而是让曾静到 *** 间巡讲,以现身说法,对大清的正义大大宣传了一番。之后,雍正还安排他到湖南任“观风整俗使”一职。

雍正此举,清廷后帝及臣僚与今天的史学界各有不同的解释。但不管一时兴起还是深有反省,他能容忍曾静的言行,或多或少体现了对自己执政的自信,对宽容自信能服人的舆论铁律初有领悟。

(作者系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更多古代关于舆论的故事(古代舆论怎么说)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