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心理学的十大学派(心理学6大学派),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心理学的十大学派(心理学6大学派)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心理学的十大学派(心理学6大学派)

心理学十大学派是:内容心理学派、意动心理学派、构造主义心理学派、机能主义心理学派、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精神分析心理学派、格式塔心理学派、日内瓦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派、认知心理学派。

内容心理学派:

19世纪60年代,内容心理学在德国产生。内容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费希纳和冯特。

费希纳(1801-1887)的心理物理学是关于身心之间或外界 *** 和心理现象之间的函数关系或依存关系的严密科学。这是一门介于心理学和物理学之间的独立学科。费希纳受赫‘尔巴特的启发,认为心理是可测量的。

经过许多实验和推导,他把感觉强度和 *** 强度之间的关系概括为如下公式:S=C*log(R/R0),其中S-感觉强度;C-适用于不同感觉中的每个感官的常数;R- *** 强度;R0-在阈限的 *** 强度。

这个公式表明 *** 的效果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于已有的感觉的强度。费希纳在心理物理学的研究中曾创造了三种心理测量的方法:最小可觉差法、正误法和均差法。费希纳把物理学的数量化测量方法带到心理学中,提供了后来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工具。

从现代心理学发展的历史上看,费希纳应被认为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他的心理物理学为冯特心理学的建立起到了奠基作用。

  冯特(1832-1920)是近代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在心理学史上他的名字与心理学的独立和实验(内容)心理学的建立直接联系在一起。

意动心理学派:

意动心理学产生的直接原因和冯特的内容心理学息息相关。

可以说,冯特的内容心理学是促成布伦塔诺意动心理学的直接动力。

  意动心理学派与冯特的内容心理学几乎同时产生,创始人布伦塔诺。

  

1874年布伦塔诺发表了著名专著《从经验的观点看心理学》。在书中,布伦塔诺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感觉、判断等思维内容,而是感觉、判断等思维活动,即“意动”,并将“意动”概念作为中心的心理学概念进行阐述。

  

意动心理学是19世纪末于奥地利南部出现的把意识的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派,有奥国学派之称。1874年该学派创始人布伦塔诺出版《从经验的观点看心理学》,反对冯特的内容心理学。他指出,我们看见或思考事物所看、所思的事物(意象,观念)是意识的内容,看和思考的对象,并非心理学的对象;看和思等意识的动作才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布伦塔诺思想的来源之一是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后者以为心理是灵魂的功能,生物保存生命的活动。每种心理活动有自己的对象:光是视觉的对象,声是听觉的对象,记忆对象是过去的东西,等等。布伦塔诺由此提出“意向性”概念,以为任何心理动作都指向对象,没有无对象的动作,也无没有动作的对象,对象(内容)和动作不可分开,都要研究,但心理学主要研究意动。

布伦塔诺思想的另一来源是康德哲学中的现象学思想。他和冯特都认为心理科学研究的直接经验。布伦塔诺的学生施通普夫将直接经验分为四类,每类属于不同学科的对象。其中色、声等感觉和映象是心理内容,属于现象学;知觉、理解、欲望和意志等心理功能属于心理学。功能和内容不可分地各自独立于经验中·我看见匀:色,看为心理功能,红色为内容(现象),它们同时独立存在不可分开,心理学不能完全排除内容,但它主要研究功能。从此意动心理学又称为机能心理学。

  

冯特学生屈尔佩原本主要研究内容心理学,后在德国维尔兹堡大学和他的学生进行思维的实验研究时,发现有无意象思维,他们称之为识态、心向等,以为心理过程除映象活力外,还存在无意象过程。屈尔佩试图提出心理功能和心理内容都研究的二重心理学理论以缓和争论。

但是20世纪初,布伦塔诺和施通普夫的学生胡塞尔提出现象学哲学,支持了意动心理学;与此同时,英国高尔顿研究个别差异时,发现许多人,甚至有的大艺术家也缺乏视觉意象;而法国人比奈在为女儿作思维实验时,也发现类似的无意象思维。从此,这种出自哲学唯心论的意动心理学或机能心理学得到广泛传播,成为当时欧洲一种强有力的心理学思潮,像格式塔心理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都受其影响。

构造主义心理学派:

构造主义心理学派是由冯特的最忠诚的学生铁钦纳于内容心理学派形成近20年后在美国建立的,是内容心理学思想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但构造主义心理学派决不等同于内容心理学派,二者无论在形成的时间、地点以及研究方法和具体内容上,都存在着差异。   构造主义心理学派与铁钦纳的个人努力有重要关系。并在铁钦纳去世后衰退。并在与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的论战中得到发展。

时代精神:   科学界百家争鸣。德国事实上已经成为当时世界心理学研究的中心。

  

机能派心理学和构造派心理学的争论

  

构造主义心理学派中只有铁钦纳始终坚持明显的传统,他是一个性格坚毅、好争辩的学者,1927年铁钦纳因脑瘤去世,争论逐渐平息下来。

  

构造主义心理学派在心理学发展中的贡献和局限

  

构造派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个应用实验方法系统研究心理问题的派别。

在他们的示范和倡导下,当时西方心理学实验研究得到了迅速传播和发展。

  

理论基础为纯粹的经验论。

把心理学看成一门纯科学,只研究心理内容本身,研究它的实际存在,不去讨论其意义和功用。所以极为狭隘。

  

构造心理学是19世纪末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以后出现于欧美的第一个心理学派。它与相继出现的机能心理学相对立。   构造心理学的主要代表是冯特和铁钦纳。这个学派受英国经验主义和德国实验生理学的影响,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经验,主张心理学应该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或构造,并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如何连结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

它强调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理解正常成人的一般心理规律,不重视心理学的应用,不关心个别差异、教育心理、儿童心理等心理学领域,以及其他不可能通过内省法研究的行为问题。

  

冯特的心理学所涉及的问题很广泛,构造心理学只是他的心理学体系的一个方面。冯特本人称他的心理学为内容心理学。

至于构造心理学这个名称,是1898年铁钦纳在与机能心理学争议的过程中利用詹姆斯的用语提出的。   1884年,詹姆斯为《心灵》杂志撰写一篇文章,题为《论内省心理学的某些忽略》。

在文章的附注中,提到“心理构造”一词,原话是:“纯粹的红色或黄色的感觉元素,及其他心理构造的元素没有存在的根据,因为它们都不是心理的事实”。并于1898年发表《构造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一文,阐述了构造心理学的基本立场和主张,正式提出“构造心理学”一词以与机能心理学相对立。

  

在这篇文章中,铁钦纳沿用艾宾浩斯关于研究心理学可仿效形态学、生理学和发生学的提法,主张实验心理学应以分析心理的构造为主要目的。他认为机能心理学虽然有用,但是它必须建立在构造心理学的基础上,好比生物科学的生理学要建立在形态学的基础上一样。他企图从意识经验的构造方面来说明整个人的心理;他只问意识经验由什么元素构成,不问意识内容的来源、意义和作用。在他的实验室中,他只允许被试者报告自己直接体验到的内部经验,不许涉及外界事物的意义和功用,否则就认为被视为犯有所谓“ *** 错误”,即误以客观存在为意识内容。

  

铁钦纳的构造心理学虽然与冯特的内容心理学在研究对象、方法和研究问题上基本相似,但在具体看法上并不尽同。冯特讲统觉,认为注意是一种心理过程,除具有选择性外,还有创造性地建造功能,铁钦纳不讲统觉,用注意代替统觉这个概念,认为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冯特把心理现象分析为感觉和简单的感情两种元素,铁钦钠则把它分析为感觉、意象和简单感情三种元素;冯特认为每种心理元素都有两种基本属性,即性质和强度,铁钦纳则认为心理元素的基本属性除性质和强度外,还有持久性、清晰性、广延性等;冯特认为情感包括愉快和不愉快、激动和沉静、紧张和松弛,也就是冯特的情感三度说,铁钦纳认为情感只有“愉快”和“不愉快”。

  

构造心理学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个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的心理学派,它为新兴的心理学提供了一些符合实际的实验资料。但是这个学派的主要代表把一切科学的研究对象都归结为经验,并且坚持心身平行论,他们实质上不承认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由于构造心理学为心理学所确定的研究对象过于狡诈和脱离生活实际,同时又把内省法看作心理学的主要方法,因而遭到欧美许多心理学家的反对。还在铁钦纳在世的最后岁月,构造心理学便已逐渐削弱,最后趋于瓦解。但是它同时也从反面推动了其他心理学派的兴起和发展。

机能主义心理学派:

广义的机能主义心理学从19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包括意动心理学派、符茨堡学派、日内瓦学派、行为主义和哥伦比亚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等。狭义的机能主义心理学派主要指美国的芝加哥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实用主义心理学派)。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时代精神:

  

自1859年达尔文进化论学说的出现,宗教和神学遭受了致命的打击。詹姆斯和杜威等人把主观唯心主义、功利主义哲学和经验批判主义理论合并,并利用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制造出一套实用主义哲学。它的基本观点即“存在就是有用”,没有真理的客观尺度,唯一的标准就是成功。

机能派心理学和构造派心理学的争论

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在心理学发展中的贡献和局限

强调心理现象对客观环境的适应和功用,不以研究意识经验为限。

关心心理学在各个领域内的功效和应用及改进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机能心理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于美国的心理学派。它代表当时美国心理学的主流。这个学派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和詹姆斯实用主义思想的推动,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具有适应性的心理活动,强调意识活动在人类的需要与环境之间起重要的中介作用。

  

机能心理学是在反对构造心理学的过程中产生的,它反对把意识分析为感觉、感情等元素,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

反对把心理看作一种不起作用的副现象,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反对把心理学只看作一门纯科学,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

反对把心理学局限于正常人的一般心理规律,主张把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扩大到动物心理、儿童心理、教育心理、变态心理、差异心理等领域。

  

美国机能心理学的先驱是詹姆斯。1890年,詹姆斯在《心理学原理》一书中指出:“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生活的科学,研究心理生恬的现象及其条件。”他还主张意识的功用是指引用机体适应环境,强调意识是流动的东西,称为意识流。意识流这个词含有意识是不可分析的整体之意。他的这些主张成为后来美国机能心理学的基本信条。但是詹姆斯本人没有建立一个学派。机能心理学作为一个自觉的学派创始于杜威。其他重要代表有安吉尔和卡尔。这个学派的活动中心是芝加哥大学。

  

1894年,杜威和安吉尔来到芝加哥。1896年,杜威在《心理学评论》上发表一篇文章,题目是《在心理学中的反射弧概念》。他在这篇文章中认为反射弧是一个连续的整合活动,不能把反射弧简单地还原为感觉和运动元素。他还认为一个反射与它前后的反射是相连的,不能孤立开来理解。他虽没有指名反对构造心理学在美国的代表铁钦纳,却以反射弧概念为题。反对构造心理学的元素主义,并阐明了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功能的主张,为美国机能心理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1904年,安吉尔出版了《心理学》教科书,更加系统地提出了机能心理学的主张。他认为心理学应研究心理事实和意识事实,意识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工具。他还阐述了意识的功能以及意识是怎样在人的进化过程中为应付新环境、解抉新问题而发展起来的。

他主张心理学属于自然科学中的生物科学,心理学的方法应包括内省法和客观观察法。他特别强调心理现象应把意义包括在内。他在书中表现的生物学倾向,与构造心理学的生理学倾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906年,安吉尔在美国心理学会上发表演说,题为《机能心理学的领域》,第二年这篇演说词刊于《心理学评论》杂志上。他进一步主张意识是适应环境的功能,并列举了机能心理学与构造心理学的三点区别,指出:机能心理学不仅研究意识内容,还研究意识是怎样进行和为什么进行;机能心理学把心理过程看作是有机体适应环境以满足自身生物学需要的过程,因此它具有功利和实用的精神;机能心理学关心心物关系,它既研究与意识过程相伴随的机体对应,也研究整个心一身功能以及有机体与环境的整个关系。

  

1919~1938年,卡尔继安吉尔之后担任芝加哥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在他的领导下,芝加哥机能心理学达到成熟阶段。卡尔于1925年出版的《心理学—对心理活动的研究》是机能心理学完成形式的代表著作。

  

卡尔在该书中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活动,如记忆、知觉、感情、想象、判断和意志等。他认为心理活动的功能是获得、确定、组织和估价有关的经验,以及随后利用这些经验来指导行为。他认为每种心理活动都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研究:它的适应意义;它对过去经验的依赖;它对有机体未来活动的潜在影响。他强调在感觉 *** 和运动反应之间有一种相互作用的连续过程,并把动机的问题引进机能心理学,用以说明适应行为。

  

卡尔主张心理学应同时采用内省法和客观观察法。他同意实验法是一种最理想的方法,但承认适当地使用实验法来研究心理学是不容易的。他也同意采用文化产物分析法,主张用日常生活的观察资料来补充科学观察之不足。

由于机能心理学对心理的研究已从单纯主观方面扩大到心理的客观方面(外部行为),因此,这个学派为行为主义心理学开拓了道路。在机能心理学的影响下,个别差异心理学、各种心理测验、学习心理学、知觉心理学等在美国有了明显的发展。

行为主义心理学派:

学术背景:行为主义心理学是作为传统心理学的叛逆,在机械唯物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哲学基础上,在动物心理学和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影响下,产生的现代心理学派别。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实质是将意识和行为绝对地对立起来。

  理论上的先行者:

  

迪卡儿:动物仅是占有空间的机械,它的动作只是机械作用;人也是机器,只不过在身体之外又加上了有意识的灵魂。

  

1913—1930年是早期行为主义时期,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基础上创立的,他主张心理学应该屏弃意识、意象等太多主观的东西,只研究所观察到的并能客观地加以测量的 *** 和反应。

毋须理会其中的中间环节,华生称之为“黑箱作业”。他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认为查明了环境 *** 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 *** 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 *** ,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

他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 *** 的各种躯体反应的组合,有的表现在外表,有的隐藏在内部,在他眼里人和动物没什么差异,都遵循同样的规律。

  

1930年起出现了新行为主义理论,以托尔曼为代表的新行为主义者修正了华生的极端观点。他们指出在个体所受 *** 与行为反应之间存在着中间变量,这个中间变量是指个体当时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它们是行为的实际决定因子,它们包括需求变量和认知变量。需求变量本质上就是动机,它们包括性,饥饿以及面临危险时对安全的要求。

认知变量就是能力,它们包括对象知觉、运动技能等等。

  

在新行为主义中另有一种激进的行为主义分支,它以斯金纳为代表,斯金纳在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基础上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他自制了一个“斯金纳箱”,在箱内装一特殊装置,压一次杠杆就会出现食物,他将一只饿鼠放入箱内,它会在里面乱跑乱碰,自由探索,偶然一次压杠杆就得到食物,此后老鼠压杠杆的频率越来越多,即学会了通过压杠杆来得到食物的方法,斯金纳将其命名为操作性条件反射或工具性条件作用,食物即是强化物,运用强化物来增加某种反应(即行为)频率的过程叫做强化。

斯金纳认为强化训练是解释机体学习过程的主要机制。

  

时代精神:

  

客观主义潮流。18世纪以来科学的极大发展破除了以前很多想当然的或迷信的东西。

神秘主义受到挑战。实证主义空前具有市场。强调实证的、具有社会性的可用作客观观察的知识。

  

行为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流派,它的创建人为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行为主义观点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

所谓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它们有的表现在身体外部,有的隐藏在身体内部;强度有大有小。

  

华生指出一向认为纯属意识的思维和情绪,其实也都是内隐和轻微的身体变化。前者是全身肌肉特别是言语器官的变化后者是内脏和腺体的变化。20年代以来记录肌肉电位变化的技术不断提高,已经发现心理活动伴有轻微的肌肉收缩。但连带发生的事件并不一定就是同一事件。所以思维时有轻微的肌肉收缩,并不足以证明思维就是轻微的肌肉收缩。

  

华生认为,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都可归结为物理或化学变化;引起有机体反应的 *** ,最后分析也只能是有机体内部和外界的物理或化学变化。这样一来。全部行为,包括通常所说的心理活动,都不外是一些物理或化学变化引起另一些物理或化学变化而已。因此,他认为心理观象都能够用物理和化学的概念来说明。一位早期行为主义者魏斯把这种观点发挥到极端的还原论,但华生本人则又主张心理学只应着眼于有机体整体的适应性行为,无须过问这些物理和化学变化。

  

华生自称行为主义是唯一彻底而合乎逻辑的机能主义。他在芝加哥大学深受机能主义的影响。机能主义代表人物之一安吉尔也说过心理学要研究行为。但机能主义者把意识和行为都看作人适应环境的手段。按机能主义的哲学依据——实用主义来说,检验意识适应性的唯一标准只能是行为的适应性。

所以,考察了行为就无须考察意识;反之,若不考察行为则无法考察意识的适应性。因此彻底的机能主义就必须承认,可以丢开意识去考察行为,但不能丢开行为去考察意识。

  

华生有时宣称心理学家应该象物理学家那样去使用意识,即只把它看作关于客观事物的经验,而不看作关于自己心理活动的经验,从而取消了冯特所指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区别。因此把心理学家所研究的意识和物理学家所研究的客观事物等同起来。拉什利明确指出这是新实在论的观点,并极表赞赏。其他早期行为主义者如霍尔特本人就是新实在论的代表人物之一,另如亨特则断言意识就是环境,从而把意识的对象和意识的活动混为一谈了。

  

华生认为心理学研究行为的任务就在于查明 *** 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这样就能根据 *** 推知反应,根据反应推知 *** ,达到预测和控制行为的目的。

  

行为主义者在研究方法上摈弃内省,主张采用客观观察法、条件反射法、言语报告法和测验法。这是他们在研究对象上否认意识的必然结论。

华生一方面反对内省,另一方面又不能不利用只有内省才能提供的一些素材。于是他把内省从前门赶出去,又以“言语报告”的名义从后门请进来。这样就把言语的两种作用混淆了。言语固然和动作一样是对客观 *** 的反应,但也可用来陈述自己的心理,这种陈述其实就是内省。

  

行为主义心理学在方法论上深墅进化沦问世以来的动物心理学的影响,动物不会作内省报告,所以只能根据它对 *** 的反应来推测其心理。这样就使早期的动物心理学染上浓厚的拟人论色彩。摩根提出要尽量克服拟人论,经过勒布的进一步努力,直至桑代克,均未能彻底解决这一问题。

  

华生承其余绪,做过许多动物心理学的研究,最后得出一反拟人论的结论,断言人和动物在心理上没有质的差别,但不能按人的心理来推测动物的心理,相反地要像研究动物心理那样来研究人的心理。

因此,他非常赞赏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法,因为它可以使像感觉辨别这样的主观经验转化为反应差异的客观事实。

  

但从根本上看,华生与巴甫洛夫完全不同。华生否认神经中枢在动物行为中的特殊重要性,认为它仅起联络作用。巴甫洛夫则把身体外周器官活动与神经中枢活动的关系看作投影关系,考察外周器官的活动,目的在于了解神经中枢的活动。再者,巴甫洛夫不否认意识,而且非常强调人和动物在心理上的本质差别。

  

华生认为除极少数的简单反射外,一切复杂行为都取决于环境影响,而这种影响是通过条件反射实现的。

因此他把巴甫洛夫式的条件反射当作行为主义的“枢石”。华生夸口说,给他一打健康婴儿,让他在可以完全控制的环境里去培育,他能使任何一个婴儿变成任何一种人物。他在婴儿的情绪行为上做了实验,使婴儿的爱、惧通过条件反射的改变而改变。他后来侈言要建立行为主义的实验伦理学。

  

华生式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在20世纪20年代达到最高峰。它的一些基本观点和研究方法渗透到很多人文科学中去,从而出现了“行为科学”的名称。直至今天,其涉及的领域仍日益扩大。它们尽管不全以行为主义为指导观点,但名称的起源则不能不归之行为主义。华生的环境决定论观点影响美国心理学达30年。他的预测和控制行为的观点促进了应用心理学的发展。

美国心理学界公认,自行为主义心理学问世后,有很长一个时期,美国心理学家多是实际上的行为主义者。认知心理学兴起后,虽然意识重新被重视,但认知心理学在方法上也尽量通过观察客观行为来研究主观经验。

学术背景:行为主义心理学是作为传统心理学的叛逆,在机械唯物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哲学基础上,在动物心理学和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影响下,产生的现代心理学派别。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实质是将意识和行为绝对地对立起来。

理论上的先行者:

  

迪卡儿:动物仅是占有空间的机械,它的动作只是机械作用;人也是机器,只不过在身体之外又加上了有意识的灵魂。

  

1913—1930年是早期行为主义时期,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基础上创立的,他主张心理学应该屏弃意识、意象等太多主观的东西,只研究所观察到的并能客观地加以测量的 *** 和反应。毋须理会其中的中间环节,华生称之为“黑箱作业”。

他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认为查明了环境 *** 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 *** 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 *** ,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

他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 *** 的各种躯体反应的组合,有的表现在外表,有的隐藏在内部,在他眼里人和动物没什么差异,都遵循同样的规律。

  

1930年起出现了新行为主义理论,以托尔曼为代表的新行为主义者修正了华生的极端观点。他们指出在个体所受 *** 与行为反应之间存在着中间变量,这个中间变量是指个体当时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它们是行为的实际决定因子,它们包括需求变量和认知变量。

需求变量本质上就是动机,它们包括性,饥饿以及面临危险时对安全的要求。认知变量就是能力,它们包括对象知觉、运动技能等等。

  

在新行为主义中另有一种激进的行为主义分支,它以斯金纳为代表,斯金纳在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基础上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他自制了一个“斯金纳箱”,在箱内装一特殊装置,压一次杠杆就会出现食物,他将一只饿鼠放入箱内,它会在里面乱跑乱碰,自由探索,偶然一次压杠杆就得到食物,此后老鼠压杠杆的频率越来越多,即学会了通过压杠杆来得到食物的方法,斯金纳将其命名为操作性条件反射或工具性条件作用,食物即是强化物,运用强化物来增加某种反应(即行为)频率的过程叫做强化。

斯金纳认为强化训练是解释机体学习过程的主要机制。

时代精神:

  

客观主义潮流。

18世纪以来科学的极大发展破除了以前很多想当然的或迷信的东西。神秘主义受到挑战。实证主义空前具有市场。

强调实证的、具有社会性的可用作客观观察的知识。

  行为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流派,它的创建人为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行为主义观点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所谓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它们有的表现在身体外部,有的隐藏在身体内部;强度有大有小。

  

华生指出一向认为纯属意识的思维和情绪,其实也都是内隐和轻微的身体变化。前者是全身肌肉特别是言语器官的变化后者是内脏和腺体的变化。

20年代以来记录肌肉电位变化的技术不断提高,已经发现心理活动伴有轻微的肌肉收缩。但连带发生的事件并不一定就是同一事件。所以思维时有轻微的肌肉收缩,并不足以证明思维就是轻微的肌肉收缩。

  

华生认为,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都可归结为物理或化学变化;引起有机体反应的 *** ,最后分析也只能是有机体内部和外界的物理或化学变化。这样一来。全部行为,包括通常所说的心理活动,都不外是一些物理或化学变化引起另一些物理或化学变化而已。因此,他认为心理观象都能够用物理和化学的概念来说明。

一位早期行为主义者魏斯把这种观点发挥到极端的还原论,但华生本人则又主张心理学只应着眼于有机体整体的适应性行为,无须过问这些物理和化学变化。

  

华生自称行为主义是唯一彻底而合乎逻辑的机能主义。他在芝加哥大学深受机能主义的影响。机能主义代表人物之一安吉尔也说过心理学要研究行为。但机能主义者把意识和行为都看作人适应环境的手段。按机能主义的哲学依据——实用主义来说,检验意识适应性的唯一标准只能是行为的适应性。

所以,考察了行为就无须考察意识;反之,若不考察行为则无法考察意识的适应性。

因此彻底的机能主义就必须承认,可以丢开意识去考察行为,但不能丢开行为去考察意识。

  

华生有时宣称心理学家应该象物理学家那样去使用意识,即只把它看作关于客观事物的经验,而不看作关于自己心理活动的经验,从而取消了冯特所指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区别。

因此把心理学家所研究的意识和物理学家所研究的客观事物等同起来。拉什利明确指出这是新实在论的观点,并极表赞赏。其他早期行为主义者如霍尔特本人就是新实在论的代表人物之一,另如亨特则断言意识就是环境,从而把意识的对象和意识的活动混为一谈了。

  

华生认为心理学研究行为的任务就在于查明 *** 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

这样就能根据 *** 推知反应,根据反应推知 *** ,达到预测和控制行为的目的。

  

行为主义者在研究方法上摈弃内省,主张采用客观观察法、条件反射法、言语报告法和测验法。这是他们在研究对象上否认意识的必然结论。

  

华生一方面反对内省,另一方面又不能不利用只有内省才能提供的一些素材。于是他把内省从前门赶出去,又以“言语报告”的名义从后门请进来。这样就把言语的两种作用混淆了。言语固然和动作一样是对客观 *** 的反应,但也可用来陈述自己的心理,这种陈述其实就是内省。

  

行为主义心理学在方法论上深墅进化沦问世以来的动物心理学的影响,动物不会作内省报告,所以只能根据它对 *** 的反应来推测其心理。

这样就使早期的动物心理学染上浓厚的拟人论色彩。摩根提出要尽量克服拟人论,经过勒布的进一步努力,直至桑代克,均未能彻底解决这一问题。

  

华生承其余绪,做过许多动物心理学的研究,最后得出一反拟人论的结论,断言人和动物在心理上没有质的差别,但不能按人的心理来推测动物的心理,相反地要像研究动物心理那样来研究人的心理。

因此,他非常赞赏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法,因为它可以使像感觉辨别这样的主观经验转化为反应差异的客观事实。

  

但从根本上看,华生与巴甫洛夫完全不同。华生否认神经中枢在动物行为中的特殊重要性,认为它仅起联络作用。巴甫洛夫则把身体外周器官活动与神经中枢活动的关系看作投影关系,考察外周器官的活动,目的在于了解神经中枢的活动。

再者,巴甫洛夫不否认意识,而且非常强调人和动物在心理上的本质差别。

华生认为除极少数的简单反射外,一切复杂行为都取决于环境影响,而这种影响是通过条件反射实现的。因此他把巴甫洛夫式的条件反射当作行为主义的“枢石”。华生夸口说,给他一打健康婴儿,让他在可以完全控制的环境里去培育,他能使任何一个婴儿变成任何一种人物。他在婴儿的情绪行为上做了实验,使婴儿的爱、惧通过条件反射的改变而改变。他后来侈言要建立行为主义的实验伦理学。

  

华生式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在20世纪20年代达到最高峰。它的一些基本观点和研究方法渗透到很多人文科学中去,从而出现了“行为科学”的名称。直至今天,其涉及的领域仍在日益扩大。它们尽管不全以行为主义为指导观点,但名称的起源则不能不归之行为主义。华生的环境决定论观点影响美国心理学达30年。他的预测和控制行为的观点促进了应用心理学的发展。

  

美国心理学界公认,自行为主义心理学问世后,有很长一个时期,美国心理学家多是实际上的行为主义者。认知心理学兴起后,虽然意识重新被重视,但认知心理学在方法上也尽量通过观察客观行为来研究主观经验。

华生那种过分简化的 *** 一反应公式不能解释行为的最显著特点,即选择性和适应性。自30年代以来,他的一些后继人在操作主义的指引下试图克服这一致命缺点,从而形成多种形式的新行为主义。如果说华生废除意识的主张,由于使心理学丢掉主题而渐被抛弃,那么方法论的行为主义则在美国借操作主义的巧辩而延续。

行为主义心理学派在心理学发展中的贡献和局限

  促进了心理学的客观研究,扩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对行为的突出强调,不仅促进了心理学的应用,而且使人们看到新的希望。

华生那种过分简化的 *** 一反应公式不能解释行为的员显著特点,即选择性和适应性。自30年代以来,他的一些后继人在操作主义的指引下试图克服这一致命缺点,从而形成多种形式的新行为主义。如果说华生废除意识的主张,由于使心理学丢掉主题而渐被抛弃,那么方法论的行为主义则在美国借操作主义的巧辩而延续。

行为主义心理学派在心理学发展中的贡献和局限

  促进了心理学的客观研究,扩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对行为的突出强调,不仅促进了心理学的应用,而且使人们看到新的希望。

精神分析心理学派: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开始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社会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垄断资产阶级残酷掠夺;中小资产阶级面临着破产;整个社会尔虞我诈,互相倾轧;道德沦丧,惶惶不可终日。这种病态的社会现象,便自然地导致人们精神病和神经病发病率日益增高。精神分析就在这种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其实,在我看来,这主要是因为社会化大生产造成的工作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精神过于紧张造成的。人们的物质生活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精神抚慰成为一种需要。)

  时代精神:

  唯意志论。享乐主义的动机学说。

  新旧精神分析学派

  前期的正统派(强调生物学因素3为人精神生活的基础):

  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

新派(着重于社会的精神文化):

  霍妮、弗洛姆、沙利文

  精神分析心理学派在心理学发展中的贡献和局限

  毁誉参半。

  无意识和潜意识的研究领域。

更多心理学的十大学派(心理学6大学派)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