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无论是今人还是古人,每逢八月十五中秋夜,都要祭拜月亮。
祭拜月亮
记得小时候,家家户户把桌子摆在窗台下面,有些人家干脆把桌子搬到院子里,桌上放一盘月饼,再把苹果、葡萄、石榴、糖果等,分别用盘碗盛好,放在月饼四周,还要再放上香炉,点三株香。一切准备好之后,就该磕头了。
中秋祭月
给月亮磕几个头倒没什么新奇的,可是只能女人磕,不兴男人,这就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了。女人一边磕头一边念念有词,她们在咕叨些什么呢?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即便问了,人家也不说,给人一种很神秘的感觉。
穿汉服的女子祭拜月亮
那么,中秋夜为什么要祭拜月亮呢?为什么男人不能祭拜月亮?这个古老而神秘的习俗又有哪些趣闻轶事呢?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
中秋为什么要祭月
“三光者,日月星”,中国人对日月星辰的崇拜,由来已久。三千多年前的殷墟卜辞中就有祭月的记载。
早在周代,已有帝王春分祭日、秋分祭月的礼制。《隋书》引《礼记》载:“天子以春分朝日于东郊,秋分夕月于西郊。”这里的“夕月”,就是祭拜月神。
古代帝王祭月情景再现
古代天子为什么祭月呢?“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国家祭祀体系中,有着各种各样的祭拜对象,其中对自然神的祭拜是极其重要的。
民以食为天,中国古代以农业立国,农耕生产是人们得以生存的根本条件。
古代的帝王们,在天坛祭天,在地坛祭社稷。祭天为了祈求风调雨顺,祭地为了期盼土地肥沃。
月亮是仅次于天地的自然神,主宰丰收,在祭祀体系中,它与天神属于一个范畴,可以单独设坛为祭。
祭月图
《管子• 轻重己》:“秋至而禾熟,天子祀于太惢,西出其国百三十八里而坛,服白而絻白,搢玉揔,带锡监,吹损箎之风,凿动金石之音。朝诸侯卿大夫列士,循于百姓,号曰祭月,牺牲以彘。”
这段话的大意是,秋分时节,新粟成熟,天子于此时举行祭祀大典,向西出国都一百三十八里而立祭坛,穿白衣,戴白冕,插玉笏,带锡鉴,用损箎、金石等各种乐器演奏,朝会诸侯卿大夫列士,周示于百姓,号称祭月,祭品用猪。
中秋月夜
先民们认为,农业的丰收是神灵庇佑的结果,便在春耕时节祭日,祈求一年风调雨顺能有好收成;秋收时节祭月,以报答社稷之神的恩泽,祈求来年再获丰收,是为“春祈秋报”。这是农业社会一年一度祭祀大典,必须由天子主持。正如《礼记》记载的那样:“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
秋天祭月,除了包含感谢月神赐给丰收的意义外,还有阴阳和谐的含义在里面。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中国的传统文化非常重视“顺应天时”“阴阳和谐”的观念,认为只有阴阳和谐,万物才能够正常运转、生长。而在古人的观念中,“日者,阳之主;月者,阴之宗”,日代表阳,月代表阴,要使阴阳和谐,必须祭日又祭月,所以《礼记•祭义》明确指出:“日出于东,月生于西,阴阳长短,终始相巡,以致天下之和。”
男人为什么不能祭月
长久以来,民间有一种说法,叫“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这种说法见于晚清文人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中秋节)惟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故京师谚曰:‘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受到传统习俗”男不祭月、女不祭灶“的影响,祭月仪式上的燃香求吉祥平安的多为女性
祭月仪式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起初只是皇家专有的祭祀活动,普通民众没资格参与。到了隋唐时期,皇家对祭月的独占权威逐渐减弱,赏月也成了民间的活动之一。
在宫廷祭月仪式的影响下,宋代民间也逐渐形成了以祭月为中心的生活习俗。民间祭月生活习俗的形成,标志中秋节的初步形成。
中秋月夜,女子祭拜月亮
宋代的中秋节,已经成为全民参与的节庆活动。据宋代金盈之的《新编醉翁谈录》记载,当时京城十二三岁的孩子都穿上成人的服饰,到楼上或庭院里焚香拜月,男孩子祈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孩子对月伫立、默默许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所谓的“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就是指应试得中、榜上有名。那么,祭月怎么会与男子博取功名发生联系呢?
月宫桂树
因为科举乡试恰好在八月,正值丹桂飘香时节,在民间传说中,神秘的月宫又正好有蟾蜍、有桂树,故又有将科考高中比喻为“月中折桂”,或“蟾宫折桂”。
既然如此,那怎么又会出现“男不拜月”这种说法呢?
嫦娥奔月
秦至两汉,形成了诸多月亮神话,如蟾蜍神话、嫦娥奔月神话、西王母神话以及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神话等,这些神话含有长生不死、羽化成仙、生殖繁衍的观念。
日中踆乌,即三足鸟
《淮南子》记载:“日中有踆乌,而月中有蟾蜍。”踆(cūn,音村)乌,就是蹲着的三足乌鸦,古代传说三足乌鸦是专门为西王母觅寻食物的神鸟。蟾蜍虽然貌丑,却具有极其旺盛的繁殖力。月宫中的蟾蜍,寄托了古人对生殖能力的期望,这直接导致了中秋节祭月拜月活动中的祈求生殖习俗的形成。
月中蟾蜍
为了生男,妇女们中秋夜除了祭拜月亮,还要去“摸圆木”,圆木象征着男性生殖器官。《嘉定县续志》:“中秋,妇女踏月摸丁冬。摸丁冬者,夜至孔庙门上扪其圆木,谓可宜男。”
为了生男,妇女们还要去地里“偷瓜”。所谓“瓜瓞绵绵”,在中国文化中,瓜从来是生殖的象征物。清乾隆二十八年刻本《东湖县志》载:“中秋,亲友各备用瓜饼相馈。是夜,家人群聚,具酒设肴,陈瓜果,饴饼以庆月。乞子者更深潜入瓜园摘瓜抱还,谓之‘摸秋’。”
古代女子拜月祈子
这种用于祈子的拜月活动,因为与妇女直接相关,而且事关妇女隐私,所以一般只有妇女参加。
中秋月还有哪些民俗文化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在传统文化中,月亮这一意象常常成为人类思想情感的载体。时至今日,中秋月夜,赋诗唱和、曼舞轻歌、月下游玩等习俗,已远没有过去盛行,但阖家团圆、设宴赏月这一习俗依然存在。
古代祭月图
“妇翁欢喜婿远来,阿妇见爷双靥开”,皓月当空,家人们围坐在一起,分食月饼,庆贺美好生活,或遥祝远方亲人健康快乐,与他们把酒问月、千里共婵娟。
“花好月圆夜,志同道合时”,月亮不但主生殖,还可以主婚姻。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天的人们用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来表达对永恒爱情的渴望,更期盼“月下老人”指点的婚姻能够天长地久,弥久历新。
月圆人亦圆
“月中何有,玉兔捣药”,从西汉晚期开始,玉兔捣药就已经出现在画像石中。玉兔捣的什么药?长生不死药!玉兔是月神中的不死之神,它每天都在为西王母提供源源不绝的不死药。月宫神女嫦娥就是偷吃了这种不死之药,遂“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
玉兔捣药
月亮为什么会与长生不死联系起来呢?就是因为月亮由盈到亏、再由亏到盈,这种周而复始的月相变化,古人觉得非常神秘,故而对月亮产生了崇拜感和敬畏感。每月的一日,古人称为“朔日”,《说文解字》云:“朔,月一日,始苏也”,即月亮有自我更新和死而复生的能力。这种对生命永驻的期盼,为中秋节注入生命崇拜的内涵。
汉服祭月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在中国上海顾村公园上演,一位德国女生加入到活动中。
“ *** 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中秋节也是女儿节,是女子祈求青春美丽的节日。嫦娥奔月获得长生不死、青春容颜永驻,女子祭拜月亮,就是希望嫦娥赐给美丽。每到中秋夜晚,妇女便盛装打扮,呼朋唤友结伴去郊野或者街市上游玩,观赏月色;也可以去寺庙布施礼佛,或者携带红线穿成的铜钱或者心形的饰品,放在庙宇祈求天赐良缘。
中秋祭月
以月崇拜为节日习俗底蕴的中秋节,发端于先秦时期帝王祭月仪式,在漫长的演变历程中,始终保持了这一仪式,并陆续融合了多重月崇拜叙事。
大致到宋明时期,定型为以团圆主题中秋节,但也应该明确,时至今日,中秋节还包含了多种多样的内容,内涵与外延都得到大幅度拓张,不能理解为单一化的节日。(张文平)