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天边有一对双星,那是我梦中的眼睛。山中有一片晨雾,那是你昨夜的柔情。我要登上,登上山顶,去寻觅雾中的身影。我要跨上,跨上骏马,去追逐遥远的星星……”一曲《天边》唱遍大江南北,也唱出了最真挚、最质朴的情感。日前,记者见到了正在呼和浩特做讲座的《天边》词作者吉尔格楞,听他讲述创作《天边》的故事。
“文学创作要组织语言,美术创作要组织色彩,音乐创作要组织旋律,只要心里有了感情的积淀,这些都是技术上的劳动。”谈及自己作为画家,如何跨界写出动人歌词的经历,已是古稀之年的吉尔格楞表示,人的一生会经历过很多事情,也会接触到很多美好的人、善良的人和热心的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这些人曾伸出过双手,给予过自己温暖、帮助和安慰,这些都会在心中沉淀。2000年,吉尔格楞在创作这首歌词的时候,心中已经沉淀了满满的感情,并不是“临阵磨枪”的感情酝酿,歌词凝结了他的青春记忆,正是这种原始动力,才让艺术创作充满感染力。
吉尔格楞出生在草原,是地地道道的蒙古族汉子,其名字汉译过来是“幸福”的意思。人如其名,吉尔格楞对幸福有着敏感的感知。1968年,作为知青在巴盟(现巴彦淖尔市)磴口县下乡的吉尔格楞生活在沙漠的边缘,他有种的被生活抛弃的感觉。尽管这样,他依然能从点滴生活中感知幸福,依然默默地热爱着生活。他喜欢写诗,写了很多很多的诗,用诗书写着自己的情感和心境。
“我下乡的地方很荒芜,但在那有一片海子,我们叫它‘南海子’。当时20多岁的我们在南海子里游泳、划船,和朋友们也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我还专门为南海子写了一首诗,叫《南海子》。”吉尔格楞回忆起知青岁月,嘴角微微上扬,脸上洋溢着幸福,还主动给记者诵读起《南海子》:“在我们门前,有不大的小湖,叫南海子;每到冬天,冻结的冰层就发出咕咕的响声,好像是在低吟浅唱;那厚厚的冰层下面,莫非有你一颗多情的心;那咕咕作响的声音,莫非是你在低吟着隐衷;明朗的春天,你总是含着神秘的笑容;欢乐的夏天,你却掀起调皮的波纹;深沉的秋天,你又像少女的眼睛,使人捉摸不清;而僵冷的冬天,你仍旧咕咕的唱着,别人听不懂的歌声……”
当记者好奇这跨越半个世纪的小诗为何能张口就来时,吉尔格楞“咯咯”地笑了:“人们对自己真正爱的人和事物是很执着的,会在心中埋藏很久。就像《天边》的歌词一样,也表达了这样的一种情绪。比如‘天边有一对双星,那是我梦中的眼睛’,因为你的所爱一直藏在你的梦中或者幻想中;‘山中有一片晨雾,那是你昨夜的柔情’,所表达的就是曾经在一起的欢乐、幸福的回忆和保留。其实,全歌词还少了两句,‘天边飘来的歌声,诉说着无尽的爱慕,天边升起的明灯,照亮了一生的旅途’。”
也许是吉尔格楞写过很多诗的缘故,当2000年他在为腾格里塔拉的一台舞剧《鄂尔多斯婚礼》创作歌曲时,将自己青春时最真挚的感情沉淀写进了歌词,并将这首歌曲安排在舞剧中新郎为新娘揭开面纱,双人舞翩翩而起之时。
“绘画是以形式表现力为美感的视觉艺术,而音乐则是以音律表现力为美感的听觉艺术,它们的表现形式虽然不同,但作为给人带来美的享受的艺术,在感性内涵上有着天然的同一性和关联性。”吉尔格楞作为一名画家,写出了草原上唯美的歌,在他看来,这是艺术领域的相通之处,即沉淀感情的迸发。文/北方新报融媒体记者 马丽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