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张仁奎,号镜湖,1859年出生于山东滕县。早年以贩私盐为生,后来为了生活加入青帮,并一直担任要职。
青年时代,张仁奎在江苏靖江参加清军。辛亥革命后,出任南京临时 *** 第二军步兵二十四旅旅长。
1913年11月至1924年,担任江苏陆军第七十六混成旅旅长兼通海镇守使,为北洋 *** 陆军上将。
1924年,张仁奎因病退休,隐居在上海法租界。
北伐战争兴起后,张仁奎出任军事委员会高等顾问,为国民革命军北伐出谋划策,颇有赞助。据他的得意门徒韦作民私下透露,蒋介石曾在上海经人介绍拜张仁奎为师入帮。
1928年,国民 *** 交通部高级官员韦作民和张竞立加入青帮,成为张仁奎的手下。张仁奎收韦、张二人入帮后,特许他们在南京设立文社,以交通部官员和复兴社成员为主要发展对象,向政界扩张他的帮会势力。
1935年5月由张门弟子组成的仁社俱乐部经上海市社会局批准立案,据说只有社会上层人物——文职必须是高等文官者,武职是将校以上者,才有资格加入仁社,故有“一时国内海外群英并集于夫子之门墙”之说。
仁社每年的会员大会定于1o月张仁奎的生日召开,该社的宗旨是团结张门弟子,以谋互利,至1937年初已发展会员近千人。
1937年,山东主席韩复榘在土肥原的威胁利诱下,与土肥原签订秘密协定,要点是接受日本的“经济援助”,拒绝中央军进驻山东。韩复榘还宣称救国“务要镇静”,取缔反日宣传,下令解散“反日会”。
蒋介石获悉后对韩的何去何从十分焦虑不安,他认为韩复榘拥兵自重,如果处置不当,致使韩公开卖国,后果极为严重。
为了尽早查明“韩土秘密协定”的虚实,戴笠赶紧派出张仁奎在南京的高徒董显光赴沪,邀请张到南京与蒋介石共商山东大事。
张仁奎乘坐蒋介石的专列抵达南京于蒋介石相见,蒋见张时按青帮的规矩称张为“张老太爷”,要他以闲云野鹤之身,北上山东奉劝门徒韩复榘以民族大义为重,不要投敌,并慨然表示如果韩复榘能够回心转意,中央保证立即增拨协饷以示慰劳。
张仁奎受命北上济南向韩复榘指陈利害,以古哲先贤为例,劝导韩万不可贪图小利而成为民族罪人。
同为青帮会员的韩复榘,听从了尊师的话,频频点头称是。
张仁奎在泉城逗留的短短一周内,还频繁会见包括地方军政要员在内的众多门徒,宣传抗日爱国的主张。
后来,在韩复榘身边几个具有帮会身份的师长的敦促下,韩最终打消了联日自雄的计划。
上海八一三抗战爆发后,张仁奎的仁社为抗日军队捐募了一大批军用物资。
上海沦陷后,张仁奎因年事已高,滞留上海法租界内,称病闭门谢客,拒不与日伪势力合作,多方保护抗日爱国志士,并向重庆方面提供情报。
日寇察觉张仁奎的地下抗日活动后,由日本上海司令官、武士道高手矢野尧一前往张仁奎住所,以比武为名进行挑衅。张仁奎年轻时,以单刀武术驰名江淮,曾闯入数十地痞中空手夺刀,救出被他们围殴的同伍。
现在张仁奎虽已年过八旬,但英雄本色不减当年,他拿起大刀镇定自若地迎战持剑的矢野,仅仅两个回合就决出分晓。只见张仁奎用刀柄连续点击矢野腕部穴位,迫使对方撒手弃剑,大败而归。
在这之后,日方并不甘心,各式人物接踵而至,对张仁奎威胁利诱。但张仁奎不为所动,疾言厉色将他们叱之于门外。
然而,张仁奎最终因忧愤成疾,一病不起,于1944年12月24日在上海范园逝世。
1945年春,陪都的党政军商学各界千余人举行追祭仪式,蒋介石以主席之尊亲自为之题词“海岱硕望”。
同年10月20日,国民 *** 明令褒扬张仁奎“以彰忠义”。
中年的张仁奎
晚年的张仁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